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 孫煒 夏燁 劉桐序 薛勇 王洋
(1,江蘇省蘇州市畜牧獸醫站 215128;2,江蘇省吳中區畜牧獸醫站 215128)
在畜牧業生產中,畜禽良種是基礎和關鍵。為提升畜牧業綜合競爭力,保障畜產品供給安全,發展現代畜禽種業是發展現代畜牧業的基礎和先導。發展現代畜禽種業作為化解現代畜牧業發展瓶頸的切入點和主要抓手,利用好地方優質的畜禽品種資源,對保持畜牧業健康穩定發展,促進農業轉型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蘇州市位于長江三角洲中部,東鄰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長江,境內地勢低平,平原的海拔高度3~4m,氣候溫和多雨,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7℃,平均年降水量1063mm。境內湖蕩密布、河港交錯,大小河道達到2 萬余條。優越的自然地理環境為各類畜禽及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繁衍聚集地。當地先民飼養的畜禽品種比較齊全,有豬、牛、羊、雞、鴨、鵝、兔、蜜蜂等,并充分利用了自然條件,發展農、漁業生產和畜禽的馴化飼養,經歷代先民長期培育,形成10 多個具有獨特性狀的優良地方畜禽品種。新中國成立后先后引進國內外優良品種,這些豐富的畜禽品種為蘇州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經過前幾年畜禽養殖治理,不達標規模養殖場關停退出。2021 年6 月,全市生豬存欄11.37 萬頭;母豬存欄1.4321 萬頭。家禽存欄101.81 萬只;牛存欄8454 頭;羊存欄3.33 萬只。
蘇州地方畜禽品種有太湖豬(二花臉、梅山豬、楓涇豬)、湖羊、太湖鵝、鹿苑雞、婁門鴨等優良畜禽品種。地方培育畜禽品種有昆山麻鴨(20 世紀70 年代)、蘇太豬(20 世紀90 年代)。奶牛品種是中國荷斯坦奶牛。引入豬主要品種有杜洛克、長白豬、大約克。家禽主要是從外地購入專用肉雞和蛋雞。
1.3.1 種畜禽場數量與分布
全市現有種畜禽場11 個(有9 個為地方品種資源保種場)。其中生豬養殖場6 個,羊場2 個,雞場1 個,鴨場1 個,鵝場1 個,分布見表1。

表1 全市種畜禽場分布(單位:個)
1.3.2 種畜禽場產能
根據各場設計存欄、出欄能力,計算全市種畜禽產能情況,全市種畜禽存欄6.3 萬只,出欄10.36 萬只,見表2。地方種畜禽存欄4.8 萬只,出欄7.56 萬只,見表3。各縣級市(區)不同畜禽品種種畜禽產能情況詳見表3。

表2 全市種畜禽場產能表(單位:萬頭、萬只)

