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綜合
力爭到2025年,全省縣域經濟總量、產業層次、財政實力均有較大提升,各縣(市)競相發展,實現弱縣趕超,強縣跨越,縣域總體實力整體躍升。經濟實力穩步增強,縣域地區生產總值穩步增長;實現500億元、200億元、100億元以上的縣(市)分別達到20%、65%、95%。
1.聚焦主導產業大力發展縣域范圍內比較優勢明顯、帶動農業農村能力強、就業容量大的產業,推動形成“一縣一業”發展格局。充分發揮國家級現代化示范園輻射帶動作用,建設一批主業突出的現代產業園、科技園、特色小鎮、產業強鎮、“一村一品”重點村。
2.突出主體培育重點發展制造產業和鄉村產業等主導產業,對首次落戶湖南縣域的三類500強企業實施招商項目獎勵。實施優質民營企業梯度成長培育計劃和小微企業成長工程,加快“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提檔升級。
3.加快園區發展引導產業向園區集中、企業向園區集聚,縱向拉長產業鏈條、橫向壯大產業規模,發展做大園區帶動型縣域經濟。大力推進產業發展“萬千百”工程,圍繞主導產業、優勢產業,縣級培育一批百億級產業、一批十億級企業,建設一批億元級項目。
4.促進城鄉融合加速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農業大縣聚焦農產品加工業,引導企業到產地發展糧油加工、食品制造。實施鄉村休閑旅游精品工程。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實施縣域商業體系建設行動,加快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推動冷鏈物流服務網絡向農村延伸,提升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水平。
5.引導要素集聚創新縣域金融服務產品,支持城鎮和農業農村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補短板項目。鼓勵工商資本到縣域投資興業、創業。加大科技副縣長、科技特派員、“三區”科技人才選派支持力度。完善人才合作模式,實行每個縣(市)至少與一個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戰略合作機制,支持“人才飛地”。
1.成立一套班子成立由省委副書記任組長、省政府分管副省長任副組長的省委縣域經濟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農業農村廳,具體承擔統籌協調、督促檢查和考核評價等工作職責。
2.出臺一個文件結合新形勢新要求,對各級各部門落實《關于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湘政辦發〔2020〕61號)等重點政策措施,開展“回頭看”和“后評估”,有針對性地細化舉措。
3.制定一個考評辦法建立全省縣域經濟考評體系和辦法,考核指標兼顧各地不同資源稟賦、區位條件、發展基礎和功能定位的差異,實施分類考核、科學考核,既考核總量更考核增量。
4.發布一張排行榜根據年度考評結果,每年對86個縣(市)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一次排名,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在《湖南日報》等權威媒體上公布。
5.召開一次現場推進會每年選擇一個縣域經濟發展進步較快、成效明顯的市州或縣(市),以省委、省政府名義召開一次現場推進會,通過現場觀摩、經驗交流、領導點評等形式,推進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6.推動一縣一策督促指導縣(市)按照“一縣一業”發展的總體要求,制定“一縣一策”發展方案,努力打造一批綜合經濟強縣、農產品加工大縣、綠色食品基地縣、生態經濟示范縣和外向開放活力縣。
7.吸引一批人才返鄉創業就業支持各類專業人才、返鄉農民工、復員退伍軍人、社會鄉賢回鄉創業就業,在創業就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土地電力使用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