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審美現代性與馬克思主義悲劇美學

2022-03-15 03:11:58
黑龍江社會科學 2022年6期
關鍵詞:馬克思現實理論

何 信 玉

(浙江大學 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杭州 310000)

悲劇藝術在現代是可能的嗎?當人類社會進入到21世紀的今天,在經濟與科技水平已發展到足以為我們提供最大化便利的情況下,提出這樣的問題或許會略顯尷尬,但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見證了一系列悲劇性事件的發生,就不會對“悲劇”一語顯得不屑一顧了。自“悲劇消亡論”在20世紀初期盛行以來,如何以一種新的理論視角對待和闡釋日常生活中的悲劇和悲劇性事件,事實上是以雷蒙德·威廉斯、特里·伊格爾頓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威廉斯在《現代悲劇》中的一個核心觀點是,現代性本身就是悲劇性的,只有在現代社會中,悲劇才能以一種特定的方式與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通過對日常生活中的悲劇的認識,還可以為我們分析悲劇藝術提供一種特殊的洞察力。那么,如何區分文學、美學與日常生活中的悲劇,日常生活中的悲劇情感能否升華為具有崇高價值的美學高度呢?正是在對現實悲劇事件的反思中,馬克思主義的悲劇觀對資產階級唯心主義悲劇觀予以堅決的批判,同時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重要的思考維度。一方面,相比于以往的悲劇學說,馬克思主義悲劇觀一個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將悲劇藝術納入它宏大的歷史觀,歷史扮演了真正意義上的悲劇主人公,“悲劇”(或“喜劇”)則化身為一種隱喻來影射真實的人類社會與歷史進程;另一方面,通過對馬克思主義悲劇觀的當代讀解,我們可以見證自馬克思主義誕生以來形成的一條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悲劇理論傳統,以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為指導,至今仍然帶給我們積極的理論啟發。由此,如何在當代社會正確地看待和闡釋歷史與現實,是我們理解馬克思主義悲劇理論的關鍵。

一、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提出的兩個問題

在馬克思主義的話語系統中,“悲劇”根植于整個人類發展變動的歷史事實,馬克思對悲劇的思考根本上源自他對現代性問題的理論反思,這一觀念也貫穿在他同時期的多部作品中。馬克思于1857年8月末著手完成他的政治經濟學著作,寫了篇幅很長的《導言》的草稿,雖然這篇草稿并未完成,但是馬克思在《導言》最后提出兩個非常重要的理論問題。

1.進步這個概念決不能在通常的抽象意義上去理解?,F代藝術等等。

2.困難不在于理解希臘藝術和史詩同一定社會發展形式結合在一起。困難在于,他們何以仍然能夠給我們以藝術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說還是一種規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1]35。

需要注意的是,這兩個問題之間具有一種潛在的連續性,即馬克思分別從“社會”與“審美”兩個維度,強調了對現代性進行理論反思的必要性,并試圖架構起連接兩者的理論橋梁。隨著現代審美經驗的不斷積累,現代化表現為一種持續性的、動態的歷史過程,馬克思主義的悲劇觀正是沿著以上兩個問題展開進一步的理論探索。在第一個問題中,馬克思明確地提出現代性的問題,即歷史的發展與它所付出的巨大代價之間的關系,馬克思立足于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深刻地反思現代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清醒地認識到人類社會與歷史的發展既有“好”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現代悲劇正是源于對歷史“惡”的一面的思考與警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思考向度,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現實的悲劇性中汲取力量,更好地認識和改造世界。關于第二個問題,馬克思提出了古希臘藝術為什么具有永恒魅力的思考,同時指出物質生產與藝術發展之間的不平衡關系問題,在美學上,古希臘藝術表現出一種“高貴的單純”與“靜穆的偉大”[2]的和諧風格,馬克思從特定歷史時期的生產力水平與生產關系出發,試圖考察古希臘藝術與現實之間這種內在“協調性”產生的歷史原因,通常的觀點認為,正是由于他們當時所處的“不發達的”歷史狀態才造就了最一流的藝術,這是一種貼近原始狀態的、最自然的藝術表達方式,直到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出現破壞了這種天然狀態,也就無法再產生這樣偉大的藝術。在此基礎上,如何超越和改變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和生產方式,則成為當下最現實、最迫切的革命任務。

