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劉姝 楊艷明 鐘遠 林志紅 岳婷 楊璐 秦元梅
摘 要 目的:對參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排查工作的護士進行深度訪談,分析其工作體驗及心理感受。方法:于2020年10—12月采用目的抽樣法選取參與境外輸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排查工作的一線護士作為訪談對象進行半結構式深度訪談,共有11名護士參與了訪談。結果:訪談結果顯示,參與排查工作提升了護士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認同感,是一種全新的工作體驗。應提升溝通技能和操作技能,在采樣過程中關注入境人員的心理需求,同時做好感染防控工作。結論:密切關注入境人員的情緒和心理需求,針對認知不足、環境不適所致的不良情緒及時給予心理疏導。關注一線護士的心理狀態并采取積極心理干預措施,在評估工作環境和人力資源的基礎上,對一線護士進行合理排班,緩解其心理壓力。
關鍵詞 境外輸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護士;工作體驗
中圖分類號:R56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22)04-0020-04
基金項目:河南省教育廳第九批重點學科[教高(2018119)號];2021年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科研專項課題(2021JDZY059)
A qualitative study of the work experience of the nurses participating in imported COVID-19 screening
ZHANG Li1, LIU Shu2, YANG Yanming2, ZHONG Yuan2, LIN Zhihong2, YUE Ting1, YANG Lu1, QIN Yuanmei3
(1. Phase I Clinical Research Ward,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450000, China; 2. Department of Nursing,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450000, China; 3. School of Nursing,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45005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nduct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nurses participating in COVID-19 screening, and analyze their work experience and psychological feelings. Methods: From October to December in 2020, the purpose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elect the first-line nurse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screening of imported COVID-19 as the interviewees, and a total of 11 nurses participated in the in-depth interview.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articipating in the screening work improved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nurses, which was a new work experience.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operational skills should be improved,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of inbound personnel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during the sampling process, and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hould be done well. Conclusion: Close attention to the emo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of the inbound personnel should be paid,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for the negative emotions caused by lack of cognition and environmental discomfort should be given timely. Attention to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front line nurses should be paid and the posi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nd on the basis of assessing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human resources, the reasonable shifts for the nurses should be made to relieve their psychological pressure.
KEY WORDS imported COVID-19; nurse; work experience
2019年12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暴發后,我國立即采取了積極防控措施,國內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1],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勢日趨嚴峻,呈全球流行態勢[2-3]。自2020年3月4日起,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首次報道新增境外輸入病例,各地陸續出臺針對入境人員的管理控制措施[4]。我國在對入境人員實施全面核酸檢測、全程閉環管理的基礎上,對來自高風險國家或地區的入境人員實施“核酸+抗體”的雙檢測,確保應檢盡檢[5]。
