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琪,張亦圓,宗義湘
(河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蔬菜產業是河北省農業的支柱產業,對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意義重大,河北作為蔬菜大省,全省蔬菜總產量超過5 000萬t,居全國第4位,是京津乃至全國重要的蔬菜供應基地。2021年河北省蔬菜價格波動頻繁,在10月更是出現超常性波動的現象,部分品種價格甚至出現“菜比肉貴”的情況,給生產者和消費者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研究河北省2021年全年蔬菜價格波動特征,分析其產生原因,對于穩定2022年蔬菜生產和提高農民收入十分重要。本文以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監測的10種蔬菜(大白菜、甘藍、番茄、黃瓜、馬鈴薯、青椒、大蔥、大蒜、豆角、西葫蘆)以及河北省居民消費較多的其他5種蔬菜(花椰菜、菠菜、白蘿卜、茄子、生姜)為研究對象,依據全國農產品商務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數據,從整體菜價、各品種菜價、省際價格對比等角度出發,分析河北省2021年蔬菜價格變化趨勢,并剖析可能原因以及后期價格走勢,進而針對菜價的頻繁波動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通過對比2019—2021年河北省蔬菜月度平均價格可以發現,2021年河北省蔬菜價格走勢呈明顯的“凹”型結構,“一峰一谷”的季節性波動特征明顯,月度價格波動較大,年均價格水平高于2019、2020年,為4.18元/kg,較2020年和2019年分別增長3.78%和21.16%。分季度來看,臨近春節蔬菜消費需求旺盛,而部分地區疫情反彈,蔬菜調運效率降低,間接推高蔬菜價格,導致第一季度蔬菜價格高位運行,季均環比增長35.55%;第二季度市場狀況良好,露地蔬菜大量集中上市,市場供應充足,蔬菜價格持續快速下降,季均環比下降36.27%;第三季度由于反復的高溫和陰雨天氣,蔬菜生長和運輸受阻,市場供應緊張,價格開始回升,季度平均價格環比上漲了33.74%;進入10月,由于受暑期大范圍強降雨及疫情反復的影響,蔬菜價格走勢一反常態,從9月份的3.29元/kg陡然增長到10月份的4.41元/kg,11—12月價格有所回落,第四季度蔬菜季度均價環比增長39.14%。特別值得關注的是,2021年11月價格波峰恰是2019、2020年同期的價格波谷(圖1)。

圖1 2019—2021年河北省蔬菜月均價格走勢對比
從省際價格趨勢對比來看,2021年河北省蔬菜價格總體情況與山東省、江蘇省及全國均價基本一致,上半年價格呈緩慢下降態勢,6月價格降到最低,進入7月價格呈階梯式上升態勢,10月底價格達到最高,11—12月小幅回調。從省際價格對比來看,江蘇、山東月均價格與全國均價基本一致。2021年,江蘇省年均價格為4.48元/kg,山東省為4.75元/kg,分別比河北省高7.18%、13.64%(圖2)。

圖2 2021年河北省蔬菜月均價格與全國、山東、江蘇對比
通過對2021年河北省15種主要蔬菜的年均價格變動分析,發現年均價格同比上漲的有10種,下降的有5種。從具體蔬菜種類的價格同比漲幅來看,大蔥、花椰菜漲幅分別為84.64%、28.21%,菠菜、白蘿卜、黃瓜則分別上漲16.84%、13.75%、12.17%,茄子、豆角、甘藍分別上漲9.91%、9.20%、9.18%,青椒和西葫蘆分別上漲3.77%、0.68%,番茄、馬鈴薯、生姜分別下降23.27%、17.95%、17.88%,大白菜和大蒜分別下降8.33%和2.03%(表1)。

表1 河北省2021年主要蔬菜批發市場價格
2.2.1 番茄價格走勢較平穩,整體低于2020年
2021年,河北省番茄的年均價格為3.43元/kg,同比下降23.4%。番茄價格走勢較2020年走勢相對平穩,季節性特征明顯。2021年上半年河北省番茄月均價格持續走低,與2020年番茄價格偏高有關,高價格促使農戶擴種,使得供應量增加,品質下降,進而導致2021年上半年番茄行情較為低迷。7月番茄價格更是跌到最低,同比下降33.33%,月內最低價格為1.68元/kg(7月17日)。進入8月后,受高溫、強降雨等惡劣天氣的影響,導致番茄坐果率不好,市場供不應求,產區收購價持續升高,12月月均價格達4.72元/kg,同比上漲19.64%(圖3)。