現代歷史與古代歷史之間保持著難以割舍的內在聯系,古代優秀的藝術作品為我們思考現代文學藝術提供了很重要的參照向度?,F代人之所以還會對與我們間隔如此巨大歷史時段的藝術形式發生心靈感應,對那種稚嫩、天真、粗野的原始狀態心生向往之情,正是由于我們在現代社會中發現了某些制約著人本質力量實現的不正常、不合理的社會因素存在。結合現代化以來的社會歷史,這種“不合理”最鮮明地表現正是資本主義制度誕生以來異化的社會現實,在馬克思看來,只有以革命的方式從根本上摧毀這些不合理制度的基礎,才有可能在一種更高級的意義上達到“協調”狀態,從人類歷史發展的角度,只有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才能在一個更高的水平上實現這種“協調”。在這個意義上,如果說悲劇源于現實中不可避免的矛盾與沖突,那么自現代化以來的歷史過渡時期正是滋養現代悲劇觀念產生的“母胎”,也是現代悲劇發生的最重要的歷史背景。每個時代都有屬于自己風格的藝術作品,在嶄新的歷史條件下,現代悲劇藝術應該在何種程度上得到實現呢?事實上,馬克思與恩格斯在1859年《致斐迪南·拉薩爾》的信中從社會革命角度對現代悲劇藝術的反思,正是關于這一思考的延續。在這封信中,馬克思首次從美學層面提出“現代悲劇”的理論范疇,同時從內容與形式之間關系的角度,指出一種新的、現代悲劇藝術應該怎樣的理論問題。(1)原文為:“你(拉薩爾)所構想的沖突不僅是悲劇性的,而且是使1848—1849年的革命政黨必然滅亡的悲劇性的沖突。因此我只能完全贊成把這個沖突當做一部現代悲劇的中心點”,但是問題在于你“所探討的主題是否適合于表現這種沖突?”在對拉薩爾持有的黑格爾式悲劇觀的批判中,馬克思與恩格斯表現出對“好的新事物”無可爭議的歡迎,認為在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偉大歷史關頭,應該用最崇高的悲劇形式表現無產階級在1848年革命中的偉大壯舉,鮮明地描繪最現實的革命動力與斗爭沖突,這是當時的文學家和藝術家們要敏銳抓住的最現代、最迫切的革命內容,也最適合于現代悲劇文學創作。

