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敬秋
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和實踐路徑,就未來5年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制定了大政方針、作出了全面部署。我們要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勝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充分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全黨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樹牢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
要在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中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黨就是給人民辦事的,就是要讓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一年比一年過得好?!倍鞲袼挂苍f過,人們奮斗所追求的一切都與利益相關。群眾利益無小事。為人民服務,不是一句純粹的口號,而是一個個實在的行動。要通過共同締造活動,“深刻地注意群眾生活的問題”,從群眾身邊小事做起,從群眾最關心的事情做起,從做得到的事情做起。在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中,切實踐行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要在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中創新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的方法路徑。新時代,群眾的主體意識、利益意識、權利意識大為增強;群眾工作對象多元化、工作內容多樣化、工作環境復雜化。這就需要我們通過多種載體、多種方式來做好群眾工作。馬克思指出:“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要在共同締造中堅持群眾觀點,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和主體地位,激發群眾參與、凝聚群眾共識、塑造群眾精神,創新群眾工作方法,讓群眾在共同締造活動中由“不動”到“被動”再到“主動”,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擼起袖子加油干,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的需要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內容更多地向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延展。我們要始終與人民風雨同舟、與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
要在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中切實改善群眾身邊、房前屋后人居環境。馬克思說:“衣食住行是人們最基本的物質生活需要,人類要生存發展必須首先進行物質資料生產?!比司迎h境改善,是實現全面小康之后人民群眾的迫切需求,是幸福生活的重要一環,也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要求。要從人居環境改善、垃圾污水處理、廁所革命等群眾身邊、房前屋后的實事小事做起,讓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以此為切入點,努力補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嚴密的組織體系是黨的優勢所在、力量所在。要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加強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
要把黨的領導貫穿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全過程、各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黨的領導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必須全面、系統、整體加以落實。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是個系統工程,黨建引領是根本原則,也是根本保證。要強化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將黨的領導貫穿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各個環節,更好發揮黨組織在共同締造中的領導作用,更好發揮黨員在共同締造中的模范帶頭作用,讓人民群眾感到,“黨始終在人民群眾身邊”。
要在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中健全基層黨組織體系。黨的全面領導、全面工作要靠黨的堅強組織體系來實現。要健全有形覆蓋的基層黨組織體系。采取單獨組建、區域聯建、行業統建、龍頭領建、村企共建等方式推進黨組織建設,做到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的組織。要健全有效覆蓋的基層黨組織體系。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要下沉資源,賦能基層,按照“能下盡下、應下盡下”原則,推動市、縣兩級將資源、服務、平臺下沉至鄉鎮(街道)、村(社區)等基層單位,讓群眾“有問題找黨組織、有困難找黨員”,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要在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中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社區治理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城鄉社區是實現地理單位、管理單位、治理單位相統一的基本單元,是實現社會治理和群眾治理的基礎?;A不牢,地動山搖。要加強黨的領導,推動黨組織向最基層延伸,健全基層黨組織工作體系,為城鄉社區治理提供堅強保證。要統籌政府、社會、企業、群眾多方力量,著力建設完整的社區環境體系、服務體系、治理體系。要構建社區主體協商共治模式,完善社區網格化制度,建立健全群眾參與的相關制度和機制。要加強信息化建設,用科技賦能基層治理,建立更好發動群眾、組織群眾的渠道,讓群眾參與治理的渠道更暢通高效。
要在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中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積極探索和創新項目招投標、財政資金統籌使用、“以獎代補”等機制,激發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塑造培育“勤勉自律、互信互助、開放包容、共建共享”的共同精神,發揮居民自治功能,把社區居民積極性、主動性調動起來;充分運用“五共”工作方法,把城鄉居民和政府的關系從“你和我”變成“我們”,從“要我做”變成“一起做”,讓更多的社會主體參與社會治理,實現政府治理與社會調節、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