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軍
(聊城職業技術學院,山東 聊城 252000)
設計色彩教學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寫生色彩教學,意在培養學生的主觀造型意識和創新發散思維。從藝術的角度看,設計色彩是在傳統色彩寫生基礎上,從具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從客觀到主觀的色彩訓練過程。它的教學目的不是對客觀自然色彩的簡單模仿、再現,而是培養學生對色彩的認識、審美、整合歸納和表現的創新能力。在我國教育水平和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加強色彩教學規律的運用,并融合繪畫寫生色彩和設計色彩,重視色彩的主觀感受和個性,摒棄傳統教學形式,促進色彩教學的長久發展。
色彩是藝術元素之一,其在人類發展的不同階段,根據當時人們的認知、技術與社會需求,發展為繪畫寫生色彩與設計色彩。繪畫寫生色彩的描繪臨摹以再現自然界的真實色彩為最終目標,它所表現的是畫家眼中看到的、客觀的世界;設計色彩是對自然色彩的高度概括和創造性表達,注重形式感和主觀內心的展現。在原始美術階段,生產力低下。裝飾色彩的出現早于寫生色彩,作為標識紀事、模仿象征、崇拜精神圖騰的手段,畫家對其投入了自己的思辨思維,形成了特定的、非客觀的色彩語言準則。進入古典美術階段后,歐洲資本主義、人文主義的興盛引發了人們對自身、對現實、對科學的熱烈追求。寫實色彩隨之占據藝術的主導地位。人類藝術發展到現今階段,繪畫寫生色彩的記錄價值基本被攝影技術以及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取代,失去了主導地位。因此,繪畫藝術開始重新探索獨立、本質的語言表現形式,重新以偏向裝飾,夸張客觀感受,強調內心表達的裝飾色彩為主要手段,特別是現代派時期。裝飾色彩一直與工藝美術緊密相連。世界上第一所現代設計教育學院包豪斯的建立,奠定了現代設計的基礎教育體系,促使現代設計色彩逐步由理想主義走向現實主義,即用理性的、科學的思想代替了藝術上的自我表現和浪漫主義,實現了更理想的商業效果。
(1)色調?;诿總€人創作時使用顏色習慣的不同,在教學中按照學生個人習慣,主要進行一種顏色的練習,提高學生對顏色的感受能力。在日常學習中,分別以冷、暖色調為主體,體現設計裝飾中色彩的差別和使用價值;還可在相同的畫面中看到不同色彩的融合,加強學生對色彩的靈敏性和使用能力。
(2)色彩。除了色調,色彩也很重要。設計色彩教學中,是以色彩為基礎的,也就是說,只有學生掌握色彩的搭配和使用,才能保證其協調統一,一幅畫的創作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在課堂中,教師常常引導學生利用色彩表達情緒,例如藍色代表安詳,紅色代表火熱。在裝飾色彩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使其不但可以正確運用單一的色彩,還可同時使用多種色彩疊加的方法,以便起到多種色彩的平衡。在課堂中引導學生不但加強對色彩的理解,還利用色彩表達自己的感受。如在裝飾色彩中,最主要的一部分是色彩歸納,培養學生主觀特征。色彩歸納可以讓人的情感從感性轉向理性,這一過程對學生來說在理解上比較困難,受到傳統理念的約束,學生從理解到運用過程還需要很長時間。這就需要教師在系統教學下的不斷引導和鼓勵。
(1)對裝飾繪畫色彩的認識。裝飾設計色彩在繪畫中的體現可追溯到人類史前的洞穴壁畫,原始社會人們用來記事的符號往往具有繪畫的特點,并且采用平涂的方式具有裝飾性的藝術效果。西方繪畫中,印象派在色彩的運用方面進行了突破性的改變,直至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推出了新的色彩表現媒介和繪畫形式,反映了當時繪畫藝術的表現形式,其中作品《向日葵》表現的是一株蓬勃向上、面向太陽放射耀眼的光芒的花朵,大面積的金紅、金黃色的對比單純強烈,筆觸的運用也是大膽有力。這不僅僅表現的是一株植物,更是帶有原始沖動和熱情的生命體,畫面效果使人心靈為之震顫。《吶喊》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畫面中間被高度夸張了的捂著耳朵尖叫的人物形象使人毛骨悚然,那緊緊纏繞他的整個孤獨,似已被他自己內心深處極度的恐懼徹底征服,那圓睜的雙眼和凹陷的臉頰,使人想到了與死亡相聯系的骷髏。