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玲

摘要:雞大腸桿菌是目前養雞過程中常發生的一種危害較為嚴重的疾病,一旦發生大腸桿菌病且不及時得到控制的話,就能夠引起多種組織器官的炎癥,對養雞業危害十分嚴重。該病具有復雜多樣的臨床表現。
關鍵詞:雞大腸桿菌病;發生;防治
大腸桿菌是目前養雞過程中常發生的一種危害較為嚴重的疾病,一旦發生大腸桿菌病且不及時得到控制的話,就能夠引起多種組織器官的炎癥,多見于腹瀉、腹膜炎、臍炎,并出現羽毛蓬松、兩翅下垂、輸卵管炎、肉芽腫、眼炎等多種癥狀肉芽腫等。對養雞業危害十分嚴重。該病具有復雜多樣的臨床表現。目前危害嚴重的是急性敗血性,其次為生殖器官病、卵黃性腹膜炎。因為感染大腸桿菌時又會合并感染霉形體病,同時又常會和傳染性支氣管炎、禽流感、新城疫、雞巴氏桿菌病等疾病繼發感染。是危害養雞業的一種重要傳染病,常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本菌是一種不形成芽孢,有的有莢膜,大多數菌株具有運動性的革蘭氏陰性短小桿菌。
1 流行特點
大腸桿菌在自然環境中廣泛分布,雞舍中的、飲水、飼料、灰塵、空氣、墊料、孵化場、孵化器及使用用具、雞體表等都存在有大腸桿菌。
不同年齡的雞均可感染,主要的傳染源是帶菌雞和病雞,可經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也可經種蛋傳染給雛雞。不良飼養管理,衛生條件差,突變氣候,接種、轉群、斷喙等應激因素以及感染其他疾病等都會誘發該病。本病經常與雞新城疫雞、雞白痢,雞支原體病、傳染性喉氣管炎,傳染性支氣管炎等疾病混合發生或先后發生。近幾年來,建立了高端養殖場,引進了新型設備和先進養殖技術,在集約化養雞模式中主要的一些疫病都能得到很好地控制,但唯獨雞大腸桿菌病仍然呈明顯上升趨勢,一直成為危害雞群的主要細菌性疾病之一。在雛雞階段發病后會呈現急性敗血癥情況,火雞發生后以亞急性或慢性感染為主。多種情況下,雞發生大腸桿菌病的同時再并發其他疾病的影響下,會加重大腸桿菌的感染程度,防治的難度也隨之增大。蛋雞的開始產蛋初期會容易感染大腸桿菌,一旦感染致死率和淘汰率較高,嚴重影響產蛋量。發生本病的種雞場,造成孵化過程中死胚和毛蛋增多,健雛率低,種蛋的出雛率和孵化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雞的大腸桿菌病在一年四季中都可以發生,但多發于潮濕、多雨、炎熱的季節。大密度飼養,環境嚴重污染,該病隨時都可以發生。
2 傳染途徑
2.1 雞大腸桿菌病主要是經消化道感染的
被大腸桿菌污染的飼料、飲水,不能再給雞食用,雞群一旦采食被大腸桿菌污染過的飼料和飲水就會感染此病的發生,還有較為常見的水源污染導致雞群引發大腸桿菌的可能。
2.2 雞大腸桿菌病所發生的應激因素
當養殖過程中進行轉群、斷喙、突然改變飼料的品種、氣候突然發生變化時,會導致大腸桿菌的大量繁殖,促使腸道內菌叢失去平衡,致病大腸桿菌大量繁殖,機體抵抗力下降,很容易造成雞大腸桿菌病發生。
2.3 雞大腸桿菌病也會經蛋傳播
如果母雞患有雞大腸桿菌病性輸卵管炎,大腸桿菌就會進入蛋內引發此病;,也可能種蛋產出后被糞便等臟物污染了,也會感染,或者蛋殼表面帶有大腸桿菌因而進入蛋內;均會造成經蛋傳播雞大腸桿菌病。
2.4 雞大腸桿菌病通過呼吸道感染
因為雞大腸桿菌病也會通過呼吸道感染,但是由腸道感染的幾率較小,一經呼吸道感染的情況下,病變會在氣囊內形成,然后再其他各個臟器進行侵害,侵害主要有兩種方式:受損的呼吸道黏膜,清異能力下降。所處的環境衛生條件差,也不進行消毒打掃,使圈舍內存在大量污染粉塵。在這樣衛生條件差的情況下都能引起大腸桿菌病的發生。
2.5 雞大腸桿菌病繼發感染
當在雞群中發生法氏囊、禽流感等疾病時,會常常引起雞大腸桿菌病的發生,因為發生這些疾病會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定的免疫抑制,造成抵抗力下降很容易造成雞大腸桿菌病感染病發。
