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林
(南昌師范學院 江西 南昌 330032)
旅游行業的服務性特征要求從業人員除了具有專業的操作技能和優秀的職業素養外,還應具有良好的語言素養,即良好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因此對本科院校“導游講解技巧”課程教學實踐展開研究具有較強的實踐價值。目前,本科院校旅游專業導游方向畢業生的講解技巧和能力均有待提高,提升本科院校旅游專業導游方向的學生講解技巧和能力是當前本科院校旅游專業導游方向教育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導游講解技巧”是本科院校中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對該課程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目標進行辨析,需從多方面進行綜合考量。首先,在國家和地方政策方面,高等職業教育政策對該專業提出需要培養具備職業素養、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優秀人才[1]。其次,從本科院校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習要求看,可從三個維度來進行概括,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2]。第三,從本科旅游專業學生發展特點看,要在知識和技能層面來進行培養,盡可能淡薄其求學經歷的挫敗感,從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方面,加以科學地引導。基于以上三方面,本研究認為,“導游講解技巧”課程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也應該從以上三個維度出發來進行,具體目標將在后續的課程設計中進行詳細的說明。
小班制教學的系統要素包括以下八個方面,各要素的基本內容與相關要求如下。
①教師:作為小班制教學模式下的教師,應在教學技能上“一專多能”,在個性修養與教學態度上,積極向上;在業務能力和教學能力方面,做到知識廣博,理論與實踐能夠融會貫通,重視對學生的因材施教。
②學生:在小班制的學習形式下,學生綜合發展水平相對較高,參與學習活動積極性高,學習效率高,實踐動手能力、創新思維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相對較強。
③教學目標:在認知目標的基礎上,要做到認知目標、情感目標與技能目標同步共進,實現動態目標與靜態目標的有機結合。
④教學內容:要求提供具有較大選擇性的課程內容,而“導游講解技巧”中的內容就具備較大選擇性,且十分貼近社會,貼近生活,同時兼具有較強的廣泛性。
⑤教學方法:小班制可采用的教學方法多種多樣,活動教學、分層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綜合教學都是可用的方法。
⑥教學環境:對于“導游講解技巧”課程教學而言,教學環境可用從教學情境創設、教學組織形式這兩方面加以考慮。
⑦教學管理:小班制的教學管理要樹立服務管理的理念,依據小班化教學內部矛盾的特殊性進行針對性的處理,最終目標在于構建活潑而不散漫、規矩而不死板的管理氛圍。
⑧教學評價:小班制的教學評價應當具備多元化特點,可供選擇的教學評價方法也多種多樣,同時還需注重評價結果的及時反饋。
2.1.1 教材分析
本科院校旅游專業普遍采用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導游講解技巧”作為課程教材,該教材的編寫滿足了旅游公司的需要,能夠滿足旅游專業本、??平虒W要求,教材實用性強,重點突出了以能力本位、項目化為主的教學特點。該教材填補了國內該導游講解技巧教材的空白,旨在解決導游“講什么、怎么講”,采用何技巧或方法,達到什么效果等[3],不同于其他教材的知識、材料堆積,這本教材是利用導游講解的素材進行有技巧、針對性地導游講解。但遺憾的是,該教材講解時舉例較少,缺少關于具體工作情境案例。
從該教材的內容看,導游在講解方面的典型工作任務包括導游講解技巧的基礎知識、常用技巧、水平提升以及景點景物講解技巧、應急與負面情況應對、帶團技巧、旅游資源類講解技巧、特殊旅游團講解技巧等。
從學習領域看,依據典型工作任務來進行相關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是學生在學習中的關鍵目標和任務,而在核心素養教育理念之下,導游講解技巧除了需要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之外,還應當具備導游這一職業的核心素養,如愛崗敬業的職業素養、終生學習的人生素養等。
2.1.2 教學對象分析
本次研究設計主要是以本科院校的導游專業學生為主,高職院校的學生基礎知識積累較為薄弱,部分學生在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上都存在一定的欠缺,但導游講解又是一個需要大量積累相關知識,具備較強隨機應變能力的工作。因此,在教會學生導游講解技巧基礎知識的同時,還應當快速引導學生將這些理論知識轉化為工作技能,以便快速適應實際工作。
教學目標可整體分為三大類別:一是知識與技能,通過創設真實的職業情境,讓學生明確導游詞的構成、寫作方法、講解技巧等知識與技能;二是過程與方法,通過一系列的角色扮演和模擬活動,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形體儀態表現力得到有效的鍛煉,使其能夠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得到良好的應用;三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核心素養始于知識與技能而不限于知識與技能,導游在學習講解技巧的過程中,若想將這門課程學好,且能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得到良好的應用,就必須有積極的情感態度和良好的價值觀,如愛崗敬業的基本職業道德,以引領游客游覽、傳播旅游知識、傳播經典景物經典背后的文化意蘊為榮的榮譽感等,這些都需要教師通過教學來幫助學生進行思想層面的構建。
