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敏
(蘇州工業園區新藝晨幼兒園,江蘇 蘇州 215000)
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可以應用到幼兒園教學工作當中,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應當積極探索、深挖生活中的教育資源,充分發揮相應教育資源的價值,從而構建出豐富多樣的教學課程。下文將對幼兒教育的整個流程進行深入分析,積極探究將生活教育資源融入教學工作的途徑,以及構建幼兒園五彩課程的方式,從而有效提升幼兒園教學工作的質量,促進幼兒園教學效果的進一步提升。
幼兒園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游戲教學是最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可以有效促進幼兒園幼兒身心的發展,進一步提升幼兒園教學的教育質量。在對幼兒園游戲課程進行深挖以及探索的過程中,積極應用生活中的教育資源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幼兒園游戲課程開發的過程中,首先應當有效結合幼兒園的教學環境,進而構建出與教學環境相適應的游戲內容。例如,幼兒園教學場地條件質量較好,教師在保證幼兒安全的情況下,可以組織幼兒進行捉迷藏游戲,既保證游戲教學內容的趣味性,也有利于幼兒之間的互動,促進幼兒各項能力的有效發展,進一步提升幼兒的思維水平[1]。其次,在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節假日來構建游戲課程,例如在端午節,教師可以安排幼兒一起學習包粽子,并且在包粽子的過程中向幼兒講解相應的端午習俗,以及有關屈原的故事,讓幼兒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及名人事跡都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有效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最后,在游戲課程的開發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充分將游戲內容與幼兒的日常生活相結合,建立游戲課程與幼兒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從而有效調動幼兒在學習生活中的積極性,激發幼兒學習工作的興趣。例如在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可通過以競猜的方式讓幼兒對生活日常用品進行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幼兒通過辨別相應物品的輪廓保證幼兒對相應生活用品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除此之外,在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應用課外資源對游戲課程進行構建,因為幼兒園教學內容相對比較單一,長時間通過單一內容開展教學工作很容易導致幼兒出現消極情緒,因此教師應當充分挖掘課外教學資源,從而有效豐富教學內容。例如,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來搜集游戲的開展模式,進而將其應用于幼兒園游戲課程當中,進一步提升游戲課程的趣味性。
通過游戲課程教學與幼兒生活進行有機結合,有效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保證教學工作可以得到高效開展。在游戲教學課程開展的過程中,幼兒的認知水平也可以得到進一步提升,通過教師對幼兒綜合能力、生活習慣以及學習習慣的有效培養,為幼兒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促進幼兒園幼兒健康成長。
要想保證幼兒有效掌握教師教授的知識以及相應的方法,積極開展實踐活動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將相關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進行有機結合,才能進一步提升幼兒對相關知識的應用水平,促進幼兒園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通過上述內容可以知曉,積極構建實踐課程在幼兒園教學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因此,在幼兒園實踐課程構建的過程中首先應當保證實踐課程的頻率,一周多次開展實踐教學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幼兒的實踐水平,促進教學工作的高效開展。并且由于幼兒園教學課程的娛樂功能更強,因此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多安排一些課外或者戶外活動,讓幼兒在外界環境中實踐,充分體驗大自然與生活的不同,進一步提高幼兒對實踐工作的認知,并且該項任務對幼兒的發展也有著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2]。因為在后續學習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不論是小學、初中、高中乃至大學,幼兒都需要積極地進行實踐,只有通過不斷實踐,才能有效提升幼兒對相關知識的掌握。并且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開展實踐活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應當保證幼兒明確這個道理,并且實踐也是建構知識體系的基礎,由此可見積極開展實踐活動對于強化幼兒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都有著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對于幼兒園教學工作的高效開展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但是教師在開展實踐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應當具備保證幼兒人身安全的能力,在對實踐內容進行完善的過程中,也應當保證相應實踐內容與幼兒的實際學習、生活水平相匹配,使得幼兒真正參與實踐過程,并且學習到對自身未來發展有用的東西。
在實踐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幼兒在該課程中的實際行為,例如在幼兒園內掃地、擦桌,在外界環境中培土養花,飼養小動物,都是需要進行實際操作的,因此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保證幼兒可以切實得到動手操作的機會,并積極關注幼兒在實踐過程中是否存在不當行為,實踐過程中幼兒遇到的困難,才是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真正難題,并且在實踐中獲得的知識,才是幼兒可以真正掌握的知識,在實踐中完成的操作,才是幼兒可以真正掌握的能力。因此,在構建幼兒園教學課程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提高對幼兒實踐活動的重視程度,強化對幼兒實踐能力的培養。
