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希瑤
(作者單位:新華社國內部)
“這個視角令人耳目一新”“發了一個‘美’字,坐等后面還有什么字”……
2 0 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夕,新華社自12月4日起連續播發“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系列述評,聚焦“美”“實”“效”“協”“共”5個關鍵字,精準闡釋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內涵特質,深入剖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理論根基”和“實踐密碼”,多維度展現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航中國經濟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的生動實踐,在全社會產生現象級閱讀之效。
這組述評平均 近950家媒體轉載,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等30多家中央媒體頭版連續呈現,百度、今日頭條、騰訊等網絡終端篇篇頭條置頂。單篇閱讀量過億,新華社客戶端、學習強國等設立首頁專題,學習強國每篇平均點擊量在1500萬以上,影響力仍在持續發酵。
這組報道緣何能取得鎮版刷屏、影響“出圈”的效果?如何通過一個“字”的切入點,闡釋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深邃內涵?筆者有幸參與采寫,深感稿件背后的經驗啟示值得總結沉淀,不僅開創了總書記重要思想報道的新模式,也拓寬了總書記報道的新空間。
2021年11月上旬,新華社召開全社經濟報道座談會。總編輯傅華同志在會上提出了新形勢下新華社經濟報道的新要求,明確指出習近平經濟思想是做好經濟報道的邏輯起點、思想武器,并從“美”“實”“效”“協”“共”這五個字闡述了對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理解。
經濟報道的政治高度前所未有,是我們學習后的深切感悟。為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國內部領導召集相關處室負責人和骨干記者多次進行研討學習,重點圍繞五個“字”深入學習頭腦風暴,最終形成了以“字”說習近平經濟思想報道迎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報道設想。



每一個字都是一篇大文章。國內部領導對這組報道提出了兼具思想性、理論性和生動性的寫作高要求。每個字成立一個報道組,指定采訪室負責人牽頭,抽調精兵強將參與,聯動分社加強調研……采寫組齊動員,自11月中旬開啟了一場聚焦五個字的報道新實踐。
5篇述評聚焦“美”“實”“效”“協”“共”等關鍵字,深入洞悉經濟規律,聯系我國經濟發展實際,圍繞“為人民謀幸福的經濟學”“為民族復興奠定更強大物質基礎”“更好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發展方式之變”“扎實推進共同富裕”5個維度,高度凝練、系統深入闡釋習近平經濟思想,循序漸進、邏輯縝密、環環相扣。
《從“美”字看為人民謀幸福的經濟學——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述評之一》文章指出,習近平經濟思想從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出發,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引領中國發展更加聚焦“美”,是為人民謀幸福的經濟學。
《從“實”字看為民族復興奠定更強大物質基礎——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述評之二》文章指出,習近平經濟思想從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出發,統籌經濟學價值與哲學價值,聚焦一個“實”字,是為民族復興奠定更強大物質基礎的經濟學。
《從“效”字看更好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述評之三》文章指出,習近平經濟思想從經濟規律和我國經濟發展實際出發,統籌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聚焦一個“效”字,是新時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學。
《從“協”字看發展方式之變——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述評之四》文章指出,習近平經濟思想從新發展階段目標任務出發,統攬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運籌速度與質量、效率與公平,聚焦一個“協”字,是為萬世開太平的經濟學。


《從“共”字看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述評之五》文章指出,習近平經濟思想從社會主義本質出發,統籌效率與公平,聚焦一個“共”字,是共同富裕的經濟學。
五篇報道,五個關鍵字的視角,每個字都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體系出發,以大處著眼、小處著筆,聚焦習近平經濟思想指引下中國發展的生動實踐深入論述,構建系統化的論述框架,以生動實踐印證習近平經濟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豐富和發展,深刻彰顯習近平經濟思想所閃耀的智慧光芒,論述透徹、信服力強。