在多種傳播途徑中,找出主要傳播途徑,雞場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才能有效的控制本病的發生,防治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如果雞群中存在慢性呼吸道病、新城疫、傳染性法氏囊病、傳染性支氣管炎、或球蟲病時,雞大腸桿菌病經常會成為這些疾病的繼發病或并發病。其中又以繼發本病或慢性呼吸道病并發較為常見。
3 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
雞只發病日齡、受侵害的組織器官及部位、病程長短不同,以及混合感染或有無繼發病,雞大腸桿菌病的臨床癥狀不一樣。
3.1 腸炎
病雞表現為小腸黏膜出血、充血下痢,肛門下方羽毛呈黏連、潮濕、污穢,這是該病菌引起腹瀉的一種征兆。除食欲、精神差外,還排灰白色、綠色、或淡黃色混有血液的稀糞便。卵黃吸收不良,腸道形成卡他性炎癥。肝包膜有時出現散在的淡黃色壞死灶略增厚,肝臟腫大。死亡沒有明顯高峰。
3.2 心包炎、肝炎
腹膜粗糙,腹腔發炎,常見肝脾腫大,肝包膜增厚,呈現不透明黃白色,易剝脫。剝脫后呈紫褐色肝;心包炎,心包不透明增厚,心包積液呈淡黃色體。
3.3 卵黃性腹膜炎
有時可見大量蛋黃液,在腹腔內廣泛分布于腸道的表面。在稍慢死亡病雞的腸系膜和腸道上附著多量的纖維素樣物,造成腹膜粗糙和腹膜發炎,有時還會形成腸黏連。
3.4 生殖器官病
母雞在患病之后,卵泡膜會充血,卵泡整個或局部會呈紅褐色或黑褐色,有的還會硬變或變稀。有的雞患病后卵泡會破裂,輸卵管黏膜有,或黃色絮狀和出血斑;公雞的睪丸膜充血。從以上病變器官均可分離到致病性的大腸桿菌。
3.5 肉芽腫
在小腸、腸系膜和盲腸漿膜有時可見到肉芽腫結節,腸黏連不容易分離,有數量不等、大小不一的壞死灶呈現在肝臟表面。病變可從很小的結節到大塊組織壞死。這種情況很少見到。
3.6 氣囊炎
經常同雞支原體病并發,具體表現為張口伸頸、喘氣有呼吸音、呼吸困難。腹、胸等氣囊膜上有呈黃白色或淡黃色,不等數量的干酪樣物或纖維素樣滲出物出現,氣囊壁增厚并呈灰黃色。
3.7 雛雞臍炎
又稱“大肚臍”。多發生在1~6日齡內的雛雞,病雛少食或不食,精神沉郁,腹部增大,臍孔及其周圍皮膚水腫,發紅,皮下出血、淤血。如果卵黃吸收不良,會導致卵黃液稀薄或黏稠呈黃綠色、卵黃囊充血、出血。呈腸道卡他性炎癥。有時肝包膜略有增厚,肝臟腫大,有散在的淡黃色壞死灶出現。該病雛多在1周內淘汰或死亡。
3.8 輸卵管炎
在產蛋期的母雞中比較常見,患病的雞輸卵管向鄰近的腸系膜受到擠壓后會變成黑色。通過解剖可以發現腥臭的淡黃色的渾濁液體,卵泡膜變形、出血、充血,會有破損的卵黃混在一起。輸卵管壁出現壞死,有蛋白和凝固的卵黃,使輸卵管極度的擴張而變薄。有的會呈現灰褐色的皺縮卵泡,輸卵管內有大量的分泌物,黏膜出現腫脹、出血、充血。因此患病雞會產出帶有大腸桿菌的畸形帶菌蛋,嚴重的會停止產蛋或者減少產蛋量。
3.9 急性敗血癥
通過對病雞的解剖會發現具有診斷意義的三種纖維性炎癥,分別是纖維素性心包炎、纖維素性肝周炎、纖維性腹膜炎。纖維性心包炎表現為心包膜增厚、渾濁,心包腔中積有淡黃色液體,并伴有灰白色的纖維素性滲出物,和心肌黏連在一起,有大量的纖維素性附著物呈灰白色絨片狀或毛狀,胸腔其他部位也會有同樣的附著物。纖維性肝周炎表現為有不同程度的纖維性滲出物附著在肝臟表面,肝臟有不同程度的腫脹。纖維性腹膜炎在腹腔腸道和臟腑中間充斥著纖維性滲出物,混有數量不等的腹水。
4 藥敏試驗
使用生化試劑廠生產的藥敏紙片,按常規紙片法進行藥敏試驗,結果大腸桿菌產生高敏的藥物有慶大霉素、氯霉素、鏈霉素;大腸桿菌產生中敏的藥物有紅霉素、四環素、卡那霉素;大腸桿菌產生低敏的藥物有頭孢唑啉、氨芐青苗規素、青霉素。
5 診斷與鑒別
