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 ]
潘國鵬,男,河北滄州吳橋縣人,吳橋縣園林所助理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建筑工程。
[ 摘要 ]
打造生態建筑,不僅有利于改善城鄉居民的生活質量,還能夠有效促進生態環境建設,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然而,目前在城鄉規劃中,生態建筑設計意識普遍不足、技術應用不夠全面等問題依然存在。本文首先簡要論述生態建筑設計的主要內涵,然后結合城鄉規劃中生態建筑設計的具體問題,提出一些創新策略。
[ 關鍵詞 ]
生態建筑;城鄉規劃;建筑設計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對生態環境的日益重視,在城鄉規劃中,生態建筑設計已經逐漸成為設計主流。國家出臺了相關政策進行支持和指導,各地在規劃方案中也強調生態保護的重要性。對于建筑設計而言,在改善城鄉居民居住環境的同時,還要考慮建設后的生態效應。合理地利用生態資源,建立整體生態建筑觀,有助于推動城鄉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同時能夠減少資源的浪費,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促進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
然而,在城鄉規劃的過程中,生態建筑設計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很多企業缺乏科學的決策,以利益為先,對生態環境考慮不全面,存在路徑依賴,減少環保材料的運用等情況,部分建筑設計人員對于生態建筑設計的理念認識也不夠深入,并不重視對生態環境的考察,仍然沿用傳統的設計原則和設計規劃,導致很多生態建筑設計無法在城鄉規劃中有效開展。本文從生態環境設計的內涵出發,以整體生態建筑觀的角度進行論述,分析目前生態建筑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解決對策。
1 生態建筑設計的主要內涵
生態建筑設計的核心理念是將建筑和環境進行有機結合,使得人類的居住場所和外部自然環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整體。設計理念是為了促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滿足建筑使用者的需求,達到一個融合發展的理想目標。
生態系統本身就是一個整體,系統中存在很強的相互依賴關系,在系統中的生物通過互相作用形成密切的關系網絡,共同維持系統整體的運作和發展。在傳統的建筑設計中,建筑更多作為一種不可變的實體存在,很少將其作為一種動態因素進行考察,然而在生態建筑設計中,建筑是環境的一部分,作為一種次級系統發揮自己的獨特作用。在建筑從設計到建成的過程中,相關的能量和物質處于動態的流動過程,設計師要充分考慮周邊的環境以及運用的各種材料,要站在整體的角度去設計,考慮不同設計對生態系統的影響,關注建筑系統中物質的流動路徑,尋找環境和建筑之間的契合路徑,構建更加和諧和自然的互動關系,從而保護自然環境資源,在滿足居民居住需要的同時,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 城鄉規劃中生態建筑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缺乏生態建筑設計的科學理念
雖然國家不斷推進生態建筑設計在城鄉規劃中的應用,但由于中國建筑行業長時間處于粗放式發展的模式,很多從事建筑的企業對于生態建筑設計不夠重視,在設計和施工的過程中,缺乏對周邊環境的整體分析和考察,仍然延續之前的建筑思路。另外,為了控制成本并獲取更大的利潤,很多企業在施工中采用的各種材料,也缺乏環保和節能的考慮。對于很多建筑設計人員來說,生態建筑設計也是一個比較新的理念,很多設計人員由于對設計理念的理解不夠透徹,在開展設計工作時往往會忽視很多重要問題,只是停留在理論階段,無法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建筑設計進行規劃和布局。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阻礙了城鄉規劃的發展步伐,對于城鎮化過程中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應也有著很大的不利影響。
2.2 對周邊環境的考察不夠細致
在生態建筑設計中,對于周邊環境的考察是重中之重,只有深入了解周邊環境的特點,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生態環境設計。中國地大物博,不同地區具有不同的自然環境,其中的差異有時候會非常巨大。目前,很多企業和建筑設計人員對于環境的考察只停留在表面,并沒有真正結合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理論和實際存在脫節的現象。良好的生態建筑設計,需要對周邊的生態環境進行非常細致的考察,要考慮到所有可能影響最終建筑質量和生態效應的細節,很多設計人員只是依靠之前的經驗進行生態建筑設計,很容易忽略關鍵因素,造成設計方案存在缺陷,不僅造成生態建筑的預期目標無法完成,還給城鄉未來的整體發展帶來了隱患。
