楊育智 李衛祥
摘要 高校智庫服務區域發展戰略既為區域社會發展注入活力,也為高校人才培養提供動力。山西農業大學通過農科選調生專招、涉農事業單位專招和公費農科生項目等智庫建議,服務山西精準扶貧及農業農村發展。高校智庫為更好服務區域發展,要切合實際,凸顯區域性,注重連貫性;要精心謀劃,突出組織性,加強應用性;要依法決策,保證科學性,堅持公益性。
關鍵詞 區域發展;高校就業創業;政策智庫
中圖分類號 S-0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2)04-0270-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4.070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Practice of University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Think Tank Based on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An Analysis of the Experience of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YANG Yu-zhi, LIWei-xiang (Shanxi AgriculturalUniversity,Taigu,Shanxi 030801)
Abstract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university think tanks not only injects vitality into regional social development,but also provides power for talent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ovides services for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Shanxi through the suggestions of think tanks such as selective recruitment of agricultural students, special recruitment of agricultural institutions and public funded agricultural students.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regional development,university think tanks should be practical, highlight regionality and pay attention to coherence.We should plan carefully, highlight the organiz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application.We should make decisions according to law, ensure scientificity and adhere to public welfare.
Key words Regional development;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olicy think tank
基金項目 山西省社科聯重點課題研究項目“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智庫建設研究”(SSKLZDKT2019060)。
作者簡介 楊育智(1986—),男,山西平遙人,講師,碩士,從事就業創業教育研究。*通信作者,副教授,碩士,從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 2021-10-18
高校智庫建設與區域發展戰略互為補充、互相促進,高校智庫建設是區域發展戰略實施的“智力庫”,區域發展戰略是高校智庫建設的“動力機”。高校就業創業政策智庫能夠激發畢業生就業創業熱情,提升畢業生就業創業能力,增強畢業生精準就業力度,提高高校就業創業工作指導與服務水平,實現高校智庫與區域發展的有效對接,既為區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又為高質量就業提供有力保障。
1 高校就業創業政策智庫服務區域發展戰略的內在邏輯
作為一種政策建議、科技決策和情報服務機構,高校就業創業政策智庫服務區域發展主要是引導高校就業創業工作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根據畢業生群體的個性需求和就業意向,注重就業創業工作的差異化、特色化、內涵化、精準化,建立和完善高質量的就業創業指導、咨詢和服務體系,為區域發展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支持。高校就業創業政策智庫服務區域發展既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發展的必然[1]。
1.1 服務的邏輯起點:為區域社會發展注入活力
高校就業創業政策智庫的建設試圖破解高校畢業生就業同質化、低質化、緩慢化等現象,同時有效緩解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缺乏高素質、技能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與高校畢業生扎堆公考、慢就業,甚至不就業之間的矛盾。基于區域發展戰略的高校就業創業政策智庫建設就是要立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和需要,防止和改變在區域發展需求與高校資源供給過程中出現對接錯位或者對接無效的狀態,為其發展規劃做好人才儲備、智力支持和技術支撐[2]。另外,從生源來看,絕大多數的高校超過50%的學生來自其所屬地區(省市);從職能分析,高校社會服務職能的發揮同樣指向或者輻射的是其辦學所在駐地(省市)。因此,高校就業創業政策需要堅持以學生成長成才為中心,為畢業生就業創業提供靶向指導和精準幫扶;以政策咨詢建議為媒介,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與畢業生就業創業形成有效對接;以服務區域發展為目標,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政策建議和決策咨詢。
1.2 服務的價值反哺:為高校人才培養提供動力
