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社崗,徐凌飛
(1陜西省蒲城縣果業發展中心 715599;2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
梨樹枝梢生長及果實發育會消耗大量當年樹體養分,因此,果農應于9月中下旬至10月初早施基肥,越早越好,以促使樹勢盡快恢復。因為此時正值梨樹根系生長高峰期,傷根容易愈合萌發新根,且地溫較高,微生物活動較強,施入的肥料腐熟分解速度快,梨樹易于吸收。
基肥可選用腐熟的羊糞、雞糞、豬糞等有機肥,盛果期梨園按照“斤果斤肥”的標準,每667 m2再混加15∶5∶10的復合肥40 kg,施肥深度以20~30 cm為宜。另外,有些梨園一般都生草,果農在施肥前要先進行割草作業。施肥采用條溝撒施旋耕的方法施入,施肥后及時灌水。此外,還有些果園應用沼液灌溉。
采果后,果農要及時揭除樹行內覆蓋的地膜,并對梨園行間割草后進行土壤旋耕耕翻,深度盡量達到20 cm。旋耕耕翻結合上面施肥進行,不僅可疏松土壤,增強通透性,還能及時促使產生新根,有利于梨樹根系愈合和秋梢及時停長,促使枝條成熟,利于養分積累和安全越冬。
另外,深翻可把躲藏在樹冠下土層準備越冬的害蟲翻出地面,讓鳥類啄食或凍死,還能將地面的病葉僵果及躲在枯草中的害蟲深埋地下,使其翌年不能順利出土而被悶死,減少病蟲源。在干旱的地方,果農還要加強澆水的工作。
根據梨果品種特點、上市時間、運輸距離和條件、貯藏時間等因素,果農要選擇合適的成熟度適時采收。
分期分批采摘,可提高果實品質及商品果率,對提高果實產量也有一定作用。因此,果農在采收果實時,應先采樹冠下部及外圍果,再采樹冠上部及內膛果,先采摘達到收購標準的大果,過5 d左右再采摘一次,分2~3次采收結束。綠色及黃白色商品梨,一般帶袋采收,這樣可避免果實采收及運輸中擦傷果面。紅皮梨套袋果則要在采收前15 d左右去袋,并摘除距果實5 cm以內的貼果葉、遮光葉,以利果實著色。
具體修剪方法為:疏除或回縮內膛無效枝、重疊枝、徒長枝及競爭枝,重點是內膛枝和當年生枝,修剪量不宜大。對成枝力低的品種要注意選留有空間的缺枝部位的背上枝,拉倒緩放促其成花結果。
秋季梨園的主要病害有梨白粉病、黑斑病、黑星病,蟲害有梨木虱、葉螨、梨小食心蟲、大青葉蟬等。要防治這些病蟲害,果農可在采收前20 d集中噴1次高效氯氰菊酯+阿維菌素+寧南霉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