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蔚 王春玲 黃雪靜
摘要: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黨中央從戰略和全局上做出的重大決策,是黨的群眾工作落地生根、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探索。山東省五蓮縣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中央試點縣,著眼“齊魯示范、全國引領”目標定位,堅持群眾需求導向,在“三階聯動”高效組織架構設計、“山花爛漫”地方品牌打造、“變廢為寶”整合陣地資源、“媒體矩陣”加強載體建設等方面探索出了一些經驗做法。同時分析當前仍然存在橫向資源共享渠道不夠暢通、志愿者監督激勵政策有待完善等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建議。
關鍵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群眾需求;宣傳教育
一、引言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舉措,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山東省五蓮縣自2018年入選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中央試點縣、山東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后,啟動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試點工作。
兩年多的時間內,依托三階結構的新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體系開展了多項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取得了一系列良好效果。本文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分析山東省五蓮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地方做法及經驗,理性分析存在的問題,并給出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對策建議。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三階結構+三級書記”構建高效組織架構
科學合理高效的組織架構往往是組織能為人民群眾做實事、謀幸福的重要前提。山東省五蓮縣于2018年入選山東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后,積極整合各類資源,牢固樹立“以群眾為中心”的工作理念,著眼“齊魯示范、全國引領”的目標定位,形成了由縣級文明實踐中心和各機關單位分中心負責文明實踐工作的組織協調、鄉鎮(街道)級實踐分中心按照統一規劃部署促進文明實踐活動常態化、村(社區)級的實踐站(所)組織開展具有村莊社區特色的常規及創新型文明實踐活動的“三階結構”新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體系。
同時為推動文明實踐工作規范化、常態化,五蓮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積極與“一把手工程”相結合,縣、鎮、村三級文明實踐機構分別由“三級書記”擔任“一把手”,發揮示范帶頭作用。黨政干部隊伍設立包聯制度,實施縣級領導包聯鄉鎮、縣直部門單位包聯村莊的工作辦法,使黨政干部知道“為誰干”,村(社區)文明中心知道“怎么干”,人民群眾知道“共同干”,構建起了橫向上黨政機關、企業單位共同參與,縱向由縣到村的三級聯動高效組織架構。
(二)“五朵金花”打造五蓮特色文明品牌
地方特色文明品牌打造是文明實踐工作開展能否長期化、體系化、規范化的重要一環,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作為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的戰略舉措,地方品牌的打造應該更富有地方特色,更接地氣。
五蓮縣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打造方面,牢固樹立“以群眾為中心”的工作理念,結合五蓮縣注重生態旅游業發展及打造“康養山城”的發展目標,首創并打響了“五朵金花”的五蓮特色文明品牌。“五朵金花”由“蒲公英、杜鵑花、喇叭花、向陽花、芝麻花”組成,其中每種花都內含不同的工作主題和開展方式,以“喇叭花”為例,志愿者們用最地道的五蓮方言配合群眾所需要的教育科普知識錄制文明實踐播報音頻,在全縣632個村莊每天三次進行播報,現已播出800余期,近40萬群眾受益。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喇叭花也緊跟時事引導群民進行防疫工作,傳播權威消息,呼吁返鄉登記,使得人人都知道疫情防控的實時進程,也讓人民群眾明白疫情防控與每個人都切實相關。
(三)“一站多點+變廢為寶”整合各類陣地資源
讓黨的旗幟在各類陣地高高飄揚是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共同目標,有效整合陣地資源并與群眾需求相結合則是使黨的意志、聲音、要求能夠及時到達基層,促進群眾認可擁護的關鍵。
