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吉尼沙·麥麥提,尼欣欣
(新疆司法警官學校,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2)
本次調查對象是某中等職業學校全體學生為調查對象。該校中職學生女生占比37.5%;男生占比62.5%。中職生中沒有學生黨員,共青團員占51.14%;群眾占48.86%。這些中職生分布在兩個年級,其中一年級的占54.55%,二年級的占 45.45%。調查對象采取不記名填寫調查問卷,較客觀真實反映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親和力的現狀,數據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調查顯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對當前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育人作用認可度較高、獲得感較強。97%的同學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所有接受調查和訪談的學生都認可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理論性、思想性,啟發性。并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引領大學生思想方面有積極的作用。但是,問卷調查基礎上與師生深度訪談得出,目前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尚存在:一是部分學生一上思政理論課就“習慣性”犯困,抬不起頭;二是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太高大尚”,教材內容抽象,沒有吸引力,讀起來很枯燥,看不進去;三是部分教師存在照本宣科。念教材、念PPT式講課,“一節課從頭講到尾,課堂沒有或缺少師生討論互動”“純理論講授,從理論到理論”,教師本身缺乏教學熱情、教學感染力;四是考核方式片面。目前,中等職業學校采取的是“平時成績+期末閉卷”,通常期末考試成績占70%-80%,所以學生注重期末對知識點的短時記憶,存在“考前入頭腦,考后忘光光”的現象。
以上四個方面的情況說明,目前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尚存在吸引力不夠、教學親和力不足等問題。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材內容很多直接來源于重要文件、報告的原文。文件話語和書面語、學術用語較多,理論性和抽象性強,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對學生缺乏吸引力,可讀性不強。教師在運用教材時應該將其轉化為生活語言、教學語言以便使學生跟好的理解、領會理論深意。然而,目前中等職業學校教材這種轉化不到位。
調查顯示,在問及“您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理論功底很深”時,選擇非常認同的同學占比59.91%;問及關于“您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思辨性強”時,選擇非常認同的同學占比62.5%;問及關于“您對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教學工作滿意”,選擇非常認同的同學占比64.77%;在問及“您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具有積極的人格特質(例如開朗、幽默、充滿正能量”時,選擇非常認同的同學占比63.64%;在問及“您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非常關愛學生”時,選擇非常認同的同學占比62.5%;在問及“您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做事公平公正”時,選擇非常認同的同學占比68.18%;在問及“您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懂得換位思考,理解學生的想法”,選擇非常認同的同學占比61.36%;在問及關于“您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課堂上與同學們互動多”時,選擇非常認同的同學占比60.23%;在問及“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能回應您關注的熱點問題,解決您的思想困惑”時選擇非常認同的同學占比64.77%。調查結果表明,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自身綜合素質不高,影響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親和力。
教學方法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時效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方法得當,可以使教學內容更為人們所接受,就會事半功倍;不然難以達到與其教育目標。調查顯示,在問及“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時,61.36%的學生非常認同;在問及“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踐活動豐富多樣”時,選擇非常認同的同學占比61.36%。在訪談過程中,有學生指出教師滿堂灌,用理論講理論。調查結果表明,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陳舊,缺乏創新,已經不適應當下學生發展需求。
通過訪談得知,部分學生認為上課聽不聽不要緊,最后考試考好即可。更有甚者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考的都是死知識,背背就能應付考試,沒有專業課重要。從學生的話語中我們不難看出,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平時成績+期末成績的考核方式不能全面考查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膚淺的記憶理論應付考試,弱化了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的實踐性,學生只停留在機械記憶瑣碎知識,忽視外化行為的考查。
調查顯示,在問及“您所在學校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貼近你們的生活”時,只有67.05%的學生對此非常認同;在問及“中等職業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彰顯了鮮明的時代特性”時,只有68%的學生對此非常認同,但從總的數據分布和百分比上看,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在問及“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能與具體時事緊密結合”時,選擇非常認同的同學占比68.18%;在問及“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踐活動豐富多樣”時,選擇非常認同的同學占比61.36%;調查結果表明,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有脫離學生生活實際的現象,并且抽象,難以聯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
總之,以上五個方面的原因是目前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所運用的教材在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的學習依據。要想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親和力就必須:一是將教材書面語、學術語轉化成教學語言,將晦澀難懂的理論在不失真的情況下轉換為生動的語言,而且不影響學理性、科學性來表達。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語言轉化是為了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更有親和力,而不是一味為了迎合學生盲目使用網絡新詞,使其娛樂化、庸俗化。二是將教材結構轉化成課程結構。教材的邏輯結構雖然很好,但我們可以在學懂弄通的基礎上,適當打破教材結構,科學合理重構成課程體系,比如不按章節講授,而設置成專題教學、問題鏈教學,層層深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三是開發思想政治理論課地方特色實踐課程資源。通過本地、本校的特色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專業要求開發課程資源,收集具有地方特色的案例、數據。用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環境的內容來解讀思想政治理論。這樣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能融進學生生活空間,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親和力。
教師是提升思政理論課親和力的關鍵因素。因此,一要提高思政教師的理論功底、教學技能。思政教師理論功底是否扎實,決定著能否講深講透理論知識。思政教師自己要對所講的理論要做到弄懂弄通,融會貫通,才能拿捏自如,講解才能深入淺出,使得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再飄在天上,而是穩穩地接地氣。教師教學技能又是影響課堂實效的一個方面。思政教師要具備熟練的教學技能,懂得教育教學規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規律。二要,增強教師師德師風,塑造有人格魅力、影響力的老師。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思政教師應該不斷提高道德修養,提升個人品格,把正確的道德觀傳授給學生。其次,要塑造個人人格魅力。教師在學生中展現自己積極的人生態度,傳遞正能量,富有幽默感,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最后,教師還應該關心、愛護學生。教師搭建好與學生的情感鏈接,使學生更好地接受他的觀點立場,從而增強課程的親和力。
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目前的傳統教學方法,已經嚴重影響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親和力、時效性。思想政治理論課急需基于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時代特征,創造性運用項目教學法、討論教學法、實踐教學法等豐富創新教學模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真正體現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思想政治理論課通過創新教學模式,給學生更多的發言權、自主權、分析辯論權,使學生在思想政治和理論課中具有更多的能動性、自主性、創造性,從而切實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