圖3 2020—2021年河北省番茄月均價格走勢
2.2.2 黃瓜價格波動較大,第四季度價格高位運行
2021年,河北省黃瓜的年均價格為4.24元/kg,與2020年的3.78元/kg相比上漲12.2%。整體來看,2021年河北省黃瓜價格走勢同2020年走勢大體相同,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凹”字形走勢,且呈明顯季節性特征;黃瓜價格自春節過后一路下跌至6月的2.06元/kg,進入暑期后,價格有所回升;值得關注的是,2021年9—12月河北省黃瓜價格明顯高于2020年同期價格,在11月達到6.46元/kg的最高峰。主要原因是:7—9月份各黃瓜主產區遭受到不同程度的連續降雨,影響黃瓜生長,導致其病蟲害頻發,產量大幅降低,推動價格大幅上漲。11月下旬,黃瓜價格開始有所回落,但仍以4.78元/kg(12月30日)收官(圖4)。

圖4 2020—2021年河北省黃瓜月均價格走勢
2.2.3 甘藍價格同比上升,第四季度漲幅較明顯
2021年,河北省甘藍的年均價格為2.15元/kg,與2020年的1.96元/kg相比上漲9.7%。整體來看,2021年1—8月河北省甘藍價格走勢同2020年走勢大致相同,大體呈現“一峰一谷”的波動態勢。按照2020年的甘藍價格走勢,9月和10月甘藍價格呈持續下降的態勢,但2021年9月開始,甘藍價格一改常態驟然陡增,在11月份更是達到了最高的4.60元/kg,與2020年同期相比上漲96.19%,漲幅較為明顯。主要原因:一是由于7—8月份高密甘藍主產區的持續降雨,甘藍受澇減產,再加上甘藍不易貯藏、運輸成本較大,進一步推動了甘藍價格的狂飆態勢;二是10月份隨著河北省部分地區新一輪疫情的蔓延,給葉菜運輸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導致甘藍價格上漲,12月甘藍價格有所回落,降至2.99元/kg(圖5)。

圖5 2020—2021年河北省甘藍月均價格走勢
2.2.4 大白菜10—11月價格反季增長,同比漲幅較大
2021年,河北省大白菜的年均價格為1.46元/kg,與2020年的1.56元/kg相比略降6.4%。與2020年“一峰一谷”的價格走勢不同,2021年大白菜價格自春節后大幅下降,4—5月中旬大白菜價格下降態勢變緩,5月中旬—6月底價格逐漸趨于平穩,直至7月中旬價格到達波谷,隨后價格呈階梯式振動上漲,10月價格繼續上揚,11月更是到達價格波峰。主要原因:7月以來,河北省大白菜主產區遭遇多年不遇的持續降雨,導致氣溫驟降,病蟲害頻發,使其產量大幅縮減。雖然10月秋冬白菜開始大量集中上市,但由于張北和東北地區大白菜上市銜接出現空檔,11月大白菜價格反季上漲,月均價格達1.97元/kg,同比漲幅達123.9%(圖6)。

圖6 2020—2021年河北省大白菜月均價格走勢
2.2.5 大蔥價格呈“先降后升”態勢,價差較大
2021年,河北省大蔥年均價格為4.94元/kg,與2020年的2.67元/kg相比上漲85.02%,全年價差達6.69元/kg,價格波動幅度較大。不同于2020年大蔥價格的一路上漲,2021年上半年河北省大蔥價格整體呈“滑梯”式下跌,下半年價格緩慢上漲,尤其進入秋季之后,大蔥價格更是大幅上揚,12月初價格出現回落跡象。月均價格從1月的8.89元/kg,一路下跌至7月的2.20元/kg,降幅達75.25%。7月之后大蔥價格一路上漲,11月月均價格達5.55元/kg,漲幅達152.27%。價格波動主要原因:一是上半年因雨水充足,大蔥生長健壯,產量增加,導致價格一路下跌;二是夏末秋初之時各地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使得產量減少,再加上生產物資成本不同程度的上漲,導致后期大蔥價格上漲(圖7)。