五蓮縣立足經濟欠發達實際,促統籌、抓機制、整資源、重落實,建立起了一批“一站多點”、“變廢為寶”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活動場所,以五蓮縣芙蓉社區為例,早年作為物業辦公區的大樓過半房間使用率極低,現在將大樓進行改造,一樓作為社區辦事服務大廳和社區門診,二樓設立黨支部活動室與文娛活動中心,這一舉措不僅將民眾最需要的集中服務放在家門口,還讓閑置空間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節省了再建場所的成本。不僅如此,為進一步提高場所的使用率,芙蓉社區新實踐文明中心與五蓮縣團委共同開展“青鳥計劃”活動,在假期時間內為學生提供免費自習場所,并配備空調、廁所、暖氣等符合實際需求的設施,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
(四)“融媒體+大學生”加強載體建設
提高知名度與參與度長期以來一直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過程中討論的重點問題,宣傳載體建設的親民性、及時性建設也被看作是提升民眾文明實踐活動參與度的重要措施。在宣傳平臺搭建方面,五蓮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客觀認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立以來出現的民眾參與積極性、活動普及性不高等問題,與縣融媒體中心進行平臺合作與資源共享,共同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宣傳的媒體矩陣,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和微信等移動客戶端,建立了“文明五蓮”賬號,設立了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文明評論三個大塊的內容推送,提供了宣講報名預約電話,讓人民群眾進一步理解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是什么、干什么,貫徹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百姓能參與、要參與的思想。
在宣傳后的落地實施方面,五蓮縣抓住青年大學生群體想干事的積極思想,積極動員提供崗位,充分發揮五蓮縣大學生群體的青年力量。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共青團委開展“青鳥計劃”,為大學生群體提供實習實踐崗位,讓大學生群體參與文明志愿活動、社區業務辦理、疫情防控信息登記、普法科普等工作,活躍在五蓮縣的每個角落,努力向著“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目標進一步前進。
三、當前存在問題
(一)資源共享渠道有待進一步暢通
“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是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追求目標,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五蓮縣的三階型組織結構體系在縱向上有效提升了各級負責主體的責任意識。但在主動開展活動時,縱向上的責任包聯導致基層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工作過度依賴上級文明實踐中心指導,個別地區存在“等、靠”現象,缺乏工作主動性。
同時橫向上缺資源共享渠道,導致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在資源整合過程中,更多的是簡單的資源集中,缺乏與同級其他地區、組織之間實踐中心的聯系與資源共享,導致開展的活動內容相對獨立,具有明顯碎片化、閉環運作特征,活動策劃過程中往往出現因人手不夠、涉及到的其他領域專業能力不足等原因導致活動無法落地開展等現象。
(二)工作人員激勵監督政策仍需進一步完善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監督激勵政策是規范工作人員工作方式方法、動員廣大群眾參與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確保人民群眾真正享受到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紅利的重要制度保證。
但五蓮縣目前對于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監督和激勵機制仍處于探索階段,對于激勵政策我們僅發現了《五蓮縣關愛志愿者禮遇辦法(暫行)》一個文件,監督政策方面未成明顯體系,甚至已經影響到形象樹立與保持領域,如2021年1月份開展的“青鳥計劃”自習活動中,個別工作人員為了防止疫情帶來的責任風險,隨意對進入自習室的要求進行加碼,而相應的監督投訴渠道并未設立,產生極少數人“亂念經”毀壞整體良好形象但投訴無門現象。
(三)未將文明建設和經濟建設充分結合
