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強,崔志軍,張訓霞,牟俊達,劉 洋
山東濰坊煙草有限公司,山東濰坊 262600
在煙草種植的過程中,大部分種植規范屬于種植過程等相關活動的重要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起到規范與指導的作用。想要使煙草種植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研究種植過程中的相關規范及其造成的影響,使煙草種植行業更加科學化、規范化、合理化。在煙草種植過程中,通過應用良好農業規范,使煙草種植滿足生產需求的同時,還能提高產品質量、保護種植環境。由此可見,在煙草種植過程中應用良好農業規范起著重要作用。
良好農業規范簡稱“GAP”,是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的縮寫,從廣義上來說,良好農業規范作為一種適用方法和體系,通過經濟的、環境的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措施保障質量。良好農業規范主要針對未加工和簡單加工即出售給消費者與加工企業的大多數作物種植、采收、清洗、擺放、包裝以及運輸過程中常見微生物的危害控制,其關注的是新鮮作物的生產與包裝,不局限于農場,還包含從農場到消費者手中的整個食品鏈的全部步驟。良好農業規范有以下幾點優點:首先,良好農業規范能夠提升農業生產標準化水平,提升產品品質與安全水平,有效提高消費者信心。其次,良好農業規范能夠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增加企業與生產者的收入。再次,良好農業規范能夠增強生產者的安全意識與環保意識,有利于保護勞動者的健康。最后,良好農業規范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能夠有效增加自然界的生物多樣性,使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我國人口不斷增加,對可種植土地的使用頻率逐漸上升,為了保障作物生產數量,部分生產者會大量使用化肥。還有部分生產者在面對病蟲害時會使用大量農藥進行殺蟲。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會導致化學物質殘留在土壤中,土壤自身恢復能力下降,化學物質隨著作物的種植,被煙草吸收,殘留在煙葉上,嚴重影響煙葉的質量。而將良好農業規范應用于煙草種植中,能夠有效提高煙草種植質量,使煙草種植過程更加科學、規范,為消費者提供安全保障。
目前,我國的農業生產快速發展,但存在諸多不足,比如部分農業生產過程不夠規范,所遵循的標準落后,無法滿足現代化農業生產需求。煙草種植行業也是如此,部分煙草種植工作者的種植過程不夠規范,不符合現代化要求。因此,在煙草種植過程中應用良好農業規范,能夠加快煙草種植現代化進程,同時能夠進一步優化煙草種植的組織形式,有效提高煙草種植產業化水平,使煙草種植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改善生態環境已經逐漸成為我國重要課題之一,受到多方關注,只有改善生態環境,才能夠增強人們生活幸福感。然而,由于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破壞了土壤的恢復能力,在影響煙草種植質量的同時也嚴重影響了生態環境。良好農業規范要重視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統一,因此將良好農業規范應用于煙草種植中,在為煙草質量提供保障的同時,也能夠有效改善生態環境,有利于實現煙草種植的可持續發展。
盡管隨著近幾年人們開始注重身體健康,煙草需求量逐年下降,但依舊有211萬t的重量。由此可見,煙草市場需求量較大,在煙草種植的過程中在保障煙草質量的同時,還需要保證煙草的產量。除了保證中國煙民的需求外,還需要考慮煙草出口,導致對煙草產量的需求不斷增加,煙草種植生產者會為提高煙草產量而使用大量化肥、開墾更多種植面積等方式,因此需要制定規范來規范生產者的各種行為。
