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娟
(江蘇省泰州中學附屬初級中學 225300)
綠色化學又被稱作環境友好化學,要通過化學實驗得出結論的時候,盡量做到不污染生態環境,避免產生雜質,避免產生有毒的氣體,要將保護生態環境作為教學目的,讓學生既可以學到化學知識,又能夠提高環保意識,教師要大力提倡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通過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教師能夠明確教學目標,充分引導學生發散思維,讓學生思維得到充分鍛煉,體會到化學的價值,提高學習興趣.對于初中化學知識,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讓學生可以學習到正確的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初中化學實驗會用到大量的化學制劑,對教學資源消耗較大,教師要通過創新教學方式,節省教學資源,幫助學生找到可以替代的實驗材料,從化學制劑到裝置的設計,都要采用無毒無害的材料,從根源上杜絕危險物品的產生.教師在進行化學實驗之后,可能會產生大量的廢品,這些廢品沒有再利用的價值,如果直接將廢品扔出校外,就會污染環境,這些有害物質就會隨著垃圾或者廢水排除,對周邊環境造成重要影響,因此,教師在化學教學的時候要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在開展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講清楚操作流程和步驟,將一些注意事項提前告訴學生,在學生進行化學實驗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操作,規范化學實驗中的操作流程,讓學生真正掌握化學知識,以往的化學經驗中,很少有教師會將藥品的取量問題告知學生,都是教師將所有的化學設備和儀器擺好,做一遍示范以后,學生按圖索驥,學著教師的樣子進行實驗,這樣的方式根本達不到化學的教學目的,教師要讓學生注意藥品的用量,避免造成浪費,同時要將環保意識銘記心中,將保護環境作為教學重點,因此在進行化學實驗的時候,需要教師注重強調藥品用量的問題,這樣有助于實驗操作的準確性和真實性.
如今保護環境已經上升為國家問題,在進行化學實驗的時候,要明確教學任務,設計教學環節,讓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課堂當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通過實驗學到化學知識,掌握分子結構等.在初中化學課程安排中,有很多實驗項目都會涉及到污染物的排放,包括氣體的污染等.初中階段學生學習、分析能力較強,思維發展等素質都接近成人,綠色化學的融入能有效地激發他們的綜合能力、提升他們的核心素養.這一教學手段需要化學教師的合理設計,充分發揮其優勢,使用科學的方法融入到課堂中來,促進學生綠色化學意識的生成.課堂中充分利用創新教學這一載體,引導學生去體悟知識、內化價值觀,引導他們逐漸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培育良好的學科核心素養.教師要將綠色化學的概念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可以認識到綠色化學的概念和內涵,優化改進污染嚴重的實驗項目,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認識,在選擇實驗材料的時候,要選用環保材料,學生如果采用污染較為嚴重的材料的時候,教師要加以制止,其實這就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
在初中開展化學課程的時候,教育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實驗的方式,讓學生對化學知識有簡單的了解,在生活中可以運用化學解決實際問題,這也是家長和教師愿意看到的情況,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會發現很多問題,初中化學知識一般都會采用實驗的方式,讓學生提高動手的能力,增長社會閱讀,提高實驗的難度,掌握實驗技巧.在化學實驗中,利用率最高的就是試劑,教師要將實驗課程合理安排,對于化學實驗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應該重復利用,以此來達到保護環境的作用,試劑的重復利用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節約意識,又能夠避免污染環境的情況發生,危害健康.初中化學有很明顯的科目特點,教師要根據科目特點進行針對性教學,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為了達到實驗的目的,可以找到具備同樣效果的試劑進行代替.
例如教師在講解溶液的酸堿性這一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提問,讓學生回想在生活中哪些事物是酸的,然后通過實驗的方式進行探究,為了保證化學實驗的綠色化,可以采用蘋果醋或者白醋,將蘋果醋滴在白板空穴里,減少反應物的用量,這樣的教學方式既可以讓學生學到化學知識,還倡導了綠色化學的觀念.選用無污染的物品進行實驗,可以提高教學效果,讓學生學會廢物利用,同時了解更多化學知識.