圖7 2020—2021年河北省大蔥月均價格走勢
基于以上對河北省各品種蔬菜價格變動的分析,得出導致2021年河北省菜價頻繁波動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農資、運輸價格上漲增加了蔬菜生產成本。一方面,2021年以來化肥、農藥等農資價格持續上漲,抬高了蔬菜的生產成本。以設施蔬菜為例,僅化肥價格上漲一項,每667 m黃瓜、菠菜的生產成本分別增加了490元和210元,折算單價黃瓜上漲0.4元/kg,菠菜上漲0.8元/kg;另一方面,近期汽油、柴油價格上漲明顯,北方蔬菜受災導致茬口銜接不暢,部分品種跨區調運增多,運距拉長,導致運輸成本明顯增加,運輸成本漲幅甚至高達50%。
第二,強降雨、低溫等極端天氣頻發,導致秋冬季節蔬菜價格出現異常性波動。2021年7月份以來,北方地區頻繁出現強降雨、低溫等極端異常天氣,導致蔬菜上市量減少。一方面,連續降雨造成農田積水過多,導致秋季蔬菜受淹現象普遍,品相較好、能夠上市的蔬菜產量大幅縮減;另一方面,連續陰雨天氣使得2021年氣溫比往年同期氣溫偏低,持續低溫、寡照導致光合作用下降,蔬菜生長發育受阻,甚至落花落果,不利于蔬菜的生長,蔬菜供應量減少。此外,北方10月份正處于蔬菜“青黃不接”之時,異常天氣加快了北方蔬菜退市的步伐,蔬菜由北向南銜接過程中貨源偏緊,推動價格走高,導致2021年秋冬季節蔬菜出現價格超常性波動現象。
第三,新冠疫情的反復出現,增加了蔬菜產銷銜接難度。一方面,受部分地區疫情因素點狀散發的影響,居民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恐慌心理,蔬菜短期內遭到囤購,需求量激增,進一步推動蔬菜價格上漲;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增加了蔬菜運輸的阻力,司機在蔬菜運輸過程中需要提供48 h的核酸檢測報告,長途運輸的司機在途中需要繞行再進行核酸檢測,延長了運輸時間,加大了蔬菜產銷銜接的難度,導致蔬菜供應市場不及時,無法滿足當前消費量的增加,導致流通成本增加,蔬菜市場價格提高。
葉菜類、茄果類蔬菜受前期極端天氣影響較大,且春節期間消費量迎來高峰,蔬菜價格保持高位震蕩,但隨著供應量的上升以及需求量的下降,預計2022年上半年蔬菜價格將持續回落,下半年受季節和天氣因素的影響,蔬菜價格可能有所回升。分品種來看,預計2022年茄果類蔬菜價格走勢與往年相同,大體呈先降后升態勢;個別葉菜類蔬菜價格的異常性波動現象將隨著市場供應量的增加而消失,價格將慢慢回落到正常水平;蔥、姜類蔬菜價格會略微回升,但上漲空間有限。
一是完善蔬菜信息化體系,合理安排種植結構。加強部門間溝通合作,解決部分菜農因信息不對稱而造成的盲目生產、跟風種植問題。具體來講:一方面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針對價格容易大幅波動和滯銷的蔬菜品種,建立健全覆蓋蔬菜全產業鏈的信息監測、分析、發布、預警大數據體系,及時發布供需平衡表、產銷動態等市場信息,引導蔬菜供銷平衡;另一方面,各地政府應合理安排種植品種結構和種植規模,鼓勵和引導農民種植速生葉菜、芽苗菜等生長周期較短的蔬菜品種,增加市場供應。
二是建立健全蔬菜風險應急機制,制定蔬菜價格保險實施方案。一方面,各地區應加強對蔬菜價格波動的調控和監督,完善其風險預警機制的建設,同時要制訂1套較為合理的蔬菜價格保險實施方案,以防范突發事件給菜農帶來的市場風險,保護菜農收益,提高生產積極性;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蔬菜保供穩價應急機制,在災害天氣、疫情等突發事件導致的市場供應異常期間,保障“菜籃子”商品市場供應,確保市民買得到、買得起日常蔬菜,維護城鄉居民生活安定和社會穩定。
三是細化蔬菜補貼條款,增加對蔬菜的財政補貼。首先對生產者的財政補貼,各地區要時刻關注生產者實際成本收益,加大對蔬菜生產的補貼力度;其次對中間環節的財政補貼,鼓勵大型農產品流通企業與各蔬菜生產基地建立緊密合作,簽訂長期供銷協議,以財政補貼的方式支持大型批發市場減免入場費用,直接降低經營商戶和運輸司機的進場交易成本,提高運銷大戶銷售蔬菜的積極性;再次對消費者的財政補貼,為減輕特殊時期的城市居民蔬菜消費的負擔,選擇特定品種進行消費補貼,特別是針對低收入群體或者低收入區域,采用“特價菜”的方式在銷售渠道方面對蔬菜進行價格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