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麗娟 汪 艷
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江西南昌 330000
腰椎間盤突出癥(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系變性椎間盤纖維致使髓核組織膨出,進而壓迫神經導致的退行性綜合征,以下肢放射性疼痛、壓迫疼痛為主要癥狀表現。 且因LDH 病程長、易反復發作,機體腰椎功能逐步減退,患者日常生活大受影響[1]。 而因LDH 手術適應癥窄,手術費用昂貴,伴有并發癥及復發風險,我國廣大群眾傾向于保守治療手段[2]。 而于保守治療過程中輔以科學性、全面性護理,有利于疾病恢復加快。 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關于LDH 治療已積累豐富診治經驗, 且摸索出一套中醫特色多維康復護理方案。 現選取82 例LDH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中醫特色多維康復護理方案的應用效果。
選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經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收治的82 例LDH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1 例)及觀察組(41例)。 對照組中,男27 例,女14 例;年齡43~68歲,平均(56.73±5.21)歲;病程2~13年,平均(6.35±1.42)年。觀察組中,男26 例,女15 例;年齡42~69 歲,平均(56.82±5.29)歲;病程3~13年,平均(6.42±1.35)年。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康復治療”專家共識》[3]中有關標準,且經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高年資骨科醫師經體征觀察有慢性腰痛及外傷,呈放射性痛或受壓痛,腰部功能減退,且經CT、MRI等影像學顯示腰椎間盤膨出,最終確診為LDH;②年齡40~70 歲;③未行諸如經皮椎間孔鏡髓核摘除術等手術治療,均行保守治療。 排除標準:①合并椎管狹窄、腰椎滑脫等嚴重病變;②肝腎功能重度不全;③機體功能差,難以配合護理實施。 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并已征得患者及家屬同意。
患者均接受保守治療。 對照組給予常規康復護理,譬如體征觀察、飲食指導、運動療法、康復訓練及心理護理等。 于常規康復護理基礎上,觀察組采取中醫特色多維康復護理。 ①中醫特色膳食指導:不同于常規康復護理飲食指導中攝入清淡、 易吸收食物,多進食蔬菜水果,切忌辛辣油膩生冷食物攝入等,是基于中醫辨證分型下合理制定的飲食策略及藥膳養生方案,譬如寒濕阻痹型,宜攝入羊肉、豬肝、木瓜等溫經祛寒、通絡利濕之品,避免河蟹等性涼食物攝取,并輔以生姜羊肉湯等藥膳進行養生, 或如濕熱痹阻型,則應多食豬肚、小豆及冬瓜等食物,藥膳以利尿解毒之薏米粥、絲瓜瘦肉粥等食用為佳;②中醫特色康復訓練:涵蓋運動療法及導引術。 除運動療法中仰臥起坐、直腿抬高、空地倒走、腰部旋轉、體操等,還加入太極拳等中醫運動項目,且創新性實施健身氣功八段錦等導引術,通過護理人員視頻教學、親身示范及教授口訣要領,“以腰為軸”,有節律吞氣吐納,類同于腹式呼吸配合提肛呼吸及閉氣法, 通過不同招式變化,可調通三焦,舒經活絡,利于腰部功能恢復;③中醫特色情志護理:于既往心理護理中,考慮患者性格特征,基于中醫辨證分型, 以陰陽平衡理論進行勸慰開導,使患者了解疾病臟器與心理的聯系,可緩解焦慮、恐慌情緒,降低顧慮,調和情志,通過移情易性法,以音樂、讀書等方式有效轉移患者注意力,可降低疾病疼痛感受,對康復訓練恐懼感減輕,通過以情勝情法,循“五行相克”中醫觀點,以積極情緒變化緩和滋生的負性情緒干擾,并以釋疑解惑法及時明晰患負性心理并有效溝通,解決患者問題及疑惑,善用中醫心理疏導技巧,循循善誘,以使患者達到行與神俱、氣和志達、榮衛通利等良好情緒狀態;④中醫特色醫療護理:包括中藥外敷、針灸及拔罐等。 中藥外敷:通過川續斷、雞血藤、細辛等中藥材配置成藥液,將其于紗布上涂抹均勻后外敷于患者腰椎間盤突出部位, 并用理療燈進行熨熱,控制時間30 min。 針灸:根據患者體質及病情取大腸俞、腎俞、腰陽關、關元俞、環中、陽陵泉、委中及環跳等穴合理進針,均勻提插捻轉,采用平補平瀉法,行針得氣,留針20~30 min/次,1 次/d,對暴露部分用毛毯覆蓋進行保溫。 拔罐:于針灸結束后于同穴位處進行拔罐治療,以揉、按、推等手法輕柔按摩腰部及雙下肢,有助于肌肉放松,利于痙攣解除,時間以20~30 min 為宜,1 次/d。 兩組均持續護理2 周。
觀察兩組疼痛狀況、功能康復水平、焦慮抑郁程度及睡眠質量。 ①疼痛狀況:以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進行測定,于護理第14 天進行評估,由一10 cm 直線劃分疼痛狀況梯度,分值計0~10 分,以0 分計無痛,1~3 分計可忍受輕微疼痛,4~6分計尚可忍受中度疼痛,但可影響睡眠,7~10 分難以忍受且伴有重度疼痛。②功能康復水平:以日本骨科協會評估治療分數(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5]及Oswestry 功能障礙指數(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6]綜合評定,測量時點為入院當天至護理第14 天。JOA 中采用腰椎功能評分,計主觀癥狀(0~9 分)、體征(0~6 分)、日常活動自理(0~14分)、膀胱功能(-6~0 分),共計29 分,評分越高,腰椎功能越佳;ODI 合疼痛、生活自理、行走、坐立等10 條目,每條目0~5 分,評分越高,功能障礙程度越深。③焦慮抑郁程度:以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7]、抑 郁自評 量 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8]總體評定,測量時點為入院當天至護理第14天。SAS、SDS 均有20 條評估項, 以4 級評分法評定情緒程度,按統計粗分作X 值,運用Y=1.25X 公式測算得標準分(取整數)。 按中國常模標準,SAS 評分臨界值為50 分,SDS 評分截點為53 分。 上述兩項量表評分與焦慮、抑郁程度均呈正相關。 ④睡眠質量:以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9]進行測定,于護理第14 天進行評估,共計8 評估項,每項0~3分,<4 分視作無睡眠障礙,4~6 分視作疑似失眠;>6 分視作存在睡眠障礙。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疼痛狀況輕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疼痛狀況的比較[n(%)]