在化學教學中,綠色化學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教師要在理論知識傳遞的時候,就要培養學生的綠色觀念,在化學課堂滲透綠色化思想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綠色已經不僅僅是一種顏色,而是一種發展觀念,一種保護環境的意識,對于蔬菜來說,是健康的代名詞,對于化學來說,是無污染的意思.學習任何知識,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指導實踐,應用實踐,因此初中化學的教學更應該注重對知識的應用與實踐.學生學習化學知識,是為了能夠在實際生活中用到,是為了能夠讓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更好地指導自己的實際的活動.因此作為初中化學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多舉與生活有關的例子,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不斷提高實踐能力.在學生學習化學理論知識的時候,要將綠色化學概念作為學習的重點,讓學生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提高環保意識.在教學內容安排上,也有很多關于綠色化學的課程,綠色化學的環保內容在現行的化學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例如教師在講解化學與環境這一門課程的時候,就要結合生活中的實際進行教學,讓學生學會保護環境,為生態文明作出貢獻、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綠色化教育,把綠色作為重要教學內容,讓學生將化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提高實際應用能力.教師要在尊重化學教材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將綠色化學的教學觀念融入其中,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通過實驗得出重要結論,提升學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傳統的化學教學不注重實驗教學中學科育人的教學工作,初中化學這門科目與其他科目最大的不同點在于其不僅僅是理論知識的講解,還有實驗教學內容,很多教師為了追求教學進度或者是為了更好地講解理論知識,就忽略了對初中化學實驗中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使得學生沒有進一步地了解初中化學的實驗學習內容,認為學習初中化學實驗就是照本宣科的完成實驗步驟,事實上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教師要改變這種教學觀點,重視化學實驗教學中的綠色化學理念滲透.在進行化學實驗的時候,除了要倡導綠色發展理念以外,還要貫徹節約資源的理念,學生在進行化學實驗的時候,要防止化學實驗材料的浪費,減少對環境帶來的污染,在實驗的過程中,對于那些沒有污染的物品,要重復利用,減少因過度利用帶來的浪費,在用量選取的時候,要拿捏到位.教師要對學生的操作過程進行監督,培養學生節約資源的意識,讓學生可以將物質重復利用,教師要規范實驗的操作流程,避免有毒氣體的泄漏,污染環境.
例如在進行氣體實驗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用手輕輕扇動來聞氣體的方法,而不是用力去吸氣體這樣的方式.與此同時,在進行化學實驗的時候,要對操作裝置進行改造和創新,真正體驗到綠色化學的理念.
綠色化學理念的融入符合時代要求的教學理念,為保證教學效果,教師應在化學實驗中創設有效的綠色化學氛圍,通過情境的渲染,讓學生更好地認知綠色化學理念.借助一些拓展教學資源提升學生的內心感受,拓展學生的化學視野和思維寬度.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創新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夠忽視,可以說,創新是教學體系不斷發展進步的動力.所以創新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模式,以及融入新穎的教學資源,都是極為重要的.所以創新教學也是當下初中化學教學改革的一大要求.教師需要對教學素材進行深度挖掘.例如,在講授“燃料的合理利用與開發”時,可以在課堂上播放燃料的合成、燃燒的相關影像資料.教師應當積極鼓勵、感化、指導、理解學生并以共同發展作為根基,建立學生互動溝通的渠道,優化教學模式實現素質教育的教育目標,落實學科育人的教育理念.多媒體技術的引用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互動,為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建立了有效的平臺,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展開師生之間的合作探究,以及利用多媒體技術設置相應的課堂活動,建立展示性的交流環節.教師需要一邊引導學生觀看教學素材,一邊對學生做出問題引導.如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燃料污染?我們應該怎樣減少污染等問題.通過這種方式把綠色化學理念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幫助學生接受綠色化學理念,并在自己的生活中進行實踐,這樣不但能夠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也能鍛煉學生的靈活應用能力,做到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同時教師可以在不斷的互動中,給學生提供一些拓展的方向,促使學生積極進行探索式的學習.通過新穎的教學素材的導入,讓學生看到生活中存在的大量污染現象,可以讓學生感同身受地進行學習,在生活與課堂學習中搭建一座互通的橋梁,使學生能夠意識到綠色化學的價值.
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要滲入綠色化學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使得學生能夠愛護環境.作為化學教師要規范化學實驗中的操作流程,重復利用實驗工具,避免產生浪費,要積極創新設計實驗綠色化,更新實驗裝置,避免造成空氣污染,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樹立正確的環境觀念,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化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