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咖
(六安職業技術學院 圖書館,安徽 六安 237000)
六安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于2006年已全面實現自動化、網絡化管理。目前采用的是妙思文獻集成管理系統[1],借助該系統,成功實現了采購、閱覽、編目、流通、圖書經費等管理的自動化。圖書館現有紙質圖書50余萬冊,電子圖書約300萬冊,擁有中國知網、萬方數據、讀秀、CIDP制造業數字資源平臺等6個數據庫。
圖書館現有教職工8人,在年齡構成上,館員老齡化現象非常嚴重,其中50歲以上的館員占比約為62%,且長期從事人工借還、圖書上架等機械性、重復性工作,職業倦怠感也非常嚴重,創新服務動力不足。目前圖書館的服務模式仍然是讀者提出需求,根據讀者需求提供相應的服務,服務方式比較傳統也比較被動。圖書館作為服務性行業,被動化的服務模式對于圖書館的發展來講無疑是最為致命的。
這些因素的制約,再加上近些年館藏資源的增加、學校的發展、學生結構的變化和圖書館技術的更新換代,原有圖書館無論是在面積上還是設施上已嚴重不能滿足當前教職工和學生的需要,所以學校的圖書館亟須轉型發展。為了給廣大師生提供優質的服務,校黨委召開多次會議,經討論,學校于2020年11月決定對圖書館整體搬遷,借助新館建設的機會,同時建設智慧圖書館。
六安職業技術學院智慧圖書館建設以服務學校發展、支撐教學改革為指導思想,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需求,以圖書館智慧化設施、智慧化信息資源服務為建設內容,建設集信息、人工智能為一體的智慧圖書館,主動深入為教學科研提供信息資源支撐,使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登上新臺階。
由于資金限制,六安職業技術學院智慧圖書館采用分期進行:一期建設主要是對館內所有圖書進行升級改造,主要是圖書自助借還功能的實現;二期是在一期建設的各個系統都發展成熟的情況下,對期刊、報紙和圖書館的延伸服務功能進行建設,如無感借閱、移動書亭的建設等。智慧圖書館采用與公司合作的方式進行。筆者從硬件建設、軟件建設和其他設施建設3個方面對智慧圖書館的建設進行介紹。
3.1.1 安全設施
安全無小事,為了最大限度保障讀者的安全,在圖書館入口處設置閘機,讀者可以通過刷校園卡或刷臉進入圖書館,這樣既能進行讀者身份識別,也可以防止由于人流過大造成踩踏事故的發生。在書庫,采用隱藏式安全檢測門禁,門禁系統與智能化的借還系統相關聯,讀者借書成功后,門禁系統可以立即捕捉到借出的圖書信息,并對此本圖書進行放行操作,使讀者能夠順利離館[2]。另外,還有自助圖書除菌機,它可以對讀者借閱過的圖書進行除菌消毒處理,保證書籍的干凈衛生,降低病毒的傳播擴散,最大限度保證讀者的身心健康,為讀者的健康提供安全屏障。
3.1.2 讀者使用設備
(1)圖書查詢機。
讀者可以根據自己所知的圖書信息(名稱、關鍵字、索書號等)進行查詢,查詢機就會顯示圖書所在的架位信息并提供引導路線;另外,圖書查詢機也可以根據讀者所查詢的圖書架位信息,提供引導路線,引導讀者快速獲取圖書。
(2)自助圖書借還機。
讀者只需將一卡通放在讀卡區,自助圖書系統識別成功后再點擊需要的操作,系統將自動完成。在借還書的過程中,自助借還機還可以對圖書自動進行充磁消磁,其操作非常方便和科學。跟以前的人工借還相比,自助圖書借還機的投入使用,將會使圖書借還的過程變得更為自由、便利和流暢,圖書館的服務質量也會得到很大的提高,這對于流通環節來說無疑是一個突破性的改變。
3.1.3 圖書識別設備
(1)RFID圖書標簽。
在可借閱的圖書內頁上粘貼RFID標簽后,有關此本圖書的信息(如作者、出版社、圖書內容簡介等)都會存儲在此RFID標簽里,自助借還機內裝有RFID讀寫器[3],在系統設定的范圍內,自助圖書借還機就可以讀取圖書內頁上粘貼的RFID圖書標簽信息,讀者按照系統提示,選擇相應的操作,即可實現自助借還等操作。
(2)RFID層架標簽。
RFID層架標簽一般是粘貼在每一層的書架上,主要記錄粘貼處的架位信息以及此單元格內所有圖書的信息。層架標簽配合移動盤點車使用,可以提高圖書盤點的速度和準確率。將RFID圖書標簽和RFID層架標簽關聯后,可以迅速實現圖書的定位,提高查找圖書的速度和正確率。
3.1.4 館員工作設備
(1)標簽轉換臺。
標簽轉換臺與現有的文獻集成管理系統實現無縫對接,標簽轉換臺上安裝有條形碼閱讀器,此閱讀器通過掃描書籍上的條碼,系統成功識別后,原數據庫中存儲的條形碼信息與RFID標簽存儲的信息會通過標簽轉換臺自動完成轉換操作,標簽轉換臺同時會將轉換后的相關信息保存到RFID數據庫中,最后系統再將架標等信息寫入RFID中[4]即完成標簽轉換工作。這一過程全部由標簽轉換臺完成,無須人工參與,極大地節省了人力。
