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中香 謝成芳 呂磊/安徽省馬鞍山市農業農村局畜牧獸醫技術服務中心 243000
馬鞍山市近年來養豬規模不斷擴大,迅速從散養轉變為規模化、集約化養殖。目前,養豬業仍面臨多種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帶來的嚴峻挑戰。為全面貫徹落實農業部制定的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劃,做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控制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和流行,馬鞍山市有關部門按照國家規定對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小反芻獸疫病實行強制免疫,對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新城疫實行全面免疫。筆者通過近五年馬鞍山市豬重大動物疫病免疫效果監測評估列,摸清馬鞍市近五年規模化豬場中豬口蹄疫野毒感染情況即豬口蹄疫病毒非結構蛋白3ABC 抗體陰性率,豬口蹄疫O 型病毒抗體、豬瘟病毒抗體及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抗體水平和免疫狀況,為進一步做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技術支撐。此次檢測采集自馬鞍山市近五年12 個規模化養豬場共2400 份豬血清,現報道如下。
1.1 血清樣品
2017~2021 年的每年5 月底和10 月底分別從自馬鞍山市五個縣(區)的12 個規模化養豬場采集被檢血清樣品,A~L 豬場各采集20 份血清樣品,共2400 份豬血清樣品。
1.2 主要試劑及儀器口蹄疫病毒非結構蛋白3ABC 阻斷ELISA 抗體檢測試劑盒、口蹄疫O 型抗體液相阻斷ELISA檢測試劑盒購自蘭州獸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豬瘟病毒抗體ELISA 檢測試劑盒、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抗體ELISA檢測試劑盒購自世紀元亨。其他常規試劑均為國產分析純。Bid-rad 酶標儀和Eppendorf 移液器。
1.3 檢測方法根據說明書進行操作。檢測結果判定見表1。

表1 檢測結果判定
對2017 年至2021 年每年5 月底和10 月底分別采集自馬鞍山市五個縣(區)的12 個規模化養豬場共2400 份的豬血清進行豬瘟病毒抗體、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抗體、口蹄疫病毒3ABC 抗體及口蹄疫O 型病毒抗體進行檢測。口蹄疫病毒3ABC 抗體、口蹄疫O 型病毒抗體、豬瘟病毒抗體和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抗體檢測結果見表2。
由表2 可以得知,近五年馬鞍山市豬口蹄疫病毒非結構蛋白3ABC 抗體陰性率均不低于92%,表明馬鞍山市豬口蹄疫病毒野毒感染依然零星存在,豬口蹄疫感染風險依然存在,防范仍需加強;近五年馬鞍山市口蹄疫O 型病毒抗體陽性率除2019 年秋防以外,其余年度均國家規定的70%標準,仍需加強免疫預防,提高豬群整體抗病能力;近五年馬鞍山市豬瘟病毒抗體陽性率除2018 年春防和秋防均大于70%,最高達100%,最低為61.67%,近五年豬瘟整體免疫情況較好;近五年馬鞍山市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抗體檢測結果顯示,除2021 年秋防檢測抗體陽性率僅為30.83%外,其余豬場抗體陽性率均大于70%,近五年全市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整體免疫情況較好。

表2 口蹄疫病毒非結構蛋白3ABC 抗體、口蹄疫O 型病毒抗體、豬瘟病毒抗體及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抗體檢測結果
為更好地評價豬群的免疫狀況,馬鞍市每年開展春秋季抗體集中監測,并根據其監測結果對免疫方案進行適當的調整或提供一些預警 。此次研究的2400 份豬血清樣品采集自馬鞍山市近五年12 個規模化養豬場,通過集中檢測,初步掌握了2017~2021 年馬鞍山市春秋季豬瘟、豬藍耳病及豬口蹄疫的免疫抗體水平和豬群體免疫狀況。
根據豬口蹄疫病毒非結構蛋白3ABC 抗體檢測結果推測,馬鞍山市近五年的12個規模豬場口蹄疫野毒感染率極低,2400 份血清有2342 份為陰性,全市豬口蹄疫病毒非結構蛋白3ABC 抗體陰性率達到97.58%,全市近五年監測的12 個規模場豬場均接近陰性豬場的水平。
由近五年馬鞍山市豬口蹄疫O 型病毒抗體檢測結果可知,全市豬口蹄疫O 型病毒抗體陽性率除2019 年秋防以外,其余年度均國家規定的70%標準,仍需加強免疫預防,提高豬群整體抗病能力。表明全市大部分豬場免疫效果較好,免疫程序合理,抗體水平較高,豬場能很好的得到口蹄疫O 型病毒抗體保護。
由近五年馬鞍山市豬瘟病毒抗體檢測結果可知,全市豬瘟病毒抗體陽性率除2018 年春防和秋防均大于70%,最高達100%,最低為61.67%,表明近五年馬鞍山市豬場豬瘟整體免疫情況相對較好,但豬瘟病毒抗體水平的整齊度不理想,2018年,全市豬瘟病毒抗體陽性率低于國家規定的70%標準,豬場受豬瘟抗體保護的可能性偏低,從對疫病防控的角度來看,免疫效果不理想,應加強生物安全防控,優化免疫程序,確定最佳的首免時機,提高豬群的整體免疫效果,達到群防群控的目的。
由近五年馬鞍山市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抗體檢測結果可知,除2021 年秋防檢測抗體陽性率僅為30.83%外,其余豬場抗體陽性率均大于70%,近五年全市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整體免疫情況較好。2021 年秋防檢測抗體陽性率為30.83%,部分豬場抗體合格率為零,經調查了解馬鞍市部分大型豬場及其合作的合同豬場正在做藍耳病凈化,育肥豬未進行免疫。后期應加強市場風險監測預警、檢疫監管等各項綜合防治措施,對大型豬場的凈化效果進行監督,有效防控重大動物疫病發生。
由近五年馬鞍山市檢測結果顯示,馬鞍市豬瘟、豬藍耳病及口蹄疫的免疫水平參差不齊,免疫合格率有時未能達到農業部規定的標準,說明馬鞍市豬場的免疫程序仍需進一步優化,筆者提出幾點建議:(1)提高防控意識,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強化各項有效措施落實。由于2017 年政府取消對豬瘟和豬藍耳病的強制免疫措施,部分地區放松了對這兩種病的防范。2018 年開始我國非洲豬瘟疫情暴發后,截至2021年底,國內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形勢依然險峻,而免疫接種國家公認的合法疫苗仍是目前提高畜群整體抗體水平,達到群防群控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應提高防控意識,及時組織開展免疫預防工作,提高豬群整體抗病能力;(2)廠家疫苗質量不過關,應加強疫苗篩選、運輸、保存等工作;(3)提高基層防疫技術人員的防疫水平。要掌握好采血時間與末次免疫的時間間隔,要保證分離的血清樣品不溶血或溶血程度較低,注意樣品的保存;(4)強化免疫監測,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