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林,何慶璽,高增峰,梁蘭玉,鄒 牧,王中英,靳瑞強,余興貴
(中交一公局集團海外事業部,北京 100024)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持續蔓延,已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現確診病例,截至2020年9月13日,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2863萬例,死亡病例超91萬。因疫情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將2020年全球GDP增速預測從1月份的3.3%下調6.3個百分點至-3%,為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經濟衰退。
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運行產生明顯影響。首先,各國紛紛采取了封城、停工、隔離等防控措施,疫情嚴重的國別和地區基本停止了必需品生產以外的經濟活動,經濟陷于停滯。其次,國際貿易嚴重萎縮,降低全球經濟潛在增速。世界貿易組織預測,受疫情影響,2021年全球貿易將縮水13%至32%,可能超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水平,而疫情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進一步帶動外需下降,給外貿部門帶來較大壓力。第三,大部分產業短期“休克”,對全球供應鏈關鍵節點造成影響。近幾十年來,全球一體化大生產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來源,各國經濟活動停滯容易引發全球供應鏈受阻,甚至中斷。第四,疫情直接影響了全球投資者預期,“黑天鵝”事件頻發,嚴重沖擊國際金融市場。3月美股大幅下跌四次,觸發熔斷機制,4月國際原油期貨結算價歷史上首次跌至負值,金融風險與實體經濟低迷疊加共振。
從目前的趨勢分析,全球疫情持續時間及負面影響可能超預期,尤其對非洲經濟將造成嚴重沖擊。非洲今年經濟增速也可能從之前預期的3.2%降至接近零。非洲國家需將財政預算繼續用于意外醫療支出以應對疫情,同時財政收入損失還可能導致非洲債務的不可持續。
隨著新冠疫情迅速擴張和蔓延,對中國“走出去”的企業而言,受疫情影響,大量國際工程承包和海外投資項目合同的履約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從財務角度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資金安全風險升高
海外疫情的不斷加劇,造成部分企業停工、裁員,失業人數驟增。同時物價飛漲,暴力游行示威、搶劫等治安問題逐漸增多,在當地政府管控不力的情況下極易出現社會動蕩,特別是外國企業及外國人極易被當成攻擊對象;另一方面,海外特別是非洲國家金融支付手段普遍落后,現金交易仍然是主要支付方式,在疫情情況下,銀行、紙幣都成為高風險傳播媒介。
2.匯率貶值風險加劇
隨著疫情的蔓延,全球資金避險需求激增,美國在金融市場上的一系列刺激手段,使得美元指數持續創新高,大量美元資金短期內回流美國,國際金融市場“美元荒”導致其他國家貨幣對美元紛紛貶值,經濟實力較差和外匯儲備不足國家的貨幣更是大幅貶值。
匯率貶值問題是境外企業所面臨的無法回避的重難點問題,例如非洲埃塞俄比亞,當地幣一直存在貶值趨勢,近五年來正常年份每年貶值5%左右,2017年10月份曾一次性貶值15%,當年累計貶值20.99%;2019年累計貶值12.91%;受新冠疫情影響,進入2020年再次加速貶值,截至今年8月已累計貶值12.67%。2020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敦促埃塞俄比亞加速比爾貶值,其認為加快貶值有助于減少比爾高估,并在疫情期間起到減震器作用。目前埃塞官方匯率與黑市匯率差異約22%,因此預計后續埃塞比爾將會有一個較大幅度的貶值,貶值風險極高,對項目的經營成果造成不可避免的損失。見圖1。

圖1 美元兌埃塞俄比亞比爾歷年走勢圖
3.資金預算難度加大
疫情對海外項目資金的影響表現在多個方面,如第三國采購受停工、停航等影響,物資不能按計劃到達項目,影響項目的正常施工進展,人工、材料、機票等成本上漲,項目施工計劃的不確定,收款的不確定,進一步導致資金預算難以準確預估。
4.應收賬款催收方面
(1)應收賬款回收速度減緩。受疫情影響,多數非洲國家財政收支不平衡,財政赤字逐年攀升,現受疫情影響,財政收入銳減,抗疫開支大幅增加,各國財政赤字加劇,進一步加大了應收賬款催收難度,導致海外項目的收款狀況不容樂觀。部分“兩優”貸款項目放款呈現漸緩的趨勢,特別是埃塞等要求中國政府減免債務的國家,目前口行均暫停放款,因此在政府間債務減免問題達成一致之前,此類項目將很難實現資金回籠。