(1)初步診斷根據流行病學資料、臨診癥狀、病史,尤其是病理變化,即可作出。根據該病較典型的病理變化和流行特點,可以進行初步診斷。如果正確診斷需要實驗室檢查。病原分離及純培養、染色鏡檢及形態觀察、生化試驗、致病性試驗,通過以上幾個步驟,便可確定所分離到的是否屬致病性菌株以及是否為大腸埃希氏桿菌。
(2)雞大腸桿菌病與沙門氏桿菌病,在臨床上是較為常見的兩個以腸道病變以及敗血癥為特征的疾病,典型病例特征容易鑒別,它們分別由大腸桿菌和沙門氏桿菌所特定的病原體,隨著疾病混合感染或向非典型化發展而發生,在缺乏實驗室病原體分離、藥敏試驗以及病原體生化特性等特殊診斷手法的前提下,結合臨床病例作出以下鑒別(表1):
6 合理預防及科學施藥
6.1 預防措施
本病的發生與外界環境息息相關,一般采用的措施主要是搞好禽舍環境衛生,加強飼養管理,要改善雞舍的通風條件。做好常見病、多發疾病的預防工作。要及時將雞舍里的雞糞進行清理打掃,保持通風干燥,定期對全場環境進行消毒,提高消毒頻次,物理消毒與化學消毒相結合。室內室外全面消,周圍環境徹底消。徹底消滅大腸桿菌,減少雞大腸桿菌的發生率。消毒藥物交替使用,提高消毒效果。對水源也要進行檢查,如果有被大腸桿菌污染的,要徹底更換;保持科學合理的飼養密度;禽舍用具也要經常清潔和徹底的消毒。種雞場應及時收蛋,每天收蛋4次,污染的臟蛋要以潔凈細河沙擦拭。
6.2 治療方法
有些大腸桿菌易產生耐藥菌株,這些耐藥菌株有增多的趨勢。所以在防治大腸桿菌的過程中要有針對性的選擇藥物,要分離病原,應做藥敏試驗,選擇敏感性藥物。早期用藥可有效控制病的發展,促使病雞的痊愈。對已經呈現出多種病理變化的病雞一般治療效果不明顯。
雞群發病后可用藥物進行防治。應先進行藥敏試驗,并且根據藥敏試驗結果選用高敏藥物進行治療,在治療時一般可選用以下列藥物。氟哌酸混料3~5d。0.1%~0.2%氯霉素混料飼喂3d。氯霉素可能會引起減蛋,種雞和蛋雞需慎用。0.02%~0.06%四環素類藥物混料3~4d。敵菌凈按 0.02%比例飲水3d。呋喃唑酮 0.02%~0.04%混料7~10d。個別病雞可肌注慶大霉素 0.5~l萬單位/kg,或卡那霉素30~40mg/kg,或鏈霉素100~200mg/kg。上述3種藥物均為每天注射一次,連續注射3d。
近幾年來國內已有雞大腸桿菌多價油佐劑苗和多價氫氧化鋁苗等多種大腸桿菌疫苗試制成功,并投入使用,防治效果較好。一般在種雞開產前接種疫苗防治效果較好,極大降低了雛雞階段該病的發生。成年雞在一般在開產前注射疫苗效果較好,注射大腸桿菌多價油佐劑苗和多價氫氧化鋁苗后會有注苗反應,表現為采食量減少或者喜臥,精神不好。一般1~2d后這種癥狀逐漸消失,不需要特別處理,對后期產蛋不會產生影響。一般不在開產后注射疫苗。
參考文獻
[1] 李曉麗.雞大腸桿菌病的診斷與防治[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4(2):98.
[2] 張秀美.禽病防治完全手冊[M].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
[3] 孔祥英.雞大腸桿菌病的診斷與防治[J].現代畜牧科技,2013,29(11):93.
[4] 曹思平,崔金生,鄒湘輝.對大腸桿菌與新城疫混感的診斷與防治[J].中國畜牧獸醫,2008(2):32-37.
[5] 戴鼎篪,湯厚寬,車復中,等,雞大腸桿菌多價(型薄毛亞單位疫苗在雞體內的免疫原性研究[J].中國預防獸醫學報,2000,22(5):338-340.
[6] 陸慶泉,劉吉山.禽致病性大腸桿菌外膜蛋白研究現狀與進展[J].中國善藥雜志,2002,36(7):10-43.
[7] 郭劍英,梁群超,李開江,等.雞大腸桿菌的分離與鑒定[J].江西畜牧獸醫雜志,2007(5):16-17.
3384501908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