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421300) 王桂芳
桃江縣浮邱山鄉人民政府(413499) 張英姿
衡山縣是湖南省“一縣一特”茶葉示范縣,茶葉是當地特色經濟作物。全縣茶園面積1300公頃以上,主要分布在縣內丘崗坡地,坡度>15°,海拔高度280~800米。為了進一步提高茶葉生產效益,解決丘崗山地茶園人工成本高、施肥難、抗旱難的問題,衡山縣農技人員在茶園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
1.水源和設備要求山坡地以水井、塘壩、河流為水源,在合適地形建立二級儲備蓄水池,灌溉水水質應符合有關標準要求。灌溉樞紐包括提水、加壓、過濾、施肥和控制測量等設備。根據水源供水能力、耕地面積、灌溉需求等確定各設備型號和配件組成;過濾系統采用初級過濾和砂石過濾兩級過濾;施肥采用智能水肥一體化施肥機;水泵型號的選擇應滿足設計流量、揚程要求,必要時安裝加壓泵。
2.噴灌設施布設①設計要求。根據丘崗坡地茶葉種植間距、行距、高度、根系深度及山地坡度、土壤質地等具體數據進行設備設施的選用安裝。根據設計規范和當地實際情況,湖南輝廣生態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的茶園節水灌溉方式采用搖臂噴頭固定噴灌,節水灌溉控制方式為電磁閥自動控制灌溉模式,灌區采用180°噴灑矩形組合,選用PY1-10金屬搖臂式噴頭,噴頭布置間距8米,噴頭噴嘴直徑0.3厘米,流量為每小時0.31立方米,噴灑半徑0.31米。管網系統按干管、分干管、支干管三級布設,干管大致沿等高線布置,分干管垂直于等高線,支干管沿等高線布置。②噴灌工作制度。水肥一體化是利用管道灌溉系統,將肥料溶解在水中,同時進行灌溉與施肥,適時、適量地滿足作物對水分和養分的需求,實現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經科學測定與計算,得出茶園噴灌設計參數為:日耗水強度 6毫米,灌溉水利用系數0.85,土壤濕潤深度50厘米,土壤適宜含水量22%。根據作物的實際需水要求和設計本身折算,每667平方米茶園最大灌水額為25立方米,灌水周期為5.32天,噴頭在工作點上的1次噴灑時間為7.6小時,灌水模數為每667平方米每小時3.3立方米。
3.水肥一體化科學施肥①施肥原則。有機肥為主,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氮磷鉀三要素配比合理,適當補充中量、微量元素;重施基肥,適時追肥;以根際施肥為主,根際與根外施肥相結合。②肥料品種與用量。有機肥主要以菜枯和當地畜禽糞便等為原料堆漚發酵的腐熟堆肥為主,每667平方米用量為1500千克,或每667平方米施用50%商品有機肥500千克;水溶性配方肥或沖施肥作追肥。茶葉配方肥應符合下列要求:一是高度可溶性;二是溶液的酸堿度為微酸性至中性;三是沒有鈣、鎂、碳酸氫鹽或其他可能形成不可溶性鹽的離子;四是金屬微量元素應當是螯合物形式;五是含雜質少,不會對過濾系統造成很大負擔。每667平方米茶園配方肥施用量20千克。③施肥方法。根據茶葉生長周期進行科學施肥。有機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采用機械或人工開溝方式,在離根際15厘米的位置開深度為30~40厘米的條溝,基肥施入后蓋土平整土地。水溶性配方肥或沖施肥作追肥,將肥料溶解在水中,通過噴灌管道灌溉系統,灌溉與施肥同時進行。灌溉施肥時,每次先用約1/5灌水量的清水灌溉,再打開施肥器控制開關,使肥料進入灌溉系統,通過調節施肥裝置的水肥混合比例或施肥器閥門大小,使肥液以一定比例與灌溉水混合后施入田間,施肥結束后要繼續用約1/5灌水量的清水灌溉,沖洗管道,防止肥液沉淀堵塞管網部件。
4.應用效果湖南輝廣生態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茶葉基地連續2年的施肥對比試驗結果分析表明,采用茶園噴灌施肥管理,每667平方米茶園可節水30%以上、節肥8~10千克、收入增加700元、茶葉產量提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