血紅色的天、深藍色的水、暗棕色的地等顏色都是郁悶的,都被夸張得富于表現性。作品采用象征和隱喻的手法把人類極端的孤獨和苦悶以及那種在無垠宇宙面前的恐懼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近代畫家主要擅長仕女畫及風景畫,畫作特點鮮明,常常運用西方現代繪畫的藝術語言與中國水墨元素相結合。例如花鳥畫作品《憩息圖》中描繪的是一群棲于枝頭的小鳥,小鳥的形態活靈活現,有蹲立在枝頭上的,有獨棲或三兩成群的,并且每只小鳥臉上還掛著一副或是沉思,或是調皮,或是故作深沉的小表情,活潑動人。相較于傳統花鳥畫的技法和用色而言,林風眠的作品沒有對物體局部的細致描繪,而是吸收了近代西方繪畫中印象派與后印象派的用色表現方法,借濃重的色彩來表達物體的形態。林風眠的仕女畫也是摒棄傳統的繪畫方法,富中國文化特色,卻又極富現代感,涵蓋了立體主義、表現主義、色彩抽象等藝術理論底蘊,表達出一種浪漫空靈的情調,充分展示了林風眠在吸收和借鑒中西藝術的成就。
(2)打破以往教學形式。以往教學中,教師往往喜歡在講臺上向學生講解內容,利用提問和灌輸的形式開展教學,特別是在繪畫寫生色彩教學中,繪畫技巧的運用教學就占據了大量的時間。學生在較長時間的學習中,單單掌握繪畫技巧,不能體會其中的藝術魅力。所以,無論進行繪畫寫生色彩教學,還是設計色彩教學,教師都應將自己放在輔助位置,由學生自己感悟藝術,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在自然和社會實踐中體會色彩的魅力,進而完成兩者的學習。
(3)創新教學內容。學生在創作時,要充分發揮其想象能力和創作能力,并創作出更加優質的作品。所以,教師要創新教學內容,如使用多媒體教學、思維導圖式教學、游戲教學、實踐教學等,讓學生多接觸新鮮事物,避免學生接受千篇一律的學習方法而感到厭煩。例如,教師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按照其興趣愛好進行色彩教學。特別是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教師改變觀察角度,引發學生想象力,在發散思維下提高學生對繪畫寫生和設計色彩的審美能力。
(4)創新教學形式。教師可以從學生實踐角度,幫助其完成藝術的創新,如在寫生教學中,因為繪畫寫生有各種寫生形式,所以可以結合學生自身的條件進行創新。教師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共同創作美術作品;教師還可和學生一同利用色彩創作作品,從多種形式、多個角度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作出不同類型的藝術作品。
色彩在多種藝術領域中都有所運用,是設計專業必修的課程之一。經過對兩類不同課程的色彩情況進行分析,將教學的重點放在設計色彩的掌握和使用上,教師經過兩年調查和分析,作出下面幾點比較:某藝術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色彩課程一學期的全部課程,在實際教學中還使用傳統的寫生色彩教學,視覺傳達設計中的色彩課堂,學校將全部課程分為兩部分內容,一種為繪畫寫生中色彩的研究,重點研究色彩的客觀再現,另一種為研究色彩設計的裝飾性,主觀研究色彩的創造,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視覺判斷能力。
結合對課程的研究發展,學生在學習環境藝術設計時,即使學完色彩課程,還是不能充分將色彩的判斷能力運用于后期設計領域中的實際問題。例如,軟裝配飾色彩搭配中的表現能力。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學生,經過兩種形式的教學,不但能較好地使用色彩,而且在寫生繪畫和設計色彩中能更好地運用到實際服務中。如包裝設計色彩元素的使用,因為原課時較少,在實際設計色彩教學中,也只參與了色彩設計語言的教學。
綜上,在設計專業的色彩課程中,我們要加強對色彩裝飾性教學的認識,了解并研究色彩,將色彩的功能運用到對應的設計領域中,體現出色彩在設計中的商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