現實的革命斗爭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藝術素材與養料,經典藝術的魅力并不限于它的古典性,而恰恰在于它的現代內涵。馬克思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導言》中尤其強調這種“從后向前”的研究方法的重要性,馬克思指出:“人體解剖對于猴體解剖是一把鑰匙,低等動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動物的征兆,反而在高等動物本身已被認識之后才能理解?!盵1]29這種認識方法體現出一種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歷史邏輯進程。從進化論的角度,“人體”是比“猴體”的更高級和復雜的意義變體,正如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言,對“已經發育的身體比身體的細胞容易研究些”[3],也就是說,在認識了復雜“人體”的基礎上,才能更好的認識“猴體”。馬克思在這里提示我們用一種“逆轉”(或反向閱讀)的方式來閱讀歷史文本的重要性,這種方法同樣適用于對現代社會制度的讀解。在社會主義制度誕生之前,資本主義制度是人類歷史上最先進、最復雜、最多樣化發展的歷史生產組織,一部分在過去社會結構中只是征兆的東西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往往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發展?!皻v史車輪滾滾向前,但是,經過一系列不同的社會構建或合成,其發展軌跡卻被延遲和置換。歷史的發展經歷一系列的斷層,這是每種生產方式特有的內在矛盾所造成的”[4],對于現代資產階級內部結構與組織關系的透視理解,可以使我們更好地認識一切已經覆滅的社會形式的結構與生產關系,從而更好地貼近古代社會,也更加有效地指導現代社會。任何時期的優秀作品都是對特定社會歷史深層結構的外在(或藝術化)體現,相比于其他藝術形式,悲劇藝術是對現實社會一種“極端化”的審美表達,我們只有透過復雜的審美變形機制,剝開層層包裹的意識形態外殼,才能把握到藝術作品中最深層、最真切的情感結構,才能最真切地體驗到屬于那個時代的獨特內涵。在真實的審美活動中,審美關系作為由現實生產方式所規定的、或由意識形態所規范的情感結構,以習俗、制度等形式,成為個體審美經驗與審美對象統一的現代基礎,在根本上制約著不同民族、不同國家間文化習性的形成,當社會主義文學生產方式成為一種歷史現象之后,更是在理論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主義視域下的審美的現代性問題主要包含以下內容:一方面,由于現代社會生活的異化,內在的審美關系或情感結構必然會發生嚴重的扭曲與異化,與它表征的社會關系發生脫節甚至斷裂;另一方面,由于審美活動是以個體審美經驗為基礎,那么在一個充分個體化的社會中,個體意識形態與主流意識形態之間存在差異是一個正常的現象[5],這亦是導致現代悲劇發生的誘因之一。在方法論的層面,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方法對于現代悲劇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其他抽象的、形而上的研究方法相比,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方法更傾向于一種人類學方法的運用,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在于如何實現從藝術作品到現實體驗之間的審美轉換。如果說將現實生活關系變成意識形態是一種變形,審美與藝術則通過二次變形的方式告訴我們什么才是真正的真實,悲劇則可能成為唯一能夠重新認識現實和矯正現實的機制[6]?!榜R克思不是只希望社會沖突不存在,而是努力去把握社會沖突的現實,在這方面,他是第一人。正因如此,他注定要過著一種地下生活。但這也正是他所希望的生活”[7]。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回到過去”或“躲避崇高”都是不負責任的怯懦行為,只有直面現實的苦難、深刻地反思歷史教訓并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我們才有可能超越現實,實現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這是馬克思主義悲劇觀給我們的教誨,也是現代悲劇帶給我們的深沉力量。

二、關于“進步”:現代悲劇精神的再生和理論變異

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馬克思與恩格斯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復雜性始終持有一種辯證的態度,也正是這種態度為接下來對現代悲劇問題的反思提供了一個巨大的理論空間。正如蘇聯美學家里夫希茨所言,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最偉大意義恰恰在于:它超出了為資本主義進步辯護同浪漫主義的對立[8]242。這種辯證的進步觀也體現在馬克思主義隨后的多部著作中,一方面,馬克思看到了與此前的階級形式相比,資本主義是社會主義出現之前最進步的生產方式,它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福祉,與此同時,資本主義具有極強的適應能力,可以在面對各種突發狀況時及時調試自身,以應對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矛盾與問題;另一方面,馬克思看到了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帶來的無限罪惡、野蠻、貪婪和無法扼制的自我欲望,在社會生活中呈現出一種荒唐的“自戀癖”性格,導致社會上種種不正當的價值導向與倫理危機的發生。這是資本主義制度自身無法克服的致命弱點,也是現代悲劇發生的社會根源。

那么,資本主義在何種程度上代表著一個進步的階級呢?關于如何正確看待歷史“進步”的問題,馬克思早年在《神圣家族》中曾有過深刻的思考:

講到“進步”,情形也是這樣。與“進步”的奢望相反,經常可以發現退步和循環的情況。絕對的批判決沒有想到“進步”這個范疇是沒有任何內容的、抽象的,可是它竟如此深謀遠慮,以致為了能夠抬出進步的“個人的對頭”即群眾來說明退步而承認“進步”是絕對的。既然“群眾”不外是“精神”即進步、“批判”的“對立物”,所以也只能用他們的這一想象的對立物來給他們下定義……[9]?

