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禮江
(江西省萍鄉市第二中學 337000)
高中數學的學習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相對較高,深度學習作為近些年教育界的熱點研究課題,能夠幫助學生重新梳理數學思維,令學生在數學學習期間變得更加主動,而且深度學習還能夠開發邏輯思維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涯奠定基礎.因此,有必要對高中數學教學中深度學習進行研究.
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可以圍繞挑戰性課題,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深度學習階段,學生能夠體驗到征服一道道題目的喜悅,而且作為課堂中的學習主體,學生能夠在數學學習期間掌握數學中的邏輯關系,從而令數學學習變得更加簡單.這種正面的學習方式不僅能夠使學生喜歡上數學,還能夠使學生構建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除此之外,深度學習作為一種高級學習方式,可以完成對教學內容的劃分,通過合理分配學習內容,能夠使學生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
在高中數學課堂中,開展深度學習的主要優勢有:第一,在課堂中優化學生的數學思維.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數學學習難度相對較大,數學思維作為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核心,是學生提高數學學習效率的基礎.如果學生沒有足夠的數學思維能力,就會在學習過程中持續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這種學習狀態將會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效率帶來非常嚴重的影響.而通過深度學習,學生便能夠優化數學思維能力,掌握批判性的新思想,這種思想會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第二,幫助學生完善自主學習.在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會在課堂中強調學生應該“沉下心”學習,教師的中心思想便是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從問題處入手,通過深入數學問題找出其中含有的數學知識,然后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深入分析的過程便是深入學習的過程,這種學習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2.1.1 興趣引導強化學生主動性
在高中數學深度教學當中,教師需要優化教學策略才能夠實現應有的效果,而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動地位當中,在課堂教學的時候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這樣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才能夠積極進行思考和深度探究,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深度化.首先教師可以通過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一方面可以降低學生對于知識理解的難度,另一方面也能夠從實際問題出發更加深入進行數學知識的探究.例如在教學拋物線和直線相交的相關計算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飛盤射擊”的游戲,將拋物線和子彈行進的直線進行模型化處理,放在同一坐標系當中,將直線和拋物線的交點作為射擊成功的“射擊點”.通過這種實際化的數學例子作為教學模式,能夠有效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將“時間”“速度”等相關的概念融入到拋物線計算當中,讓學生從更多的角度進行拋物線的解讀和計算,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其次,教師可以從教學活動開展的方式入手,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夠充分尊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自己引導學習探究的方向和內容,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深化學生的課堂學習.例如在教學簡單邏輯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一些具有趣味的邏輯思維題目,讓學生深度了解四種命題、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分不必要條件、必要不充分條件以及充分必要條件,讓學生捋順其中的邏輯關系,深化學生的知識掌握,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2.1.2 積極開展拓展學習深化學生數學知識
在高中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知識面是非常重要的,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思維方法,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解題、計算技能,讓學生在數學學習和探究當中能夠更好地展開獨立自主地深度學習.尤其是高中數學知識已經非常抽象,非常需要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作為基礎,才能夠學習得更好.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可以結合一些其他學科知識展開拓展教學.
另外,在課程標準當中,正態分布、線性回歸、微積分等內容都是需要學生了解但是不要求學生深入掌握的,但是這些內容對于鍛煉學生數學思維能力非常有幫助,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以及學習情況,酌情進行拓展延伸教學,也是能夠拓展學生知識面,提升學生數學技能的有效路徑.
2.1.3 強化思維方法教學深化思維能力教學
在高中數學教學當中,思維能力的鍛煉和培養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點,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不同于小學、初中的知識,具有極高的邏輯性和抽象性,數學知識不僅更加豐富和“復雜”,在理解和進行運用的時候也更加考驗學生的思維.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通過教學思維方法的路徑,深化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和提升,在深化高中學習的同時,也能夠更好地發展學生的學科素養.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教學,讓學生掌握這種思維工具,尤其是在進行階段性復習或者總復習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本內容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一方面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幫助學生總結知識要點,明確各個單元知識之間的邏輯聯系,另一方面也能夠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最重要的是能夠在思維導圖繪制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聯想能力以及知識遷移運用思維能力,深化學生對于整個高中階段數學知識的全局把控和了解.教師還可以通過專題訓練的方式,通過典型例題的集中練習圍繞模型思維方法、轉化還原、數形結合等等思維方法展開教學,提升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同時,也能夠將學生的數學學習引入更深層次當中.