煙草種植過程需要規范,否則會影響煙草的產量與質量。一般在春季種植煙草,8月左右收獲,因此需要在冬季就開始深耕,并且深度需要大于40 cm。在煙草還處于幼苗時,需要在一定溫濕條件下生長,因此需要移株。移株需要注意溫度、時間以及土壤情況等因素。另外,生產者需要不斷進行打杈和摘花芽的工作,防止其消耗養分。最后,需要辨認煙草葉是否成熟,每成熟一片收獲一片,然后將收獲的煙草葉進行干燥工序。整個過程是需要規范操作的,因此需要生產者具備豐富的煙草種植經驗和掌握大量的理論知識。
在種植煙草后,需要進行田間管理,田間管理包括煙苗控制、中耕培土、打頂除芽、水分管理等。煙苗控制是為了保障煙苗在日后生長過程中的成活率和生長質量;中耕培土能夠疏松土壤、去除雜草、減少寄生蟲;打頂除芽能夠防止頂芽與煙苗搶奪養分,確保煙苗有充足的養分成長;水分管理較難,需要注意煙苗生長前期和后期水分需求的差異,同時需要不斷觀察煙株,及時補充水分,但不能出現田間積水。田間管理技術不成熟會嚴重影響煙草種植的質量和產量[1]。
在煙草種植的過程中,煙草溯源系統建設是關鍵任務之一。可溯源性指的是追溯所考慮對象的歷史、應用情況或所處場所的能力。在煙草種植中指煙草質量溯源與煙草產品追蹤。煙草溯源能夠在保障煙草質量的同時,保證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健康情況。煙草質量溯源指的是追溯煙草產品的來源、生產和加工過程,通過某個特定標識,可以追溯到煙葉生產的具體情況,是對煙草質量進行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想要將良好農業規范應用于煙草種植過程中,可以增強煙草種植的可溯源性。首先,可以劃分煙草種植的土地,然后對所劃分的土地、煙草類型、煙草種植品種、干燥工藝等進行有效標記,便于煙草溯源。其次,在進行可溯源性標記的過程中,應該以記錄煙草單位文檔為基礎,文檔內容應該包含從種植幼苗開始到干燥的煙草整體生產過程,同時應該詳細記錄煙草田間管理內容。
煙草種植有諸多衡量標準,煙葉質量屬于其中較為重要的一個標準,煙葉質量與土地情況、環境、種植過程、田間管理等諸多因素密切相關,其中一個因素出現問題則均會影響煙葉的質量。因此,想要將良好農業規范應用于煙草種植過程,可以控制煙草質量。煙葉的品質需要符合良好農業規范的種植要求,在防治病蟲過程中,需要在保護煙草質量的前提下使用農藥,嚴格按照操作規范進行。在田間管理的過程中,需要提前檢測好土地情況,做好肥料和農藥使用、水分管理等計劃,同時需要詳細記錄數據。將所記錄的數據和信息進行數據化管理,便于查找和保存數據,防止出現數據丟失的情況。除此之外,還需要注意種植地區周圍的情況,防止不可抗力對煙草質量造成影響,如部分種植區域周圍會經常有野生動物出沒,部分種植區域周圍有嚴重的環境污染等。因此,提前考察周圍情況,便于制訂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以保障煙草生產質量。
想要將良好農業規范應用于煙草種植中,需要保護好種植環境和資源。生產者應該嚴格遵守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在種植煙草的過程中,盡量避免污染周圍環境,減少對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在處理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廢棄物時,需要先進行廢棄物的回收工作,用廢棄物回收代替就地掩埋或焚燒,從根源上避免對水源、空氣等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的可能性。除此之外,需要相關監管部門及時建立環境監督檔案,保護與監督煙草種植區域周邊環境,在煙草種植的不同時期對周邊環境進行檢查,確保周邊環境不被破壞的同時,也能夠有效保證煙草種植不受到環境污染的影響,還能夠有效保護生產者的健康。
