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農村經營服務站(418400) 梁華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418400) 陳順友

“十多天的持續高溫,地都烤焦了,但我耕種的近百畝水稻,一點都沒受影響,長勢還特別的好,這多虧了去年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新建的排灌渠起了作用。”面對高溫天氣連續“在線”,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以下簡稱“靖州縣”)藕團鄉新隴村種糧大戶覃德福沒有像往年那樣著急地在田間找水抗旱,只需每天早上到渠道上查看流入農田的水量就行。
新隴村在2021年和團山村一起被列入靖州縣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區,項目投資1875萬元,建設高效節水灌溉工程126.67公頃、渠道12.28千米、機耕道4.08千米、攔溪壩1座、機耕橋1座。
“田間的機耕道都修好了,溝渠也都暢通了,種植水稻安全、方便且能增產。”看著汩汩清流從抗旱渠的出水口流進農田,覃德福黝黑的臉上泛出濃濃笑意。
近年來,靖州縣圍繞“補短板、強產業、提質效”的目標,始終把耕地保護、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耕地質量作為提高農業綜合產能、發展現代農業的首要任務,以示范區創建為引擎,圍繞“田、土、水、路、電、技、管”綜合配套,全力組織抓好建設工作,高標準農田建設駛入“快車道”。2021年,靖州縣將渠陽、藕團、平茶3個鄉鎮11個村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區,實行整體規劃、連片開發、良田糧用,徹底改變了耕地雨季易澇、旱季缺水的狀況。通過項目建設,示范區的農田擁有了防洪、抗旱、減災的排灌體系,種糧大戶實現了利用機械規模化種地的愿望,種地信心更足了。2021年,全縣完成財政投入資金3549萬元,建設高標準農田1520公頃。2022年,全縣計劃在渠陽、甘棠、太陽坪、坳上4個鄉鎮16個村,投資4089.5萬元,建設高標準農田1260公頃,其中高效節水灌溉示范126.7公頃,新建灌排渠道35.9千米,新建機耕路11.4千米,地力培肥1140公頃。
據介紹,建成后的高標準農田,耕地地力平均提高0.5個等級以上,耕地質量平均提高1個等級以上,農田糧食生產能力平均每667平方米提高100千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