(2)移動盤點車。
工作人員使用移動盤點車自帶的無線手持式讀寫設備掃描在架圖書,手持式讀寫設備在書架上依次劃過,數秒內多本圖書的掃描在一次操作中即可完成[5],掃描出的層架信息和圖書信息將傳至移動盤點車的電腦屏幕。與過去逐本清點模式或傳統條碼掃描清點模式相比,不僅速度快,操作起來也非常簡單方便,而且還可以保證較高的準確率。
(3)館員工作站。
館員工作站主要用于幫助管理員對多本圖書進行借還、查詢等操作,還可以對圖書盤點、編寫標簽、業務統計、用戶管理等進行大批量快速的操作[6],它可以提高館員的工作效率,同時也是圖書館館員與讀者間最重要的接口。館員工作站的出現也改變了傳統館員的工作模式和工作內容,對館員的各項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導航地標。
導航地標是直接貼在地面上所形成的標識,工作人員在使用移動盤點車時,可以根據導航地標確定圖書上架路徑,到達上架位置時會自動彈出需要上架圖書的架位和書名提示,這將減輕工作人員上架工作的煩瑣性,進而提高圖書上架的效率。
3.2.1 SIP2接口
圖書館原有的文獻集成系統與智慧圖書館所用的系統是不同的兩個系統,原有的文獻管理系統中的信息還有很大的利用價值。如何使兩個不同的系統相互兼容,數據相互傳遞使用,是傳統圖書館升級為智慧圖書館的關鍵技術。目前,不同系統之間數據交換的接口協議通常使用的是SIP2協議[7]。RFID智能圖書管理系統通過SIP2協議與現有的文獻集成管理系統進行無縫連接,實現兩個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和使用。
3.2.2 圖書館智能化設備管理平臺
圖書館智能化設備管理平臺與現有的妙思文獻集成管理系統無縫對接,可以對RFID終端設備(如自助借還機、圖書盤點系統等)及終端設備的狀態進行集中監控,實現RFID設備狀態的實時記錄和運行日志的接收。此外,圖書館智能化設備管理平臺還可以對各系統的用戶、角色、權限進行統一分配和管理,可以有效地提升圖書館集中統一管理的能力。
3.2.3 大數據統計分析展示系統
在系統的運行過程中,讀者所有的操作行為都會被主動地詳細記錄,包括當前在館人數、圖書館流通量、讀者借閱行為方式等。大數據統計分析展示系統可以快速地對原始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并展示在大屏幕上,入館人員通過大屏幕對本館的基本情況可以了然于心,同時也便于館員隨時掌握讀者對圖書館資源使用的情況和讀者偏好,對圖書館進一步開展精準化服務、個性化服務提供數據支撐。另外,大數據統計分析展示系統還可以動態展示館內溫度、濕度、PM2.5等環境數據。
由于各種原因,圖書館目前并未開通微信公眾號,此次借智慧圖書館建設的機會,微信公眾號也會一起開通建設運營,微信公眾號與現有妙思文獻集成管理系統對接,實現最新資訊推送、圖書查詢功能。讀者登錄自己賬戶之后,還可以進行圖書借閱、轉借、預約等操作。在后期微信公眾號運營中,還會根據大數據統計分析系統提供的數據對讀者提供針對性、精準性的新聞資訊和圖書信息。另外,此次智慧圖書館一期計劃采購的設備還有自動升降書車、還書箱、多功能電子閱讀機、行李智能存儲柜、閱覽桌等設施,后期也會對館內的文化空間進行設計布置。
目前,學校智慧圖書館項目已驗收結項,接下來還有很多需要做的,當前最主要的是要做好讀者培訓工作和人才的引進。
讀者培訓工作。讀者是第一位的,也是最根本的。圖書館的讀者主要為教師和學生,將分別針對教師和學生制定宣傳培訓方案,以讀書俱樂部為抓手,通過專題講座、入館教育、實地操作、網絡培訓等形式分批次對讀者進行宣傳教育培訓。
人才的引進。人才是圖書館發展的第一原動力,智慧圖書館建成后,其運行管理和更深層次的開發建設都需要技術人才的支撐,才能保障其正常運轉。亟須引進具有“物聯網”“智聯網”“人工智能”技能以及“互聯網+”思維的復合型人才[8]。接下來也會制定具體的人才引進計劃,給圖書館注入新鮮有力的血液,為圖書館的建設添磚加瓦。
對于任何一個圖書館來講,無論技術怎么升級,無論技術怎么高端,技術始終只是手段,服務才是最根本的。圖書館作為高校的教輔部門,是學校有機整體的組成部分,是智慧校園的重要一分子,所以要主動地、有深度地融入智慧校園的建設。當前還處于智慧圖書館一期的建設階段,也僅處于智慧圖書館的初級階段,距離真正意義上的智慧化圖書館還任重道遠。隨著一期建設的完成和投入使用,智慧圖書館二期也會提上日程,屆時學校的智慧圖書館將會更加完善。筆者也希望本文可以為其他院校或機構建設智慧圖書館提供借鑒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