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斌 操文濤
摘要:太陽能、沼氣能、風能、水資源、生物質能是在農村生產、生活中常用的能源,其開發與利用對農村建設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對農村常用能源的分析與介紹,分別從政策支持、人才培養、技術宣傳等方面,對農村能源的開發工作提出建議,以期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為農村能源開發指明方向,進一步推動鄉村建設。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農村;能源開發
0 引言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推進,農村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農業經濟結構也在實踐中得到優化,加快了農村地區在新環境下的轉型升級步伐。在傳統農業能源供給方面,當供給方法被不斷優化后,能源供給在質量、開發利用方面逐漸符合農村的發展需求。當前,農村能源開發效率不高,且能源體系也有待完善。筆者根據能源發展的趨勢,認為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農村能源開發工作應從深度、廣度兩個方面加以完善。
1 農村的可開發能源
1.1 太陽能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過程中,對農村能源進行開發,是發展循環農業的基礎。太陽能是農村地區最為豐富的可再生能源,也是能源開發的主要對象。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推進,政策補貼、技術示范等為太陽能開發提供了動力,太陽能熱水器也開始在農村地區普及。[1]農村居民在住宅建設中安裝太陽能熱水器,取代了柴火、煤氣燒水的方式,滿足了環保、節約等多方面的需求,也改善了農村生活條件。因此,在未來開發農村能源的工作中,太陽能的開發應向農業生產領域拓展。此外,一些太陽能資源非常豐富的地區,還可以在冬季利用太陽能取暖,以達到減少電能使用量的目的,進一步提高自然環境和農民之間的協調性。
1.2 沼氣能
開發農村能源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更多的是要使農業生產與資源循環利用相融合,以此帶動農業技術創新,滿足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的要求。因此,在農村新型能源開發的過程中,沼氣的開發必須得到重視。當前,在農業生產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棄原料,如秸稈、畜糞等,這些有機物在密閉的沼氣池內,經過厭氧發酵,被種類繁多的沼氣發酵微生物分解轉化,產生沼氣。沼氣能夠在發電、治污等方面得到利用。[2]
對于沼氣這種可再生能源,其最重要的優勢就是能夠起到循環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的作用,對節省煤炭資源與電能資源具有重要意義,是種植業、養殖業不可缺少的資源動力。我國有一些農村,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因地制宜修建沼氣池,實現持續性地產氣、用氣,不僅使生態得到了平衡,還為農田提供了有機肥。
1.3 水資源
無論是農業生產還是農村生活,水都是不可或缺的資源。尤其是隨著近幾年我國農村地區用水量的持續增加和水污染問題的加劇,出現了水資源供給不足的問題。鄉村振興戰略中對農村水資源的開發提出了相關要求,這有助于提高農村經濟的穩定性。因此,在農村生產、生活用水的過程中,相關人員必須樹立水資源循環利用的觀念,如一次性生活用水可在回收處理后用于農業灌溉等。
農業用水要利用現代化的灌溉技術來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如果農村地區水資源比較缺乏,則建議采用畦灌的方式,并調整當地農作物的種植結構,如適當減少耗水作物的種植面積等。此外,種植經濟作物可以通過優化技術來降低耗水量,實現效益最大化。水資源的開發除了“節流”外,“開源”也十分重要,如回收雨水加以利用,在當地修建蓄水池來儲存雨水,并對水資源加大調控力度,以緩解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提高農村經濟的穩定性。[3]
1.4 風能
從2018年起,我國風力年發電量達到了3660億千瓦時,對比水力發電有著非常大的進步。在我國,部分農村地區的風力資源比較豐富,風能發電、風能灌溉的應用也十分普遍,風力資源開發效果比較理想。風能作為常見能源,具有可持續性與可變性,而且和其他能源相比有明顯差別。因此,如果要在農業生產、農村生活中應用風力資源,務必進行充分的前期調研,作出科學判斷,以免因不合理的開發而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1.5 生物質能