面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雙重壓力,河南省鄭州市被指定為入境國際航班分流城市,承接大量入境人員,由具有臨床工作經驗的醫療機構護士負責入境人員新冠肺炎篩查標本的采樣工作。負責采樣工作的護士既是新冠肺炎防控的主力軍[6],也是高風險人群,既往研究表明,了解臨床護士的真實體驗,總結工作經驗對于改善護理人員的心理狀態、提升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義[7]。本次研究采用半結構式訪談法對參與境外輸入新冠肺炎排查工作的護士進行深度訪談,分析其工作體驗及心理感受,為不斷完善境外輸入新冠肺炎排查工作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于2020年10—12月采用目的抽樣法選取參與境外輸入新冠肺炎排查工作的一線護士作為訪談對象。納入標準:(1)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真實體驗和感受;(2)對本次訪談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排除標準:(1)不愿參與訪談;(2)未能全程參與訪談。樣本量確定以資料出現重復、信息飽和且分析資料時不出現新的主題為止,共有11名護士參與了本次訪談,受訪者一般資料見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資料收集
結合國內外相關文獻和相關專家咨詢等形成如下訪談提綱:(1)參與境外輸入新冠肺炎排查工作的心理體驗;(2)工作中遇到了哪些問題或困難;(3)工作期間最大的收獲是什么;(4)參與境外輸入新冠肺炎排查工作后對護士職業的看法有沒有改變;(5)事先做了哪些自我防護措施。
提前告知受訪者本次研究的目的、方法,訪談過程中用錄音筆記錄訪談內容,并做好相關筆錄,每次訪談時間為30~60 min。訪談員合理啟發受訪者深入表達想法,盡可能挖掘更多相關信息。
1.2.2 資料分析
訪談結束后24 h內,將受訪者所陳述的內容錄入計算機,反復閱讀后逐字逐句分析其含義并進行分類。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8]對訪談結果進行歸納和總結,由2名研究者共同分析總結資料,確保研究結果的客觀和真實性,最終得到本次研究的主題內容。
2.1 個人提升
2.1.1 綜合素質提升
3名受訪者均表示,參與此次疫情防控工作有效提升了個人綜合素質。
N7:“參與境外輸入新冠肺炎排查工作不僅提升了我的專業技術和能力,也鍛煉了我的溝通和外語交流能力,希望未來能夠成為一名全方位發展的護士。”N2:“在接到醫院的通知后,我便報了名,在機場穿著防護服執行疫情防控工作時,感覺自己瞬間長大了,肩負著重大的責任和使命。”
2.1.2 職業認同感提升
2名受訪者表示在工作中充滿了職業認同感和自豪感。
N4:“面對工作上的壓力,我既要穩定入境人員的情緒,又要進行準確無誤地采樣,當我順利完成任務時,心里有強烈的自豪感。”N11:“遇到一名對采血感到特別恐懼的境人員,我一邊安撫她一邊扎止血帶尋找血管,順利完成采血后,她驚訝地表示還沒感到疼痛就已經結束采血了,稱贊中國護士就是厲害,當時心中的驕傲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2.2 工作素質和技能考驗
2.2.1 全新工作體驗
3名受訪者表示由于工作環境、工作內容的改變,對個人來說是一種全新的工作體驗。
N2:“在機場工作是一種全新的工作體驗,第一次為入境人員采樣鼻咽拭子,第一次用外語與外籍入境人員溝通,感受很特殊。”N8:“入境人員中有老人、殘疾人、兒童、嬰幼兒和孕婦,他們的身體狀況差異較大,這都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難度。”N9:“我專門負責對兒童進行采樣,為了降低他們的抵觸和恐懼心理,我會放慢速度、主動與他們進行互動,同時對家長做好解釋工作。”
2.2.2 操作技能考驗
3名受訪者表示,在排查工作中需進行核酸采樣等工作,熟練的操作技能是順利完成工作的重要保障。
N2:“采血穿刺時要仔細確認血管的位置,避免因穿刺失敗而增加被采血者的不適感。”N9:“核酸采樣看似簡單,實則需要豐富的經驗和技術,尤其是采樣鼻部拭子時,每個人的鼻部敏感度不一樣,遇到比較敏感的人時需放緩動作,采樣時囑其用嘴部呼吸,達到轉移注意力和減輕鼻部異樣感的目的。”
2.2.3 特殊崗位——負壓區
負壓區是針對有新冠肺炎癥狀或有與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觸史的入境人員進行重點排查的區域。2名在負壓區工作的受訪者表示,負壓區封閉狹小,容易使人產生緊張、恐懼、焦慮等心理,因此,在負壓區工作對工作人員而言是一種挑戰。
N6:“在負壓區工作意味著我要更加用心地去關注入境人員的心理感受,因為他們的內心充滿著恐懼和不確定性。”N1:“負壓區也叫紅區,相對密閉,由于空間大小有限,加上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即使在10月的天氣里仍然感到十分悶熱,身上的汗珠一直流下來,防護鏡也模糊了。”
2.2.4 溝通技能
2名受訪者表示,面對外籍入境人員時會遇到溝通障礙等問題,但溫柔的語調和有效的溝通互動能給予他們溫暖的感受。
N3:“遇到外籍入境人員時,語言差異并不可怕,口罩下的微笑雖看不見,但我們溫柔細膩的語調會使他們感到溫暖。”N6:“最開始與外籍入境人員的交流可能會有一些難度,我會提前查閱專業英文單詞,在操作中反復練習,和他們進行互動,讓他們在一種安心、信賴的狀態下配合我們完成采樣。”
2.2.5 人文關懷
3名受訪者表示,在工作中應以人為本,動作輕柔并主動做好相關解釋工作。
N10:“我會提前告知入境人員核酸采樣的過程可能會有些許不適,請他們做好心理準備,采樣過程中我也會盡量確保動作輕柔,以減少他們的不適感。”N4:“護理人員與入境人員之間無法進行眼神交流,穿著防護服也讓人覺得缺少親近感,但我們耐心的解釋和輕柔的話語都能讓他們覺得感動滿滿。”N9:“主動了解入境人員的心理需求,耐心解答他們的心理疑惑,設身處地,換位思考。”
2.3 感染防控
3名受訪者表示,在工作中必須高度重視感染防控工作,包括標準的穿脫防護服、規范的采樣和嚴格的消毒等。
N5:“在入駐機場之前,我們反復練習穿脫防護服與樣本采樣。在實際工作中,為防止入境人員交叉感染,我們嚴格執行一人一巾、一人一消毒、無菌操作流程和醫療廢物的標準化處理。”N9:“在醫院的時候,我們已接受過多次感染控制培訓,在機場工作期間,我們時刻做好消毒工作,及時更換墊巾,做好桌邊和空氣消毒,防止氣溶膠飛散。”N10:“每名入境人員的標本采樣結束后都要認真執行工作區域的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切實為所有人的安全負責。”
