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進彬 李曉鳳
摘要:非洲豬瘟對我國的生豬養殖有著巨大的影響,只要在生豬的養殖過程中出現非洲豬瘟,那么必然會造成生豬養殖的損失,給生豬養殖戶帶來嚴重的打擊,本文將根據非洲豬瘟的概述提出非洲豬瘟的防控措施,和生豬穩產保供的有效對策,為相關人員開展豬瘟防控工作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非洲豬瘟;防控新形勢;生豬;穩產保供
1 非洲豬瘟的概述
非洲豬瘟是急性的過濾性病毒所引起的豬病,其發熱傳染性非常高,且發熱時間非常短,還沒來得及發現,豬就已經死亡,它的死亡率可以達到100%。非洲豬瘟對全球的生豬養殖發展造成了嚴重的損失,不同國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在國外,肯尼亞首次報道非洲豬瘟,非洲豬瘟一直存在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最后也流傳到西歐與拉美國家。
非洲豬瘟病毒與彩虹病毒科和痘病毒科相似,該病毒的直徑為175~215nm,有囊膜,呈現出雙股線狀DNA,其能夠存在于幾種類型的細胞漿中,還能在表皮細胞與單核巨噬細胞中進行復制。該病毒之所以能隨著病豬的血液、內臟以及其他排泄物中被驗證出來,是因為它能夠在低溫環境下存活。當生豬感染到非洲豬瘟時,該病毒能夠迅速蔓延到豬的頜淋巴結,并在淋巴的血液的作用下,使豬的全身都感染病毒,最后導致豬的細胞核變大,發生有絲分裂現象,導致豬的死亡。
當生豬感染非洲病毒時,會出現一些癥狀。生豬的溫度會迅速的升高帶到41℃左右,且發熱情況會持續好幾天。在感染期間,生豬會變得極其的慵懶,一般都躺著角落,如果強行促使生豬進行活動,生豬表現的也不是那么有活力,比較虛弱。最后由于豬的白血球與淋巴球在逐漸減少,豬發熱到7d左右就會出現死亡現象。
2 非洲豬瘟對我國造成的影響
我國的不同區域也遭受了非洲豬瘟的侵襲,給我國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損失,使得生豬的養殖進度十分緩慢甚至是停滯。生豬產量大幅度的減少,對人民群眾的生活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影響了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對我國保障民生有著不利的影響。我國2018年首次出現非洲豬瘟的地方是遼寧省沈陽市沈北街道五五社區,短短一天之內,疫點內的913頭生豬被進行撲殺和無害化處理。在3d內,黑龍江省與江蘇省接連出現非洲豬瘟。到2019年,經過相關的數據統計,我國有四十多個市都受到非洲豬瘟的影響,可見非洲豬瘟的影響范圍十分的廣泛。非洲除了影響范圍廣泛之外,還極大的影響了我國的生豬進出產量[1]。
在我國一旦發現非洲豬瘟,就需要對感染豬進行撲殺或者無害化處理,防止豬瘟的傳播,擴大影響范圍。豬瘟的出現對于養殖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災難,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從2018年沈陽出現非洲豬瘟開始,我國能進行繁殖生產的母豬月存欄量就逐漸的出現下降趨勢,同比下降到5%左右;生豬的存欄量同比下降到12%左右。不同地方的損失程度不同,例如在河南、山東一帶,損失程度較高,生豬的存欄量較少。還有的省份存欄量更低,直接下降70%或40%,因此相關部門需要重視非洲豬瘟的嚴重性,加強對非洲豬瘟的防護工作,實現生豬的穩產保供,保證我國人民群眾對飲食的需求,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幸福感與滿足感。
3 非洲豬瘟防控的有效措施
非洲豬瘟的傳染性高,傳染范圍十分的廣泛,對我國的生豬養殖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影響到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與人民群眾的飲食需求,長此以往,會影響我國的生豬養殖業出現停滯情況。因此,相關部門需要了解非洲豬瘟對我國的影響,明白非洲豬瘟的危害性。加強自身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在了解非洲豬瘟的相關病理機制與感染表現后,積極地與相關專家進行研究,再結合本地的實際發展情況作出有效的防控措施和穩產保供措施,降低非洲豬瘟對我國的影響,減小我國生豬養殖戶的經濟損失。
3.1 加大防疫宣傳,加強防疫設備
