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麗娟 任 妹 劉劍榮 潘 幸
1.江西省萍鄉(xiāng)市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江西萍鄉(xiāng) 337000;2.江西省萍鄉(xiāng)市人民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江西萍鄉(xiāng) 337000
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Graves 病)是一種免疫功能異常的疾病[1]。 其主要病因多為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分泌過多的甲狀腺激素,進入血液循環(huán)從而導致甲狀腺毒癥,也是導致甲狀腺功能亢進的主要原因。 有研究顯示Graves 病的發(fā)生可能與環(huán)境、 遺傳和免疫機制等有關(guān)[2]。 目前,131I 是治療Graves 病的主要方法之一,被認為是最成熟、最廣泛的典型治療方法[3],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 在Graves 病標志物中占有最重要地位,能夠為臨床診斷等工作提供有效依據(jù)[4-5],同時有研究顯示,碳酸鋰聯(lián)合131I 治療Graves 病夠減少甲狀腺激素合成、增加白細胞計數(shù)、調(diào)節(jié)T 淋巴細胞亞群比例以及Fas/FasL 的表達[6]。 本研究選取了60 例首次使用放射性131I 治療的Graves 病患者,觀察患者在治療前后Th1/Th2、Fas/FasL 的水平變化,探討Graves 病患者Th1/Th2 偏移情況及Fas/FasL 表達水平。
選取2016年1月至12月在萍鄉(xiāng)市人民醫(yī)院確診的60 例Graves 病患者為觀察組,并選取同期60例健康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中,男28 例,女32 例;年齡23~42 歲,平均(32.49±4.41)歲。 對照組中,男30 例,女30 例;年齡23~42 歲,平均(32.48±4.40)歲。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納入標準:①符合Graves 病的診斷標準[7];②首次行放射性131I 治療; ③在研究前未服用任何抗甲狀腺亢進藥物。 排除標準:①患有精神疾病和意識不清者;②合并肝腎腦功能不全者;③女性患者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對照組納入各項相關(guān)檢測指標正常及免疫功能正常的健康人。本研究經(jīng)萍鄉(xiāng)市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對照組抽取一次清晨空腹靜脈血,Graves 病患者在治療前后,采取患者的清晨空腹靜脈血,分離血清,進行相關(guān)指標檢測。 治療隨訪12 個月,根據(jù)療效將Graves 病患者分為緩解組和復發(fā)組。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Th1 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和Th2 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用IL-12/IL-10 的結(jié)果觀察Th1/Th2 的漂移情況。 采用流式細胞術(shù)檢測Fas/FasL 的表達水平。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治療后,觀察組中有54 例患者緩解,6 例復發(fā)。
觀察組的IL-12、IL-10、IL-12/IL-10 高于對照組,緩解組的IL-10 高于對照組,復發(fā)組的IL-12、IL-10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緩解組的IL-12、IL-12/IL-10 低于觀察組及復發(fā)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復發(fā)組與觀察組的IL-12、IL-10、IL-12/IL-10 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Graves 病患者的Th1/Th2 偏移情況(±s)

表1 Graves 病患者的Th1/Th2 偏移情況(±s)
注 IL-12:白細胞介素-12;IL-10:白細胞介素-10