在這個文本中,馬克思批判了鮑威爾將群眾與進步、以及群眾與批判精神對立起來的觀點,認為這是反對歷史過程的一種荒謬可笑的嘗試,一個成功的思想必定體現著群眾的利益,否則就會讓自己“出丑”。從馬克思主義辯證歷史觀的角度,歷史并非一直保持單線上升的趨勢,在進步過程中還會伴隨著退步、循環,迄今為止的一切進步無不被一種內在的矛盾所困擾:伴隨著人類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加,人類反而被客觀的物質利益所奴役。里夫希茨指出:“馬克思主義不是一步一步地描述人類直線式的前進運動的社會學學說,而是革命的理論,這種理論估計到進步具有的一切否定的和‘有害的’方面,以及社會矛盾的全部辯證法。”[8]48歷史發展的過程難以預知,馬克思很少會詳細描述未來究竟會是什么樣子,因為對他而言,迄今為止發生的一切歷史都不過是人類的“史前史”(pre-history)[10]591,真正的人類歷史遠非我們現在的語言所能夠準確描述,對于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學說而言,只有共產主義才是超越史前階段的人類歷史的開端。

歷史的發展復雜多變,馬克思對歷史事件與歷史進程的評價也清醒而審慎。雖然看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問題和弊端,但馬克思并沒有一味將資本家當作惡棍或罪人來批判,因為在他看來,在歷史的發展變遷中,只要有能力繼承現今一切優秀生產力的階級都屬于進步的人類階級,這一點在《共產黨宣言》(1848)中得到鮮明的體現。馬克思與恩格斯并沒有為了歌頌無產階級的偉大而全然否定資產階級,他們首先用“史詩般”地語言激情澎湃地贊揚了資本主義制度是人類歷史上一個非常進步的社會制度:

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機器的采用,化學在工業和農業中的應用,輪船的行駛,鐵路的通行,電報的使用,整個整個大陸的開墾,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術從地下呼喚出來的大量人口,——過去哪一個世紀料想到在社會勞動里蘊藏有這樣的生產力呢[10]36?

這里深刻地體現出馬克思與恩格斯對資本主義的進步觀所持有的辯證態度。一方面,馬克思承認資本主義內部蘊藏著無比強大的力量和超乎尋常的可能性,在很短的時間內便繼承了以往一切歷史時期最先進的生產力,創造了無法比擬的社會財富;另一方面,他痛斥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史是一部充滿血腥的歷史,資本主義“用公開的、無恥的、直接的、露骨的剝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蓋著的剝削”,它的發展伴隨著長時間的罪惡、野蠻與殺戮、破壞了“溫情脈脈”的家庭關系與社會關系,正是資本主義自身妨礙了這種力量的爆發和這些可能性的實現。可以看出,馬克思在作出基本的評判后,并沒有武斷地得出好與壞的定論,而是不忘提醒我們,資本主義的全盛時期首先是作為一股進步的革命力量沖破了封建社會的統治,它所創造出的巨大生產力使社會主義得以成為一項切實可行的計劃。正如伊格爾頓所言,“在所有的現代理論中,只有馬克思主義將現代性看作人類幸福的革命性的進步,并且,帶著同樣的熱情,還會伴有長期的殺戮和剝削的噩夢”,“這也正是為什么馬克思可以一直保持希望,而沒有成為擁護進步的天真之人”[11]。馬克思并沒有囿于絕對道德主義的圈子,而是從整個社會歷史的維度上正視資產階級所發揮的歷史作用和現代化以來的悲劇現實,也正是從這個角度上,伊格爾頓認為馬克思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悲劇思想者”,但他絕不是一位悲觀的人。

關于資本主義的進步歷史與悲劇之間的關系,馬克思在《在“人民報”創刊紀念會上的演說》(1856)中曾用一段經典的言論,精當地概括了歷史沿著正、反兩面發展的邏輯:

在我們這個時代,每一種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術的勝利,似乎是以道德的敗壞為代價換來的。隨著人類愈益控制自然,個人卻似乎愈益成為別人的奴隸或自身的卑劣行為的奴隸。甚至科學的純潔光輝仿佛也只能在愚昧無知的黑暗背景上閃耀。我們的一切發現和進步,似乎結果是使物質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則化為愚鈍的物質力量[10]580。