創新農業技術能夠加快農業高質量發展。現階段,農村建設能源體系早已實現了農業生產與資源循環利用的結合。當前,農村生物質能處于全面發展時期,其在農村供暖、發電等領域也充分發揮了優勢,利用生物質能代替傳統能源,不僅可以解決環境污染問題,還能保證安全性。在我國南方地區,農村利用生物質能發電的現象已十分普遍,生物質能發電機容量也非常高。然而,在我國中西部地區,農村開發與利用生物質能的效果并不理想,其技術的普及率還有待提升。此外,因為開發生物質能的技術較為煩瑣,所以要保證相關技術人員的專業性,并積極建立生物質能推廣體系,以滿足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對生物質能的開發與利用需求。
2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能源開發的建議
2.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在農村能源的開發過程中,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確保農村能源開發質量的提升。首先,需要對農村地區的能源結構進行全面調查研究,根據現階段農業發展水平、經濟實力、資源情況、能源應用組成等,制定合理的農村能源開發規劃。[4]其次,農村能源的開發規劃要以國家意志、開發規劃、法律法規、政策標準為基礎,并將其全部融入農村能源開發管理體系中。再次,重點加大地方政府對農村能源開發工作的扶持力度,要求在深度解讀中央相關文件精神的基礎上,落實好相關工作,既發揮政府的監督、管理作用,又能引導多個主體共同參與農村能源的開發。最后,拓寬開發農村能源的資金渠道,實現農村和惠農金融體系的有效互通,提升資本利用效率,提高專項資金占比,為農村能源的開發工作投入更多資金。
2.2 重視專業人才培養
為了解決鄉村振興中農村能源開發方面的問題,還需要高度重視專業人才的培養工作。首先,引進農村地區能源開發技術人才,并為能源開發技術人才提供優厚的薪資待遇。其次,加強技術人才的培訓工作,多組織開展趣味性的技術培訓活動,努力提高技術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服務水平,為當地的能源開發與利用提供專業化的指導。再次,在現有技術人才團隊的建設基礎上,組建專家型能源技術開發團隊,依托設備供給方、能源科研院所等來加強對相關問題的研究和技術的升級、更新工作。最后,對現有能源技術人才進行評定,通過強有力的數據分析指明農業技術人員在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并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以進一步提高農業技術人員的工作效率。
2.3 大力宣傳新型能源技術
新型能源技術在農村地區要想實現全面普及,還要廣泛征集農村居民的意見,地方政府也要積極宣傳農村能源開發的相關內容,從而在當地形成良好的能源開發氛圍,進一步調動廣大農村群眾參與能源開發的積極性。首先,政府部門可以借助官方媒體在農村地區大力宣傳能源開發的優勢,促使廣大村民正確認識能源開發的重要性。其次,在能源開發的過程中,還要引導農村群眾樹立參與意識,組織開展與能源技術相關的活動,向農村群眾充分展示新能源技術的應用價值與使用方法。最后,微信作為應用較為廣泛的媒體平臺,可通過開通微信公眾號或建立微信群等方式,推送一些成功的能源開發案例,以調動農村群眾參與能源開發的積極性。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能源開發為農村經濟建設、農業種植等指明了方向。為了提高農村現有能源的利用效率,應明確能源開發重點,制定全方位且合理有效的能源開發方案,在政策、人才、宣傳等方面彌補不足,進一步促進農村地區能源結構的不斷優化,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隋斌,張慶東,張正堯.論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業工程科技創新[J].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2019(4):22-27.
[2]方黎明,陸楠.能源替代的健康效應——生活能源替代對中老年農村居民健康的影響[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9,29(06):40-49.
[3]張芳,朱琦,盧彬.能源利用,環境保護與鄉村振興探討[J].農家致富顧問,2019(14):270.
[4]李依恩,張麗欣,魏曉瑜.鄉村振興背景下,關于農村“煤改氣”實施問題的探討[J].居舍,2019(20):158.
3943500338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