組別 例數(shù) IL-12(ng/L) IL-10(ng/L) IL-12/IL-10對照組觀察組緩解組復發(fā)組60 60 54 6 t 對照組VS 觀察組值P 對照組VS 觀察組值t 對照組VS 緩解組值P 對照組VS 緩解組值t 對照組VS 復發(fā)組值P 對照組VS 復發(fā)組值t 觀察組VS 緩解組值P 觀察組VS 緩解組值t 觀察組VS 復發(fā)組值P 觀察組VS 復發(fā)組值t 緩解組VS 復發(fā)組值P 緩解組VS 復發(fā)組值582.25±274.23 1298.25±489.36 723.36±351.25 1225.69±476.56 6.991<0.001 1.734 0.088 6.410<0.001 5.007<0.001 0.582 0.563 4.647<0.001 27.96±4.98 42.36±22.56 48.16±22.59 43.26±22.02 3.414 0.001 4.783<0.001 3.712<0.001 0.995 0.324 0.156 0.876 0.851 0.398 20.82±11.23 30.64±15.23 16.02±12.32 27.32±16.36 2.842 0.006 1.577 0.120 1.794 0.078 4.088<0.001 0.814 0.419 3.022 0.004
觀察組的Fas、FasL 高于對照組,緩解組、復發(fā)組的Fas 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緩解組的Fas 低于觀察組及復發(fā)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復發(fā)組與觀察組的Fas、FasL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Graves 病患者的Fas/FasL 的水平比較(ng/ml,±s)

表2 Graves 病患者的Fas/FasL 的水平比較(ng/ml,±s)
組別 例數(shù) Fas FasL對照組觀察組緩解組復發(fā)組60 60 54 6 t 對照組VS 觀察組值P 對照組VS 觀察組值t 對照組VS 緩解組值P 對照組VS 緩解組值t 對照組VS 復發(fā)組值P 對照組VS 復發(fā)組值t 觀察組VS 緩解組值P 觀察組VS 緩解組值t 觀察組VS 復發(fā)組值P 觀察組VS 復發(fā)組值t 緩解組VS 復發(fā)組值P 緩解組VS 復發(fā)組值4.32±1.23 9.12±1.52 5.26±1.56 8.59±1.26 13.446<0.001 2.592 0.012 13.282<0.001 9.707<0.001 1.470 0.147 9.096<0.001 1.52±0.09 1.69±0.23 1.67±1.15 1.68±1.12 3.770<0.001 0.712 0.479 0.780 0.439 0.093 0.926 0.048 0.962 0.034 0.973
Graves 病是一種甲狀腺分泌異常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大多數(shù)患者同時伴有高代謝癥和甲狀腺腫大[8-9]。有報道顯示[10-11],Th1/Th2 三維偏移情況及血清細胞相關(guān)調(diào)亡蛋白Fas/FasL 水平的變化在Graves 病的發(fā)病過程中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選取了60 例首次使用放射性131I 治療的Graves 病患者,觀察患者在治療前后的Th1/Th2、Fas/FasL 的水平變化,探討Th1/Th2 偏移情況及Fas/FasL 表達水平與Graves 病的相關(guān)性。Th1 是介導細胞免疫應答的細胞因子,Th2 是以體液免疫為主的細胞因子[12-13],Th1/Th2 通過自身免疫調(diào)節(jié)維持平衡[10]。 IL-12 是Th1 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15],IL-10 是Th2 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16]。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的IL-12、IL-10、IL-12/IL-10 高于對照組(P<0.05),IL-12 水平呈高表達狀態(tài),且在治療后緩解組患者的IL-12 有明顯下降趨勢,提示Graves 病的免疫反應更趨向于Th1 型。 復發(fā)組IL-12、IL-10 的水平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IL-12/IL-10 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復發(fā)組的Th1/Th2 的平衡未呈紊亂現(xiàn)象,IL-12 的水平仍呈高表達狀態(tài)。
Fas 代表腫瘤因子,受體分布在T 淋巴細胞、B 細胞等多類型細胞表面,F(xiàn)asL 屬于Fas 的配體, 可誘導Fas 表達的轉(zhuǎn)染體調(diào)亡,參與清除淋巴細胞的過程[10]。有研究顯示[17],F(xiàn)as/FasL 誘導調(diào)亡細胞毒性T 淋巴細胞, 參與了Graves 病細胞調(diào)亡。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Graves 病患者治療前的Fas、FasL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在治療后, 緩解組Fas 的水平低于本組治療前(P<0.05),提示Fas 在參與Graves 病的發(fā)病過程中占主要地位。
綜上所述,Graves 病患者的免疫反應更趨于Th1,F(xiàn)as 在參與Graves 病的發(fā)病過程中占主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