在馬克思關于歷史概念的描述中,不難發現處處充斥著諷刺、悖論與顛倒的話語,這些矛盾現象恰如其分地體現了在生產力與社會關系的對抗與斗爭中矛盾發展的人類歷史,也正是在矛盾、沖突與對立中,馬克思敏銳地發覺到了人類歷史發展的悲劇所在?,F代社會是一個具有遠大目標的時代,但在各種現代化、機械化產物的不斷發展中,漸漸升起了許多無個性的、同時又體現著堅不可摧意志的藝術形式,這是時代留給我們的不可磨滅的印記。如果說“技術的勝利”是以道德敗壞為代價,那這種“勝利”真的是一種勝利嗎?馬克思誠然相信文明與進步,但他同時看到了所謂的進步總是與愚昧和野蠻密不可分,資產階級在自我發展壯大的同時成了自身的“掘墓人”,這種矛盾式的發展根本上由資本主義自身所固有的矛盾屬性所決定。那么,馬克思所謂的“現代”是建立在何種意義之上呢?馬克思早在《資本論》的“序言”中就明確指出,他寫作此書的目的是要“揭示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這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階段,但卻可以縮短和減輕分娩的痛苦[12]。列寧認為,馬克思所謂的“現代社會”就是現代化以來的資本主義社會,根本上是從現代生產方式變革的層面上加以界定。人是歷史的主體,亦是現代悲劇的主人公,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不平等秩序的出現隔斷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身的天然關系,將現代人囿于一個自我的密閉空間,在冷冰冰的異化現實中,他人與事物對于自我而言都不過是“他者”身份的存在,甚至成為增加個人私欲的工具,主體性或個人信仰的淪喪正是現代主體的悲劇所在。

洞察悲劇的眼光要求我們直視最殘酷的事實,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超越現實,開辟出一片新的天地。相比于資本主義的進步歷史觀,馬克思之于進步的理解基于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是一種更貼近人性、更具現實意義的理解方式,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與悲劇觀達到了本質上的趨同?!缎浴分赋?,共產主義的目標是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馬克思與恩格斯絕非用盲目的集體主義觀念壓抑資產階級的個人主義信仰,相反,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理想和奮斗目標要在所有個體的人自由發展的基礎上完成,只要有一個人被甩在歷史的身后,都不是這一目標的真正實現。伊格爾頓在《陌生人的麻煩:倫理學研究》中對此作出解釋,雖然馬克思曾大力地贊揚了資本主義制度,但僅在這個方面上考慮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它僅僅是在作為抽象的自由和平等公民上將男人與女人聯結起來,而并非基于他們獨異的特質。只有社會主義制度,已經縮小了政治國家與日常生活和勞動之間的鴻溝,可以做到這一點”[13]。

三、作為一種現代批評話語實踐的悲劇美學

在美學上,馬克思主義悲劇理論是一種現代批評話語的實踐方式,亦是廣義審美現代性的組成部分。自誕生之日起,馬克思主義就作為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公然對立的革命理論出現,現代性的弊端伴隨著資本主義商品化大生產的興起開始暴露,主要表現為物質與精神之間的分離,這種分離既有其特定歷史時期的合理性,可以激發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活力,同時也造成了社會與人性之間的分裂狀態。具體到文學與藝術作品中,“審美和藝術的異化現象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當代大眾文化中存在著強烈的肉體化、肉欲化的單向度發展趨勢”[14],強烈的悲劇性主要表現在主體人的精神活動與肉體存在之間的相互分離甚至對立,或者說人的感性活動與理性活動之間的脫節。我們認為,相比于啟蒙時代的審美反思,馬克思主義關于審美現代性的提問方式更加復雜,因為它并非與資產階級的現代性概念完全背道而馳,而是深深地扎根于現實的審美與革命經驗,試圖在現代資本主義充分發展的復雜性與斗爭性中尋求答案,是一種基于實踐的、辯證而理性的分析模式。在此基礎上,馬克思主義從悲劇的角度關于現代性的批判性反思,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理論表現。