2.2.1 課前準備環節教學對策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在新課標的引導下對教材、章節等知識內容進行研究,并找出其相互之間的關聯,然后通過整合的方式令教學內容變得更加具有條理.高中數學教材是根據課程標準制定的教科書,其內容可以系統體現出學生應該掌握的學習內容,教師在教學期間應該針對學生的數學認知來合理安排知識的教學順序,從而幫助學生優化學習策略.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專門將函數概念、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三角函數各自成章之后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式能夠令學生在學習期間持續鞏固學到的函數知識,使學生加深理解函數.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掌握高階思維目標的制定策略,在深度學習概念里,高階思維便是結合反思、知識整合、問題解決以及批判性思維為一體的一種思維活動,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即需要完成三維目標的創設,令學生在數學期間掌握四基四能,又需要將三維目標全方位融入到高階思維中,讓學生在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掌握知識的利用、評價等.
2.2.2 課堂階段的教學對策
在深度教學期間,師生、學生間的交流互動特別重要,通過交流能夠發現學生在學習期間的不足之處,從而優化教學、學習方法.在課堂階段,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教學的方式對課堂進行優化,數學教學情境通常可以分為生活、科學、數學情境三種.在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從各種情境中專門抽離出與教學內容相關聯的各種問題,幫助學生進行學習.
2.2.3 課后階段的教學對策
教師在深入教學中需要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令學生學會自我總結與反思,擁有面對問題時提出問題的能力.通過潛移默化的教導,學生會將學習變成一種自覺行為,從而大幅提升學習效果.在課堂教學內容完成之后,教師需要布置課后作業.課后作業的作用就是幫助學生鞏固課堂知識、構建知識體系,完成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知識梳理,因此作業布置非常關鍵.此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專門布置開放性作業,幫助學生優化自身的思維能力.例如通過布置“一題多解”題目能夠幫助學生優化思維水平,培養學生從多個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完成對現有知識的掌握.
2.3.1 準備學習階段
想要順利開展深度學習,準備階段必不可少,只有學生愿意學習才能夠真正掌握學習內容,使學習效率得到提升.在準備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根據三個維度來完成預習任務,即課堂教學內容、教學內容與以前學習知識之間的關聯、學新知識能夠解決哪些問題.通過明確預習內容能夠令學生在課堂上的聽課效率得到顯著提升,因為具有目的性聽課可以讓學生敏銳捕捉到教學期間的重點內容.
2.3.2 知識獲取階段
在深度學習過程中,對數學知識的探索是整個數學課堂的主旋律,所以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進行分組,使學生能夠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逐漸掌握數學知識.合作組員之間應該盡量做到取長補短,并在小組之間形成的良性競爭.另外學生還可以通過概念圖以及思維導圖來完成對數學知識的模塊化總結,完成對數學知識的梳理,達到深度學習的效果.高中數學知識點多而復雜,所以學生往往會出現學習效果不佳,學習過于吃力的情況,所以可以在知識獲取階段對課堂中的知識點進行總結與梳理,反思自身對于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需要做的是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總結的方法,而不是在課堂中自行完成總結,如果無法在課堂中讓學生自己完成對內容的思考,就會導致總結效果受到影響.
2.3.3 評價階段
評價階段屬于反思的過程中,深度學習離不開反思,通過課前反思能夠在預習時完成新舊知識的整合、梳理,而課后反思則能夠幫助學生完成對知識體系的構建,提升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所以教師應該在整個教學階段幫助學生積極開展自我評價,從而優化深度學習質量.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深度學習非常關鍵.這種學習方式不僅能夠激發出學生面對數學學習時的學習欲望,還能夠優化傳統教學方法.相信隨著更加深入的理解深度教學的優勢,高中數學教學效果一定會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