2.4 外界支持
3名受訪者表示,工作中來自同事及社會的關注和支持能夠給予自己很大的精神力量。
N4:“機場也有海關檢疫部門的同事,雖然大家所屬單位不一樣,但我們有著共同的目標與使命,內心感覺很有力量。”N8:“醫院時刻關心大家的生活及心理情況,并為過生日的同事送來了生日賀卡及蛋糕,內心很感動。”N2:“在執行任務期間,電視臺對我們進行了采訪和報道,當看到我們的事跡被社會關注和認可時,內心的自豪感無以言表,感覺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3.1 加快護理人才培養
3名受訪者均表示,參與此次疫情防控工作有效提升了個人綜合素質。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和人口流動的加快使醫療市場發展逐漸走向國際化[9],臨床工作中面對的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也越來越多。我國的護理學已被列為國家一級學科,高等護理教育正進入全新發展階段,培養具有國際化知識、技能與思維的護理人才對于加快護理人才建設、提升中國醫療服務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3.2 重視入境人員心理需求
3名受訪者表示,在工作中應以人為本,動作輕柔并主動做好相關解釋工作。鐘南山院士在分享新冠肺炎抗疫經驗時指出:“全球范圍內的疫情救治偏重于軀體疾病,而忽視了心理健康[10]。”國外疫情形勢較為嚴峻,部分入境人員容易產生各種心理應激反應,出現焦慮、恐慌、憤怒等心理行為問題。因此,應密切關注入境人員的情緒和心理需求,針對認知不足、環境不適所致的不良情緒及時給予心理疏導能夠有效緩解他們的緊張、焦慮等情緒。
3.3 關注一線護士心理變化
一線護士作為救治患者的主力軍,面對著巨大的感染風險和挑戰,也面臨緊張、焦慮等心理情緒考驗[11-12]。本次研究中,2名受訪者均表示,在負壓區工作對工作人員而言是一種挑戰。有相關研究表明,對護士進行積極心理學干預能夠逐步提升其積極情緒,進而提升個人和組織績效,組織的關懷也能促進員工對工作的認同感與投入程度等[13-14]。3名受訪者表示,工作中來自同事及社會的關注和支持能夠給予自己很大的精神力量。因此,關注一線人員的心理狀態并采取積極心理干預措施對降低其不良心理情緒和提升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義[15]。管理者也應在評估工作環境和人力資源的基礎上,對一線護士進行合理排班,做好生活物資及防護物資的儲備工作,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
參考文獻
[1] 中國廣播網. 中國人民“正在為全人類作貢獻”——抗擊疫情海外觀點綜述[EB/OL]. (2020-03-05)[2021-08-04]. https://baijiahao.baidu.com/ s?id=1660314634365028870&wfr=spider&for=pc.
[2] 趙磊, 秦浩, 戴二黑, 等. 河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境外輸入性病例與本地病例臨床特征分析研究[J]. 中國全科醫學, 2020, 23(35): 4425-4429.
[3] Mahase E. Covid-19: WHO declares pandemic because of“alarming levels” of spread, severity, and inaction[J]. BMJ, 2020, (368): m1036..
[4] 陳純, 康燕, 蔡文鋒, 等.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境外輸入性病例與全球病例地區分布關聯性[J]. 中華疾病控制雜志, 2020, 24(7): 840-844.
[5]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020年11月12日新聞發布會文字實錄[EB/OL]. (2021-11-12)[2021-08-04]. http://www.nhc.gov.cn/xcs/s3574/202011/ aef83713637b4335b26f924be2334828.shtml.
[6] 符敏, 胡少華, 陳永惠, 等. 安徽省三級甲等醫院低年資護士災害準備度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7, 33(22): 1746-1749.
[7] 錢湘云, 謝幸爾, 王園園, 等. 參與新發呼吸道傳染病救治護士真實體驗的質性研究[J]. 現代臨床護理, 2016, 15(8): 15-19.
[8] Li L, Liu Y, Wu P, et al. Influenza-associated excess respiratory mortality in China, 2010-15: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 Lancet Public Health, 2019, 4(9): e473-e481.
[9] 張蘋, 尹永田, 陳莉軍. 中醫院校護理碩士研究生的國際化人才培養探析[J]. 中國醫藥導報, 2019, 16(18): 171-173.
[10] 李佳蔚, 陳少穎, 鄭浩, 等. 鐘南山: 全球疫情救治偏重軀體疾病, 忽視了心理健康[EB/OL]. (2020-08-21)[2020-08-26]. 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s/ china/20200821/u7ai9457042.html.
[11] Chen Q, Liang M, Li Y, et al. Mental health care for medical staff in China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J]. Lancet Psychiatry, 2020, 7(4): e15-e16.
[12] 薛韻華, 吳玉苗, 胡承偉, 等.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期間基層醫護工作者焦慮狀況探討[J]. 上海醫藥, 2020, 41(12): 3-5; 32.
[13] 苗元江, 馮驥, 白蘇妤. 工作幸福感概觀[J]. 經濟管理, 2009, 31(10): 179-186.
[14] 高驥, 劉圁圁, 林碧芳. 組織支持感在護士邊界彈性能力和工作家庭平衡間的調節作用[J]. 中華護理教育, 2016, 13(8): 587-591.
[15] 張書怡, 孫偉, 李鳳玲, 等.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工作人員防護知信行情況調查分析[J]. 上海醫藥, 2021, 42(2): 17-19; 53.
3416500338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