(2)應收賬款壞賬風險加大。因疫情導致非洲各國財政體系面臨嚴峻挑戰,或將引爆相關國家政府債務危機,引發全球經濟衰退。海外今年受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業主由于強行將預算用于防疫支出,導致應收賬款催收難度進一步加大,使政府債務進入惡性循環。
1.外賬稅務風險問題
受疫情影響,各國經濟、財政所受沖擊重大,為緩解財政,各國必將加大征稅力度、增強稽查審計力度,海外經營企業稅控難度及稅務風險進一步加大。
外賬稅務風險歷來是許多大企業海外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中國大部分的建筑類企業的海外業務主要集中在亞非拉地區,這些地區普遍稅務制度不完善,很多國家和地區雖開始適用IFRS標準版或簡易版,但是稅收執法程序不完善,隨意性較大。隨著大部分非洲地區的財政赤字日益升高,各國均有加大稅收執法力度的傾向。在此情況下,許多中國企業應對當地稅務、法務能力不足的問題日益凸顯,既懂內外賬,又有較好語言能力的外賬人才儲備不足。
2.合規問題
“美國的長臂管轄”(Long Arm Jurisdiction)中對于“最低聯系”的定義極大地擴大了美國的司法管轄范圍,而美元在國際交易中的重要地位暫無法改變,世界絕大部分跨境交易皆通過swift電文系統進行,我方大量的經濟活動都必須經受一定的監管。在2016年FCPA和解金額高達26億美元,在2017和2018每年和解金額也都超過了10億美金。由于我公司身為央企的特殊性質,必然受到更嚴密的監視,在此情況下,我公司應當持續加強內部的合規管理系統,公司各個層級加強對于合規工作的培訓,為將來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做好預案,保證好人身和資金安全。
資金管理是財務管理的重點,資金問題是影響海外施工企業主營發展、制約市場開拓的瓶頸問題,其矛盾焦點全部集中在單位現金流狀況上,特別是當前受新冠疫情影響,防范資金風險,破解資金難題,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資金安全風險防范
海外資金管理兼具國內一些普遍風險的同時,因其所在國別不同而具有一些特殊性,可能面臨被挪用、盜搶等資金安全風險,為此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資金管理體系。
(1)實行海外資金集中管控。海外資金主要有美元、人民幣、當地幣,資金實行集中管控和預算管理。美元、人民幣等硬通貨幣資金集中到公司總部賬戶,當地幣資金集中到所在國家辦事處。境外機構資金使用,由上級單位按照月度資金計劃進行資金撥付。
(2)嚴格銀行賬戶使用管理。海外銀行賬戶開立嚴格履行審批程序,未經審批不得開戶;銀行賬戶實行聯簽制;嚴禁開立個人名義公務賬戶及公款私存;嚴禁將銀行賬戶借于外單位使用;及時注銷閑置賬戶。
(3)強化資金安全風險防范。相比國內,海外現金使用量大。銀行提現過程遵循“不定時間、不定路線、不定司機、不定車輛”的總體原則,至少兩名中國人同行,隨用隨取,嚴格控制庫存現金。同時,通過加強安保防護措施,提升資金安全保障。
2.匯率風險防范
匯率風險是中國企業“走出去”所面臨的一項重大風險,公司一直高度重視匯率風險管理,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相應的外匯管理指南,盡可能規避外匯風險。
(1)確定合理外幣結構。合同談判和簽署過程中,優先選擇美元、歐元等流通性好的貨幣,提高硬通貨幣收款比例,以及提前鎖定當地幣同美元(或歐元)的匯率。
(2)爭取外匯保值條款。加強合同談判,在合同中約定結算貨幣匯率風險由業主承擔,當結算貨幣發生較大貶值時,根據調價公式與業主調整合同價格。
(3)調整外幣支付策略。項目執行過程中,控制當地幣規模,及時調整采購付款策略,調整付款幣種,或采取囤積材料物資等方式加快消耗當地幣,降低持有風險。
(4)轉移外匯損失風險。在項目實施中,利用分包經營方式,將當地幣計價的合同盡可能分包給當地分包商,以減少合同本身固有的風險;簽署分包合同時,與主合同貨幣支付比例及匯率一致,使外匯收入與外匯支出保持一致,降低貨幣兌換額度。
3.深入推進全面預算管理
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做好收支兩條線,強化資金集中管理,規范資金支付流程,強化資金的集中收支管理。通過資金預算編制、審批、監督、考核等一系列監督程序,對項目的生產經營、材料設備采購等實行全程控制,每月各項目通過上報未來三月資金計劃等,重點預測單位的現金流狀況,使單位在未來期間資金的收支能保持平衡,保持資金鏈的穩定性。
4.應收賬款催收措施
