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為升
(江蘇省豐縣歡口中學 221711)
因為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知識之間存在著的差異性,所以教師在教學方法上的選擇,從核心素養的層面去改變當前高中物理教學的現狀的話,教師就需要考慮到教學的多個方面,從教學方法的創新到教學內容上的拓寬,全方位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利用多元化的教學設計,幫助學生們探索到高中物理學習的方向,重新激發學生對高中物理的學習熱情.
在應試教育觀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更加注重傳授給學生考試的技巧,而忽略了教授學生如何去發現物理學習中的樂趣,沒有充分利用物理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對于學生的課堂反饋方面也做得不夠到位,缺少了足夠的信息去了解學生,這也就導致了,在實際教學當中學生們的學習熱情關沒有被激發,反而對學習難度較大的高中物理知識產生了學習畏懼心理,使得他們的學習效果并不夠理想.在重視素質教育的今天,這樣的教學現狀雖然有所改善,但是大部分教師還是忽略了,在教學過程當中去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能力,對于考試分數的重視程度,并沒有隨之有所削減,而且所采取的教學方法也并沒有有效的解決在高中物理上所遇到的問題.
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必然是由教師與學生通過默契的配合,而讓整體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得到提升,無論是在教學過程還是在其他的考試測驗的過程當中,教師所要做的不僅僅是對學生們當前學習階段的效果進行評價,還要對學生當前在高中物理學習當中所遇到的問題或困惑,能夠做到充分的了解,可以及時指導他們去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避免他們撞進了死胡同當中.然而實際的教學卻是因為高中階段繁雜沉重的學習任務,不僅是學生無暇顧及自己在學習心態或者是學習方法上出現的問題,很多教師也很少回去,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和考試上所出現的不足去指導學生,甚至在學生取得了比較明顯的進步的時候,也吝嗇于激勵表揚的言語,因為這種進步很少會與考試分數的轉化有關,過于片面的課堂評價,就會忽視學生在物理學習方面上的進步,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傳統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活動中,主要以教師為核心來開展教學活動,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得到彰顯,教師認為學生只有跟隨著自己來開展學習活動,才有可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的水平,取得心儀的成績,學生在師生交流的過程中相對較為被動.對于學生提出的一系列學習問題和疑惑難以進行及時的解決,教師在課堂上只是通過提問這種方式來獲取學生學習的信息,信息獲取的途徑相對較為單一,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頻率較低.學生對教師教學指令只能被動應對,并不能創造性的提出自己的見解,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師生溝通交流的問題逐漸突出,需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更好的解決.
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讓學生們能夠充分利用團隊的力量去解決自己在物理學習當中所遇到的問題,并且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和表達能力.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轉變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逐漸的引導學生就課堂學習的具體問題進行實踐探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時間的利用效率,在轉變教學模式的過程中高中物理教師可以創造性的導入層次教學法,游戲教學法,任務驅動法,從而更好的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水平.
例如在《動量守恒定律》的教學當中,教材上有這樣的一個探討問題:讓一位同學把一個充氣到直徑1.5m左右的大乳膠氣球,以某一速度水平投向你,請你接住.把氣放掉后氣球變得很小,再把氣球以相同的速度投向你.兩種情況下,你的體驗有什么不同?這是為什么呢?教師可以讓學生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實踐探索,準備實驗器具,讓學生們按照問題上的描述進行實際試驗.讓他們提出自己的相對感受,并結合前面的動量的知識進行問題分析,鼓勵學生們大膽提出自己的意見.在課堂教學結束的最后,讓教師根據學生們小組討論的結果和實踐的結果進行歸納總結,并且在教學評價的時候要重點評價小組之間相互配合的表現,讓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不僅充滿趣味而且富有激情,更加符合了學術探究應有的氛圍,不僅讓學生們能夠掌握相關的知識,還能夠提高他們相應的物理學習能力.
在核心素養的教學背景下,教師應該重視科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們的學習目光不只是放在教材或者是物理習題上,而是能夠運用自己的知識去聯系生活實際.與初中階段的物理學習相比,高中物理教學的目標要更加靈活,而且通過與學生生活實際的相互聯系,能夠提高學生對物理的學習熱情,能夠降低學生學習物理的難度為學生深度學習物理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開展理論教學活動中,要結合現實生活以及學生的實際經驗,這樣才能有助于提高理論教學的層次和水平,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理論知識,從而進行實踐運用.教師要密切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讓學生做理論的實踐者,而不僅僅是被動的吸收者.
物理這門學科是建立在物理實驗之上的,物理就是用實驗來檢驗理論的一門科學,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重視物理實驗教學,然而在實際過程當中,很多高中階段的學生親身經歷過物理實驗的次數屈指可數,而且在實驗過程當中,大多是由教師手把手教導學生們如何去完成每一個步驟,與其說是學生們用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物理理論知識,倒不如說是在模仿教師的實驗步驟.實驗的價值在于學生能夠通過物理實驗去發現自己在物理學習上的不足,而且通過自己所學習到的物理知識,轉化成生活中可見的物理現象的時候,可以幫助學生們感受到為學習的成就感,能夠幫助學生們塑造學習的自信心.為了進一步提高實驗教學的效率,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設備來開展教學實驗視頻導入工作以及流程的演示活動,幫助學生正確的看待物理實驗.詳細的展示每一個步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效率,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在信息技術設備以及相關資料的幫助下,學生的物理實驗效率會成倍提高.
為了讓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更好的調動,教師可以考慮進行一些競賽活動,將學生劃分成相應的競賽實踐小組.在物理實驗教學的環節,教師可以通過實驗比賽的方式,引導并組織學生們去親自參與到實驗的設計當中,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社會層面也意識到了物理實驗的重要性,很多教育機構都舉辦了很多大小規模的物理實驗比賽,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科學實踐能力.不斷增強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讓學生能夠從物理實驗當中看到自己進步的方向.
無論是開展理論教學活動還是開展實驗操作活動,教師都應當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填充更多的內容,提高課堂的知識容量,但是還應當降低學生的知識學習難度.此時就需要考慮運用輔助教學手段來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等信息技術設備來開展教學環境建設工作以及具體的教學活動就顯得尤為重要.在課前預習環節、課堂導入環節、課中教學環節、課堂復習鞏固環節,以及課下的拓展延伸環節,都可以運用相應的信息技術手段來進行相應的教學工作.從而達到整體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各個環節都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以及相應的設備,從而提高其使用的頻率,才能為學生營造更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的知識學習和能力培育工作,更加深入以及高效.同時教師還應當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加強反饋工作,了解學生的課下時間利用情況,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這會為教學策略的制定以及教學計劃的優化工作,提供更多的參考,進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從核心素養層面上來看,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們如何去在物理知識的世界當中進行探索,引領學生們去發現物理學習的樂趣,而不僅僅是教給學生們如何利用物理知識在考試上獲得高分,這并不是說考試成績不重要,而是先要激發學生在物理學習上的熱情,并且讓他們在物理學習過程當中提升自己的物理學習素養,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熱情會轉化成他們學習的內動力,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學生們會想到的是如何解決困難,而不是望而生畏,在這樣精神狀態的引領下,學生們分數上的提高就會變成水到渠成的事情.在接下來的實踐研究的過程中,高中物理教師需要立足于學生的核心需求,不斷的尋找探索的方向,幫助學生正確的應對物理學習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本著實事求是以及與時俱進的原則來創新學習的策略,填充相應的內容,相信可以更好的培養學生的物理學和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