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玲,潘 穎
(1.江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2.江西水利職業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
廣義的教學督導,主要是在督學、督教、督管三個方面,對各種工作過程進行監督與指導。高職院校高質量教學督導隊伍建設工作的推進,需圍繞這三方面工作內容設置新的工作方法與流程。要明確督導隊伍建設的意義與價值,要在人才培育的整個過程中,充分展現督導隊伍的職能。
監督是教學督導的基本和主要職能,需在教學和學生管理等方面進行客觀和公正的監督與指導。督導人員要深度介入高職院校人才培育所有流程,充分了解當前教育教學質量和問題,明確學校教學條件與環境與其他院校的差距或優勢。基于客觀和公正的監督,推動教育工作者有序和規范化地展開教學活動,促使學生形成端正的學習態度。督導人員需處理好各教學要素之間的關系,進而構建健康和科學的教育生態系統。
圍繞專業教學和學生管理工作展開教學監督的整個過程,督導人員需對監管對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進行客觀評估,如實指出具體的問題和能力短板。依據科學和完善的評價體系,從不同的維度對既定對象進行評估與評價,全面掌握與了解教學相關的所有信息,繼而支撐管理者進行科學和精準的組織決策。督導人員的評價與評估必須充分體現公平性與公正性,不能帶有濃厚的個人情緒,要以評價指標與標準為依據,客觀記錄和指出監管與評估對象的問題。
高職院校教學督導引領功能的發揮,主要是在教學質量評價與教師能力評估之后,引領對象沿著正確的路徑和方向進行自我進化與完善。督導人員要根據評價和評估的結果,給予教育工作者正確和有價值的意見與建議。同時,督導人員需結合教師的工作態度與動機,及時并正確進行思想引領,確保其形成較高的職業道德和思想政治覺悟。
高職院校專業教師是督導人員主要的交互對象,圍繞教育教學及學生思想成長等各種問題展開深度的交流與溝通。教學督導具有鮮明的交互功能,需利用口頭或書面等不同形式如實反映學校教育和管理問題。交互的目的是為獲取可靠信息,了解高職院校在人才培育方面的具體現狀和突出問題,以此獲得創新和改革的抓手,進一步優化和調整人才培育的內容與方法。
督導人員無論是以隨堂聽課還是巡視走訪的方式開展工作,要圍繞人才培養的各種問題進行交流與探討,有明確方向和思路對接下來的工作進行部署與規劃。因此,高職院校要圍繞教學督導工作的信息反饋,在高質量教學督導隊伍建設工作上進行精準發力。管理人員要集成不同時期和學期的督導簡報信息,結合教師的意見反饋,生成新的工作設想與規劃,由此明確教學督導隊伍建設的重點,在關鍵環節進行深層次創新和改革。高職院校需不斷增強與拓展督導隊伍的職能功能,確保在專業教學和學生管理等方面都能獲得新的成果與成效。
高質量教學督導隊伍的建設,要以學校人才培育新規劃為切入點,對督導工作進行戰略部署與全局統籌。管理人員要明確教學督導隊伍建設的核心目標,推動人才培育質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以就業為導向開展的職業教育工作,必須緊跟時代發展趨勢,及時調整與優化人才培育目標,明確新時代下各個領域和崗位所需要的人才類型與標準,由此重新設置與規劃督導工作內容與范疇。而督導隊伍建設要高質量服務于應用型和創新型人才的培育,具有長遠和戰略眼光對工作內容、方法、方式進行創新設計。
高職院校需根據工作人員的年齡結構、工作經驗,以及各個崗位的人數設置和聘用條件等方面,進一步優化與調整教學督導隊伍結構。一方面,管理人員要不斷提升督導人員的知識水平和職業道德,確保他們具備極強的全局意識和責任意識,明確自身在人才培育和高質量教學中的職能與作用。高職院校要制定現代和科學的培訓機制,為督導人員的綜合能力與素質提升提供優質平臺,利用多樣和科學的培訓方式,使督導人員逐漸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具備極強解決問題和抗壓能力。同時,應將青年骨干教師融入督導隊伍中,及時引進最先進的工作理念與方法,不盲從于既定的規律與經驗,以更加開拓進取的精神對工作方法與模式進行創新與改革。高職院校可聘任社會專家進入學校從事督導工作,為高質量開展教學督導工作注入新的能量與動力。甚至,可引導校內督導人員學習專家的先進理念和經驗,在名師和專家的指導下不斷自我完善與提升。通過不斷優化人才結構,真正打造一支高質量的教學督導隊伍,真正發揮其督導、監督、引領等職能,助力高職院校培育高質量復合型人才。
依據既定的督導工作條例,開展教學督導工作的整個過程中,相關人員需根據國家在職業教育上的戰略部署,對內部控制機制進行優化與完善。管理人員要構建科學和完善的制度體系,為高質量教學督導隊伍的建設提供扎實的制度保障。要設計和嚴格實施課堂教學質量管理制度,并選用具有責任感和工作能力的人員從事督導工作。根據督導隊伍結構特點,科學優化與完善聘用與選拔制度,全面提高工作人員的崗位勝任力。以思想素質和能力為導向,對督導人員進行選拔與任用。高職院校構建和優化制度體系的過程中,可科學引進專家指導機制,進而增強制度設計的合理性與前瞻性。從事督導工作的人員要與專家進行深層次交流與多方面的意見反饋,將最新的理念和想法融入制度體系設計中,生成具體的執行措施與標準。以完善的制度體系為準繩,高質量督促與督導教育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高職院校需設定科學的評估制度與評價體系,確保督導人員的能力高度匹配于既定崗位,在督教、督學、督管等工作內容上,都能獲得顯著的成果與成效。在專門的督導機構指導與統籌下,具有權威性和獨立性的推進各項教學督導工作,根據工作完成質量和效果,不斷優化教學督導工作的管理制度與機制。最終,形成科學和現代化的制度體系,規范化和高質量的推進各項教學督導工作。
高職院校若想在督教、督管、督學三個主要工作范疇內,實現高質量的教學督導,就必須根據自身的課程設置和教學管理總體目標,增強工作方法的多樣性與靈活性。教學督導隊伍的建設要與教學過程的優化同向同行,并采用不同的方法開展與落實督導教學工作。在督教方面,高職院校要注重培養大批高質量的雙師型教師,全面提高專業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水準,并利用隨堂聽課的方式督促教師自覺的提升自身職業能力。要利用聽課的方式,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價,客觀診斷不同教學模式的問題與短板,推動專業教師動態進行優化與完善。督學方面,職業院校可采用師生座談交流的方法,深層次挖掘學生學習問題與需求,并引導教育對象形成積極學習心理,以及強烈的學習動機。且通過引進現代教育技術,增強學生學習自覺性和自主性,促使專業教學質量獲得顯著提升。督管方面,要結合高職院校的人才培育新規劃提出新的建議與主張,要對不同院系和管理職能部門的工作質量進行綜合評價,生成不同的考核方式與方法。高職院校需立足督學、督導、督管三方面工作內容,生成靈活和多樣的工作方法,繼而實現高質量的教學督導,最終培育高素質技能技術人才。
職業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高職院校必須要全面提高督導人員的工作能力,確保他們在教學質量評價和教學問題反饋等方面發揮作用與功能。高職院校需通過高質量推進教學督導隊伍建設工作,不斷優化人才結構,逐漸形成先進的管理制度,實現高效發揮教學督導隊伍職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