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江蘇省無錫市胡埭中學順應教育發展趨勢,尋求國家課程的高質量校本化實施,推動特色校本課程精品化工程。學校以課題研究為抓手,通過開展校本課程的研究與實踐,加強“鄉村閱讀”活動課程和足球特色實踐課程的創新探索,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和品質提升。
【關鍵詞】校本提升;特色;新優質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11-0064-03
【作者簡介】陳炎,江蘇省無錫市胡埭中學(江蘇無錫,214161)校長,一級教師,無錫市教學能手。
江蘇省無錫市胡埭中學位于太湖之濱的胡埭鎮,創辦于1946年,前身為無錫縣私立立人中學,是無錫縣最早的9所老完中之一。建校76載,學校秉承榮毅仁先生“立己立人,為國為民”的校訓,以“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著力發展“立人文化”。
老一輩教育者用情懷奠定了“立人”的底蘊,新一代胡中人為適應時代的教育潮流,上下求索,開拓創新。在鄉鎮中學生源減少,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情況下,如何艱難突圍,辦出學校的特色?無錫市胡埭中學依托鄉村地域文化特色,以課題研究為抓手,推動校本課程的改革。
一、“立人文化”的基本內涵
結合學校文化特色,我們將“立人”作為核心辦學理念,旨在培養有“為國為民之志、修德修身之行、成業成人之實”的大寫的人。學校以五大類主題學習課程群為抓手,打造學校的“立人”文化特色品牌。(見圖1)
學校的課程結構以基礎型課程為主,如語文、數學、英語等,為學生提供扎實的人文和科學知識;依據學校發展特色,補充了拓展型課程和選擇型課程,如農耕課程、足球特色課程等,促進學生在技能習得、問題解決方面有所積累和提升,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最后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設置了融合型課程,如航模、鄉村閱讀、茶道等;還設計了跨學科的整合型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二、“立人文化”課程改革的實踐探索
1.“鄉村閱讀”活動課程。
閱讀素養是育人成效的標準之一。閱讀能提升人的涵養和情操,美化品德與心靈。而學生閱讀素養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見效,它是一個長期的、需要多個環節共同影響的過程。學校依托“立人”文學社團打造“鄉村閱讀”活動課程,并以此課程為引領,為學生提供一個提升閱讀素養的平臺。
“鄉村閱讀”即指導學生閱讀“鄉土文學作品”,讀鄉村的生活、讀泥土的氣息,感受鮮明的地域色彩。因為學校地處無錫市郊,學生大多成長于村田舍里,學生抬眼便是阡陌交通,耳畔常有雞犬相鳴,開設“鄉村閱讀”活動課程,能讓學生在鄉土氣息的田園詩意里涵養品性。
在課程的設置方面,我們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理論到實踐、由分到總的原則,設置了基礎、中級和高級三個階段的課程,分別在興趣、活動、綜合提升方面下功夫。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設置了上述三個階段的課程,但并不意味著在實施時必須按部就班。
在課程實施中,通過實地考察和閱讀作品共同進行的方式,讓學生在鄉土文學作品的閱讀中找到共鳴,進而與作者心靈相通,更好地理解鄉土文學作品的精髓,以此喚醒學生熱愛鄉村、閱讀鄉村的品質,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和道德素養。
“鄉村閱讀”活動課程是把“鄉村資源體驗”和“鄉土文學閱讀”融合在一起的課程,課程的優點在于通過實地體驗,學生既可以獲得對于鄉土文學作品的深刻理解,又可以通過對鄉土文學作品的閱讀,重新審視與欣賞鄉村風情,領略作家的鄉村情懷,感受自己所處鄉村的美好,觸摸到鄉村的“靈魂”,學到鄉村居民所具備的美好品質,從而做一個幸福的鄉村閱讀者。我們還為學生制定了相應的“鄉土文學”閱讀計劃。(見表1)
2.“奔跑綠茵”足球特色課程。
我校于2017年9月整體搬入新校區,擁有全新的籠式足球場兩片,八人制足球場一片。基于此,我們積極開展規范化、系列化、多樣化的體育活動,特別是2018年成為“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以來,我校搶抓機遇,將“足球”與“立人立己”的校訓結合起來,以足球校本課程建設和課題研究為抓手,繼續推進特色項目的開展和學校體育工作的科學發展,努力讓“足球精神”深入學生的日常,努力打造精彩紛呈的足球活動。
通過開發與研究,我們積極構建讓學生掌握足球運動技能和足球文化知識的“學、練、賽、評”一體化的校本課程,建設具有特色的課程資源庫,建立和完善校本課程的實施方法、管理機制及評價體系,組織好開展好校園足球聯賽、足球特色大課間活動、課余足球訓練、足球知識競賽等,增進學生對足球運動的了解,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
同時,圍繞省級立項課題“SPARK理念下鄉村足球特色課程建設研究”制定3年發展規劃,深入開展校園足球運動,結合SPARK課程成熟的教育理念,打破傳統課堂教學內容構建,設計全新的結構化知識和技能內容,圍繞“有效課堂”理念打造符合鄉村地區學校和學生實際需要的足球校本課程和校園足球特色文化。這些舉措為鄉村足球特色學校中足球校本課程的開發、建設與實施提供可供參考的實施案例和樣本;在實踐中,學校還建立理論研究陣地,以獲得符合當地實際的具有本校品牌特色的理論和實踐成果。
三、“立人文化”綻放生命之花
“鄉村閱讀”活動課程的開展豐盈了學生的精神世界,提升了學生的閱讀素養和寫作能力,促使師生的學習面貌發生了改變。近兩年來,有十余名學生在省、市級作文比賽中獲獎,數名學生的文章獲得發表,學業成績屢創新高。學校通過開展足球特色課程,在體育競賽方面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校本課程的開發賦予了教師對課程的決策權,激發了他們教育教學研究的興趣和潛能。語文組的教師以《孤獨之旅》《蒲柳人家》等鄉土散文為基礎,指導學生進行“1+X”的鄉土文學群文閱讀;陳炎校長領銜申報了省級課題“散文閱讀與入格作文衍生寫作有效融合的研究”;體育組省級立項課題“SPARK理念下鄉村足球特色課程建設研究”也正如火如荼地開展。
“立人”孕育文化,課程促其成長。近年來,江蘇省無錫市胡埭中學先后被評為無錫市第二批“新優質學?!?、無錫市年度五四紅旗團委、無錫市優秀少先隊集體等。
362650190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