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來,各級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機構聚焦重點領域、重要農時和關鍵環節,加大案件查處力度,查辦了一批震懾效果好、示范效應強的案件。農業農村部從中選取了10個典型案例予以公布。
2021年9月,湖南省綏寧縣農業農村水利局接湖南省農業農村廳督辦函,長沙市某種業公司涉嫌在綏寧縣境內非法利用湖南省瀏陽市某公司授權品種雜交水稻恢復系R900為父本生產水稻種子。經綏寧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人員現場勘驗并抽樣送檢,認定長沙市某種業公司生產的水稻種子與雜交水稻恢復系R900屬于同一品種。經立案查明,當事人未經品種權人授權,在綏寧縣境內生產該水稻種子28公頃,總計33噸,貨值金額62.7萬元。經綏寧縣農業農村水利局調解,當事人和品種權人自愿達成賠償協議,品種權人出具諒解書。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2015年修訂)第二十八條、第七十三條第五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二條第一款之規定,綏寧縣農業農村水利局對當事人作出沒收涉案種子,并處罰款188.1萬元的行政處罰。
2021年6月,河南省濮陽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接河北省邯鄲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通報,濮陽市某種業公司涉嫌生產經營假玉米種子。經農業綜合行政執法人員實地檢查并抽樣送檢,認定該公司生產經營的“冀玉228”玉米種子與該品種的標準樣品不符,為假種子。經立案查明,至案發時當事人已銷售涉案種子40.26萬袋,銷售金額496.65萬元。因當事人的行為涉嫌構成刑事犯罪,濮陽市農業農村局已依法將該案移送當地公安機關。
2021年1月,湖北省隨州市農業農村局接四川省農業農村部門通報,隨州市曾都區某食用菌消毒劑公司涉嫌無證生產經營假農藥。同年2月,隨州市農業農村局指定曾都區農業農村局進行立案調查。經立案查明,該食用菌消毒劑公司通過其實際控制的某商貿公司在多家網絡經營平臺上共注冊6家網店銷售其生產的農藥,至案發時已銷售44個品種共922件,銷售金額9.37萬元。同時查明,該食用菌消毒劑公司未取得農藥登記證和農藥生產許可證,某商貿公司未取得農藥經營許可證,其生產經營的農藥依法應當按假農藥處理。因當事人的行為涉嫌構成刑事犯罪,隨州市曾都區農業農村局已依法將該案移送當地公安機關。
2021年11月,江蘇省連云港市農業農村局接當地某農資經營戶舉報,某網店銷售的草銨膦農藥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經農業綜合行政執法人員對涉案農藥抽樣送檢,該農藥草銨膦成分為零,且含有禁用農藥百草枯成分,為假農藥。因涉案網店注冊公司的住所地在山東省臨沂市,連云港市農業農村局啟動了跨區域農資執法監管協作聯動機制,商請臨沂市農業農村局對當事人有關情況進行核查。經查明,至案發時當事人已向江蘇省連云港市銷售涉案農藥產品3569件,銷售金額35.6萬元。因當事人的行為涉嫌構成犯罪,連云港市農業農村局依法將該案移送當地公安機關,并協助公安機關抓獲1名犯罪嫌疑人,查獲涉案農藥4000余瓶。
2021年6月,江蘇省灌云縣農業農村局接到當地公安機關移交的某公司涉嫌無證生產飼料的案件線索。經立案查明,當事人未取得飼料生產許可證,至案發時已生產飼料用動物油7.59噸、動物油渣23.14噸,銷售金額16.95萬元。依據《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第三十八條第一款之規定,灌云縣農業農村局對當事人作出沒收違法所得16.95萬元,并處罰款101.73萬元的行政處罰。(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