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巖
摘要:高職院校輔導員作為學校基層管理者,工作在學生教育、生活的最前沿,與學生聯系密切,是學生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肩負培養新時代社會主義“四有”接班人的重要任務,然而實際中該群體教育“微腐敗”問題時有發生,影響非常惡劣,因此,針對該群體開展教育“微腐敗”整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整治過程中將問題前置,消除教育“微腐敗”問題產生的動因,構建“不想腐”的高尚靈魂,從根源上杜絕教育“微腐敗”問題的發生,并建立長效機制,筑牢高職院校輔導員廉潔思想防線,為高職院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思想保障。
關鍵詞:教育“微腐敗” 高職院校輔導員 廉潔思想
近年來,高職院校輔導員教育“微腐敗”問題頻發,整治工作多從監督、懲治機制入手,“治標不治本”“事后諸葛亮”現象居多,處分后通報批評,影響惡劣,且教育“微腐敗”問題小而微,形式隱蔽、涉及廣泛,監督治理難度大。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因此,整治“微腐敗”工作應先著眼于產生“微腐敗”問題的深層次原因,問題前置,從一體推進“三不”方針的根本——“不想腐”上思考高職院校教育“微腐敗”整治工作,立足于高職院校大思政格局,重教育、強引導,立體建構高職院校思政“反腐”體系,從思想源頭上消除貪腐之念,消除“微腐敗”動因,構建“不想腐”的高尚靈魂,從根源上杜絕其教育“微腐敗”問題的發生,筑牢高職院校輔導員廉潔思想防線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筑牢高職院校輔導員廉潔思想防線的困境分析
1.思想建設的忽視
高職院校對輔導員廉潔思想建設的重視度不夠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缺少針對性的廉潔思想教育。開展警示教育、廉潔學習等活動時多要求參加者為科級以上的黨員領導干部,而多數輔導員沒有行政職務,甚至不是中共黨員身份,這就造成因人員身份原因排除在學習范圍之外,使其產生廉潔思想學習是領導干部的事,與自己不相關的錯誤認知;二是培養方向的不側重。一些高職院校在輔導員培養方面重學歷輕素質、重業績輕過程、重能力輕品德。這樣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一些輔導員只在追求高學歷、高績效上做表面文章,但忽視了對自身思想素養的提升;三是職業標準的模糊不清。輔導員的職業化標準在學歷高低、科研水平、工作業績方面越來越細化,但針對廉潔思想的考核上的標準卻很模糊,缺乏客觀評價標準。
2.濫竽充數者的存在
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個人思想品德素養良莠不齊、不乏濫竽充數者的存在。高職院校在招聘輔導員時,對學歷高低、政治面貌都有相應要求,目前引入機制已經趨于成熟,但相對硬件來說個人的思想品德素質處于“冰山”之下較難考核,很容易有低思想品德素質應聘者混入輔導員隊伍中。除此以外,由于擴招原因,大部分高職院校除專職輔導員外,還存在大量兼職班主任、輔導員,這部分人群中,學歷高、年齡小、政治面貌各種各樣,一部分人對于工作要求不夠嚴格,學生管理工作中態度不夠嚴謹,更不乏有思想品德不合格者,缺乏自律意識,在與學生接觸中出現教育“微腐敗”問題,影響惡劣。
3.補償心理的作祟
高職院校輔導員雖然身處大學校園,但作為特殊的教師群體,其工作責任大、壓力大、風險大,無論在時間上、精力上、感情上都是所有教師中付出最多的,過高的工作量導致休息不足、心理疲倦、情感透支,收入、待遇和地位卻相對較低,這極易產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導致某些輔導員或者選擇消極工作、人浮于事,以減少 “損失”,更有甚者選擇利用工作的特殊“權力”從學生身上撈點好處,以補回 “損失”。同時,在心理上,輔導員對其職業本身的缺乏追求、心理失衡、目標不清在一定程度上也容易引發教育“微腐敗”。
4.腐敗受體的圍獵
學生及家長作為輔導員腐敗的受體在“微腐敗”發生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一些學生家長將社會上的一些腐敗風氣在入學開始就帶入校園,請客、送禮、拉關系,采取多種方式謀求得到特殊照顧。在這些情形下,部分輔導員選擇“賣人情”“給面子”而收受財物,一旦逾越了道德的紅線,就一發不可收拾。同時,這一過程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思想,雖然絕大部分學生認為“廉潔誠信”是一個人重要的品質,但也有部分學生面對請客送禮等不良現象時,態度模棱兩可,更有甚者表示非常認同,自覺地參與其中,這就形成了滋生校園教育“微腐敗”惡性循環的土壤。
二、筑牢高職院校輔導員廉潔思想防線的建設思路
1.學院基層相結合統籌發揮管理合力
