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涵
北海藝術設計學院,廣西北海 536000
《園林植物學》是環境設計專業本科教學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之一,與《景觀設計》《城市公共設施設計》《景觀園林史》等專業課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性。《園林植物學》主要學習植物分類、形態剖析、植物配置等內容,對環境設計專業學生而言,植物識別與應用是本門課程的重點及難點,開設實踐教學環節可以通過切身的實踐能提高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理解力、認知力、空間感知能力,這也是高等學校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
《園林植物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它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植物學理論知識,還需要學生對自然植物的形狀、顏色、形態等有實際的認識,并結合自己的藝術設計創造進行科學合理的植物配置。《園林植物學》僅僅依靠課堂理論教學、視頻和圖片教學會導致學生認知片面,而植物學課程內容枯燥瑣碎、涉及面廣,也會加重學生畏難情緒,實踐教學環節的設定有助于學生形象記憶,鞏固已學知識并且加深印象[1]。然而,在實踐教學環節中,教師并不能關注到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態和表現,學生也在實踐學習中有一定的惰性,改進實踐教學環節可以更好地發揮該環節在整個園林植物學教學中的作用,更好地提高學生對植物的學習興趣和識別能力,對課程后期的植物搭配學習也有很重要的影響。
以往的課程實踐教學環節通常以教師戶外講學的方式進行,相當于將課堂理論知識講授形式換到了戶外環境當中,單向輸出的教學方式在學生人數眾多、戶外教學環境多變的雙重條件下,對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有效識別植物都沒有起到比較有效的作用,而講授模式也不適用于開闊的戶外空間,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集中,實踐教學環節也成了形式教學。
通過與教師、以往修這門課的學生交流,以及其他班實踐教學環節的觀察發現,本科生階段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著難以克服的惰性,在以往的實踐教學環節中,教師通過課前課后點名簽到的形式來檢查學生的出勤情況,但還是有部分學生由于天氣問題、蚊蟲叮咬等問題在簽到之后逃課,這導致實踐教學效果并不好,實踐活動結束后學生回歸課堂后經常出現一問三不知的現象,甚至由于沒有及時復習,導致之前的理論知識也記憶模糊。
教師在課堂上講授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相關知識時,實踐教學環節中受季節、環境等影響,有時學生并不能觀察到植物完整的細節,只能看到植物階段性生長狀態,導致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缺乏緊密的聯系性,這也會大大影響學生學習效果。另外,實踐教學結束回到課堂,教師繼續進行接下來的植物配置學習,對學生實踐活動成效也沒有過多的檢驗,這也導致實踐與理論脫節。
教師在實踐教學環節之前會在課堂上講授基本的植物理論知識,基于此,在實踐教學中學生對植物并不陌生,對植物的近距離觀察和識別則成為實踐教學環節的關鍵。大部分學生在實踐教學環節中并不清楚此環節的教學目的,也不能有針對性地學習,在實踐活動之前,為學生們制定合理的實踐活動任務書(圖1),讓學生都有各自的任務,使實踐教學環節有明確的方向和目的。

圖1 園林植物教學實踐活動任務書
例如,教師可以在實踐教學環節將實踐活動任務書根據活動場所的植物類別排好序號,按照隨機號碼為每位學生安排一定數量尋找植物的任務(圖2),學生需提前通過網絡搜索等形式在圖片上觀察植物形狀、顏色、根莖葉等特征,在目標活動場地自行找到植物并近距離觀察植物,在探索尋找的過程中運用植物識別APP(如形色、花伴侶等)認識了其他植物,使實踐教學環節充滿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活躍度。

圖2 學生尋找植物任務卡
實踐活動中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對抗惰性心態有助于實踐教學環節效果更佳,教師可以在學生學習植物的過程中設置一定的環節,以免學生出現惰性心理[2]。例如,要求學生找到任務植物并與植物拍照的形式,讓學生留下實踐活動的證明,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自行組成行動團隊,通過手機進行溝通,與植物拍照,并分享各自找到的植物,同時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圖3)。

圖3 尋找植物實踐圖
實踐教學活動之后,為了讓學生再度重溫植物相關知識,教師可要求學生根據實踐任務書要求對自己的目標植物進行手工繪制,并將該植物的基本信息,如名稱、科屬、類型、生態習性、觀賞特性等特征進行整理和總結,加深記憶,同時也可鍛煉學生的手繪能力(圖4)。

圖4 學生手繪植物圖
回歸課堂后,教師可以用看圖識別植物、植物習性知識等內容組織植物識別比賽來檢驗學生學習成果,學生通過搶答、問答等形式與老師進行互動[3],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學習氣氛,學生也進行了多次記憶。學生對植物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幫助教師檢驗實踐教學成果的好壞。
北海藝術設計學院初步嘗試了對園林植物學課程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進與創新,教師從中進一步認識到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能力、寓教于樂,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是單向輸出,還需靈活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尋找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克服惰性、不斷重復,進而利于學生后續的學習,提高學習效果。將創新后的學生作業成果與傳統教學對比,可明顯看出創新后的教學效果更佳,學生作業質量更高(圖5)。

圖5 學生作業成果對比圖
此外,受實踐活動的啟發,有部分學生繪制了校園文創作品(圖6),在學習本課程之余有了新的創意,也從側面反映出改進實踐教學環節成效明顯。

圖6 學生創意作品圖
園林植物的學習內容龐雜、教學課時有限,植物識別的學習僅僅靠實踐教學環節的學習時長是遠遠不夠的,僅學習實踐活動場地的植物也是有局限性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正確運用身邊資源條件和工具,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敢于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法,探索更為理想的教學模式,適應新形勢下高等教育環境設計專業的發展,培養更適應時代發展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