剖析五蓮縣在文明實踐活動框架體系可以看出,其并未重視經濟活動在其中的作用和意義,將兩者化為單獨的個體,進行獨立布局、獨立計劃、助力組織、獨立實施。固然這能在一定程度上達到相應建設效果,但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資源的合理利用,浪費了部分資源,降低了相關制度效能性。此外,該地未充分理解文明實踐建設內涵,在一定程度上認為經濟建設就是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導致建設偏離方向,進而導致文明實踐中心缺乏一定引導性、科學性、約束性及教育性等,導致該模式無法得到健康發展。
四、優化對策探索
(一)搭建資源共享平臺,暢通溝通鏈接渠道
資源共享,溝通順暢,是打造更高水平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重要途徑。要綜合統籌使用現有的紅色文化資源、綠色生態資源、歷史文化資源和各種民生資源,構建統一平臺使各類資源系統化、可視化,讓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單位明白“有什么可用”。同時在各類文明實踐單位之間暢通交流窗口,共同打造“問題互相問,活動一起辦”的文明實踐新局面。
(二)完善制度體系化建設,培育正向志愿文化
新時代文明實踐作為新時代產物,制度創新及體系化的建設應該在依據現實狀況的基礎上逐步推進。在激勵政策方面要逐步細化志愿者禮遇激勵方法,針對當前來源廣泛、政民結合的志愿隊伍可以為不同來源的志愿者設立不同的激勵措施,充分調動各類人群,提高基層各界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做到黨政群合力建隊伍。
監督政策方面應特別注意明確底線,規避可能產生的形式主義,設計符合實際的志愿工作手冊,向人民群眾公開建議和投訴的渠道,在實踐中保留一定靈活空間的過程中逐步完善。
(三)注重完善群眾評價體系,形成完整工作鏈條
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始終是國家的主人,人民說好才是真的好。應將志愿服務活動效果與群眾滿意度作為項目重點評價標準,引入群眾評價機制,通過微信公眾號、短信、調查問卷、訪談等形式進行評價,對活動運行好的服務隊伍給予獎勵及公開表彰,提升志愿服務的社會認同度,并根據群眾評價開展后續活動,與此同時,對項目運行不好的志愿服務隊予以督辦,讓“社區吹哨,部門報到”的完整工作鏈條更加完整,在反饋中不斷完善,讓服務群眾更加精準到位,給人民群眾更多“切之體膚”的獲得感。
(四)以經濟建設為基礎,強化文明實踐構架支撐
1. 以效率經濟為基礎,為文明實踐建設提質增效。即主要是指相關人員在建設經濟和文明雙向通道時,應充分利用市場經濟的效率原則建設文明實踐中心。究其原因,現代市場經濟效率要求建設者不僅要關注效果的增長,還應重視其質量的提升、信息的反饋優化等。而在文明實踐建設中并入這一概念,一方面可強化建設者對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認知和了解,一方面可保障建設構架不走樣。
2. 以驅動性為基礎,提升兩者建設效果。即在建設文明實踐中心時,除了要堅定黨的全面領導,還應制定完善的優化措施體系,凈化該項任務建設過程,保障文明實踐中心與經濟建設的真實有效。事實表明,利用市場驅動性可達到這一效果。具體而言:首先,以本地實際為依托,驅動篩選提效能。其主要是指利用本地社會實際需求,篩選符合本地實情的經濟和文明建設方式,保障建設結果符合本地經濟和精神文明的需求;其次,驅動本地正向追求,形成良好社會風氣。即主要是指本地部門機構在建設經濟和文明市場時,應做好引導工作,一方面要引導本地社會正確理解和追求精神和經濟,一方面要剔除不利于本地發展的思想意識和觀念行為,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經濟和文明建設模式。
五、結語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是黨中央的重大決策,是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真正進入億萬百姓心中的戰略工程。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開展過程中,廣大人民群眾實實在在享受到了新時代文明發展的紅利,黨的執政根基更加穩固,人民更有信仰和力量,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文明張力和實踐偉力正在日益凸顯。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要繼續堅持人民主體,客觀認識新事物產生初期的各類問題,努力構建各方共建共享、體系不斷完善的新時代格局,共同開啟新時代文明實踐新航程。
參考文獻:
[1]張守軍,王興雷.山東五蓮:“1號服務清單”帶來的“山花爛漫”效應——發生在山東省五蓮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故事[J].雷鋒,2020(03):77-79.
[2]劉明.山東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研究[J].智庫時代,2020(04):9-10.
[3]孫向榮.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新路徑——以煙臺市芝罘區為例[J].上海城市管理,2019,28(03):93-96.
(作者單位:中南民族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36355019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