第一,馬克思與恩格斯立足于現實的悲劇經驗,提出一種擴大化的悲劇概念。作為一個現代美學范疇和理論批評形態,馬克思主義視域下現代悲劇的提出,為悲劇在現代存在的可能性奠定了十分堅實的理論基礎,以此為邏輯起點,現代悲劇所面臨的問題并不是如何復興古典悲劇藝術或悲劇理論,而是如何以一種新的理論姿態對我們時代中的悲劇事件和悲劇經驗予以可能性的理論闡釋,根本上是一個與人類信仰相關的重要命題。相比于過去狹隘的精英主義悲劇觀,馬克思與恩格斯從超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高度提出審美現代性的理論問題,將現代悲劇置于整個社會歷史維度中,擴展成為一個與社會歷史、與文學藝術、與人類自身都密切相關的廣義范疇,可以說是悲劇人道主義精神在當代社會的重要體現。事實上,馬克思在早年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就開始發展一種徹底的人道主義(自然的人道主義)立場,《手稿》最重要的理論貢獻在于馬克思首次對“異化”概念進行系統的學理分析。面對工業無產階級的悲慘狀況,馬克思深刻地批判資本主義私有制,他強調的國民經濟的事實是一種“人普遍的貧困和非人化狀態”,在此基礎上,力圖喚起現實的、具體的人,享受自然界賦予我們的全部力量,這樣的視角本身就充滿了悲劇色彩,因為它是在人普遍的貧困與異化的基礎上提出。從文學與藝術創作的角度,人只有在自由中才能真正地從事生產,孕育并創造出一個無功利性的、自發的藝術世界,異化勞動割裂了人自身的完整性與豐富性、抹殺了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處于異化狀態下的人是不自由和悲劇性的,但主體人并不會喪失自身內在的情感需求。更具悲劇性的一點是,異化狀態下的人依舊能創造美,與動物相比,人具有非凡的創造性,即使在身體受到壓迫的情況下,也可以通過扭曲自己身體的方式生產和生活,將“固有的尺度”與“審美的尺度”應用于對象本身,這正是人超越于其他一切物種的偉大與崇高之處,也是馬克思主義的悲劇人文主義得以確立的前提。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不斷生成與完善的過程中,實現全人類的自由和解放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但這一歷史任務一旦被提出,就意味著這一理想與奮斗目標已經處于主體實踐的過程之中。

第二,悲劇人文主義的理論建構。伊格爾頓在《作為語言的身體》(1970)一書中曾提出過這樣一個問題:馬克思主義或者社會主義人文主義在何種程度上有能力正視和解決悲劇問題[15]?在一種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支撐下,伊格爾頓的悲劇觀點主要源自他對現代與后現代意識、以及西方左翼文明話語的批判性反思,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視角就是強調悲劇人文主義所具有的現代意義。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現代性矛盾持久而深入的研究,馬克思與恩格斯在1859年分別《致斐迪南·拉薩爾》的信,以及在馬克思晚年關于中國、印度、俄羅斯等后現代國家如何發展的研究和思考中,將早期的悲劇觀念發展成為更加鮮明的悲劇人文主義思想,真正在美學意義上提出“現代悲劇”的理論范疇。馬克思與恩格斯一致指出,對于現代悲劇而言,歷史的必然要求與這一要求暫時不可能實現之間的矛盾是構成悲劇沖突的關鍵所在,本質上意味著“歷史的必然要求”與“現實人性”之間的矛盾與沖突。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新生力量的成長和發展必然要經歷一個非常艱難和痛苦的過程,共產主義理想和目標的最終實現亦注定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歷史征程。雖然人類主體是一個有限性的存在,但人的偉大之處在于可以憑借自身意志的韌性達到改變現實、超越現實的能力,這種力量在《手稿》中體現為人自身的意志力,在《致拉薩爾》的信中則表現為人的主體性在現實中受到阻拒的悲劇現實,主體人正是在不斷改造世界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這種現實。在此基礎上,馬克思認為現代悲劇藝術同樣應該具有史詩般的崇高價值,最有意義的藝術作品往往是在現實的艱苦和絕境之中,看到了偉大的目標暫時無法實現,但依然堅信目標終有一天能夠實現,悲劇主體從而在信仰的支撐下為之不斷地努力和奮斗,煥發出無比昂揚的情感與斗志,它的藝術表達形式常常是樸素的,所表征的理想卻是十分高遠的。例如在中國現代文學與藝術作品中,這種強大的信仰力量集中體現為一種具有強烈烏托邦沖動的情感表征,以藝術的方式表達出對不合理社會關系的超越和對未來更合理社會存在的情感訴求,既與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直接聯系,又始終與最神圣、最崇高的社會目標直接相關,用馬克思的話來說,它的情感方式和藝術表現形式應該是“莎士比亞化”而非“席勒式”的。

