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欽文 屠歡 張奇
“新時代,風尚高,婚喜事,簡辦好;講文明,樹新風,不攀比,無煩惱;不鋪張,不浪費,好傳統,人人曉。”在重慶市大足區,伴隨著一張張倡導婚事新辦的宣傳單、一句句朗朗上口的“三字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與鋪張浪費的舊婚俗說“再見”,與簡潔莊重的新風尚說“你好”。
自從2021年4月被民政部確認為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以來,重慶市大足區成立婚俗改革領導小組,印發了《大足區婚俗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緊抓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創新發展,深入推進婚姻領域移風易俗,積極弘揚新時代婚姻家庭文化,探索出“1314”大足婚俗改革新做法,使婚事簡辦逐漸成為年輕人的“新風尚”。

2021年重慶市“年代記憶”集體婚禮示范活動現場
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的大足石刻,是大足區一張經典的文化名片,也是重慶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以“父母恩重經變相”“如意輪觀音窟”等為代表的摩崖造像,蘊含著“慈、善、孝、義、廉”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依靠深厚的文化底蘊,大足區明確“1314(一生一世)、幸福‘石’足”為改革總體思路,通過深入解讀石刻造像中蘊含的婚姻、家庭、教育等文化,把大足石刻的內涵植入婚俗改革的各方面,引導各村(社區)在充分尊重村(居)民意愿的基礎上,利用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對婚禮、婚俗等作出約定,梳理出符合自己需要的婚俗文化。
目前,大足區已初步形成大足石刻特色婚姻家庭文化標識。通過將大足石刻的文化內涵與婚姻家庭文化巧妙結合,促進了新型婚姻家庭文化的發展,增強市民的文化認同感和體驗感,營造出新時代“善和美”(寓意善良、和睦、美滿)的婚姻家庭氛圍。
沒有婚紗西裝,沒有山珍海味,在金秋時節,重慶市的66對新人身著進步青年裝或“的確良”面料的服裝,共同許下愛情的誓言。
這是2021年國慶節期間,在大足區香霏街婚戀主題特色街區舉行的一場“年代記憶”集體婚禮示范活動。
婚禮現場,新人們齊聲誦讀《楊開慧寫給毛澤東的信》和《陳毅安致李志強》兩封紅色家書。隨后,以“革命的青春”“燃燒的歲月”“美好的生活”為主題,新人們再現了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輩人的愛情故事,在不同年代、不同婚姻形式之中探尋婚姻的真諦,弘揚社會主義文明新風。
香霏街婚戀主題特色街區是大足區打造的三個婚姻家庭文化服務陣地之一,另外兩個則是大足石刻博物館和婚俗文化展示廳。婚戀主題特色街區突出婚慶服務與供給及婚戀策劃服務;大足石刻博物館主要宣揚優秀石刻文化、傳統婚俗文化;婚俗文化展示廳著重展示新型婚姻家庭觀。三個陣地形成優勢互補,為開展婚姻家庭文化宣傳奠定了良好基礎。
依托這些陣地,大足區通過特色頒證、婚前輔導、文化教育等環節增強儀式感,提升新人的婚姻責任感。同時引入福佑社工機構,組建“社工+醫生+律師+心理咨詢師”等多專業聯動的婚姻輔導志愿服務隊伍,開展婚姻家庭輔導、家庭法制教育、家風家教評選等活動,引導市民學習好家風好家訓、傳承優秀婚姻家庭文化、踐行新型婚姻家庭觀等,促進婚姻和美、家庭和諧。
在傳承石刻經典的基礎上,大足區大膽創新,打造出“幸福‘石’足”婚俗改革服務品牌,匯聚各方力量,充實服務內容,以多種形式引導廣大青年弘揚簡約、適度的婚俗新風。
2021年9月28日,100余名單身青年來到大足區十里荷塘公園,共同參與由共青團重慶市委主辦,共青團大足區委、大足區民政局聯合承辦的“重慶共青團·青春之約”大足區婚戀交友主題活動。

特邀頒證嘉賓為新人頒發結婚證
在主持人的帶動下,嘉賓們通過極速印象、聽歌識曲、大合唱等環節,迅速將活動氛圍推向高潮。在隨后的浪漫花藝等環節,男女嘉賓們在配合中逐漸默契,一輪輪的互動游戲,不僅消除了初遇時的陌生與羞澀,更在一次次的交流中拉近彼此的距離。
像這樣的聯誼活動,在大足區每季度都會開展,為青年們提供交友平臺的同時,也在其中引導樹立正確的婚戀觀。截至目前,聯誼活動參與單身青年2100余人次,現場牽手成功102對,已有30對步入婚姻殿堂。
革陋習、樹新風。大足區民政局會同區委宣傳部、團區委等部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志愿服務等形式開展“幸福起航”特色頒證活動、“幸福成長”婚姻家庭經營能力提升講座等品牌活動30余場,服務8000人次。
“我們愿結為夫妻,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共同肩負起婚姻賦予我們的責任與義務……”2021年5月20日,10對新人在大足區婚姻登記處舉行“筑夢山水之間,情定石刻故里”520集體婚禮活動。
通過深情告白、喝喜茶、證婚、集體宣誓、集體頒證等環節,10對新人互相見證,幸福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并前往大足南山,種下了屬于他們自己的“愛情樹”。
通過建立集體婚禮基地,邀請黨員干部、最美家庭代表、鄉賢等作為頒證員,這樣的集體頒證儀式,是大足區的創新之舉。
除了創新頒證機制,大足區還有新的創新:健全管理機制,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公職人員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的通知》,對公職人員操辦婚喪活動進行規范;探索基層自治機制,成立由老黨員、老干部、鄉賢等組成的村(社區)紅娘理事會309個,參與監督婚慶活動大操大辦、浪費攀比等現象;建立多方聯動機制,發揮群團組織作用,2021年全年開展婚姻家庭輔導服務679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