我國大部分都是中小型的生豬養殖規模,在農村,大部分的中小型養殖地都是由養殖戶自己建立起來的,只能對豬進行基本的攔截的作用,一般會用木板進行釘釘,做成一道半塊的木板門,這樣既對豬起到了攔截作用,又能方便養殖戶進行豬的投食和觀察豬的情況。因此,大部分的養殖環境比較差,養殖設備比較簡陋。這樣的養殖設備與養殖環境是不足以進行非洲豬瘟的防控的。再加上農村養殖戶的文化水平較低,防控意識比較薄弱,不知道如何進行非洲豬瘟的防控甚至是不進行非洲豬瘟的防控。這就對生豬的養殖造成了安全隱患,一旦出現非洲豬瘟,就會造成養殖戶的經濟損失,不利于民生的保障。
養殖戶沒有良好的防控意識與防控方法,需要相關政府明確自己的職責,積極地為人民群眾辦事。針對養殖戶的防控意識比較淡薄的情況,政府需要加大防疫宣傳,讓養殖戶了解非洲豬瘟對生豬養殖的影響,樹立起良好的防控意識。政府需要積極運用現代化技術,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宣傳,提高宣傳的力度。例如,可以在農村開展非洲豬瘟的防控會議,召集各組的組長來參加會議,并要求把會議內容給記錄下來,讓各組的組長對自己轄區內的養殖戶進行數量統計,并積極對轄區內的養殖戶進行非洲豬瘟的危害講解。提高養殖戶的防控意識,同時,也能保證農村的養殖戶都能了解情況。其次,可以在QQ、微信等線上社交平臺中建立生豬養殖防控群,將生豬養殖戶拉進群里,經常在群里推送豬瘟的相關知識,讓生豬養殖戶們能夠經常了解到最近的非洲豬瘟防控知識。最后,還可以通過抖音、快手等短視頻渠道,將豬瘟防控知識與防控方法進行短視頻錄制與發布,可以生動形象的讓各地的生豬養殖戶明白防控方法,進行正確的防控措施。
對于農村生豬養殖設備較落后的情況,政府需要對養殖環境進行改造提供支持。可以在豬圈周圍建立封閉式的大門于圍墻,有效的隔離生豬養殖環境與外界環境。其次,在豬圈大門處設立消毒更衣間,進出豬圈的人員都要進行消毒,防止攜帶出非洲豬瘟病毒。最后,針對生豬養殖的內部環境要進行改造,要設立單獨的生豬養殖地,對每一頭生豬進行單獨的喂養,防止生豬之間出現交叉感染。為了防止蚊子、蟑螂、老鼠等動物進入豬圈,通過機械傳播豬瘟,需要在門、窗上安裝防護網,增加防控力度,增強防控效果。
3.2 加強全面排查,保障豬肉質量安全
據相關調查研究表明,食用被病毒感染的泔水是非洲豬瘟轉播的主要途徑之一,因此,不能直接用沒有經過高溫消毒處理過的泔水和食物殘渣來進行生豬的投喂。這會對生豬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不利于非洲豬瘟的防控。除了要對養殖戶進行相關知識的普及之外,還要加強對養殖戶的管理,防止養殖戶因節省生豬養殖成本,繼續使用未經消毒的泔水和食物殘渣投喂生豬。因此相關政府部門需要進行全面排查,提高防控的力度。
排查工作需要對生豬的調運、屠宰以及生豬的投喂兩個方面進行排查。對生豬的調運、屠宰排查工作,相關政府部門需要重視對這一流程的管理工作,保證相關人員是按照合理的規章制度來進行生豬的調運及屠宰。防止出現帶有非洲豬瘟的豬肉流通市場,造成社會恐慌。相關部門需要加強合作,及時的進行溝通交流,實現多方面管控。首先縣級的動物衛生有關部門就要做好生豬調運的監管,嚴格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所下達的最新防疫規定,加強對生豬以及一系列副產品調運工作的管控力度,對運輸生豬、副產品以及飼料的運輸車輛的消毒滅源工作進行大力監督,并且也要持續的對動物衛生監控出證平臺進行查看與監控,要做到及時了解在當地轄區內是否存在從豬瘟疫區違反規定調入生豬以及生豬副產品和飼料的違法行為,以此加強對生豬調運工作的監管。其次還有做好部門的聯防聯控工作,仍是有縣一級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進行組織協調,抽調公安、城管、市場安全監管部門以及畜牧業獸醫等不同工作領域中的精英人員,組成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專項工作小組,輪換指導下設各鄉鎮的生豬調運、屠宰 以及生豬的投喂工作,同時各個部門仍需加強聯防聯控對高速公路的每一個收費站的調運生豬車輛進行細致的排查,并且要向畜牧獸醫部門及時的匯報,違反規定的調運生豬的產品信息,其次還要做好對市場的檢查工作,防止生豬流入市場,這就需要市場安全監管部門加強對流通中的豬肉進行細致排查。同時公安部門要加強設卡消毒防疫,要在國道、省道以及高速路口建立臨時防疫生豬消毒點,要對消毒點安排專職人員進行全天候的堅守值班,對所有過往的運輸畜牧產品的車輛都要進行消毒與記錄在冊。
