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幼君
(安徽省金寨縣金江實驗學校,安徽 六安 237300)
發散思維在人的創造思維活動中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隨著人們發散思維的提升,其創新能力也會得到提升。在小學數學傳統教學中,教師們往往較為關注集中思維,會將很多時間用于培養學生集中思維上,而忽視發散思維的培養,這會導致所培養出來的學生思維固化,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某一種方法較為“器重”,而無法及時對思維進行轉換,從而陷入到了解題陷阱中。而如果教師能夠將集中思維與發散思維結合起來,注重從多層面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那么就能夠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降低思維固化的概率。而隨著學生發散思維的發展,其在解題或者學習過程中,會從多方進行思考,這就能夠促進其創造力的提升。
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應當具備的能力,在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學生從小學階段能夠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那么就能在學習中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在以往教學中,教師們往往習慣采用“填鴨式”教學方式,整個課堂教學中為學生灌輸較多內容,導致很多學生被動接受學習,不僅學習興趣難以得到保持,而且學習動機無法被激發出來,自主能力受到限制。而通過有效開展發散思維教學,則可以將過去那種教學方式打破,教師會更多地采用小組探究、合作探討等方式,鼓勵學生對知識進行自主建構,這就能夠促進學生思維發展,不斷提升學習效果。與此同時,隨著學生自主探討熱情的提升,其還能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并不斷提升自主學習的動機。
發散思維培養不僅對于學生長遠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還能夠幫助教師優化教學流程,提升教學效果。在發散思維培養目標下,數學教師需要對原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多采用啟發式、探究式教學模式,這就需要對教學流程進行重新設定,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這能夠將過去那種被動式、生硬性教學過程改掉,使每一分鐘課堂時間得到最大化利用,從而能夠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發散思維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通過有效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夠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雖然很多教師也逐漸開始認識到發散思維的重要性,并在教學中積極對學生開展了發散思維培養,但是受到教學方式的限制,發散思維培養效果并不理想。具體來看,很多教師在培養發散思維的過程中,都喜歡采用傳統講述式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中發揮的是主體性作用,學生跟隨教師的思路開展學習,這容易導致學生思維受局限,難以促進發散思維發展。還有一些教師,會長期運用同一種教學模式,而小學生正是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中,他們對陌生事物有較強的好奇心,如果教師長期一味地運用同一種教學模式,那么很容易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厭倦情緒,從而會影響其后續學習,更會對其發散思維發展帶來影響。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發散思維是一項系統的工作,需要長期堅持,如果教師不能做到長期堅持,那么就會導致發散思維培養的效果受影響。當前雖然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已經開始對發散思維培養有所認識,但是往往難以長期堅持。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會不自覺地將自身置于主體地位,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無法引導學生參與到自主學習和探究討論中。還有一些教師傳統觀念較強,認為發散思維培養會占用大量時間,導致課堂教學效率被降低,所以在教學中不能長期堅持對學生培養發散思維。
小學生發散思維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僅需要教師的長期堅持,而且還需要得到家長的有效配合。一方面教師在學校教學中要堅持對學生培養發散思維,另一方面還要積極為家長宣傳發散思維有關的內容,使家長也能夠認識到發散思維的重要性,并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給予必要的引導和鼓勵。但實踐中,很多學校都存在家校共育缺失的問題,教師難以及時與家長溝通,這會導致學生在學校學習過程中雖然提升了發散思維,但是在家庭學習中卻又回歸了“原樣”,發散思維培養面臨較大的困難。
科學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法。教師在教學中要多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法,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問題進行全面性思考,循序漸進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推動思維發展。小組合作教學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其將小組作為學習基礎,小組內的學生可以相互之間進行探討和溝通,這樣就能夠幫助學生從多個不同的層面對問題進行認識,大家集思廣益,共同對問題進行解決。通過這種模式,學生的思維可以被打開,在思考問題的時候不再局限于眼前,而會從整體上進行分析,從而推動發散思維發展。
有效運用情景教學模式。情景教學模式指的是將情景作為載體的教學模式,通過情景營造提升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對于小學生而言,在教學中營造情景,能夠使學生身臨其境對問題進行思考,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而且學生還可以在情境中打開思維,從多層面對問題進行認識,這也可以促進其發散思維的發展。
在新授課中培養發散思維。新授課中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可以采用一題多問的方法,通過一題多問,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多層面思考,不斷提升發散思維。例如,教師可以出如下的題目:現在有三個超市都出售葡萄,但這三個超市的葡萄擁有量不同,且出售方式不同,甲超市有葡萄五箱,每一箱的重量為6千克,出售價格為150元;乙超市有葡萄四箱,每一箱的重量為4千克,出售價格為64元;丙超市有葡萄八箱,每一箱的重量為6千克,出售價格為288元。請同學們根據這些情景提出問題,并以小組為單位解決問題。然后教師給學生足夠多的時間,引導各個小組根據題目提出問題,最后對所有問題進行總結。
在復習課中培養發散思維。復習課中培養發散思維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這需要教師依據不同的復習題合理選擇發散思維培養方式。例如,在復習“長方形與正方形周長”有關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實踐體驗式教學方法,出如下的題目:“現在有一條鐵絲,用它能夠圍成長與寬分別是8厘米和6厘米的長方形,那么請同學們試驗以下,能夠用它圍成正方形嗎?”然后給每一位學生發放一根鐵絲,鼓勵學生動手實驗,并對結果進行分享,最終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實驗過程。如一些學生認為要將鐵絲拉直,然后折成四個等份,就可以折成正方形了;還有一些學生認為要先計算長方形的周長,然后根據該周長求正方形的邊長,并對鐵絲進行對折。通過大家觀點的互換,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極大提升。
一方面小學學校要構建家校共育平臺,通過平臺拉近教師與家長的距離,使雙方能夠及時取得聯系,共同對發散思維培養提升關注度。另一方面小學數學教師還要提升主動性,及時將學生家長講解發散思維有關的內容,使家長對此有深入認識,并在家庭中有意或者無意對學生進行引導,相信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學生發散思維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發散思維屬于開放性思維,也就是要引導學生對思維進行發展,避免局限于狹窄的思維當中,不管是在解題過程中,還是在思考知識過程中,都要實現思維的拓展,站在更高層面中去分析,最終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小學生正是處于思維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中教師是否能夠對其進行科學引導,幫助他們建立發散思維,會直接影響他們的長遠發展。數學學科作為小學教學中的主要科目,其很多內容較為抽象,且數學習題的解答方式不固定,學生可以從多方面對習題進行思考,并探索多種多樣的解答方式,所以該學科具備發散思維培養的先天優勢。也正是如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加強對發散思維的培養,將這一工作融入日常教學中,循序漸進中提升學生的發散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