(1)建立應收賬款催收機構,多級聯動催款。成立應收賬款催收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層層壓實責任,對應收賬款按照賬齡長短、風險高低進行分級分類,列表拉單、責任到人,應收賬款催收與單位領導績效掛鉤,提升催收主動性和積極性。
(2)做好各級機構溝通協調,部門聯動催款。收款環節的每個責任部門主動對接政府部門、業主、出資銀行等各級機構,做好溝通協調,部門之間聯動做好各個環節的收款工作。按月召開應收賬款催收工作視頻會,系統性梳理催收成效,掌握最新動態,調整催收方案,提高催收效率。
(3)制定不同催收工作方案,多種形式催款。針對不同項目應收賬款實際情況,采取信函催收、電話催收、派人面談、訴諸法律等多種形式,做到催收工作有的放矢。
(4)對業主信用進行動態評估,掌握其資金實力及預算撥款情況,劃分風險等級,對風險等級較高的業主項目,及時采取應對措施,避免墊資情況的發生,從而降低項目潛虧的風險。對于拖欠工程款較多和業主資金狀況出現問題的項目,禁止盲目施工,嚴控應收賬款增量。
(5)充分利用合同相關條款,積極策劃索賠應對。及時向業主發出不可抗力通知,EPC合同通常規定,承包商應當在覺察(或應已覺察)不可抗力之后的一定期間內(通常為14日),向業主發出不可抗力通知,否則將失去主張不可抗力的權利。及時發出索賠通知,EPC合同通常規定,承包商應當在覺察(或應已覺察)引起索賠的事件發生后的一定期間內向業主發出索賠通知,否則將視為承包商放棄索賠權利。見圖2。

圖2 2020年收款金額(萬美元)
東非區域總部2020年已累計回收工程款2.51億美元,折合17.2億人民幣,通過施行新的催收體系,有效緩解了海外事業部的資金壓力。
隨著“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行動計劃的實施,各國國別信息自動交換、稅收法規多邊交流、境外多數國家稅收審計層出不窮、征稅力度和手段空前,致使海外稅務透明度提升,稅控難度及稅務風險加大,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防控:
1.加強前期策劃,細化過程監控。
項目施工進場前開展外賬前期策劃工作,先謀后動,做到風險可控,動態優化前期策劃,不斷提升策劃質量。在項目周期內根據實施進度細化年度策劃方案并做好實施監控,及時糾偏,不斷提升策劃執行質量。
2.做好整體與局部的協調工作
從整個國別層面建立整體外賬架構,比如埃塞地區在重新梳理了財務架構之后,將外賬工作收歸總部統一管理,充分利用了埃塞在建項目多,且各個項目外賬成本缺口參差不齊的特點,利用外賬成本較多的項目對缺口較大的項目進行補貼,從而達到公司一盤棋,稅負總體降低的效果。
3.深耕國別市場,深挖政策潛力。
海外事業部目前已經深入到40多個不同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各個國家基本的政策差異較大,財務中心要求各個國別深挖政策潛力,充分利用國際和地區的稅收協定和稅收優惠政策,組織財務人員對新形勢、新政策進行學習掌握,并定期進行匯報,目前已取得良好效果,例如:
(1)東非區域根據埃塞俄比亞發布的VOID-19法令,已促成免除CCCC、CFHEC及IFH品牌2017年至2019年稅審利息罰款567.65萬美元、74.77萬美元及175.61萬美元;收回CCCC、CFHEC品牌2017~2020年增值稅退稅款約295萬美元、564.7萬美元。
(2)東南非區域根據莫桑比克頒發的11/2020號法令,收回業主拖欠多年的工程款185.49萬美元。
(3)中非區域根據喀麥隆出臺的退稅支持政策,完成雅杜高速項目、KM項目增值稅退稅87.10萬美元、51.40萬美元。
(4)正在推進中西非區域加蓬CCCC品牌增值稅退稅款15.94萬美元的支付。
4.從國別實際情況出發,建立健全外賬體系。
目前各區域、國別已逐步建立了適應所在國的外賬財務制度,財務人員也深入參與到項目的前期籌劃,逐步實現了稅務風險管控貫穿于項目全階段的總體要求,促進了公司管理層和項目管理層對于稅務問題的重視程度,法務、稅務合規的觀念深入人心。
5.建立信息共享機制
定期組織召開外賬工作交流會,建立不同區域、不同國別外賬信息共享機制,及時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整體提升外賬管理水平。
因新冠肺炎疫情對未來經濟發展帶來的不確定性,我們本著未雨綢繆,由公司境內外財務管理人員聯動,深挖海外疫情政策潛力,優化公司內部管控模式,強化經濟運行監控分析,提高各種形勢、政策應對能力。從資金管控、應收賬款回收、稅收政策利用三個方面,使用信息化等手段,加大資金管控力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加快應收款回收,降低企業在經濟下行情況下的資金困境;充分利用海外各國稅收優惠政策,提高公司經營成果,降低稅務風險。穩步提升財務價值創造力,助力公司海外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