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君
摘要: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對于研究生教育培養意義重大。導師必須充分了解當前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存在問題,并制定科學發展做好教育優化,切實從多個維度解決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問題,為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工作穩步開展提供教育幫助。
關鍵詞:導師 研究生 學術誠信 管理
引言
現今,學術不端問題,逐漸成為影響研究生教育發展重要因素。導師應積極做好教育協調,針對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開展有效教育滲透,進一步推進學術誠信管理工作多樣化開展,為研究生學術誠信問題的解決創造良好條件。
一、推動學術誠信管理的意義
1.塑造良好研究生學術氛圍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院校教育水平提升及部分地區研究生政策放寬,研究生教育群體逐步擴大。隨之而來的不僅是學術研究能力提高,同時也產生一系列的基礎問題。其中以學術不端及學術造假問題尤為嚴重,進一步影響對研究生教育培養工作穩步推進。推動學術誠信管理,其意義在于基于當前的教育訴求,塑造良好研究生學術發展環境,提高研究生學術管理規范性,確保研究生能以積極姿態融入學術發展新環境[ 1 ]。在此過程中,導師必須積極做好教育規范,通過教育引導、學術誠信管理等方式,逐步提高研究生對學術誠信正面認識,解決研究生教育隊伍逐漸壯大背景下存在潛在問題,切實圍繞研究生教育培養工作長效化推進開展布局,為后續階段更好實現研究生教育培養工作高質量推進夯實基礎。
2.提高研究生道德品質及學術素養
目前,素質教育已然成為高校高質量人才培養關鍵。研究生教育工作應與高校素質教育充分對接,以新時代尋求教育新發展為載體,提升研究生道德品質與學術素養,切實強化面對研究生素質教育能力,以此,實現研究生教育培養工作多元化開展。將學術誠信管理納入研究生培養體系,是提高研究生素質教育能力核心關鍵,對于擺脫研究生素質教育發展困境提供有力保障。除此之外,學術誠信管理將從制度約束、思想認知等多個方面,實現對研究生道德品質及學術素養提升,隨著教育周期的逐步拉長,提升自身道德品質及學術素養,將成為研究生自我完善的必要路徑[ 2 ]。此時,再面向研究生開展系統化素質教育工作,則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有益于促進研究生素質教育工作有效循環。
二、導師對研究生進行學術誠信管理的困境
1.研究生缺乏對學術誠信的積極認識
現階段,研究生主要群體,大部分以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90后、00后為主。該群體對于互聯網接觸相對較早,雖然具有良好學習創新能力及勇于探索的學習精神,但受互聯網不良風氣、不良信息的影響。研究生群體缺乏對學術誠信的積極認識,已然形成當前階段不可否認的既定事實。然而,導致對研究生的教學誠信管理,必須建立在研究生良好思想認識及完善管理體系之上。換言之,當前階段針對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需要先搭建好基礎的學術互信橋梁,隨著環境潛移默化影響與熏陶,再逐級遞進的推進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工作。但部分高校由于急于求成,未能充分認識到研究生群體存在基礎管理問題,導致導師對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工作的開展,常常無法取得良好實際效果,研究生方面對于學術誠信管理也存在抵觸心理,最終使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工作喪失了基本管理職能。
2.導師對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引導能力不足
積極開展教育引導,提高導師在研究生心目中學術教育影響力,對于強化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水平至關重要。但部分導師面對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仍然沿用傳統教育思維邏輯,相關管理策略及管理方法的運用,也不符合當前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的實際需求,使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工作形成形式化發展趨勢,難以更好為解決研究生學術管理問題提供支持。另外,部分高校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僅由導師單方面負責,在管理實踐方面未能給予導師充分學術誠信管理支持,隨著導師教育壓力的不斷增大,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工作的開展也無法實現有效開展,最終使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工作質量大打折扣,對后續階段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工作的開展埋下隱患。
3.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體系尚不完善
構建完善學術誠信管理體系,是開展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工作第一原則,對于實現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工作體系化推進具有重要意義。但部分高校針對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僅單方面照搬其余高校管理模式,未能根據本校實際教育現狀及教育需求,做好對研究生誠信管理底層結構優化,使部分高校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流于形式,無法從根本上發揮積極管理作用,久而久之,部分高校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將失去實際意義。針對以上問題,導師應在學術誠信管理方面做好內容優化,切實加強對現階段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方法、管理體系及管理模式創新、改進,根據當前新時代教育發展新需求制定新的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方案,有效解決現有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難題,為未來階段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工作有效開展創造積極條件。