高職院校輔導員廉潔思想防線的建設應形成高職院校多部門、多角度、齊抓共管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一是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二級管理作用,把廉潔教育作為輔導員必做的一項工作內容,定期組織學習,常提醒談話監督,重點時間節點重點推進,發揮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的作用,引導輔導員守紀律、講規矩、明底線、知敬畏,及時向輔導員發信號、打招呼、提要求,使輔導員自覺抵制“微腐敗”的侵襲;二是建立考核反饋機制。學院相關部門應把輔導員廉潔思想建設標準化、具體化。根據其實際的工作情況,合理科學地制定廉潔思想情況的考核標準及內容,并研究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方法,從學生、教師和學院三個層面加以細化。并將輔導員廉潔思想建設與各類評獎評優掛鉤、與提職晉升掛鉤、與民主評議掛鉤、與續聘掛鉤等;三是建立長效機制,落實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把輔導員廉潔思想建設貫穿于整個學校管理工作之中,擺在專兼職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重要地位,成立廉潔教育組,由專人負責并落實到部門,工作有抓手、發揮多部門合力,共促共建,并提供制度保障;四是建立輔導員成長服務機制。基層的相關領導要關心、理解、體貼輔導員,盡力改善輔導員的學習、工作、生活等條件,解決其事業發展的后顧之憂,使其能全身心投入到學生工作中,“把解決實際問題作為解決思想問題的鑰匙”[ 1 ]。
2.自育他育相結合多方位滲透思政教育
高職院校輔導員廉潔思想防線的建設應實現學校思政教育和輔導員自我教育的深度融合。一是與學院“黨史”教育工作相結合,組織引導廣大教師有針對性的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國情教育,把“黨史”教育與提升教師師德素養深度融合,廣泛開展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全面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養和師德素養;二是倡導輔導員承擔一部分思政課教學工作,通過備課、授課過程提升思政理論知識,并通過內化過程提高個人思想品德素養;三是強化尊師教育,厚植校園師道文化,推進尊師重教文化進教材、進課堂、進校園。堅決捍衛輔導員教師職業尊嚴,維護輔導員管理學生權和教育懲戒權,從嚴處理對履職輔導員進行傷害或誹謗、惡意炒作等行為,保障輔導員履行教育管理職責。
3.正反案例相結合組合加強宣傳引導
高職院校輔導員廉潔思想防線的建設應加強正面優秀典型的宣傳引導和反面典型案例的警戒教育。一是建立正面的輿論引導機制,通過樹典型、立榜樣把握好輿論導向。充分挖掘本校優秀教師師德先進事跡,樹立優秀輔導員典型、示范標桿,加強典型宣傳,凝聚師德正能量,充分發揮表彰獎勵的導向作用,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激發廣大教師工作熱情,營造崇尚師德的良好輿論環境和校園氛圍。同時宣傳其他高校優秀輔導員先進事跡,感染鼓勵輔導員,教育廣大教師發揮教師示范表率作用,努力營造崇尚師德的良好輿論環境。二是進行底線教育。組織全體輔導員定期簽訂《師德師風責任書》,發揮黨紀、法規、道德底線的教育作用,使其明確自己職責、底線,并利用近年來高校中出現的典型“微腐敗”案例作為反面教材對其進行廉潔教育,使其認識到黨紀國法的“高壓線”是任何人都觸碰不得的[ 2 ]。
4.軟件硬件相結合系統打造育人環境
高職院校輔導員廉潔思想防線的建設應加強拒腐防變的基礎工程——廉政文化的建設,發揮隱性教育“潤物細無聲”的優勢。一是加強廉潔文化宣傳,在學校宣傳欄中增加廉潔文化內容,張貼宣傳畫、廉潔標語等布置校園文化環境;二是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充分利用網站、微博、微信、QQ、抖音等新媒體平臺,使廉潔思想教育、學習隨時隨地、常態化;三是開展相關廉潔文化活動。如開設廉潔文化月、廉潔作品比賽、廉潔主題演講、講廉潔故事比賽、觀看廉潔教育宣傳片、參觀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邀請專家來校講座等多種形式的輔導員實踐教育活動,豐富校園廉潔文化氛圍,使輔導員潛移默化地受到正面廉潔思想的感染。
5.課上課下相結合全面提升學生廉潔觀
高職院校輔導員廉潔思想防線的建設應凸顯教育者客體性的身份,挖掘其受受教育者的審視和影響的作用,通過教育學生反作用于輔導員群體。一是充分發揮“思政”課堂主渠道功能,在思政課中加強廉潔思想的相關內容的講授,從學生感興趣的廉政歷史事件、社會生活、時事政治等出發,引導學生更廣泛地了解和關注廉政社會時事,評論熱點問題,鑄牢廉潔思想防線;二是在“課程思政”推進中,根據各學科特點挖掘教學內容中的廉潔教育元素,將知識性和思想性結合起來,在傳授知識過程中加強廉潔教育,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廉潔觀;三是充分發揮課后實踐活動的作用,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弘揚廉潔思想的活動,如廉潔主題相關的征文、書畫競賽、演講比賽等社團活動,使廉潔思想教育更加貼近實際生活、貼近學生,有效地幫助學生們在靈活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感知、體悟、思考和沉淀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約束自己的思想行為,自覺抵制校園教育“微腐敗”的壞風氣,對輔導員產生正面影響。
【參 考 文 獻】
[1]《黑龍江省教育廳關于印發全省高校教育“微腐敗”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黑教師函【2019】79號)2019.2
[2]孫臺維.高職院校輔導員廉潔從教職業道德建設的思考[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4,10(5):13-15
(責任編輯:劉占行)
361650190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