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心理學發現,色彩會影響人的情緒和行為。我們不妨學習一點色彩學知識,巧妙激發斗志、調動積極情緒,促進身心健康。
黃色、橙色或者紅色等暖色,富有激勵性,但是使用過多,會讓人感到憤怒和厭煩。如果孩子比較容易疲倦、缺少激情,可以適當在房間里插入一些暖色,在潛意識里幫他點亮心情。我曾經參觀過一所學校,校長在心理學家的建議下,帶領孩子重新粉刷墻壁,改變深色骯臟的墻面,在潔凈的白色中適當點綴明亮的色彩。此后,學生的不良行為大為改善。
家庭中如何巧用暖色?心理學家金韻蓉建議,如果孩子有單獨的書房,書房墻面的顏色最合適的是淡黃色,如果孩子的書房是臥室或者客廳的一角,那么可以把書桌上的臺燈燈罩、椅子靠背設置成淡黃色,或者在墻上掛一幅淡黃色的畫,都能夠引進如同陽光般燦爛的能量。我們的廚房里可以用橘色的暖光,讓孩子不知不覺吃得更多。
冷色調會給人一種平靜的感受,例如很多中小學校服也首選深藍色。綠色能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在窗臺上布置一些綠色的植物,能緩解視覺疲勞。紫色混合了紅色和藍色,讓人放松平靜的同時兼具鼓勵和潛在的刺激。學生在參加正式面試的時候,穿黑色能夠增強自信心。
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孩子選擇的顏色來了解他的需要。用繪畫做心理治療的時候,心理學家發現,喜歡用濃烈的紅色的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注,傾向使用大面積黑色的孩子情感壓抑而且可能受到過暴力對待。
(摘自《科普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