第三,馬克思主義視域下的現代悲劇,以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為最崇高的信仰和目標,從而確立了一種新型的崇高觀念。異化的社會是一個悲劇性的社會,現代社會在發展進步的同時常常以付出巨大的歷史犧牲為代價,這種犧牲不僅體現在物質和肉體上的犧牲,更嚴重的是對人性造成的損毀。在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普遍觀點中,啟蒙運動是現代悲劇產生的重要根源,因為在對一個共同人性的、民主社會的呼喚中,悲劇恰恰以一種廉價的人道主義降低了自己的姿態,崇高的精神也墮入凡塵,在一個單向度、平面化和普遍性的社會中,我們忽視的恰恰是人性本身擁有的價值與精神力量。雅思貝爾斯在《悲劇的超越》中強調:“若對我們所難以把握的無限廣袤毫無感受,那么我們最后能成功地傳達的只是苦難——而非悲劇。這是自啟蒙運動以來的現代悲劇的特殊困境?!盵17]伊格爾頓從世俗性崇高的角度進一步闡釋悲劇的現代意義,認為雖然現代社會已經不具備生產古典悲劇藝術的土壤,但歷史上的悲劇遺產教給我們的深刻教義在于如何以最大的嚴肅性對待生命和死亡,在這個層面上,悲劇在現代社會不但沒有消亡,反而以一種新的形態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那么,在神話祛魅的現代社會中,個體人如何完善自身、又如何在信仰失落的時代中找到可以代替悲劇的那部分崇高的精神價值呢?馬克思與恩格斯在洞悉資本主義社會“運動法則”的基礎上,從生產方式變革的角度對現代社會作出界定,試圖尋找現代社會中潛在的社會關系的變動和根本上消除異化和非人性狀況的解決途徑。在揭示資本主義生產的罪惡本質后,二人作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最終必將戰勝資本主義的論斷,認為只要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個足夠成熟的階段、積聚了富足的物質財富與生產內容,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就必將會實現,這可以說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崇高的事業追求。《宣言》指出,“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后解放無產階級自己”,這就意味著,真正的自我解放是要以他者的解放為前提,這是馬克思主義悲劇觀念的一個核心要義。馬克思在這里絕非倡導一種無畏的自我犧牲觀念,而是試圖將犧牲的倫理審美化——將倫理從一種超歷史的規范轉變為某種歷史力量,以實現人自身為目標的愉悅,主體人恰恰可以在爭取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目標的歷史征程中感受到這種力量,同時實現自己的充分發展。馬克思主義悲劇觀給予我們最深刻的訓誡在于,“若不以正確的方式對待失敗和剝奪,以便在另一方面呈現出人的豐富化,那么就不可能達到悲劇的境界”[18],而在這一深沉的觀念背后,始終有強大的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信仰作為支撐。在此基礎上,文學藝術上的崇高風格和道德倫理意義上的崇高上升為一種具有社會和歷史意義的崇高觀,同時標志著一種現代崇高理論的誕生。

