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旭 李田新 潘如雪 鄧玉蓮
摘要:網絡時代蓬勃發展,網絡詞語也隨之成為新興潮流,由于青年接受新事物能力強、思維活躍等特性,網絡詞語使用者大部分為青年。網絡詞語一方面對青年的思想有著良性引導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并沒有明確的監管機構,一些不良網絡詞語對青年產生了負面影響。本文將就網絡詞語的流行及其對當代青年思想狀況的影響進行研究。
關鍵詞:網絡詞語 網絡流行語 青年思想
引言
在社會不斷的發展過程中,網絡的發展越來越迅速,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網民數量也在不斷增加,而青年人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他們在網絡上進行傳播交流的同時,也創造出了一種獨特新穎的表達方式,這種特殊的表達方式主要體現為語言形式的創新,這種順應網絡而生的、充分反映社會現象的、被廣大青年人所運用的新型語言形式我們稱之為網絡語言。因此網絡語言的出現、流行,極大程度地反映了當下社會的熱點問題以及當代青年的思想情況,因此,網絡詞語對青年思想的影響成為當下亟需討論的問題之一。
一、網絡語言的概念及其特點
1.網絡語言的概念
網絡語言是網絡誕生后產生的、并隨著網絡的不斷變化而變化的、來源于日常語言而又區別于日常語言的一種語言形式。現如今,網絡語言被嚴格地區分為三種形式:一是網絡技術用語,主要包括計算機行業的專業術語和網絡專業術語;二是網絡傳播用語,主要是指以網絡廣為傳播,交際媒介的、能表現某些行業專業特色的特殊語言;三是在互聯網上網民隨意創造、使用、流傳的日常交際用語。[ 1 ]雖然這三種形式的網絡語言都存在于大學校園中,都被青年學生使用,但就對青年學生的影響力而言,本文指的網絡語言主要側重于網絡傳播用語和互聯網日常交際用語。
2.網絡語言的特點
網絡流行語在其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之中,具體表現出以下幾個較為突出的特點。
其一是具有巧妙的創新性。網絡流行語不同于我們通常使用的書面語言,它是網民們充分發揮自主想象力從而產生的具有創造性的語言。人們巧妙地利用現有的通用詞匯對其進行改造與變換由此產生了構思新穎的網絡流行語。[ 2 ]我們將其不同于傳統詞匯的特點總結為網絡流行語的創新性。
其二是具有鮮明的階段性。網絡流行語重點就在于“流行”二字,而“流行”就代表著它最終會走向“不流行”,要么被時代淘汰,要么融入到一般詞匯中。隨著網絡的高速發展、時代的不斷進步以及各式各樣社會熱點的出現和更迭,網絡流行語也會產生改變,每個時代、每個階段都會有網絡流行語出現,相應的也會有網絡流行語消失。我們將其隨著時代不斷變化的特點總結為網絡流行語的階段性。
其三是具有較高的簡潔性。在“快時代”,人們追求發展速度較快,生活速度和人們的心態也在慢慢變快,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網民們也需要更快速地表達交流,簡潔的網絡詞匯由此應運而生。例如用英文字母和數字來替代某些詞語,網絡流行語的用字更加得簡潔明了,輸入更少的字符,加快聊天的節奏,節約了時間還完整傳遞了自己想表達的意思。我們將其能使交流更簡便快捷的特點總結為網絡流行語的簡潔性。
其四是具有濃厚的時代特征。語言本就因社會產生,自然會隨著社會的變化而不斷變化與豐富,網絡流行語也不外如是。每個社會階段都會出現不同的社會熱點,而隨著社會熱點的出現必然會產生新的網絡流行語,這些流行語就會突出展現該社會熱點的特征。我們將其充分反映一個時代情感和氣息的特點總結為網絡流行語的時代特征。
其五是具有較強的詼諧性。網絡流行語之所以會受到人們的青睞,和它風趣的語言表達方式有很大的關系。在網絡中,使用網絡流行語來進行交流,可以讓聊天更生動有趣,除此之外,人們可以通過幽默詼諧的方式來解讀一些嚴肅的社會現象,而一些真實事件通過網絡流行語來進行適當的調侃后更容易引發人們的關注和思考。我們將其幽默俏皮的表現形式總結為網絡流行語的詼諧性。
二、現階段網絡流行語的類型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飛速發展,以互聯網為介體的網絡用語發展迅速,其形式多樣、種類繁多,以下為四種較為常見的類型。
1.時效型。時效型的網絡用語通常以獨立語言或句子的形式出現,通過總結熱點時事創新得出,這類流行語多含調侃或諷刺意味。例如:“家里有礦”,當有人曬奢侈品、豪車、豪宅時,網友們就會感嘆“家里有礦吧”,來表示認為其家里很富有;“小丑竟是我自己”,用于自嘲多為調侃自己自作多情。
2.諧音型。這類流行語相對而言較為幽默詼諧、清奇形象。其中主要分為漢字、數字與混合諧音三種類型:
(1)漢字諧音,又包含諧普通話讀音(“童鞋”:同學)、諧方言讀音(“醬紫”:這樣子)、諧同音字讀音(“氼乚”:你好;“廾匸”:恭喜)、諧外文詞語讀音(“hamburger”:漢堡包)等四類。(2)數字諧音,例:“555”:嗚嗚嗚;“1314”:一生一世。(3)混合諧音,例:“book思議”:不可思議;“jimmy飯”:雞米飯。
3.縮寫型。這類流行語簡潔明了地表達詞匯,以方便交流輸出或體現個人的獨特性格。如:“yyds”→永遠的神的首字母縮寫;“xswl”→笑死我了等。