表3 地方品種種畜禽場產能(單位:萬頭、萬只)
在保護好優質品種資源的基礎上要進一步開發利用,以實現保種價值。
蘇州市20 世紀曾利用地方品種培育出適應市場的優良新品種,如蘇太豬、昆山大麻鴨。揚州大學利用太湖鵝培育出新品種揚州鵝。
近年來,各縣市也積極進行地方畜禽品種的開發利用研究。由地方政府農業部門、地方畜禽品種資源保種企業(或研究院)通過與國內農業高校、研究院、科研機構聯合進行地方畜禽品種開發利用攻關。昆山市開展的江蘇省重大新品種創制項目“蘇梅豬配套系培育項目”,以創新梅山豬種質資源可持續保護與利用模式為宗旨,通過專門化品系的持續培育,進行優質商品豬配套系生產,擴大梅山豬的市場需求。項目計劃經過8~9 年育成4 個專門化品系,分別建立白色商品豬配套生產體系和黑色商品豬配套生產體系。
太倉市申報“地方豬遺傳資源遺傳材料保存與檢測”和江蘇省重大農業技術協同推廣等項目,聯合揚州大學和江蘇省畜牧總站開展地方豬體細胞冷凍保存和體細胞克隆試驗,是地方品種資源保護的新探索,首批體細胞克隆梅山豬的成功分娩進一步完善了地方豬遺傳資源保護體系。
蘇州市種羊場開展的江蘇省重大新品種創制項目“肉用綿羊新品種創制”,以創新湖羊種質資源可持續保護與利用模式為宗旨,通過高產快長專門化品系的持續培育,進行優質新品種選育,把湖羊的優良性狀開發利用。項目計劃經過9~10 年育成肉用綿羊新品種。
蘇州地方畜禽品種大都有叫得響的食品品牌,有一方味道,一方鄉愁。常熟地區傳統名菜“叫化雞”(又稱“常熟叫化雞”)主要以鹿苑雞為原料。2007 年鹿苑雞入選張家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太倉肉松、昆山“萬三蹄”以前主要以太湖豬為原料。吳中太湖鵝為原材料制作的熝鵝。吳江的“紅燒羊肉”、吳中的“白切羊肉”、太倉的“羊肉大面”等名小吃均以湖羊肉為原料。要增強對地方畜禽品種食品加工開發支持和宣傳力度。通過多種途徑讓地產畜禽美食進入百姓家。
地方畜禽品種資源是地方的寶貴財富,除了在農業生產方面有重要貢獻,也可充分利用品種資源優勢,開展跨行業研究或開發種用。如蘇州種羊場與蘇州大學醫學院合作,利用湖羊胎兒開展醫學腦神經方面的研究;浙江湖羊生產與化工行業合作,利用羊油開發潤膚化妝品。與藝術行業合作,開發羊皮、羊毛等文創產品(羊皮個人定制藝術手套、羊毛畫等)。
蘇州市地方畜禽品種保護資源豐富,后續開發利用仍不足。主要原因:(1)開發利用主體不明。地方品種資源開發上沒有牽頭單位,保種單位能力不足。(2)沒有專項開發資金,保種單位主要依靠保種經費維系運營。(3)地方豬品種資源豐富,但同質化嚴重,開展利用方向相對單一。(4)新品種(新品系)開發利用存在風險。開發利用研究前期資金投入較大、周期長,畜禽品種培育周期一般要10 年左右的時間,新品種推廣的市場接受能力尚不確定。(5)專技人員不足,新品種培育要有相對穩定的專家團隊,保種單位缺乏高端技術力量,技術力量相對薄弱。(6)畜產品深產品不足。各畜禽保種單位一般采用自產自銷模式,主要以初級畜產品提供市場,因自身深加工能力不足,產品銷售分類不夠精細,畜產品附加值不高,且市場供應量少,不能形成規模效益。
要立足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發展現代畜禽種業更需要各級政府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密切配合,出臺有利于畜禽種業發展的相關支持政策,加強地方品種保護與開發利用同步進行。畜禽種業發展要以生產性能測定和遺傳評估為基礎,堅持常規育種與分子育種相結合,要充分挖掘地方品種資源優勢,培育新品種、配套系。生豬以杜洛克豬、長白豬、大約克夏豬、皮特蘭等品種為主,系統開展本土化選育,打造“蘇太系”種豬品牌;肉羊以湖羊、杜泊羊、薩福克羊等品種為主,開展本品種持續選育。
(1)地方各級政府要支持全市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單位(主體)申報國家級和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保護區和基因庫,爭取上級保種經費,充實畜牧獸醫技術骨干,提升場容場貌、設施設備,確保列入保護名錄的資源得到有效保護。(2)支持尚未創建蘇州市美麗牧場的種質資源單位積極開展創建工作。對存在創建困難的要查明原因,積極為企業創造條件。(3)組織實施畜禽地方品種登記,建立地方畜禽遺傳資源動態監測預警體系。(4)開展地方畜禽品種種質特性評估與分析,挖掘優良特性和優異基因。根據制定的國家級、省級保種場個性化保種方案評估保種效果,提升保種效率。
以種畜禽場(品種資源保種單位)為重點,加強種用動物健康管理,推動動物疫病凈化,從生產源頭提高畜禽生產健康安全水平。堅持政府政策引導、企業主動參與、多方技術支撐等方式,開展種畜禽疫病凈化。將疫病凈化與種畜禽場建設、標準化示范創建等相結合,在政策、項目、技術等方面給予支持,推動種畜禽場主動開展疫病凈化,保障種畜禽質量。
各級政府要將畜禽種業納入現代種業發展支持范圍,支持育種基礎好、創新能力強的種畜禽企業,整合資源,培育大型畜禽種業集團。以生豬、湖羊為突破口,鼓勵種業企業建設現代化育種科研平臺,推動企業與科研院校共建高標準實驗室、育種研發中心和良繁基地;支持和鼓勵育種企業成立縱向或橫向聯合育種組織,探索建立家畜聯合育種機制,指導育種企業合理開展選種選配。指導企業扎實開展生產性能測定等基礎工作。通過繁育推廣、產業開發、媒體宣傳等形式,打造有競爭力的蘇州畜禽種業品牌。
依托省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建立健全種畜禽性能測定體系,堅持場內測定,引入第三方測定機構參與性能測定,提高測定的權威性和公正性。定期向社會發布性能測定成績,推介優良種畜,引導養殖場(戶)選良種、用良種。加快建立畜禽良種優質優價機制,引導育種企業不斷提高育種水平。
結合各地資源條件和養殖基礎,明確各區域主推品種,健全畜禽良種推廣體系。建議支持建設良種擴繁推廣基地,引導種業企業與規模養殖場(戶)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打造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
地方政府要支持創辦或引進畜產品深加工企業,打造區域公共品牌,規模化生產地方傳統口碑的畜產品食品,如萬三蹄、爊鵝、爊鴨、煨雞、白切羊肉、羊羔等方便購買、攜帶、運輸的畜產品,使地方優質畜禽產品走向市場,給市民送上家鄉的味道,創造更好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