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湖、李永紅、王召元、劉國儉、常瑞豐、田啟航、尹紅媛
(1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昌黎果樹研究所 昌黎 066600;2昌黎縣農業農村局)
本文件規定了設施桃栽植技術、管理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方面的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秦皇島市轄區設施桃的生產。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5084-2005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GB 19175-2010桃苗木
NY/T 3046-2016設施桃蜜蜂授粉技術規程
DB13/T 1479-2011果樹調虧灌溉技術規程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設施桃:以提早成熟期為目的,采用溫室或塑料大棚栽培桃樹。
定干:為提高果樹栽植的成活率和在適宜部位抽生出理想的枝條,苗木栽植后在一定的部位剪截。
需冷量:桃樹打破自然休眠(內休眠)所需的有效低溫時數。
4.1 苗木 溫室定植桃苗應選用一級苗,苗木質量應符合GB 19175-2010要求。
4.2 品種 中桃緋玉、中桃紅玉、京清17號、中油桃15號、中農金輝、中油蟠9號、金霞蟠桃等,以上品種僅供參考。
4.3 栽植密度 樹形為叢狀開心形,株距0.8~1.0 m,行距1.3~1.5 m;傾斜主干形,株距1.0~1.2 m,行距1.5~1.8 m;Y樹形,株距0.8~1.0 m,行距1.8~2.4 m。
4.4 栽植時間1-4月桃樹萌芽前栽植。
4.5 栽植方法 采用起壟栽培,壟臺高10~20 cm,寬30~40 cm,南北行向定植。
4.6 幼樹整形1)叢狀開心形:定干30~50 cm,留3~5個新梢呈杯狀形生長;2)Y形:定干30~50 cm,當新梢50~60 cm時選擇2個伸向行間的新梢呈Y形夾角40~50°;3)傾斜主干形:定干50~70 cm,樹干向南傾斜,與地面交角60~70°。
5.1 休眠期 覆蓋保溫,白天覆蓋夜間揭開,保持溫度5~9℃,保持土壤濕潤透氣,滿足栽植品種的需冷量;其樹體修剪采用長枝修剪法。
5.2 升溫期 白天溫度19~20℃,夜間溫度8~10℃;疏除枝條背上和基部花芽。
5.3 花期 白天溫度20~23℃,不超過25℃,相對濕度60%~70%,夜間溫度8~10℃;進行蜜蜂授粉或人工輔助授粉,按NY/T 3046-2016設施桃蜜蜂授粉技術規程執行。
5.4 果實生長期1)幼果期:白天溫度20~23℃,夜間溫度8~10℃,二氧化碳濃度300~800 ppm,保持土壤濕潤透氣;疏果控產,新梢摘心,避免大肥大水,保持溫濕度均衡,促進果核硬化;2)膨果期:白天溫度26~28℃,夜間溫度10~12℃,保持棚膜清潔;使新梢停長,進行調虧灌溉,按照DB13/T 1479-2011果樹調虧灌溉技術規程執行;3)著色期:白天溫度31~33℃,夜間溫度12~15℃;通風調溫方式為頂風口和腰風口同時聯動,腰風口內設置風障避免冷風直吹樹體;4)成熟期:依據成熟度可分2~3次采收,商品標明產地、品種、品質級。
5.5 采收后 氣溫穩定在8℃以上時揭掉棚膜,縮冠修剪,控制樹高,樹高低于溫室高度的1/2。6月疏除徒長枝或短截促分枝;7月初控梢促花;9月疏除密集、交叉枝,一次性施足腐熟農家肥、餅肥、袋控緩釋肥等。
6.1 病害 防治灰霉病、細菌性穿孔病、白粉病、炭疽病、褐腐病,可采用噴淋沖洗法進行物理防治。于落花期沖洗掉殘存花蜜和葉片蜜腺上的糖分,視土壤水分情況結合澆水每10 d左右沖洗1次;水質按GB/T 5084-2005農田灌溉水質標準。沖洗程序:每次重復2遍,第1遍水潤濕,使干固的糖分溶解,間隔5~10 min,第2遍需要水分流淌,淋洗掉糖分。防治根瘤病,苗木定植前用K84菌劑2~3倍液蘸根浸泡,浸泡時間不少于10 min。
6.2 蟲害
6.2.1 桃蚜 可利用桃蚜秋季遷飛特性,10月夜間氣溫低于7℃開始,覆蓋溫室,阻隔桃蚜進入溫室;新植幼樹需在萌芽期噴霧啶蟲脒25%乳油2 000~3 000倍液進行防治,農藥品種僅供參考。
6.2.2 葉螨 可利用溫室桃休眠覆蓋時期,連續3 d于傍晚噴水,桃樹及環境長時間保持水膜,致越冬害螨窒息死亡。
6.3 桃潛葉蛾 桃潛葉蛾采用粘蟲板性誘劑誘殺,每15~20 m懸掛1個,避開蜜蜂授粉期。
6.4 桑白蚧 利用桑白蚧集中發生特點,桃樹發芽前用竹片等工具刮治。
6.5 蝸牛、蛞蝓 樹干上涂刷羧甲基纖維素·藍礬糊,環樹干一周,阻止蝸牛、蛞蝓上樹為害。
6.6 梨小食心蟲 揭開棚膜后,梨小食心蟲采用性迷向方法防治,在溫室后墻和前沿棚架上每3~4 m掛迷向絲1根或涂抹迷向素膏劑2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