基于核心素養的“導游講解技巧”小班制教學策略應當包含教學方法、教學順序以及教學環境三個部分的內容。
在教學方法方面,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會獲得不同的教學效果。人們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總結了許多適用于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結合小班制教學模式的教學方法,如項目教學法、模擬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頭腦風暴法。在“導游講解技巧”課程教學當中,以上教學方法都可以在不同的情況下采用。
在教學順序方面,根據學習目標的不同,教學順序的設計也有所區別。對于言語信息方面的學習目標,可以采用先行組織的策略,以有意義的結構展示具體的實施;對于知識技能方面的學習目標,可以采用從從屬技能到復雜技能,或是從分解局部技能到整套程序技能的順序來設計;對于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教學目標,可以采用樹立榜樣、展現特定態度和觀念到展示行為獲得的獎勵的順序進行設計。
教學環境方面也可以分為職業情境創設與教學組織形式兩個部分的內容。首先,在職業情境創設方面,應當使工作崗位有關的職業情境轉化為類似的學習情境,要從專業角度出發,保證創設情境的“真實性”。其次,在組織形式方面,小班制的組織形式是十分適合情境創設的教學組織形式,既可以整個班(約為20人)整體進行導游講解情境的模擬,也可以在具體問題上,分為2—3個小組進行討論,共同解決問題。這種組織形式還能夠促進學習者新知識的充分建構與職業情感的獲得。
對于示范型的教學問題,可提供標準行為模式,教師指出其中要點,組織學生模仿,并指出其中錯誤,學生則進行模仿,并掌握其中要點。
對于練習型的教學問題,教師可提供可觀察資料,并分解其中要素,組織學生實踐,并提出相應的評價標準,學生則積極參與實踐,進行觀察記錄,做好自我評價。
對于探究型的教學問題,教師可展示典型案例并設置疑問,組織學生觀察、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生進行辯論,并進行概括總結。學生則需要認真觀察,并積極思考,積極參與辯論,探究問題的成因、特點,并總結問題的規律。
在部分本科院校當中,旅游專業的教師有些是研究生畢業后,從校園學習狀態,直接轉移到教書的崗位,缺乏一線崗位的鍛煉經歷,又或者部分教師雖有一線崗位的實踐經驗或豐富的教學經驗,但因脫離一線崗位過久,對導游行業的發展現況以及導游專業的工作要求,了解不夠深入。這些都為本科院校開展基于核心素養的“導游講解技巧”的小班制教學實踐的展開帶來了一些困難。
對于學生而言,基于核心素養的“導游講解技巧”的小班制教學特別注重對他們實踐能力的教學,學習任務無疑增多了許多,課程中小組活動變得更多,每個學員都需要根據學習任務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相互配合,才能在完成各項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但由于本科學生互相之間的性格差異較大,小班小組形式的合作活動必然會出現許多突發性的問題,這些都是基于核心素養的“導游講解技巧”小班制教學實踐過程中,需要積極面對并解決的問題。
首先,學校應當給教師提供相關培訓機會,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素養??梢园才艑I教師去優秀的本科院校和優秀的旅游企業進行交流學習,也可以組織教師去一線崗位進行短期的實踐培訓。只有對技能素養要求有更加系統、全面的了解,才能避免出現理論與實踐脫節的情況,才能逐步提高自身專業能力,以便在課堂教學當中能夠帶領學生對未來的工作環境、工作任務、技能素養要求有深刻的認識[4]。
其次,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重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教學活動的開展,還是學習任務的完成,教師都應當以引導者的身份,來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或小組合作、共同完成各項活動和任務。教師還應當在學生獨立自主或小組合作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引導學生快速、深入地進入創設的情境當中,糾正學生所出現的問題和失誤,幫助學生解答疑惑,并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來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并及時予以反饋。
基于核心素養的“導游講解技巧”小班制教學設計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模式是以教學的工作能力和學生的自主能動性為本位,結合教學內容、教學環境、學習者和教師自身情況等多方面的因素來創設職業情境,根據實際教學需求,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從而使整個教學過程變得豐富多彩,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進一步的激發,認知與思維方式得到有效的優化,教學目標更加易于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