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肖 王彥梅 王瑞華


摘 要:隨著政府出臺一攬子促進產業集群與跨境電商發展的政策,產業集群與跨境電商迎來了發展的新契機。跨境電商是實現特色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而特色產業集群的發展也為跨境電商發展提供特色產品和產業支撐,兩者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基于此,首先闡述河北省特色產業集群的發展現狀;然后從政治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技術環境四個方面,對河北省特色產業集群與跨境電商融合發展的環境進行分析,再提出推動河北省特色產業集群與跨境電商融合發展路徑。
關鍵詞:產業集群;跨境電商;融合發展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8.003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必須要把握產業集群發展的階段性特征,不斷努力提升產業集群競爭力。在開辟河北省產業集群發展新路徑戰略指導下,探索我省特色產業集群與跨境電商融合發展路徑,既為產業集群找到跨境電商銷售的新出口,又為跨境電商提供特色產品和發展方向,成為推動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1 河北特色產業集群發展現狀
河北省立足產業基礎、資源稟賦,綜合考慮產業發展趨勢、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指導鼓勵方向以及生態環保要求,通過工業設計、標準質量、品牌驅動、產業鏈招商等諸多措施推動河北特色產業集群快速發展,基本構建起以先進裝備制造、健康食品、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產業為戰略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
1.1 河北特色產業集群總體發展狀況
截至2020年,河北省有107個省級重點產業集群,其中,邢臺清河羊絨、保定白溝箱包、衡水安平鐵絲網、邢臺平鄉自行車等被列入河北省十大區域特色產業;鋼鐵、科技、裝備制造等7個重點產業支撐項目列為河北省重點產業支撐項目。
2020年,在疫情沖擊、外部環境發生變化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下,河北省全省280個縣域特色產業集群營業收入達到2.35萬億元,同比增長達15%;上繳稅金578.5億元,同比增長為4.7%。
1.2 河北產業集群的發展特征
1.2.1 集群發展迅猛
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市場多元化的腳步不斷加快,各地區產業集群步入快速發展時期,帶動了整體區域經濟的高速發展。即使在2020年疫情沖擊不利因素的影響下,河北省百個重點產業集群營業收入前三個季度仍然達到了9762.10億元,同比增長8.05%,占所有產業集群營業收入的60.26%。其中,有87個重點產業集群上繳稅金實現了正增長。不僅是數量上的增長,部分發展較為成熟的產業集群更加注重集群內部網絡建設、創新能力,專業化分工不斷加深,產業鏈不斷延伸,內部組織結構不斷完善,實現設計、生產、服務、管理等方面共同發展。
1.2.2 產業集群分布不均
目前,河北省產業集群主要分布在中部及南部地區,中部地區包括石家莊、廊坊、保定、秦皇島、唐山,這五個城市的集群經濟發展水平較高,部分產業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主要集中在醫藥制造、精品鋼材、設備制造、優質建材、食品制造等方面。南部地區包括邯鄲、邢臺、滄州、衡水這四個城市,經濟發展水平雖略弱于中部五座城市,但整體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南部地區主要生產精品鋼材、化學石化、優質建材、金屬制品等。然而,河北省內北部地區如張家口、承德等地由于諸多原因集群經濟較其他地域發展緩慢,導致省內產業集群呈現布局不均衡的現象。
1.2.3 區域集聚化和內部分工化
產業集群通常是在相同或相近的地理區域內,大部分企業都圍繞同一個產業或者緊密相關的產業,來開展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等經營活動。以清河縣羊絨產業集群為例,各企業圍繞羊絨制品提供生產、銷售或其他服務。這些企業地理位置相近,增加了互信,使資源和基礎設施可以在企業之間輕松共享。在產業集群企業之間具有一定的互聯性和專業性,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的分工會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迅速調整。以平鄉自行車產業集群為例:生產廠商根據自行車的主要特性,對自己所生產的各類車進行細化分工,從日常生活中的輪胎到鏈子、鈴鐺、框架等多種零配件進行工人間甚至企業間的分工合作,這些內在緊密聯系頻繁互動,就形成了一個產業集群。
2 河北省產業集群與跨境電商融合發展的環境分析
隨著一系列相關跨境電商政策的出臺和完善,互聯網信息技術也不斷升級迭代,產業集群和跨境電商呈現出不斷融合發展的趨勢。因此,本章以PEST模型為基礎,從四個方面對產業集群跨境電商發展環境展開分析。
2.1 政治環境
從國家層面、省級層面、地區層面都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和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涉及跨境電商出口退稅、清關檢疫、跨境支付等多個環節。同時,產業集群扶持政策也逐漸落地,更好地推動了產業集群和跨境電商的融合發展。
2.2 經濟環境
目前,河北省跨境電商交易增長迅速,主要是跨境出口交易。這種新的貿易方式簡化了傳統國際貿易方式的貿易流程,降低了交易成本,增加了跨境電商的交易量。產業集群企業大都已經運用跨境電商平臺銷售商品,集群內企業逐步入駐阿里巴巴、亞馬遜、中國制造等跨境電商平臺,極大地促進了二者的融合發展。