這組報道一經播發就受到有關中央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肯定:一些中央部門和地方政府在其官方微信上系統呈現這組報道,并將其作為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重要參考。很多媒體用戶評價,這組系列述評理論性強,以獨特新穎視角,深刻闡釋了習近平經濟思想豐富內涵以及指引意義,有助于推動深學深悟用好習近平經濟思想,更廣泛凝聚共識,堅定迎難而上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習近平經濟思想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理論結晶,高度凝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對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引意義。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夕,新華社連續播發5篇述評深入剖析習近平經濟思想,充分發揮了主流輿論“定音鼓”作用。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總結當年經濟、分析當前形勢和定調來年發展大計的最權威“風向標”。“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系列述評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當下經濟發展的熱點難點等社會關切,以思想偉力印證發展大勢,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預熱和營造了良好輿論環境,助力提振發展士氣。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中國奇跡的“密碼”備受關注。與此同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我國經濟發展也置身更加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如何回應海外各種“唱衰看跌”論調在當下也至關重要。
這組報道以黨的十八大為起點,以九年為時間跨度,通過深入闡釋習近平經濟思想,多視角展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成就及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加固、穩中向好的基本態勢和亮點變化,并直面熱點難點、有力回應質疑,深刻揭示新時代中國經濟奇跡的“理論根基”與“實踐密碼”,彰顯制度自信、理論自信,傳遞出迎難而上的正能量。
一些媒體用戶評價,當前,中國經濟的實力更加強大,創造力更加澎湃,運行的內在邏輯更加堅實——“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系列稿件引導受眾進一步認清當前經濟形勢,指明經濟發展的方向,看清紛繁復雜現象下的本質,把握好高質量發展的大趨勢,有助于提振各方信心,堅定前行方向。
也有不少企業代表表示,這組報道通過深入闡釋習近平經濟思想回應發展關切,回答了中國經濟怎么發展、實體經濟往何處去等社會關切和一線關心的問題,為提振實體經濟、倡導實干興邦鼓與呼,傳遞出迎難而上的正能量。
廣泛而持續的報道影響力說明,用好習近平經濟思想這一思想武器,以思想偉力有效引導輿論不同凡響,影響“出圈”,彰顯了新華社做大做強主流經濟輿論報道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思想深度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但從新聞輿論的角度出發,不能讓整篇述評流于說理空發議論,這樣很難讓博大精深的思想直抵人心,因此圍繞“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展開,以鮮活的一線故事為載體來揭示思想深度,是我們的解題之道。
這組述評一個鮮明特點是借助大量翔實案例和生動畫面準確傳遞核心要義,客觀論述經濟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并通過融媒體呈現讓報道深入人心。
在報道內容上,這組述評強調理論與實踐的充分結合,通過大量一線生動鮮活的故事將總書記經濟思想深入淺出呈現在公眾面前:國際權威民調機構顯示中國是全球最具安全感國家之一、電影《長津湖》票房突破50億元、“象”往云南吸引全球目光、從網紅書店看文化消費等熱門話題,跳動著時代脈搏,展現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氣象。
在報道形式上,融媒體報道有效擴大影響力,延伸報道邊界,通過新聞海報、微信微博多渠道網羅各群體閱讀偏好,微博話題詞發酵議題,精美海報增強閱讀可視性。詳實數字與生動事實的引用,讓報道兼具思想性與可讀性,闡述嚴謹,富有說服力。
這組“字”說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報道實現了多方面的創新,開辟了做好總書記報道的新空間,也是一次對記者專業性和理論功底的考驗、調查研究與寫作能力的磨礪。
從歷史、哲學、經濟學等原文原著原理中去找答案,是這組報道帶給記者的一大寶貴經歷。回想研討環節,新華社國內部主任趙承提示:“習近平經濟思想自有其理論根源、生動實踐,要把它找出來,要有調研的味道。”新華社國內部副主任張旭東建議:“不妨讀一讀資本論。”也讓我們意識到傳統的思維模式和固有的采寫方式已經無法駕馭當前經濟形勢報道的高要求,唯有不斷學習才能不負重任。
當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能否延續我國世所罕見的經濟奇跡至關重要。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諸多風險挑戰,新華社做好經濟報道也面臨更多新要求、肩負重要新使命。學深悟透用準習近平經濟思想永遠在路上,需要我們每位記者編輯持續深入學習,始終跟黨中央保持一致,充分發揮“定音鼓”“瞭望哨”“智能團”作用,不斷壯大主流經濟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