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野
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大學,河北承德 067000
高職院校的實訓室是學校探索多樣化人才培養新模式、強化實踐教學的重要平臺和基地,也是體現學校教育成果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重視實訓室的安全教育與管理是高職院校日常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職院校落實面向一線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的主要措施。所以,拓展實訓室安全教育方式,構建規范、合理、高效的實訓室安全教育模式,師生樹立安全責任意識,對于保障學校財產安全、師生人身安全和教學任務順利完成具有重大的促進作用。本文在分析高職院校實訓室安全教育必要性的基礎上,探究高職院校實訓室安全教育方式。
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暫行規定》《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要求,學校各部門應對學生進行必需的安全教育和自護自救教育,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自助互助能力,預防和消除教育教學環境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這充分表明國家日益重視高校的實訓室安全,安全教育逐步制度化、法制化。
安全生產是企業管理的重點,只有提高員工的安全知識和技能,才能更好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高職學生畢業后大多直接進入生產現場,成為一線新員工,作為生產安全事故的高發群體,能快速適應企業崗位要求,熟悉安全生產知識,掌握安全操作技術,具有較強安全生產責任意識的畢業生,企業格外青睞[1]。因此,在實訓教學過程中開展安全教育必須得到充分重視。
近年來,高職參訓學生結構出現了顯著變化。擴招引發參訓學生暴增致使實訓的平均課時驟減,增加的社招和部分少數民族學生理論基礎薄弱、語言溝通不暢、對實訓設備認識不足,短暫的培訓后,因獨立操作引發失誤和安全事故的概率增大,而且參訓學生普遍安全意識淡薄,存在好奇和僥幸心理,教學過程中安全隱患突出[2]。
2.1.1 完善實訓室安全管理制度[3]
要保障實訓教學安全進行必須管理嚴格,而管理嚴格的前提則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因此,參照企業生產實際和崗位管理制度,建立校、院系、實訓室和班級的四級管理層次的實訓室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制定實訓室安全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實訓室安全準入制度和實訓班級交接班制度等規章制度;細化機床維護保養、廢棄物的分類收集和工卡量輔具的規范擺放等安全管理細則;建立應急處理預案、責任追究辦法以及檢查督導制度。通過詳細的管理制度促使學生掌握機床操作步驟和維修保養、安全技術知識和注意事項、緊急救護和自救措施以及預防事故的緊急措施等,并逐步養成安全操作、防患于未然的良好的安全習慣。
2.1.2 制訂實訓教師教學行為指南
健全的實訓室安全管理制度,也需要高素質的師資隊伍落實推廣。指導教師在巡回指導過程中應做到“五勤”,即勤于在實訓室內巡回指導(腿勤)、善于發現學生的操作錯誤及安全隱患(眼勤)、不厭其煩地為學生講解教學重點和難點至其能理解透徹(嘴勤)、用“分解—連貫—分解”相結合的方式耐心地操作示范(手勤)、經常自我反思實訓教學過程(腦勤)。實訓指導教師嚴格執行教學行為指南,言傳身教,逐步形成“全員參與、群策群防”的工作氛圍,降低實訓教學事故發生率,提高安全實訓效率。
2.1.3 懸掛實訓室安全標識牌和信息牌
實訓室常見的安全警示牌有當心電纜、當心機械傷人等,通過在恰當的位置張貼設備安全操作標識和安全色,可以有效起到安全防范警示作用,培養學生“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的“三不傷害”安全理念。另外,還可以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將實訓教學資源與實訓室詳細介紹等其他信息制作成二維碼印制在特制的信息牌上,這不僅能將參訓學生的興趣吸引到實訓中來,而且也方便相關人員對實訓室信息的了解和對突發事故的應急處理[4]。
2.2.1 利用典型案例、事件進行宣傳講解
利用典型案例、事件進行宣傳講解,以慘痛的教訓和生動的事實警示參訓學生。例如形象化、立體化地向學生展示事故后殘缺不全的工作服、帶有血跡的工具以及將生產中操作人員不按規定著裝而導致衣服、肢體和頭發等被機床卷入的實際案例編制成的動畫或視頻,并隨即進行著裝檢查和自查,學生的安全意識顯著提高。
2.2.2 開展寓教于樂的小活動
將不規范著裝和違規操作的照片利用現代科技制作成“大家來找茬”的小游戲,引入翻轉課堂、體驗式教學和角色扮演等,組織學生采用搶答的方式辨別正誤,在進行娛樂活動的同時,將安全知識點和技能點融入教學環節,提升了學生的規范操作、規范著裝等安全意識。
2.2.3 學生參與題庫制作,嚴格落實實訓室準入制度
充分利用移動教學平臺靈活、交互和可跟蹤等特點,構建安全教育素材、案例庫和考核題庫,引入UGG(用戶主導內容生成)機制,讓學生參與教學資源和試題庫制作,確保教學內容實時更新,貼近實際。同時依托試題庫建立實訓室的安全準入制度,對進入實訓室的師生進行安全技能培訓和操作規范考核。
2.2.4 采用喜聞樂見的方式,貫徹安全生產理念
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貫徹安全生產理念,例如,將車削加工中容易出現的安全隱患整理總結,編制“……掏小孔,不伸手,傷手指,最痛苦……日復日,年復年,重視起,才安全”的“車工安全操作三字經”,每次實訓前由班級干部帶領誦讀,以此增強學生對安全操作車床的正確認識,清晰實訓過程中的安全要求與注意事項,明確事故發生的危害性、嚴重性。
2.3.1 加大安全設施投入力度
提供實訓室安全建設專項經費,加大安全設施投入力度,營造安全的實訓環境,杜絕實訓安全隱患。完善實訓設施,并充分考慮空間布局、機床設備的采購和安放問題,保證室內通風系統及水、電等管線鋪設規范、運行良好,保證報警器、滅火器、消防栓等消防、防護裝置完善和安全事故搶救設施齊全,合理使用和處置易燃、易爆等物品與廢液、廢料等實訓產物,周期性對實訓室的設備管理使用及其他安全隱患開展專項檢查和整治,排查安全隱患,堵塞安全漏洞,落實安全措施,有效預防和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確保實訓教學有條不紊運行。
2.3.2 注意安全防護用品發放和使用定期給指導教師和學生配備或更換個人安全防護用品,包括工作服、口罩、護目鏡等,要求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必須穿戴或使用防護用品。針對實踐操作過程中產生的傷害,實訓室應配備裝有急救藥品的急救箱,并向學生講解簡單的外傷處理和緊急救援常識。此外,引領學生找出實訓的危險源,并掌握防護用品的穿戴是否到位的自查和互查方法,將檢查結果作為實訓成績考核的指標,促使學生加強勞動保護意識。
2.3.3 合理開發實訓安全教學裝置
為在緊湊的時間內使初次接觸實訓的學生快速克服恐懼心理,熟悉各種設備安全事故的危險源和預防安全事故的實用操作措施,提高實訓現場預防事故和解決事故的能力,各實訓室可結合各自的特點合理開發簡單便捷、經濟實用的實訓安全教學裝置,在有效進行安全教育的同時,也為教師的科研、雙師素質教師隊伍的培養和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平臺。
實訓室安全教育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顯現較為間接和長久。但通過實訓室安全教育培養了師生的安全意識,避免了實訓室潛在的安全事故,減少了師生的生命損失與國有財產損失,提升了實訓室設備使用率,保證了實訓教學的正常開展。此外,還提高了學生的安全文明生產、語言溝通表達和創新創業等綜合能力,企業的認可促進了學生的就業率,也更廣泛、深遠地輻射到社會,帶動全社會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