此外,政府通過借鑒浙江等地先進經驗,進一步優化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經濟環境。比如邢臺地方政府針對產業集群與跨境電商融合問題,完善跨境電商園區建設方案,圍繞“四個一”展開,即培育引進至少1家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入駐跨境電商園區,開展跨境電商招商和培訓工作,充分發揮跨境電商園區的孵化效應;引進至少1家跨境電商培訓機構;安排每年至少1次跨境電商培訓;堅持每年建成1家進口商品營銷中心。各地方政府支持鼓勵企業開展跨境營銷,并對達到固定銷售額企業進行獎勵,這無疑是政府給予的強力經濟支持。
2.3 社會環境
第一,解決能源過剩的問題。鋼鐵、水泥、玻璃等行業存在能源過剩,如何解決產能過剩問題是跨境電商企業發展的機遇。通過跨境電商,可以將過剩的能源轉移到對該能源有需求的國家或地區,這就一定程度上解決能源過剩的問題。
第二,人民消費觀念的改變。隨著時間的推移,消費者的購買力增加了推動消費者購買觀念升級,他們逐漸用以質量和服務為前提的消費觀取代了僅以價格為主導的消費觀。隨著全球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改變,網購成為主流,這將極大地促進跨境電商的發展。
第三,隨著省市政府對跨境電商的扶持,越來越多的企業依托跨境電商平臺,不斷拓展國際發展空間,提升企業海外知名度和提高產品銷量。
2.4 技術環境
在大數據時代,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水平有助于產業集群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首先,成熟的互聯網技術,進一步增加跨境物流的效率,大大促進了集群內產品的向外輸送,從而可以更好地利用互聯網進行跨國物流的即時分配和物流信息跟蹤服務。其次,由于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日益成熟,使用大數據對產品進出口進行統計,將其分類整理;使用云計算構建集群產品生產、存放信息庫,對商品出入庫進行檢索等,使得河北省特色產業發展跨境電商具備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再者,跨境電商平臺的廣泛應用,也為產業集群跨境電商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機遇。
3 河北省特色產業集群與跨境電商融合發展路徑
河北省特色產業集群的不斷壯大,助推著跨境電商的更好發展,同時跨境電商企業努力開拓海外市場,反過來促進產業集群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3.1 完善產業集群跨境電商物流體系
3.1.1 整合共享物流資源
產業集群內部企業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充分利用自身集群的優勢,有效整合運輸資源,倉儲資源,減少分散運輸和訂單碎片化,進一步降低運輸成本。政府應該針對產業集群內出口的跨境貨物,對跨境物流系統實行集中倉儲、聯合配送,在集群內設立專門的區域物流服務機構,進一步延伸、拓寬貨運大通道,有效整合區域物流資源,研究制定跨境物流實施方案,實現資源共享,降低成本。
3.1.2 重視智慧物流體系建設
依托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建設智慧物流體系,逐步在河北省區域建立起“跨境電子商務+境外展覽交易+配送+售后服務保障+本土市場開發”的海外倉儲模式,通過系統的體系將產業集群內部產品輸送出去,形成流程可視、無縫銜接、完整的智能化跨境物流體系功能和高效運行模式。
3.2 打造優勢跨境電商產業鏈條
推動特色產業集群與跨境電商融合發展,要堅持突出特色,立足縣域產業基礎,突出重點、明確方向、因地制宜,放大優勢、錯位發展。堅持扶優扶強,培育扶持基礎好、體量大、專業性強的特色產業、企業和項目,打造優勢產業鏈條。重點支持龍頭企業,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圍繞產業鏈配置創新鏈,圍繞創新鏈提升價值鏈,共同促進協同研發、協同制造、協同發展。深入推動“產業集群+數字平臺”融合發展,努力實現集群聚變和特色產業鏈條改造。
3.3 加強跨境電商人才隊伍建設
3.3.1 政府層面
第一,支持培育本土跨境電商人才,采取理論培訓與實操相結合的方法,培養孵化技能型人才。第二,支持跨境電商人才引進。對新引進并入選縣跨境電子商務領軍人才、高端人才、緊缺人才的人才進行補貼。第三,設立專項資金,根據不同產業發展情況,為特色產業集群提供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和分包研發等業務。
3.3.2 企業層面
企業通過搭建人才交流互動平臺,承辦國內高水平會議與專業論壇,舉辦或承辦跨境電商大賽,引入跨境電商高端運營人才,為外貿企業提供跨境電商孵化、培訓、運營專業化服務,提升外貿企業跨境電商運營的整體水平,促進產業集群企業與跨境電商融合發展。
3.3.3 學校層面
河北省各高校可以建立校政企三方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政府部門在政策上給予實訓環境、平臺和載體建設項目政策與資金支持;學校通過“引企入教”,提供教學及實訓場地、設備設施、師生資源;跨境電商企業提供企業產品、平臺賬戶、企業導師等實現資源共享,進行深度產教融合、協同育人。
參考文獻
[1]郭海玲.產業集群視角下出口跨境電商發展對策[J].中國流通經濟,2017,(05):55-65.
[2]來臣軍,趙麗華,牛文佳,等.京津冀協同發展模式下河北省縣域經濟產業集群問題研究[J].農業經濟,2017,(01):109-111.
[3]陳雁云,朱麗萌,習明明,等.產業集群和城市群的耦合與經濟增長的關系[J].經濟地理,2016,(10):117-122.
[4]劉鶴.我國產業集群與跨境電商的融合發展[J].商業經濟研究,2019,(02):65-68.
[5]徐錦波.產業集群跨境電商的發展政策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7,(21):73-76.
基金項目:2021年度河北省教育廳項目“河北省特色產業集群與跨境電商的融合發展路徑研究”(SZ2021047)。
作者簡介:陳肖(1983-),女,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產業經濟、區域經濟;王彥梅(1998-),女,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在校生;王瑞華(1969-),男,研究方向:跨境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