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曄媛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與一體化的發展,英語成為最被廣泛應用的一門語言,它在我國小學教育中的地位也愈加重要。近些年來,情境教學法成為小學英語課堂的主要教學方法之一它對于提高小學生應用英語的能力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現在社會文化十分多樣,校園文化也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在校園中形成的物質及精神文化,對于小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因此,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活動,談一談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開展有效的教學情境活動對于建設學校文化所起到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情境;學校文化
兒童在小學階段,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的,因此,學校應該在校園中創設一種生動、真實的文化環境,讓小學生受到人文關懷,促進他們人格的健全發展。《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強調要從學生的興趣、自身經驗、認知能力出發,讓學生形成跨文化意識等,情境教學法應運而生。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開展情境教學活動,對建設校園文化具有重要意義。下面,本文淺談老師應該如何在英語課堂中實施情境教學活動,才能夠促進校園文化的建設。
一、創設生活化英語環境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能夠反映一個國家的文化,也能夠傳承一個國家的文化。因此,老師在教授英語知識的時候,要注意堅持把語言與文化結合在一起進行教學。小學英語教學是學生接受英語教育的啟蒙階段,如果他們能夠在英語學習中掌握一定的語言知識與文化背景知識,就可以提高他們運用英語的能力,從而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在小學英語教學階段,要想開展情境教學法,就應該在課堂中創設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課堂環境,在英語教學中普及西方文化知識,樹立良好的學風、校風。在學習“Would you like a pie?”一課中,老師為學生介紹西方人所喜歡的cake,ice cream,sweet,hot dog,然后引入我們常吃的豆漿、包子等食物。除此之外,要讓學生練習“What do you like?”以及“would like”等句型的用法。學生討論他們所喜歡的校園事物的時候,老師要盡量讓他們使用英語來進行表述。現在很多學生在表述自己所喜愛的事物時,比如,校園中的花花草草等,已經形成了用英語表述的習慣。創設生活化的英語教學情境,能夠讓整個校園充滿人文主義氛圍,讓小學生接受人文關懷,實施理論聯系實踐的唯物主義教育。
二、創設表演情境
學英語是為了用英語完成交際活動,因此,老師可以在校園為學生創設英語表演情境,這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老師可以在教學中用簡單、直觀的動作來為學生解釋一些單詞,比如,揮手代表“Hello”和“goodbye”等。在學習“My friends”的時候,老師可以請一位學生介紹他的朋友。在指向女孩的時候,這位學生要說:“Shes my friend.”在指向男孩的時候,這位學生要說:“Hes my friend.”老師還可以與其他班級的老師聯合起來開展情境教學活動。老師可以鼓勵兩個班級的學生交朋友,并在這個活動中練習“hello”等問候用語以及“I am ...”等介紹用語。在班級開展表演情境活動,能夠讓學生變得活潑好動,并且能夠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應用英語理論知識,從而在整個校園內形成一種“求真務實”的校園文化。
三、創設游戲情境
隨著三次工業革命的開展,人類已經進入了工業革命時代。然而,在工業革命時代中,我國小學校園中的傳統文化正在逐漸消失。小學生主要是玩電子游戲或者是上網,在某種程度上,這抑制了他們的個性發展。另外,隨著經濟技術的快速發展,“虛擬化”“商品化”的城市環境,使學生喪失了自然的天真,這對他們具有非常大的危害。因此,老師可以在英語課堂上創設游戲教學情境,促進學生個性發展。這能讓小學生在游戲中學到英語知識,感受學習英語的樂趣。學習“Colours”的時候,老師可以為學生發放一些彩色的紙片,比如,orange,green,yellow,black,blue,brown,white。然后,老師可以讓學生想象有哪些事物屬于這些顏色,并用這些彩紙將其剪出來。有的學生剪出來一棵樹,有的學生剪了一把香蕉等。在英語課堂中創設游戲情境,能夠讓學生感受傳統游戲的樂趣,這可以讓他們親近自然,不斷完善自身的發展,克服“都市化”教育的負面影響,使整個校園充滿趣味性、開放性。
總而言之,情境教學法不僅能夠促進小學生的英語發展,還能促進小學校園的文化建設,使整個校園和諧、健康。老師可以在英語課堂中創設生活情境、表演情境、游戲情境等,建設和諧、民主、趣味、健康的校園文化。
參考文獻:
[1]路方之.小學英語教學中有效教學情境創設[J].讀與寫,2015(14).
[2]董宗雪.小學英語生活化情境教學實踐與研究[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2(17).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