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先木·艾克木/新疆巴州動物疾病控制與診斷中心 841000
羊猝狙最早報道見于1931 年英國,該病具有發病突然、病程短、傳染性強、死亡率高等特點,對1~2 歲綿羊危害性大,該致病菌主要感染途徑為消化道,我國多地均有發病報道。病羊感染后主要病變組織為胃腸消化系統,胃黏膜、十二指腸和空腸黏膜均腫脹、充血,心臟、肺臟、腎臟顏色呈紫黑色,肝臟切開后無血液外流。由于羊猝狙危害性大,養殖戶必須做大科學防控,促進羊群健康生長。
羊猝狙致病菌為C 型產氣莢膜梭菌,又稱為C 型魏氏梭菌,是一種長的橢圓形革蘭氏陽性細菌,該致病菌無鞭毛無運動力。C 型產氣莢膜梭菌是一種厭氧型細菌,比其他類型梭菌體積大。C 型產氣莢膜梭菌在腸道內繁殖并產生毒素,引起動物患病,其中β 毒素是最為重要的致病毒素,這一毒素的第一靶點在宿主的腸道上,可通過β 毒素的直接作用或間接作用對腸上皮細胞造成破壞,通過形成血栓和腸道缺血的方法引起腸內皮細胞的破壞。
2.1 易感動物不同年齡、不同品種、不同性別的羊只均可發生羊猝狙,但綿羊發病率高于山羊,其中以1~2 歲綿羊最易感,牧區6 個月~1 周歲綿羊也容易發病。
2.2 傳染源感染C 型產氣莢膜梭菌的病羊。
2.3 傳播途徑C 型產氣莢膜梭菌可通過糞便排出病羊體內進而感染飼料、牧草、飲水和周邊用具,健康動物采食含污染物的飼料或飲水等均可讓病原微生物進入到羊只消化道內,當羊只體質弱或長途運輸體乏或氣溫驟變時均可刺激C 型產氣莢膜梭菌大量繁殖,然后分泌毒素進入到血液當中引發羊只中毒。
2.4 流行特點一是羊猝狙具有季節流行特點,寒冷的冬季發病率高于其他季節。二是羊猝狙具有地方流行特點,地勢低洼或沼澤區域常發病,放牧養殖方式發病率高于舍飼養殖。
羊猝狙潛伏期不定,幾小時到幾天不等。大多數病羊突然發病,晚間放牧回到羊舍時還行動正常,也能飲水和采食,但是第二天清晨發現羊只已經死亡,也有羊只上午放牧時很正常,放牧過程中發現羊只行走緩慢,掉群,驅趕時還能正常行走,但是其他羊低頭采食時,該羊只臥地,精神不振,不一會抽搐、狂躁不安,亂叫,出現這些典型癥狀后幾小時內病羊就會死亡。病程緩慢的可能持續2~3d,病羊癥狀大多能被飼養員發現,病羊精神不振,食欲銳減或拒絕采食,但喜歡啃食墻體或泥土等異物,病羊腹部膨脹,有明顯疼痛感,目光呆立,不合群,便秘,糞球小且干燥,行動不暢,喜臥,體溫無明顯變化,心跳加快,呼吸不暢,少數病羊會體溫升高,但是溫度變化也不大,嘴角流涎。病羊臨死前突然倒地,腹瀉,呈水樣稀糞,顏色為黃褐色,部分病羊糞便中夾雜著血液,臨死前病羊昏迷,但有的病羊死前出現四肢劃船、全身震顫、盲目奔跑、角弓反張等神經癥狀,還有病羊天然孔留有黏液。
病死羊需要及時解剖,大多數病羊腹腔剖開后無積液,少數患病羊剖檢有積液時,暴露于空氣中可形成纖維素絮塊,漿膜層有點狀出血。瘤胃容積變大,充滿氣體,整個胃黏膜充血,表面血管清晰,十二指腸黏膜充血,空腸黏膜腫大,整個腸段黏膜多處潰爛。病羊肺臟充血,腫脹,顏色呈深紫色或紫黑色,肺臟質地彈性減弱。病羊肝臟腫脹,邊緣鈍圓,質地變硬,切開后無血液流出,膽囊內膽汁量少,膽囊體積變小收縮,粘附于膽溝內。病羊心臟顏色呈紫黑色,腎臟顏色呈紫黑色,但脾臟顏色不變,體積也正常。患病羊死亡8h后,骨骼肌之間會蓄積血樣液體,肌肉出血。