在對幼兒園五彩課程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觀察課程的設計,因為在該年齡段,幼兒的好奇心相對較強,所以有效豐富教學內容可以進一步提升幼兒開展學習工作的興趣,進而高效開展相應的學習工作。教師可以通過引領幼兒對相應內容進行觀察,強化幼兒的認知,進一步提升學習質量。通過觀察課程的有效開展,幼兒的理解能力以及認知水平都會得到進一步提高,并且在此過程中幼兒的可以對相應現象有一個科學、充分的了解,有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科學素養。在開展觀察課程的過程中,幼兒的主要任務是對事物的表面現象進行總結,教師的任務則是通過簡單易懂的方法解釋該種現象,從而加深幼兒對自然科學現象的理解。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牽牛花的開閉現象開展觀察課程教學,通過觀察引導幼兒對牽牛花的開閉規律進行總結,即牽牛花清晨綻放、中午閉合。在幼兒總結完該項規律之后,教師應當積極向幼兒解釋產生該種現象的原因,即清晨溫度較低,牽牛花內部水分充足,導致五顏六色的牽牛花就綻放了,而在中午因為溫度相對較高,牽牛花內部的水分蒸發得非常快,導致牽牛花綻放過程中對水分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進而導致牽牛花閉合,以上就是牽牛花對外界環境作出的應激反應[3]。通過對幼兒解釋該現象培養最基本的自然科學素養,該項基本素質對幼兒未來的發展有著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開展觀察課程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秉承著“師生共同生活”的理念開展教學工作,明確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僅是要照顧幼兒的學習生活,還應當積極參與幼兒的學習生活,與幼兒共同生活,在生活的過程中對幼兒進行深入了解,知曉幼兒的實際生活需求以及幼兒對學習內容和課外活動的向往,有效把握幼兒的生活趣味,進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工作,促進幼兒的學習質量以及教師的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并且在完成教學任務之后,教師在課余時間也應當積極就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從而不斷對課程內容以及教學模式進行優化,有效實現幼兒園五彩課程的構建。除此之外,由于幼兒時期幼兒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很多幼兒的表現相關教師并不知道如何處理,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積極開展觀察課程,實現和幼兒共同生活,就是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養的有效方式。
學會分享也是幼兒園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分享作為人的基本美德,其對促進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建立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在幼兒學習完相關知識之后,家長可能會將相關知識進行進一步拓展,在第二天來到學校之后,幼兒可以與同學進行分享,進一步提升幼兒園幼兒的知識水平,強化幼兒對相關事物的了解,還可能使后續教學工作的開展變得更加方便[4]。其次,在開展分享教學課程中教師也應當引導幼兒積極分享,例如幼兒園課間發放的小零食,學習期間應用的文具以及游戲過程中所應用的道具,這類物品的分享相對困難,因為人類本性就是占有其所喜愛的事物。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弊端,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幼兒分享所喜愛的事物,并教導幼兒分享的重要意義,讓幼兒在腦海中有一個積極分享喜愛事物的概念,從而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品德,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并且幼兒之間實現喜愛事物的互相分享可以進一步促進幼兒之間建立良好的同學關系,充實生活內容,擴展生活范圍,從而實現教學廣度的延伸。在幼兒互相分享的過程中,活動的機會以及條件也可以變得更加多樣化,幼兒的體驗感變得更加豐富,從而實現幼兒的全方位發展,為幼兒的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除此之外,幼兒之間每進行一次分享就會使幼兒互相感受到對方的心意,從而在心靈層面產生共鳴,幼兒可以有效實現共同學習、共同游戲,進而實現共同高質量成長。
幼兒時期不僅天真爛漫、美好多彩,每名幼兒也都具有其獨特的個性,因此在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保證教學內容可以包容每名幼兒的獨特個性,使其可以真正做自己,進而實現幼兒園內部的多元共生,促進幼兒園多樣化發展,充分彰顯幼兒園相關教育工作者的全面、完善、多元以及個性的教育品質,促進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高質量開展。在落實“多元共生”教育內容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應當保證的是生命教育課程可以得到有效開展,開展該項教育工作的過程中,首先應當保證教育工作者可以將該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其他教學內容進行有效融合,如生命教育課程與游戲課程進行結合,通過游戲對幼兒進行生命教育。如在戶外游戲開展之前,教師可以優先向幼兒普及保證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幼兒對自身人身安全的重視程度,將自己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保證游戲教學課程可以安全開展。其次,為了保證“多元共生”理念可以得到有效落實,教師應當培養幼兒的良好個性,并在此過程中讓幼兒對自身有一個清醒的認知,進一步展現其個性,使生命教育課程的實效性得以充分發揮,進一步促進“多元共生”教學模式的落實[5]。
幼兒在幼兒園開展學習工作,學習的都是十分具有教育意義的課程,不論是游戲、實踐,乃至思想品質以及道德的培養,對幼兒未來的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義。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也會和音樂、美術、故事以及工作有機結合。由此可見,幼兒園的教學內容既來源于生活,又從生活層面向外延伸,也在生活中結束,該種教學內容與完全局限于教材的教學內容差異非常大。局限于教材的教學內容其所能發揮的教學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將知識與生活進行融合,從而實現對知識的拓展,有效豐富教學內容,促進教學工作的高效開展[6]。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當保證自身具有良好的生活態度、全面的生活意識以及較強的生活能力,從而保證相關課程的教育質量,在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當將幼兒園、家庭以及社區進行有效連接,實現對幼兒生活環境的掌控,保證幼兒成長以及發展環境良好,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保障。這是一種將幼兒園教育工作與生活進行有機結合的重要手段,對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通過這種方式開展幼兒園教學工作可以真正實現游戲課程、實踐課程、觀察課程、分享課程以及生命教育課程的五彩課程構建,幫助幼兒感受生命、生活中的美,并將其作為開展幼兒教育工作的重要資源,促進幼兒教育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綜上所述,本文首先對幼兒園五彩課程的來源進行闡述,即將生活作為一粒小花籽,通過對生活的不斷發掘、培養以及建設,使其成為幼兒園教學工作的重要資源,進而建設出幼兒園五彩課程。通過相應課程開展幼兒園教學工作,有效對幼兒進行全方位的培養,實現教師與幼兒的協調發展,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充足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