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反過來將為高校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口碑和聲譽,提供優質的辦學條件和生源,形成高校持續發展的新動能,這就是高校智庫服務區域發展的價值反哺。區域經濟發展要求高校就業創業政策智庫以目標達成、人職匹配為導向,開展政策解讀、形勢研判、信息咨詢、服務指導,使“政策制定”與“科學研究”形成有效連接,相關決策更加具備前沿性、科學性和操作性[3]。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既要注重專業技能,也要兼顧綜合素質;既要注重知識傳授,也要普及市場需求;既要培養職業理想明確生涯規劃,也要鍛煉職業素養堅持腳踏實地,使區域發展對人才的能力要求轉變為高校教育教學的培養目標和畢業生就業創業的內在素質,進而提高高校就業創業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升高校就業創業工作的區域影響力和社會認可度。
1.3 服務的實踐目標:達成互利合作的雙贏
高校政策智庫的建設與區域發展戰略的推進殊途同歸,兩者的對接能夠形成互促互進、共同發展的雙贏。從系統論的角度考察,高校政策智庫建設與區域發展戰略雖屬于社會2個不同的系統,但兩者之間相互關聯、彼此影響,且隨著現代科技、社會文明的進步,兩者間的聯系與影響將更加密切。一方面,區域發展的水平越高,對熟練掌握新知識、新技術的高素質、高學歷人才的需求就越大,越需要高校政策智庫的配合與支持,形成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庫”和“智囊團”[4]。另一方面,高校政策智庫的建設與發展,需要借助區域社會的優勢資源和發展訴求推進決策咨詢的落地、科學技術的轉化、人才資源的吸收等,成為高校政策智庫的“孵化器”和“實驗場”。因此,高校政策智庫與區域發展互為依托、互為補充,兩者只有有效對接,才能形成合力,實現雙贏。
2 高校就業創業政策智庫服務區域發展戰略的實踐舉措
服務區域發展是高校服務社會職能的重要體現,也是提升高校社會知名度和辦學競爭力的有力舉措。山西農業大學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助力農業農村發展為己任,通過就業創業政策智庫提出、論證,繼而實施開展了一系列服務區域發展戰略的實踐舉措。
2.1 著力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實施農科選調生專招
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視察時提出,要培養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干部隊伍[5]。這既為山西農業農村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也對山西高校的人才培養提出了要求。山西農業大學通過對山西省晉中市左權、和順2個國家級貧困縣和昔陽、榆社2個省級貧困縣的鄉鎮基層工作人員學歷狀況的一項調查中顯示,4縣共有工作人員1 386名(其中,公務員754名、事業人員632名),全日制涉農院校畢業的僅有130人,占比9.4%,其中研究生學歷4人,占比0.3%,大學學歷46人,占比3.3%,大專學歷26人,占比1.9%,中專學歷54人,占比3.9%。在這中專以上全部不到10%的工作人員中,具有涉農背景的人員70%在40歲以上。這說明山西省基層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學歷層次、專業水平、梯隊結構等與鄉村振興的人才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
鑒于此,山西農業大學就業創業政策智庫團隊深入調研、主動建議,積極爭取山西省農科選調生招錄的單列計劃。通過多渠道的調查研究和多形式的建言申請,山西省選調生招生考試從2018年開始設置“崗位三”,專招涉農專業考生。涉農專業具體目錄也完全采納了山西農業大學就業創業政策智庫團隊的建議,即包括與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等產業發展有關的涉農專業,涉及生產、服務、管理、經營、農村建設規劃和農技推廣等領域。其中,2018年的400名選調生計劃中,涉農專業招錄計劃52人,占比13%;2019年的450名選調生計劃中,涉農專業招錄計劃53人,占比11.8%;2020年的420名選調生計劃中,涉農專業招錄計劃52人,占比12.4%。
2.2 助力攻堅區域深度貧困,舉辦涉農事業單位專招
習近平總書記到山西呂梁考察調研指出,深度貧困地區是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堅中之堅”,要確保深度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邁進小康社會[6]。呂梁市的13個縣中有10個是貧困縣,山西省的10個深度貧困縣中有3個在呂梁。基于此,山西農業大學多年堅持開展“助力攻堅深度貧困呂梁行動”,與呂梁簽訂多項戰略合作協議,選派6支優秀專家團隊,分赴呂梁6個國定貧困縣,建設示范基地、推廣新技術、引進新品種、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在成果轉化、人才培訓、技術服務、農業生產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為全面助力攻堅呂梁深度貧困,持續改善全市農業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結構,切實解決當地農業系統人才匱乏問題,全力打造山西農業大學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呂梁模式”,不斷推進呂梁農業產業在特色、品質、功能等方面高質量發展所需的人才供應,山西農業大學就業創業政策智庫團隊共同推動和舉辦了“呂梁市農業系統部分所屬事業單位2019年面向山西農業大學專項招聘工作”,招聘211名農業專技人才,其中,市直農業部門所屬事業單位28名、各縣(市、區)農業部門所屬事業單位75名、各鄉鎮事業單位108名。
2.3 全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啟動公費農科生招生項目
2020年召開的省委農村工作暨脫貧攻堅工作會議上,時任省委書記樓陽生批示,要著眼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緊扣全面小康收官任務,堅決補上“三農”領域短板,切實發揮好“三農”壓艙石作用。但不容忽視的現實是,涉農專業學生“被學農”現象突出,不少涉農專業的高考一志愿率很低,調劑現象嚴重,學農不愛農,學農不務農,不僅造成教育教學資源和人才培養資源的浪費,更不能適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形勢要求。