同時要遵守農業農村部的具體要求,加強對鄉鎮定點屠宰的管理工作,在防疫工作中切實落實非洲豬瘟的自我檢查機制與防疫屠宰環節,還有加強鄉鎮屠宰場獸醫駐防制度的落實,駐防獸醫應是有畜牧獸醫部門進行外派的,來對鄉鎮生豬屠宰場進行科學合理的整頓與升級,以此保證屠宰場的防疫工作可以順利進行。如果發現有養殖戶對含有非洲豬瘟的豬進行屠宰,而不是進行撲殺或是無害化處理,需要對該養殖戶進行相關的處理通報,一方面可以有效的使該養殖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防止以后再犯;另一方面,可以對其他養殖戶起到提醒作用,防止有別的養殖戶存在著不良的打算。對于生豬的投喂問題,政府需要加強對非洲豬瘟防控知識的學習,在進行生豬飼料檢查時,可以針對飼料喂養的注意事項給養殖戶進行講解,增加養殖戶的防控知識。同時,掌握了飼料投喂的注意事項,還能提高生豬飼料的檢查效率,加快檢查的力度。除了進行通報批評,政府部門還需要組織開展禁止泔水、剩余食物喂豬的專項整治活動,對學校、餐飲店等會大量產生剩余食物的地方進行檢查。同時還能實行有獎監督,使人民群眾參與到監督活動中,為生豬的投喂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4 保障生豬穩產保供的有效策略
4.1 持續加強非洲豬瘟防控
非洲豬瘟防控是政府部門需要持續進行的工作,雖然現在非洲豬瘟已無發展的趨勢,但是一旦再次出現非洲豬瘟的案例,這又將影響我國的經濟發展,嚴重的還會降低政府部門的公信力,使人民群眾對政府部門的工作能力產生懷疑,不利于保障民生。因此,相關的政府部門不能出現懈怠的工作情緒,要時刻的加強非洲豬瘟的防控工作,嚴格監管生豬的運輸與屠宰工作,將非洲豬瘟防控工作落到實處。同時,還要做好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記錄,并將記錄呈現給上級部門,使非洲豬瘟工作能夠得到層層監管。
4.2 完善繁殖體系,維護生產秩序
要保障生豬實現穩產保供,需要完善生豬繁殖體系,提高生豬的生殖效率。因此,相關政府部門需要對生豬養殖戶進行指導,鼓勵養殖戶做好生豬的選育和生產性能測定工作,選出優質的生豬來進行繁殖,促進生豬的繁殖質量與效率。同時,政府部門還要加大對生豬繁殖工作的投入力度,鼓勵養殖戶積極的進行生豬養殖,并分發相應的養殖補貼,為養殖戶減輕生豬養殖壓力。
為了提高生豬的產量,滿足人民群眾對生活質量的需求,除了要選擇優良的生豬來進行繁殖,還需要應用現代化的技術來提高繁殖的質量。例如,在進行生豬繁殖的工作中,可以利用優良種豬人工授精技術,提高種豬的繁殖質量,使得生豬的品質得到了極大的保障。維護生產秩序是政府部門需要重點關注與排查的工作內容,對于屠殺操作不規范和對生豬進行注藥水行為,應嚴格的進行打擊,防止不良豬肉進入市場,造成人民群眾的安全隱患。
4.3 加強生豬養殖鏈條監管
在嚴格遵守重大動物疫病防治指揮部下達的各項要求的基礎上,相關部門仍要繼續對屠宰與運輸防疫戰線進行構筑,在工作中要做到認真負責,嚴格把關切斷病毒的傳播路徑。此外針對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責任要切實落實,抓緊國家重點防疫研究技術,細抓每一項關鍵技術環境,牢牢建筑生物安全屏障。此外要對畜牧獸醫部門進行建設,要定期的開展生物安全專項檢查交流與學習活動,構建起完善的生豬重大疫病的監控系統,拓展非洲豬瘟的疫情的防預監控渠道,不斷的提升疫病的治理分析研究能力,構建起生豬養殖鏈條的全面監管體系。最大限度的保障生豬穩產保供,維護養殖戶的具體經濟利益。
4.4 完善財政鼓勵,發揮資本引導
在生豬養殖場疫病恢復生產的過程中,我國政府要對疫病恢復生產的補助金額逐步的提升,不斷的為養殖戶擴大疫病恢復補貼范圍,并且要逐步降低獲取補助資金的限制條件,還要科學合理的拓寬畜牧養殖業的發展資金的使用權限,積極出臺適合生豬養殖場的金融服務配套方案,對養殖戶的幫扶越多,就越能激發其養殖戶的生產積極性,從而使生豬穩產保供可以順利的進行。同時也可以引導與鼓勵地方的金融機構優先給予受到豬瘟損失的養殖戶進行貸款批復,并且構建起正常的金融體制,來幫扶養殖戶迅速的得到正規化的資金支持,以此來保證生豬的穩產與保供。同時政府可以幫助一些養殖大戶做大做強,建立起一批專業的生豬養殖市場,發揮養殖大戶的領頭羊作用,帶動整體生豬養殖戶積極的進行疫病恢復工作,以此更好的保障生豬的穩產保供。此外還可以使各個生豬養殖戶連接成經濟利益共同體,在遇到生產風險時可以一起承擔,最大限度的降低每一位養殖戶的風險。同時也可以開創出“領頭羊+合作社+養殖大戶”的全新經營模式,在全新經驗模式的引導下,實現生豬養殖的穩產保供,以及畜牧養殖業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詹文慶.福州市生豬穩產保供對策[J].福建畜牧獸醫,2021,43(3):33-34.
361450190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