4.詞義轉換型。由于文化的不斷發展,許多詞語在新的情境下出現了舊詞新義表現,漸漸地被賦予了更為豐富的內涵。例如“充電”新增含義是學習,以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思想認識或豐富知識。
三、網絡流行語與青年思想狀態的關系
1.網絡流行語對青年思想的正面影響
(1)網絡流行語的多樣化有利于青年思想及語言表達的多元化
網絡詞語在發展過程中賦予了傳統詞語不一樣的意義,使漢字所表達的意思更加象形、神似。例如“麻了”一詞,在傳統語義上為身體某部位被壓后那種不舒服的感覺,而在網絡詞語中,多用于表現郁悶、無奈的心情。同時,網絡詞語在發展變化中,也會發生褒貶義互換的情況,例如“臥龍鳳雛”,原指人才諸葛亮和龐統,但由于現在的“人才”有時也并不是真正的“人才”,所以“臥龍鳳雛”有了另一層調侃的含義,有時是指對方秀逗、幽默,而有時則是明褒實貶調侃對方實力弱。由此可見,網絡流行語的變換、重組等使得青年的思想及語言表達多元化發展。
(2)網絡流行語的創造使青年的創造性思維得到良好發散
網絡流行語不是突然崛起的,而是經過無數網民創造更改的,而絕大多數網民都是青年,這就使得青年的創造性思維以及創新性想法得到良性推動。例如,“妙蛙種子吃著妙脆角走進了米奇妙妙屋,真是妙到家了!”,這句話就是近期青年網民們充分發揮創造性思維以及創新性想法而創造出的新語言,利用詼諧的語言表達了對事物的感嘆。國家的發展需要無數創新型人才,而網絡流行語的發展,就間接鍛煉了青年的創造性思維。
(3)主流價值觀類的網絡流行語更深層次地激發了青年愛國主義情懷
以“00”后青年為主,成長歷程恰好是祖國突飛猛進、繁榮發展的歷史階段,青年的特質與新時代的特征相融合,使得青年根正苗紅,三觀正直。在他們身上凸顯出對于祖國昌盛,民族復興,國家盡顯大國風范的自信心、自豪情、認同感。“中國夢”“人類命運共同體”“最美逆行者”等反映社會發展與國家政策導向、弘揚主流價值觀的流行語,使得青年更加關注國家時政,國家所取得的成就使他們愛國主義情懷與民族自豪感更加彰顯。
(4)以社會時事為焦點創造的網絡流行語更加契合青年的心理活動
2020年最流行的網絡詞語莫過于“最美逆行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等,簡短有力的詞語充分而強烈地表達了廣大人民群眾對醫護人員等的尊敬與感激。
若網絡上出現一些不公平現象,網民們便會根據時事創造出新的流行語,甚至還會進行“案件”編號,例如“X.XX事件”,意思為某月某日發生的事件,這類詞語便會被青年用來批判同類事件,彰顯正義感。
此外,青年網友心理壓力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增加,隨之產生了一種自嘲式解壓的網絡流行語,例如“藍瘦香菇”等詞語,以詼諧幽默的辭藻,形象地表達了青年人心理壓力大的特點。
與社會時事、現象結合產生的網絡流行語,形式新奇多樣、用詞新穎、崇尚創新,深度契合了青年標新立異、張揚個性、特立獨行的性格特點。
2.網絡流行語對青年思想的負面影響
(1)網絡流行語中的不良信息不利于青年思想道德的提高
網絡流行語并不都是良性詞語,也有相當一部分詞語用華麗優美的辭藻粉飾低俗、粗糙的話語,例如“要不管好你自己,要不藏好你家人”“你爸今晚必在院里種樹”等,不僅僅是低俗粗糙,甚至有的還惡搞文學作品,這些網絡流行語并不利于青年思想道德的良性發展。
(2)部分網絡流行語不利于青年正確三觀的形成
語言并不單純地指人們交流表達的載體,也會間接表達出說話者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隨著社會與時代的不斷變化,網絡流行語也千變萬化,有些網絡流行語充斥著低俗、庸俗的人生追求,例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等一系列表達不正確價值觀的網絡流行語,會將正在樹立三觀的青年學生引向不正確的三觀樹立上。
(3)網絡流行語的過度使用導致青年與社會脫節,孤立自我
青年學生過度使用網絡流行語容易產生自我孤立、排斥群體等現象,青年在創造網絡流行語的過程中容易獲得虛假的自我滿足感與自我成就感,這種自我價值的實現并不是現實意義中的價值實現,會導致青年與社會脫節,孤立自我。
四、結語
網絡流行語的發展間接折射著時代的發展與變化,從青年角度來看,這是他們積極參與社會時事的重要載體,因此,對于網絡流行語的態度,我們不應該一味地采取鼓勵或抑制的態度,而應該秉著辯證的思維來加以引導,從而使網絡流行語與青年思想發展互相促進,良性發展。
(本文系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網絡詞語的流行與當代青年的思想狀態分析”的課題研究成果,項目編號:X202010142143)
【參 考 文 獻】
[1]馬寧.對青年學生網絡語言選擇與使用的理性思考[J].才智,2018(31):94-95.
[2]楊利平.網絡流行語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及對策[J].山西青年,2017(11):5-6.
(責任編輯:劉占行)
341950190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