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伯鈞
【關鍵詞】內涵發展;學校文化;課程設置與實施;立人文化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11-0071-01
學校內涵發展是基于學校的內在規定性,通過學校運行構成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與有機融合,彰顯學校的育人功能,進而實現學校課程育人的目的。在學校運行各構成要素中,文化處于核心地位,是學校發展的精神之魂。江蘇省無錫市胡埭中學將“立人”作為核心辦學理念,生成了以“立人”為主題的學校文化,旨在培養有“為國為民之志、修德修身之行、成業成人之實”的大寫的“人”。
用“立人”文化觀照課程設置。胡埭中學依據“立人”文化理念,將國家課程主體性和學校課程的補充性有機融合,形成了以國家課程為主體的基礎型課程,以拓展型課程、選擇型課程和融合型課程為主要模塊的校本課程。國家課程和校本課程相與為一、相得益彰。難能可貴的是,胡埭中學校本課程的模塊和內容按照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體現了當地的經濟文化、學校的歷史傳統、學生的興趣愛好,內容上涵蓋了德智體美勞“五育”的要求,實施時追求“五育”融合,彰顯了“立人”文化的精神要義,真正將學校文化的追求體現于學生的成長。
用“立人”文化觀照課程實施。學校文化建設通過將蘊含著學校價值觀念的“文”,“化”進每一位教師的精神世界,使教師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從而規范、引領教師的日常教育教學行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進而實現課程育人的目的。學校將“鄉村閱讀”活動課程與寫作相結合,整合讀寫目標,創設多類型寫作支架,發展學生的寫作思維,提高其審美能力,既體現了課程三維目標的要求,又培養了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用“立人”文化觀照一切學校生活。學校文化是學校絕大多數教師自覺的精神價值和觀念體系,并構成了學校運行發展的內在機理,體現為學校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狀態。胡埭中學的“立人”文化的元素體現于學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對置身于其中的教師和學生的生存和發展有著潛在的力量,從而深層次影響著學校向著“立人”的方向發展。學校秉持課程育人的根本要求,將足球課外活動專題化、模塊化、課程化,在場地設計、活動形式和綜合評價方面立足學校實際,遵循學生成長規律,遵守體育課改要求,使學生在活動中掌握足球運動技能,提高體質健康水平,磨礪體育精神品質。
(作者系江蘇省教師培訓中心副主任)
371150190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