由此,馬克思主義從悲劇的角度關于審美現代性的反思,帶領我們重新回到了這樣一個原點性的問題:現代人如何才能走出異化,在現代社會中重塑一個獨立而完整的人類主體?馬克思的答案是:革命。革命作為最適合悲劇的題材,在歷史悲劇中體現為新事物、新制度推翻舊事物、舊制度的暴力沖動;在優秀的悲劇文學中,體現為一種表征未來的革命潛力(或進步階級)的藝術表達,在一個普遍異化的社會中,兩者在根本上源自主體人改造現實的主體性與能動力,指向的是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在未來世界的最終實現[19]。在美學層面,馬克思主義的現代悲劇并不是要求我們為了審美而審美或為了藝術而藝術,而是提醒我們如何以一種更為貼近現實和人性的方式,對現代主體真實的生存境遇予以最深切的關照。遺憾的是,馬克思并未留下悲劇美學的研究著作,但在這條不甚“明晰”的理論脈絡中,馬克思的聲音依然在20世紀以來的悲劇研究中得到不同程度的理論回響,一眾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立足于新的歷史時期的審美經驗,從反思現代性的角度對審美關系、審美意識形態的現代作用作出具體的理論分析和闡釋,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精神發揮著持久的理論效力,從喬治·盧卡奇到呂西安·戈德曼,從瓦爾特·本雅明、貝爾托·布萊希特到雷蒙特·威廉斯、特里·伊格爾頓、斯拉沃熱·齊澤克等,他們從不同的理論維度對馬克思主義悲劇理論的發展和探討,將現代悲劇研究與哲學、社會學、心理學和人類學等學科相聯系,極大豐富和拓寬了馬克思主義悲劇理論的研究視域,馬克思主義的悲劇美學在當代社會已形成了對復雜審美現象和藝術現象極具批判性和闡釋性的理論范式和思維方法。在此基礎上,現代悲劇藝術最大的問題并不在于題材或形式本身,而在于如何運用最恰當的主題形式將社會中最現代、最真切的情感結構與矛盾沖突表現出來,同時又表征出關于未來美好希望的可能,“美的規律”作為人類特有的本質力量,是人類主體力量最鮮明的體現,在現代社會依然發揮著持久且重要的理論效力。

猜你喜歡
馬克思現實理論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堅持理論創新
當代陜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論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我對詩與現實的見解
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 01:53:20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一種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強現實交互App的開發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現
湖湘論壇(2015年4期)2015-12-01 09:29:5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视频一二三区| 香蕉网久久|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 日韩高清成人|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亚洲色成人www在线观看| 国产小视频免费| 国产玖玖视频|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二区三区| 久操线在视频在线观看| 99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热思思久久免费视频| 欧美成一级| 国产麻豆永久视频| 五月综合色婷婷| 青青久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在线va视频| 蜜臀AV在线播放| 欧美天堂在线|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lhav亚洲精品|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 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91九色国产porny| 免费在线一区| 免费人成视网站在线不卡|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色婷婷天天综合在线|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 伊人欧美在线|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午夜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91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vr| 国产乱子伦无码精品小说| 鲁鲁鲁爽爽爽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 亚洲天堂免费|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不卡| 亚洲清纯自偷自拍另类专区| 久久综合色天堂av| 99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APP| jizz国产在线| 国产理论精品|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18禁动漫无码| 色视频久久|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国产精品粉嫩| 免费AV在线播放观看18禁强制| 色综合a怡红院怡红院首页| 国产手机在线小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人大臿蕉香蕉|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依依成人精品无v国产| 最新痴汉在线无码AV| 91精品国产91久无码网站| 9丨情侣偷在线精品国产|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不卡视频| 亚洲无码电影| 日韩欧美中文|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网站| 欧美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91色爱欧美精品www| 成人一区专区在线观看| 鲁鲁鲁爽爽爽在线视频观看 | h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亚洲AⅤ无码精品午夜麻豆|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无码| 国产专区综合另类日韩一区| 国产乱子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