5.1 實驗室診斷
5.1.1 涂片鏡檢無菌條件下采集病死羊心臟、脾臟或腎臟等病變組織制成涂片,革蘭氏染色后置于光學顯微鏡下觀察,若發現許多橢圓狀的呈藍紫色的大桿菌,這些細菌可單個或成對存在 。
5.1.2 分離培養鑒定無菌條件下采集病死羊心臟、脾臟或腎臟等病變組織接種至血瓊脂培養基(含葡萄糖),置于37℃恒溫培養箱內厭氧培養18~24h,若血瓊脂平板培養基內長出中心突出、灰白色的圓形菌落,且存在溶血環,挑取單個菌落置于顯微鏡下觀察,若和涂片鏡檢結果一致,可初步診斷為產氣莢膜梭菌。或挑選疑似菌落,接種在厭氧肉湯內,置于37℃恒溫培養基內培養,接種3~5h 后開始生長,5~6h 后大量產氣,導致培養液極度渾濁,24h 后由于菌落沉淀于試管底部,上層培養液清亮,此時進行涂片鏡檢,可以看到革蘭氏陽性、兩端鈍圓的散在或呈鏈狀排列的大桿菌時則可確診。
表1 羊猝狙和其他疾病的鑒別診斷
5.2 鑒別診斷羊猝狙在臨床癥狀和病理解剖上和羊快疫、羊黑疫、羊腸毒血癥有許多相似之處,在診斷時需要做好鑒別診斷,這樣才能保障準確用藥,縮短治療時間。
6.1 藥物治療若病羊病癥持續時間較長可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肌肉注射青霉素鈉注射液100~160 萬單位,每日注射2 次,連續使用3d,或口服磺胺嘧啶片,首次用量為每千克體重0.2g,維持劑量為0.1g,每日2 次,連續服用3d。已經確診為羊猝狙的患病羊需隔離治療,病死羊應立即進行無害化處理,對其使用過的圈舍和用具用0.1%的百毒殺溶液進行徹底消毒,對于受威脅區的養殖應進行“羊快疫、羊猝狙、羊腸毒血癥、羔羊痢疾”四聯疫苗的緊急免疫接種 。
6.2 接種疫苗每年春季和秋季分別接種羊四聯苗(預防羊猝狙-羊快疫-羊腸毒血癥-羔羊痢疾),皮下或肌肉注射5mL。
6.3 做好環境消毒定期對羊舍進行環境消毒,可用、5%燒堿溶液或0.1%癸甲溴氨溶液噴灑消毒,切掉病原傳播途徑。
6.4 科學放牧養殖戶需要合理選擇放牧地點,遠離地勢低洼和積水處,最后選擇陽光充足的上午進行放牧,嚴禁雨后清晨放牧。
6.5 加強飼養管理在飼料配制的過程中應當考慮到羊只所處的生理階段,保證飼料中的營養物質能夠滿足羊只的生長發育和日常所需,同時注重添加維生素、微量元素,以提升羊群的免疫力。
綜上所述,羊猝狙是一種發病突然的急性傳染病,養殖戶在日常飼養過程中需要留意羊只狀況,尤其針對那些掉群呆立、食欲費絕、反芻停止、腹瀉脫水、痛苦呻吟和呼吸困難的羊只,并及時向當地的官方獸醫或畜牧獸醫中心站工作人員進行咨詢,對癥治療,以防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但由于羊猝狙的病程短粗,往往來不及治療患病羊就發生死亡,因此,應當重視本病的預防工作,結合養殖場的自身實際情況,積極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接種計劃并嚴格實施,定期對圈舍進行消毒,降低羊群接觸病原微生物的幾率,同時加強飼養管理,提高羊群的整體抗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