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陜西省交通運輸廳、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關于啟用〈陜西省高速公路車輛通行費票據(電子)〉通知》,標志著陜西高速公路通行費票據“紙改電”推廣工作進入實施階段。
今年年初,西寶和潼西高速公路全線33個收費站已開展通行費票據“紙改電”先行試點。預計11月底,陜西高速公路收費站將落地“紙改電”場景應用,單車通行效率提升6.34%,降低票據印刷成本40%以上,全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6噸。此外,電子票據支持20年保存周期,方便用戶隨用隨取。
為提高高速公路運營服務質量,陜西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運營管理分公司還著手編制了《高速公路MTC車道移動支付電子發票建設方案》和《高速公路通行費票據電子化項目試點工作方案》,有效提升數字化管理水平,落實節能減排和綠色交通發展理念。
近日,重慶市交通局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重慶市分行舉行戰略合作協議集中簽約儀式,共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資金超100億元,簽訂貸款協議超20億元,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支持農村公路網高質量發展,加快啟動新一輪農村公路建設和改造。
目前,重慶市共有25個區縣有政策性貸款融資意向,涉及普通公路項目近2000個,投資超700億元,預計需要銀行融資超200億元。
“十四五”時期,重慶計劃新改建農村公路1.6萬公里、干線公路4000公里,總投資700億元,實現鄉鎮通三級及以上等級公路、較大人口規模自然村(組)通硬化路,推進建制村雙車道公路建設和農村公路拓寬改造,進一步完善農村公路網絡。今年,重慶計劃新建“四好農村路”3200公里,截至7月底已建設完成2687公里,新增413個村民小組通硬化路,完成農村公路安防工程2518公里、危舊橋梁改造77座。
近日,河北省交通運輸廳印發《關于推進信用交通高質量發展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的20條措施》,對推進信用體系建設進行部署。
“20條措施”提出,深化信用創建,促進高質量發展。保持高位推進,定期進行專題研究部署,制定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和任務分解清單,明確牽頭單位和落實主體,積極引入第三方信用咨詢機構;打造典型示范,制定信用指數體系指標,開展誠信企業培樹活動,加強質量品牌培育示范推廣;做好總結推廣,建立信用體系建設聯絡員和信用交通月報機制,推廣信用監管中形成的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近日,據山西省政府新聞發布會消息,“山西路橋綠色智慧交通換電站”項目將在全省范圍內開工建設。2025年前,山西交通控股集團將依托5763公里高速公路、1.8萬公里國省干線公路的服務區,以及沿線物流園區、大型工礦企業等,分期、分批建設完成1000個電動重卡充換電站。
受能源價格波動和政策支持引導,山西省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持續旺盛。今年1月至7月,吉利山西基地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長389%。山西將根據公交、出租汽車、道路貨運、旅游客運等行業的實際需求,分別與臨汾、朔州、大同、晉中等地交通運輸管理部門,以及網絡貨運龍頭企業、旅游集散中心等進行溝通對接,積極推介新能源車輛在當地市場的應用。
9月7日,由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牽頭設計的全國最長最大公路水下盾構隧道——海太長江隧道在江蘇南通開工建設。海太長江隧道是公鐵復合過江通道,起自江蘇南通海門區滬陜高速,止于太倉滬武高速,全長約39.07公里,其中過江隧道長約11.2公里,盾構橫斷面外徑16米,設計時速100公里,采用雙管雙向六車道。
海太長江隧道是我國最長公路水下盾構隧道、斷面最大的水下盾構法隧道,也是全國首個采用直達地面的救援車專用通道和區段式排煙方式的隧道。設計過程中,設計團隊共開展了60余項專題研究,對隧道結構及防水與防火一體化、防災減災、綠色低碳、施工與裝備和智能建管養等技術進行了系統研究。
近日,甬臺溫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臨海青嶺至溫嶺大溪嶺段項目獲浙江省發展改革委核準。這是近半月內,繼三門麻岙嶺至臨海青嶺段之后,獲得浙江省發展改革委核準的甬臺溫高速公路擴容改造又一段工程,至此,甬臺溫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臺州段全線獲批。
臨海青嶺至溫嶺大溪嶺段項目起點位于臨海市沿江鎮,與甬臺溫高速改擴建工程三門麻岙嶺至臨海青嶺段相接,項目終點位于溫嶺市大溪鎮,在大溪嶺至湖霧嶺隧道內接甬臺溫高速改擴建工程溫州段。路線總長約40.2公里,總體采用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時速100公里;其中,黃土嶺隧道至院橋服務區段約20.3公里采用設計時速120公里。
9月12日,福建省首座全橋預制裝配化跨海大橋——廈門第二東通道(簡稱“翔安大橋”)主橋合龍。翔安大橋項目西起自枋鐘路與金尚路交叉口,向東以連續梁橋跨廈門東側海域,終于翔安大道,全長約12公里,其中跨海橋梁(海中區)長約4.5公里,是交通強國福建先行示范重點項目,也是福建省“六縱十橫”規劃高速路網中的“一縱”,和廈門市“兩環八射”快速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跨海橋梁為單幅變高變截面連續梁橋,主線按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80公里,設計使用年限100年。
大橋海中橋梁墩臺和鋼箱梁預制裝配化率100%,全線共有35個預制墩臺、36節鋼箱梁,均采用工廠化預制、裝配式吊裝。其中,預制墩臺采用豎向干接縫匹配預制工法,是繼港珠澳大橋之后國內第二個、福建省首次在跨海橋梁中應用。
近日,云南玉溪至楚雄高速公路全線通車運營。通車后,玉溪到楚雄僅需約1.5小時,結束了云南省雙柏縣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
玉楚高速是國家公路網規劃和云南省道網規劃中廣昆高速聯絡線G8012彌勒至楚雄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起于玉溪市研和街道多依樹村,經玉溪、昆明、楚雄3個州市7個縣區,止于楚雄市大壩村,全長190.597公里,橋隧比高達61.37%,設計時速100公里,概算投資349.8億元。玉楚高速公路項目,創新了軟弱圍巖隧道涌水處理、大傾角隧道錨快速開挖等工藝工法,通車后對完善滇中路網、促進云南生產要素流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