護理前,兩組JOA、ODI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JOA 評分高于本組護理前、ODI 評分低于本組護理前, 且觀察組JOA 評分高于對照組,ODI 評分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功能康復水平的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功能康復水平的比較(分,±s)
注 與本組護理前比較,aP<0.05;JOA:日本骨科協會評估治療分數;ODI:Oswestry 功能障礙指數
組別 JOA 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ODI 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n=41)觀察組(n=41)t 值P 值13.69±1.48 13.61±1.43 0.249 0.804 16.24±1.26a 20.15±0.97a 15.745<0.001 43.25±3.79 42.88±3.66 0.450 0.654 33.16±2.51a 28.34±2.43a 8.834<0.001
護理前,兩組SAS、SD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SAS、SDS 評分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程度的比較(分,±s)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程度的比較(分,±s)
注 與本組護理前比較,aP<0.05;SAS:焦慮自評量表;SDS:抑郁自評量表
組別 SAS 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SDS 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n=41)觀察組(n=41)t 值P 值61.23±4.12 60.89±4.07 0.376 0.708 55.38±3.45a 47.12±2.69a 12.090<0.001 57.46±3.27 57.25±3.22 0.293 0.770 53.24±2.71a 46.12±2.35a 12.710<0.001
觀察組整體睡眠質量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4 兩組患者睡眠質量的比較(例)
LDH 是以腰痛、 坐骨神經痛等為主要癥狀的退行性病變。 國內外發病率達15.2~30.0%,且有朝年輕化發展趨勢[10]。 而循LDH 發生機制,據Chen 等[11]研究指出,LDH 發生與局部肌肉和軟組織密切相關,尤當維持脊柱功能的腰椎間盤深層肌肉——多裂肌異常時,機體腰椎功能有明顯下降。 目前,LDH 治療以手術及非手術治療為主, 因手術治療需負擔高昂手術費用,無法確保徹底根治,且術后并發癥及復發率未能有效解決, 故我國民眾對手術治療接受度不高,多傾向于非手術治療。 而經Yuan 等[12]薈萃分析非手術治療LDH 有效性及安全性發現,該治療手段可使LDH 患者獲益。而于非手術治療期間配合護理實施,有助于療效增進,且利于患者癥狀改善及病情恢復。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疼痛狀況輕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提示基于中醫特色多維康復護理對于疼痛癥狀緩解更為有效,原因系于中藥外敷利于藥物吸收,從而迅速起效,疼痛癥狀緩解更快,于大腸俞、腎俞、腰陽關、關元俞、環中、陽陵泉、委中及環跳等穴合理進針,譬如大腸俞進針有助于痙攣解除,腰痛緩解,委中穴進針有助于坐骨神經痛改善;而拔罐可起祛風散寒,舒經活絡之效,從而達到消炎止痛目的[13]。這與王紅梅等[14-15]研究有一定相關性。而據吳美華等[16]研究觀點,LDH 屬一類慢性易復發疾病,在長期持續性治療多伴有疼痛癥狀, 由此易滋生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且疼痛程度越深可加重患者不良情緒及感受。 由此,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兩組SAS、SDS 評分低于護理前, 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這進一步提示上述疼痛癥狀緩解的準確性。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兩組JOA評分高于本組護理前、ODI 評分低于本組護理前,且觀察組JOA 評分高于對照組,ODI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提示基于中醫特色多維康復護理可改善LDH 患者腰椎功能水平。 具體分析原因在于[17-21]:①增設中醫飲食策略及藥膳養生方案,通過辨證分型合理攝取食物,并針對性給予藥膳,患者機體功能恢復加快,由此具有足夠精力配合康復訓練實施; ②增加太極拳等運動療法項目,患者腰椎血液循環加快, 且強化了腰肌活動功能,且引入健身氣功八段錦等導引術, 患者機械壓迫改善,力學平衡調整良好,有助于腰椎功能盡快恢復。這與吳義娟等[22]研究呈較大相關性。 除此之外,熊海燕等[23-24]研究表明,康復護理結合針灸理療有利于睡眠質量改善。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整體睡眠質量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上述研究較相符。
綜上所述,中醫特色多維康復護理用于LDH 患者治療,療效確切,患者不僅疼痛狀況得到改善,功能康復水平提高,且改善了焦慮、抑郁程度,利于睡眠質量改善,具有較高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