2.3 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顯著不足
生態建筑設計不僅僅要考慮周邊環境的影響,在具體的設計環節,設計師還要考慮資源的使用效率,積極運用新技術和新材料,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不必要的浪費,真正將生態建筑的設計理念貫徹到底。然而,很多設計師對于新技術的應用非常不足,沒有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對資源消耗、環境承載等因素進行系統分析,忽視了大數據等技術的巨大應用價值。另外,很多企業沒有積極采用新的建筑材料,由于環保材料的成本普遍較高,在利益的驅動下,很多企業會選擇不夠環保的材料,直接造成建筑本身的環境問題,不僅沒有與周邊環境形成有機融合,還對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形成潛在的風險。
3 生態建筑設計在城鄉規劃中的創新運用
3.1 提高生態意識,轉變設計理念
改變實踐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需要理念先行。如果沒有科學的設計理念,就無法理解生態建筑的重要性。目前,雖然很多企業和設計師對于生態建筑設計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然浮于表面,沒有真正形成自己的思維和意識。只有企業管理者和建筑設計人員具備了很強的生態意識,城鄉規劃中的生態建筑才會有更好的發展。
首先,國家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通過制度建設,推進有關企業在城鄉規劃中落實生態建筑設計。制度是政策順利推行的根本,也是監督機制的依據,只有不斷健全法律法規,才能從根本上提升企業的生態意識。對于那些不遵守法律法規的企業,也可以通過各種懲罰措施進行約束,有效改變企業不作為的現象。另外,國家也要加強對生態建筑開發的扶持力度,對于積極運用生態建筑設計理念的企業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鼓勵這些企業不斷深入開展生態建筑設計。其次,有關部門要加強關于生態建筑設計的宣傳,提升企業和個人對于生態建筑設計理念的認知水平。在具體的操作中,可以選取一些成功案例,通過媒體宣傳、現場座談等形式,讓企業和相關設計人員認識到生態建筑設計的重要性,理解生態建筑設計是未來城鄉規劃中的發展趨勢。通過這樣的宣傳,企業及個人對于生態建筑設計的了解會更深入,在具體工作時也會更加重視,有效強化生態建筑設計的執行力度。最后,要加強對建筑設計人員的培養和教育,促進設計人員設計理念的轉變。在具體的實踐中,可以對設計人員進行生態環境方面的教育,邀請專家學者開展專題講座,使得企業管理者和設計人員充分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理解整體生態建筑觀的科學理念。在培養和教育過程中,還要重點強調環境破壞的巨大危害,展示某些建筑對于當地生態人文環境造成破壞的案例,引導設計人員形成更加強烈的環保意識。另外,企業在具體的工作制度中,要引入關于生態建筑設計的內容,針對現實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利用工作制度進行約束,使得設計人員能夠更加充分地考慮生態建筑的各種標準,從而提高其生態意識。
總之,在城鄉規劃中要想充分發揮生態建筑設計的作用,首先要改變相關從業人員的意識和理念,幫助從業者加強對于生態問題的關注,不斷增強自身的能力。有關部門可以從制度約束和積極宣傳等方面開展工作,建立科學合理的城鄉規劃體系,促進生態建筑設計在規劃建設中的有效推進。
3.2 詳細考察周邊環境,進行科學規劃
建筑系統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會隨著地理區位的變化而變化,因此,每一個生態建筑設計都要從當地的環境出發,充分考慮到生態系統的限制條件和自然價值。對于原有的生態系統,外來的建筑會帶來大量的能量和物質,這些能量和物質對于原有的生態系統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作用,企業管理者和設計人員必須在生態建筑設計之前,詳細考察環境,進行科學的城鄉規劃,運用合理的方式方法,確保建筑設計的有效性。
例如,對于一些依山傍水的城鎮,設計人員要從環境出發,合理制定設計方案。比如引入節能玻璃,采用更大的面積增強采光;選用太陽能板等環保材料,降低對當地自然環境的污染和破壞。除了對環境的保護之外,設計人員還要將這個地區優美的自然環境融入建筑設計之中,使得居民不僅能夠擁有更加舒適的住宅,還能夠欣賞當地漂亮的自然風景。另外,設計人員還要考慮當地的生物物種,不當地開采和施工會對動物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因此,提前考察生物資源的分布情況,能夠使設計人員在設計時提前規避問題,設計出更加合理的方案,為之后的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礎。