因此,參照其他幾省在省屬農林院校實施的“公費農科生”項目,如四川省的深度貧困縣緊缺專業大學生免費定向培養項目、山東省公費農科生定向招生定向就業項目等,作為山西省培養“三農”人才的重要基地,山西農業大學就業創業政策智庫團隊積極建言實施“公費農科生”項目,面向山西生源招生。“公費農科生” 的招生專業為涉農本科專業,實行計劃單列、定向招生和定向就業,學生入學簽訂就業協議,畢業后直接到基層一線參公單位或基層事業單位工作,實現有編有崗。在學校的積極建議和努力爭取下,山西省教育廳等五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做好2021年公費農科生定向培養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自2021年開始啟動實施公費農科生培養試點工作。山西農業大學獲批成為招生定點院校,承擔公費農科生培養任務[7],2021年公費農科生招生計劃88人。
此外,就業創業政策智庫團隊聚力服務山西省農業發展戰略,共同開展“晉才晉用”云招聘的舉辦,組織未就業畢業生參觀、應聘山西農谷入駐企業,助推鄉村振興創新創業實驗班的開設,指導山西農業大學大學生創業團隊入駐創業園區等。學校通過深化校市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和校所合作等方式不斷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持續提高就業崗位質量和吸引力,共同營造就業創業良好輿論氛圍。
3 高校就業創業政策智庫服務區域發展戰略的反思與展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山西農業不在大,而在特”。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以山西農業大學為代表的地方高等農業院校智庫在服務區域發展方面卓有成效,但同時面臨教育資源短缺、科研轉化薄弱、畢業生就業壓力大等困境。因此,高校就業創業政策智庫服務區域發展戰略時,應基于自身辦學基礎、學科特點和辦學特色,在響應國家號召的同時,借助自身的區位特征、特色學科、優勢資源等,實施面向區域發展的差異化、特色化發展策略。
3.1 服務區域發展要切合實際,凸顯區域性,注重連貫性
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背景下,高等農業院校在發展路徑和辦學特色方面,要與綜合類院校,尤其是與教育部直屬院校發展中尋求區位優勢,發掘特色資源,實現錯位發展;要基于國家發展戰略和政策導向,緊緊抓住地方區域性發展戰略,將區域的地域屬性、傳統特色、優勢資源等與學校的發展目標、辦學特色和優勢學科密切結合,制定區域化、特色化發展戰略,凸顯區域性。更為重要的是,在服務區域性發展戰略的過程中注重連貫性,防止形式化和一次性現象,注重對服務決策實踐的調研、糾偏、完善與再實施。農業農村的發展是系統性與層次性相結合、長期性與階段性相交替的復雜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樣服務農業農村發展所需的人財物資源也不可能一次性到位,尤其是農業人才隊伍引進來、留下來、成長起來的過程更需要政策的連貫性才能完成[8]。
3.2 服務區域發展要精心謀劃,突出組織性,加強應用性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和服務區域發展的推進是一項周期性長、實踐性強的事業,需要學校科學統籌、系統布局、全力推動,要注重頂層規劃設計與基層實踐推動相結合[9],需要有效運行的組織管理體系,突出組織性,強調職能分工,注重部門協調。于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而言,需要教學單位、教務部門、社會服務部門、創新創業學院等單位的整體統籌與分工協作,有組織、有重點、有效率地推進實施。更為重要的是,在服務區域性發展戰略的過程中加強應用性,堅持實踐導向,針對區域發展的實踐目標與發展需求、畢業生成長成才的現實訴求與就業導向,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另外,關注就業創業的政策智庫,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應用性研究能力,寓智庫理論于區域實踐中,用生動的故事、詳實的數據、典型的案例提供具有說服力的指導。
3.3 服務區域發展要依法決策,保證科學性,堅持公益性
服務區域發展還需要加強學校與區域經濟及社會各部門、各行業的聯系合作,通過合作、調研等掌握區域社會的重大關切、了解區域民眾的現實需求、排查影響區域發展的具體因素,進而提出切實可行的政策建議與咨詢方案。“教育改革的復雜性和系統性要求其必須有正確的價值取向、科學的變革內容、柔性的變革方式、民主的教育決策機制等,其中民主、科學的決策機制是關鍵”[10-11]。通過調研、研究和解決真問題,確保政策智庫的科學民主依法決策。同時,要堅持智庫的公益性,不以營利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為目的,不以市場經濟和企事業發展為原則,保證服務學生的公益性品質,確保政策研究的客觀性、科學性、民主性,服務中國特色的畢業生就業創業實踐和高等教育教學實踐。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是高校的民生工程,也是社會的重點關切,堅持公益性才能保障就業創業政策的正確制定與有效實施。
參考文獻
[1]
張繼平,熊德明. 地方高校轉型對接區域發展:內在邏輯、核心內容及實現機制[J].理論月刊,2017(8):95-98.
[2] 韓凱輝,徐艷利. 高校教育智庫參與政府教育決策:定位、困境及路徑[J].當代教育科學,2019(2):50-54.
[3] 楊中艷,張忠家. 高校與高校智庫間的關系治理: 邏輯、悖論與重塑[J].高教探索,2021(3):23-29.
[4] 傅蝶. 大學生創業教育“科技園助推”模式的精準實踐:以華東師范大學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41(12):3-6.
[5] 本刊特約評論員.牢記總書記囑托 開創山西更加美好明天[J].前進,2017(7):1.
[6] 李曄.試論如何以全新的理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J].經濟師,2017(9):35-36.
[7] 李林霞.山西啟動實施公費農科生培養試點工作[N].山西科技報,2021-06-10(A02).
[8] 宋鳳軒,朱碧瑩. 河北省促進就業創業政策運行評價與完善對策[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2020,20(2):58-64.
[9] 朱飛,黃英杰.“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地方本科大學國際化發展路徑探索:以云南大學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41(18):20-23.
[10] 周洪宇. 百年教育改革的啟示[J].教育研究,2013,34(4):8-10.
[11] 周洪宇,付睿.以習近平智庫論述為指導 加強教育智庫建設[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8(4):3-8.
3094500338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