三、導師對研究生進行學術誠信管理的策略及路徑
1.加強導師學術誠信教育氛圍及教育環境烘托
基于環境熏陶為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提供支持,有利于更好開展學術誠信管理滲透,培養研究生積極的學術誠信思維。導師應在開展學術實驗、課程教學方面將學術誠信邏輯概念融入課程體系,切實將保持學術誠信融入研究生學習、生活各個方面,使研究生能基于學術誠信更為自我約束。這其中,導師應定期做好對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監督,針對存在學術不端及學術造假問題研究生,應制定行之有效管理處罰方案,既要在制度上做好對研究生學術誠信的管控,同時,也要在思想上做好學術誠信有效滲透,使學術誠信能成為研究生教育培養重要導向。另外,導師應針對保持良好學術誠信研究生給予一定獎勵,運用激勵制度及責任管理制度雙向融合,建立多位一體學術誠信管理環境,為研究生學術誠信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2.提升研究生學術創新及學術思維創造能力
研究生學術創新、學術創造能力不足,是影響研究生產生學術不端問題的重要因素。之所以部分研究生缺乏學術創新能力,主要是在其教育經歷中,常常在學習實踐與學習創新方面遭受否定,使研究生在心理上對學術創新形成抵觸。為更好進行自我保護,部分研究生勢必將創新實踐作為不可觸碰的思想禁區。隨著思想的進一步固化,部分研究生學術創新能力也隨之下降。提升研究生學術創新及學術思維的創造能力,則是從思想、心理幫助部分研究生擺脫創新能力不足的基本困境,通過導師的積極引導及教育鼓勵,重新樹立研究生創新實踐自信心。隨著研究生創新能力的不斷加強,其學術創新及學術思維創造能力也將得到有效增加。此時,則可一定程度減少研究生學術不端問題,使其能充分享受學術創新樂趣,從而,為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工作有效開展做好教育鋪墊。
3.建立標準化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體系及管理檔案
構建標準學術誠信管理體系及管理檔案,是從管理制度及管理體系上對研究生學術誠信進行約束,使研究生能保持良好學術素養,強制性杜絕研究生學術不端問題的產生。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體系的建立,必須要符合當前研究生教育培養實踐需求。導師應參與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體系構建,并積極做好對研究生的管理指導,使研究生明確學術誠信的實際意義,確保研究生能有效遵守學術管理的相關準則。對于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檔案的建立,則要根據研究生專業研究內容的不同,做好對檔案管理標準的調整,既要杜絕研究生學術管理的“一刀切”行為,同時,也要最大限度為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提供支持,使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檔案,能成為警惕研究生學術不端的重要利刃。
4.強化導師對研究生學術誠信教育引導實踐水平
導師的教育干預,對于解決研究生學術不端問題具有一定幫助。早期階段,由于研究生學術不端問題尚未引起積極重視,使導師在教育干預方面常常出現管理時效性不足問題,通常在研究生產生學術不端問題之后方才對有關學術誠信問題進行解決。新時代教育發展對研究生教育培養提出新的要求。導師必須要在源頭上做好研究生學術不端風險控制,將研究生學術不端思維及行為扼殺在搖籃里。對此,導師必須強化對研究生學術誠信教育引導,提高導師在學術誠信教育管理方面干預能力,切實做好導致與研究生之間管理溝通,使導師能在第一時間內了解研究生存在學術研究難題,幫助研究生渡過基礎難關,避免研究生走上學術不端歪路,為研究生更好保持良好學術品質奠定堅實的教育基礎。
5.創新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新方法及新模式
教育創新是推動教育發展與時代接軌的有效策略。新時代研究生學術不端問題及問題產生路徑較多。導師應針對新時代研究生學術不端的基本特點,做好對學術創新管理方法及管理模式創新,有效降低研究生產生學術不端問題可能性。例如,在管理實踐方面,導師應放低自身教育姿態,與研究生之間做好研究管理協作,及時了解研究生學術研究訴求,通過積極開展學術研究實踐活動及學術研究競賽,從更多元化角度了解不同研究生之間學習特點,利用對學習特點的有效分析,將存在學術不端風險研究生作為重點教育管理對象,在不影響研究生正常學習、生活的基礎上,給予研究生額外的教育關注,使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能實現主動出擊,改變傳統模式下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被動局面,為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工作有效開展奠定良好教育根基。
四、結語
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是提高研究生學術素養的重要方式。導師必須在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方面提供多元化教育幫助,要從多個角度進行研究生學術誠信管理教育布局,為研究生學術不端風險控制提供系統化教育支持。
【參 考 文 獻】
[1]方冬姝,楊磊,韋映梅.導師對研究生科研誠信養成作用的實證研究[J].中原工學院學報,2015,26(002):98-103.
[2]歐陽愛輝.論導師對碩士研究生科研項目的指導原則——以法學學科為例[J].南昌師范學院學報,2018(4):99-101.
(責任編輯:劉占行)
325550190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