除了充分考慮周邊的環境和生物,企業管理者還需要從更宏觀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建筑本身不可避免地會對周邊生態系統的空間產生置換影響,原有的生態系統可能被轉移,也可能被直接改變。如何將影響降到最低,甚至達成一種更加和諧的關系,需要設計師發揮巧思,在設計中加入更多科學而環保的設計細節,比如處于風沙較大的環境,可以利用植被覆蓋去減少灰塵的影響。同時,植物還能夠保持環境的濕度,提高人在干燥地區的生活質量。通過這樣的設計,設計師可以將建筑的空間置換影響降至最低。
總之,在進行生態建筑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周邊環境,無論是水資源還是土地資源,甚至氣候等因素都要考慮到,分析這些因素對未來建筑的影響,提前進行考慮,在設計中進行規避,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同時,設計人員要充分利用生態系統自身的變化機制,利用這些自然的機制去直接改善建筑環境,不僅不影響生態環境,還能夠將生態環境和建筑設計結合起來,促進整個系統的良性發展。
3.3 積極應用新技術和新材料,減少資源浪費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新技術和新材料具有非常強大的應用空間。建筑行業一直是高污染高耗能的行業,在進行生態建筑設計時,要面臨很大的困難。如何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是每個企業管理者和設計人員都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目前,新技術和新材料在建設設計和施工的應用仍然不足,還有著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設計人員要緊跟時代前沿,密切注意新技術和新材料,不斷學習其優勢和特點,在生態建筑設計中積極運用,對原有的材料和工藝進行創新,從而顯著提升資源的使用效率。
在具體的實踐中,首先,要深入理解新技術,發揮新技術的工具屬性,將信息技術引入到生態建筑設計的各個環節。例如,大數據分析技術對于建筑的選址、施工等環節都可以進行科學的分析,設計人員積極應用這些新技術,能夠使得生態建筑的設計更加精密,結果更加準確,有利于整體設計質量的提升。另外,人工智能技術也可以運用到設計之中,比如對環境進行動態考察分析,幫助設計人員掌握更多的數據,從而獲得更多的設計依據。其次,要充分利用新材料,根據不同的環境,選擇合適的建筑材料,積極應用環保材料,降低整體建筑對當地環境的破壞。例如,為了獲得充足的熱能,可以采用太陽能板收集能源,不僅可以降低化石能源的污染問題,還拓展了新能源的應用場景。另外,不同建筑材料對于環境的影響具有很大的差異,要盡量選擇綠色環保的建筑材料,例如環保涂料等,可以有效降低原有材料的污染問題。一些現代化的建筑材料,更加環保和輕薄,在生態建筑設計中積極應用這些新材料,能夠降低能耗和節約成本。最后,在運用新技術和新材料時,要進行仔細的對比,選取最適合的技術和材料,不能盲目投入,要時刻考慮到有機融合以及資源有限性的問題。
總之,生態建筑設計在城鄉規劃中的運用是一個系統問題,需要考慮到各個因素。新技術和新材料是建設設計和施工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設計人員要充分利用這些技術和工具的作用,積極運用新技術提高工作效率,采用新材料降低環境風險,增大建筑物和自然環境的融合程度,有效增強生態建筑的宜居程度。
4 結束語
城鄉規劃是中國城鎮化進程中的重要發展環節,是對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環境等多種因素的綜合考察,在城鄉規劃中運用生態建筑設計,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戰略,有助于經濟效益和生態效應的共同提升。目前,生態建筑設計仍然存在著意識不足、環境考察不夠細致、新技術新材料應用不足等問題。本文從整體生態建筑觀出發,簡要分析了創新運用生態建筑設計的主要策略,希望可以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參考文獻
[1]宋曄皓. 生態建筑設計需要建立整體生態建筑觀[J]. 建筑學報,2001(11):16-19.
[2]侯曉成. 生態建筑設計在城鄉規劃設計中的運用研究[J]. 中國市場,2019(18):26-27.
[3]蒲靜. 新經濟地理視角下城鄉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建筑設計分析[J]. 智庫時代,2019(24):32;34.
389750033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