想要將良好農業規范應用于煙草種植過程,需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只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才能夠合理使用煙田,避免出現煙田廣闊但產量較低的情況。季節變換對煙草種植的影響是較大的,因此在種植煙草時,需要根據季節和土壤的具體情況投入資金,保障煙草種植期間有完善的基礎設施,以此保障煙苗的正常生長。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但不局限于種植煙苗,煙苗種植季節性較強,春季種植,8月即可收獲,為了提高煙田土地的使用率,可以在煙苗收獲后種植其他農作物。因此,在基礎設施建設時,需要考慮到這一問題。
想要將良好農業規范應用于煙草種植中,需要加強對良好農業規范應用的監督。相關政府部門應該提前制定應用良好農業規范的文件,利用文件有效監督生產者的行為。政府部門通過制定相關文件,讓生產者重視在煙草種植中應用良好農業規范,使煙草種植更加科學化、規范化,有效提高煙草質量。在制定相關文件后,政府部門需要監督良好農業規范的應用情況,在監督的過程中,優化與完善管理監督體系,有效提升相關部門管理水平和煙草種植生產水平[2]。在監督煙草種植過程的同時,也需要監督種植區域周邊的環境情況,檢測周邊環境是否被污染,及時制定相關檢查標準。除此之外,想要使監督更加有效果,相關部門可以采用良好農業規范考核評定的方式,建立獎懲機制,以此調動生產者開展相關工作的積極性。但在設置獎懲內容時,需要將其與生產者的切身利益相聯系,才能有效利用獎懲機制激勵生產者。
想要將良好農業規范應用于煙草種植中,需要規范煙草生產工作。在煙草生產工作整體過程中,必須嚴格落實良好農業規范。在煙草種植前進行相關評估,在種植過程中進行科學管理,在收獲后進行質量檢測。煙草生產者必須按照農業法規相關要求嚴格規范自身的煙草種植行為,同時需要詳細記錄每一個生產步驟。在煙草種植期間,生產者應該定期檢測分析種植區域周圍的環境,防止周邊環境對煙草質量產生影響。另外,生產者需要規范田間管理的工作過程,煙苗是較為脆弱的作物之一,抗旱和抗澇能力都較弱,頂芽會影響煙苗吸收養分,因此在種植煙苗中,田間管理需要注意和規范的內容很多,需要生產者按照嚴格的標準細心呵護煙苗。
想要將良好農業規范應用于煙草種植中,需要實現煙草種植的系統化建設,需要根據煙草種植的種類與種植的具體范圍實施具體化的規定。第一,生產者需要按照三年輪作制規劃,對種植區域進行標記,選擇土壤較為適當的區域種植,提前做好田間管理需求的準備工作,避免種植過程中出現措手不及的情況。第二,生產者需要明確煙葉生產的整體過程,根據不同種植區域的具體情況,詳細記錄煙苗整體生產過程。第三,建立相關數據庫或生產檔案,便于查找生產過程中具體信息,在發生質量問題時,可以根據其內容進行分析。第四,在系統化管理的過程中,明確煙草種植的危害,控制好關鍵點,不斷優化完善管理模式,對種植區域、種子、煙苗、化肥和農藥以及田間管理等生產過程進行系統的統籌規劃。第五,在整個生產過程中,需要逐步進行推進,不斷從中汲取經驗,優化煙草種植過程。
想要將良好農業規范應用于煙草種植中,需要開展宣傳與培訓工作。部分生產者認為自己的生產步驟是沒有問題的,認為良好農業規范沒有應用必要,這樣的想法顯然是錯誤的。為了使生產者能夠認識到良好農業規范的重要性,需要對良好農業規范的重要性及其作用進行普及。宣傳方式有很多種,當前網絡較為發達,可以線上、線下同時宣傳良好農業規范。線上可以使用微信公眾號、短視頻等平臺宣傳相關知識。線下可以印刷宣傳圖冊、利用公交車站廣告牌等方式進行宣傳,使生產者轉變觀念[3]。此外,也可以召開相關講座,對生產者進行集中培訓,幫助生產者將良好農業規范應用于煙草種植中。
想要將良好農業規范應用于煙草種植中,需要成立專門的工作機構。監督、檢測及宣傳培訓工作都可以由這個機構的工作人員來進行。建立相關工作機構除能夠轉變生產者觀念、提高煙草生產質量外,還能夠將對優質煙草的開發、生產及其他科技項目與生產者聯系起來,有效推進良好農業規范的應用,使煙草種植實現可持續發展[4]。
將良好農業規范應用于煙草種植中,能夠有效提高煙草質量,充分發揮煙草體系的作用,保障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健康。因此,需通轉變生產者的觀念、設立相關監管機構、監督煙草種植過程、實現煙草種植系統化建設、規范煙草生產工作、增強煙草種植可溯源性,對提升煙草種植者的經濟效益起到推動作用,使煙草種植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