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
“新年剛過,老師給大家發個神秘的新年禮物。”李老師說著輕點鼠標,身后的大屏幕上展示出一篇習作。
沙龍現場1 大屏幕上的新年禮物
我的新年禮物
春節時,我收到了爸爸送給我的新年禮物——一個文具盒。
文具盒外殼多為深藍色,拉鏈及拉鏈周圍為綠色,里面是藍色。文具盒上面有一些我喜歡的圖案:整個圖下方是一座座山峰;中間是一只可愛的恐龍,正在向身邊的熱氣球噴火,就像一個移動的發動機;再向上是一輪太陽,邊上有云朵相伴。
我的文具盒是長方體,只是八個邊角做半圓的處理,摸上去比較光滑。它長約23厘米,寬約10厘米,高約4.5厘米。內部分為三部分,分別為網格袋、放鋼筆處和放其他物品的地方。
之前沒有文具盒時,我只能把鋼筆、橡皮、批注筆等一股腦兒塞進書包,有時候為找一支筆或一個橡皮,我得大費周章地把書包里的東西都倒出來,學習用具也容易丟失。現在好了,有了文具盒,這些煩惱都煙消云散了。我把四支鋼筆分別插在放鋼筆的地方,把紅筆、批注筆、橡皮放在其他物品的地方,把鉛筆放在網格袋中,這樣我以后拿筆就方便多了,上課也不會因為找筆而耽誤時間了。
漸漸地,我還養成了愛收拾的好習慣,不但文具放得整整齊齊,就連課桌上的東西也擺放得井井有條。對了,我的臥室也告別了“豬窩”狀態。
真沒想到,爸爸這個看似普通的新年禮物,給我帶來了這么大的變化,我真感謝這個禮物和爸爸!
約莫大家都看完后,李老師開口了:“讀了恩恩的習作,我眼前似乎浮現出被片片漂浮的葉子覆蓋住的清泉。”
這句話把同學們都弄迷糊了。恩恩不解地問:“浮葉?清泉?老師,請您講詳細點,我的習作中哪些是‘浮葉’?哪些是‘清泉’?”
“老師,我也不懂。”許多同學附和道。
李老師微笑著看著恩恩,說:“你介紹了文具盒的外形、大小、內里構造,還有如何往文具盒里安排學習用具,這些內容像一片片漂浮在清泉上面的葉子,使習作充滿了濃濃的說明文的味道。縱然介紹得再詳實,一篇介紹文具的說明文又怎么能打動讀者呢?”李老師頓了頓,接著說道,“這篇習作得修改,需要撥開‘浮葉’見‘清泉’。”
“小魯迅”卡卡點點頭:“老師,我懂了,恩恩修改時要大刀闊斧地拋掉‘浮葉’。那習作的‘清泉’呢?我怎么沒看到?”
“爸爸送文具盒的用意才是習作的‘清泉’,即作文的中心或主題,需要恩恩深入挖掘。恩恩把介紹文具盒當作作文的中心,這就使習作流于一般,失去打動讀者的因素了。”李老師將目光移向恩恩,“好好想想爸爸在新年送你一個普通的文具盒,用意是什么?”
恩恩想了想,說:“爸爸總說我的東西放得很亂,特意在新年這天送我一個文具盒作禮物,是希望我從整理文具開始養成好習慣,讓生活、學習都變得井井有條。我想應該是這樣!”
“爸爸對你的殷殷期待都寄托在這個看似普通的文具盒上了,這才是你習作的‘清泉’。”李老師接著說道。
聰聰聽得明明白白,夸贊道:“借一個小而普通的文具盒,表達爸爸對‘我’深深的愛和希望,這是‘以小見大’。老師,這個‘清泉’挖得好!”
3395501908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