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博
(甘肅省崇信縣教育和科學技術局 744200)
我們可以從過去的初中數學教學中看到,絕大多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都會應用題海戰術的方法來增強學生們的數學能力.這樣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來看,會使其對題型的熟知度得到加強,但是卻沒有辦法使學生們了解到題目背后的涵義,同時也不能真正增強他們的數學素養,時間一久,學生們就會逐漸抵觸繁多的題目,從而慢慢的喪失了學習數學的熱情,因此教師應及時了解學生每一個人的身心發展,并以此為基礎,計劃出相應的培養方案.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人,通過營造主動學習的氛圍,將會激發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并且當學生具有主動學習的欲望時,最大限度發揮出學生的學習潛能,是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靈魂,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途徑.因此,針對以往數學課堂固定式的教學形式,以及陳舊的思想觀念,都應當全面杜絕再次出現,并在追求全新的教學理念時,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時,也將會逐步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所以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學生置身于輕松愉悅的教育環境中,將會帶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體驗,尤其在教師教授學生獲取新知識的方法時,學生利用屬于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理解并運用知識,從而促進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在初中生學習數學知識時,學生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需要發揮出教師本身的教學引導作用,而教師在指導學生探究學習知識時,應當側重于學生思維拓展,才能讓學生明確自身主動探究學習知識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將課堂學習的主導權交給學生自己,就是在發揮出學生自主學習的優勢,促使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積累豐富的學習經驗,并逐漸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同時教師還可以依據初中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需求,采取合作探究式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中,為學生提供需要解決的問題,明確學生學習的任務時,賦予學生充分的合作式學習空間,確保學生在相互合作、相互促進的合作學習模式中,學習的積極性、思考的深刻性、探索的自覺性等都得以進一步發展和提高,所以按照學生為主導的教育理念,組織課堂教學流程,通過轉變課堂的思維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助于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上終身受益.
在初中數學課程體系中,數學習題是教學的重要部分,也是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依據.所以針對初中生的思維能力訓練,以及課堂參與性的穩步提升,教師在依據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具體要求時,應當著重把控數學習題的內容,并且依據數學習題的教授過程為起點,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并形成解決問題的多種思路,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創新數學習題的內容,使學生做到從不同的視角思考問題,從而產生舉一反三的數學思考思維,進而豐富學生的數學思想,提高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表現,既能根植于現實生活中,也能應用于現實生活.從更接近于學生現實生活的視角入手,確保把數學課程和日常生活的實際情況融合到一起,促使數學教學逐漸向生活化教學模式發展,不但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的真正價值,而且還能夠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得到不一般的學習感受.通過數學實踐性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自主地進行思考,并運用學習到的數學知識解題,從而真正地從實際中學有實用價值的數學,為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因此,注重數學實踐的活動,學生應從多方面掌握數學常規方法的使用原則,并提高初中學生的數理創新能力和核心素養.
在初中的數學教學中,由于課堂評分系統長期以來都采用了固定的作業和試卷評分兩種模式,忽略了對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方式的評估,將會導致學生技能水平、知識使用能力等綜合性的培養目標失去了原本的教育價值和教學意義.為了能最大化滿足新課程的教學標準,初中數學教育評價方式的改革,必須立足于綜合性評估的內涵,形成綜合型考核系統,能夠反映出課程評價對核心素質的重視,并且夯實學生核心素質的訓練.所以,在設計課程評估的方案時,可以從學生掌握基本知識為起始,再到學生核心素質訓練方面,進而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質量.
在核心素養的觀念下,每位教師都希望學生們可以得到優質的教育.對于初中階段的數學來講,要想使教育變得更加合理有效,就要讓每一位學生可以形成基本的數學思維,所以在核心素養理念指引其學習數學時,教師需重視教材,通過對其中的內容進行詳細的分析,進而為增強學生的數學素養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們學習《有理數的乘除法》這一章節時,從教材的排布上來看,要求教師先對學生們傳遞有理數的乘法,再向學生們傳遞有理數的除法,主要是因為學生們在經過小學數學的學習后,已經形成了四則混合運算的基本概念.這一概念指明我們在計算數學題目時,應首先計算乘法再計算除法,所以對學生們來說,這樣的教材內容非常適宜他們已形成的認知規律,因此在這部分的教學中,教師應嚴格根據教材內容,綜合學生們的已知經驗,對其傳遞數學知識.
此外,教師在開展實際教學活動時,不但要對學生們傳遞基本的知識概念,還應對學生們傳遞這一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每一位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而這也正是核心素養對他們最基本的要求.數學概念的教學要以生活元素做基礎,綜合數學學科知識,理清數學概念之間的聯系,提升教學質量,優化數學核心概念,進而在最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們數學素養的形成.
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們的成長來說,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其擁有強大的靈活性,可指引每一位學生主動探究問題,調動起他們對于對解決問題的激情.身為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師,首先應積極改善過去的數學教學觀念,將創新意識和教學模式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以此就可以有效突破過去教學的弊端,全面激起學生們在數學學習上的興趣,當學生們的學習、思維習慣都朝向正確的方向發展時,教師還應充分發揮出主導作用,通過科學的教學設計及創新性的教學計劃,幫助他們更好的學習數學,了解數學,以此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自身的數學核心素養.
例如,教師在教授《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這一章節時,為增強學生們發現問題的能力,教師在輔助學生們完成一些探究問題后,可通過問答互動的交流方法,來鞏固這一部分知識,以此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在最大程度上鍛煉每一位學生的思維能力.此外教師的出題順序也要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先活躍他們的思維,再逐漸鍛煉每一個人的思維能力.通過一系列探究問題,使得每一位學生的思維能力,都得到大幅度的增強,從而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會有明顯的提高.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是學生們的榜樣,非常容易被學生們模仿,但是在核心素養的要求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要增強他們的數學創新能力.所以,在開展實際教學活動時,教師可采取創新的教學方式,以此為學生們數學創新能力的發展起到示范作用.
我們都知道數學這門學科屬于理科,而在理科中的學習重點是,檢查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那么這也就需要學生能夠從已知條件下進行分析,從一個邏輯演變到另外一個邏輯.若是想要切實達成此目標,那么學生需擁有理性思維.在初中階段的數學活動中,教師只有著重培養學生們的邏輯推理能力,才可以使其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所以教師可結合課內外兩個方面,在最大程度上增強學生們的能力.先從課堂上來講,教師需在教學時留給學生們足夠的時間,不局限于考慮他們是否學會剛講過的知識,而是要著重幫助他們滲透學到的知識.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們講授《不等式》這一章節時,教師可先讓學生們進行主動思考,不等式都有什么樣的特點,緊接著再幫助學生們借助之前學到過的知識或者和同學商議之后的結果,來證明自己的看法.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主要是優化他們對于不等式不正確的認知,只有這樣,才可以真正做到鞏固每一位學生的認知.
其次,在課下教師需積極的和學生們進行討論,解決學生們的問題,只有這樣,才會使學生們掌握知識的程度更加牢靠.在解決問題時,教師通過了解他們的認知程度,依據教學內容,應用邏輯推理能力設計出更適宜其發展的教學方法,應用師生共同探討、以及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形式,使其逐漸了解到其中的方法,以此在最大程度上激起了每一位學生的求知欲望.
總的來說,教師應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當做是一項長期任務,不能急于求成,需采取科學的學習態度,進而幫助學生們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