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丹

1.融資擔保在擔保業務中是較常見的業務種類,它在商業與金融領域發揮橋梁作用,滿足了資金需求企業的融資訴求,兼具金融性與中介性的雙重效果,按比例分擔一定的履約責任。融資擔保公司作為重要的金融中介機構,依靠其第三方身份,為資金供需雙方提供融資擔保項目,促進兩方達成合作,滿足各自需求。在融資擔保項目進展中,融資擔保公司為資金供需兩方提供資質評估及資信證明,確立擔保能力和責任,確保交易運行順暢有序。
2.在融資擔保業務發生時,公司可以依據現行財務制度進行業務核算。擔保費收入是融資擔保公司在完成既定的擔保業務后取得的等價約定收入。在會計核算中運用“擔保費收入”、“應收擔保費”、“預收擔保費”等科目。擔保合同生成時,借方計入銀行存款、應收保費、預收保費等科目,貸方計入擔保費收入科目。出現合同中斷或中止時,按照履約和未履約的部分占比沖抵已確定的收入。融資性擔保公司業務實施過程中,也應該設置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擔保代償準備金,擔保合同取得成本、代償支出、應收代位追償款、抵債資產等科目。
隨著全球經濟下行的壓力不斷增加,國內各個行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經濟危機影響,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和沖擊直接造成了資金需求增大。眾多中小企業通過尋求融資擔保公司的第三方協助,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貸款扶持,發展自身業務、擴展自身規模。在特殊的歷史發展時期,融資擔保公司的經濟助力作用更加明顯。部分融資擔保機構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經營風險,如擔保能力不足、注冊資本少、管理水平及風險防控能力有待提高、高端金融服務行業人才緊缺。部分融資擔保公司在資本金創生收益的過程中拓展委托貸款、短期拆借等業務范圍,增大了資產風險比例、限制了資金流動性、削弱了代償能力。放眼國內融資擔保公司業內普遍存在風險補償能力弱化的現象。融資擔保公司所處的行業還不成熟,單一的保費收入讓風險補償能力稍遜,這也對融資擔保公司的發展壯大產生了制約。
1.內控制度與現代財務管理制度尚未健全。
融資擔保公司經營風險高于其他行業,應特別注重內部控制管理、強化制度建設,運用科學的管理體系讓風險防控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和層次。目前我國的融資擔保公司還沒有明確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來約束和指引,或者內控管理流于表面、內控實施不到位。這種管理實施基礎環境與現代財務管理模式存在差異。
2.業務核算及風險補償機制急需規范。
融資擔保公司在開拓市場、擴展業務的過程中應符合會計核算準則,從融資擔保公司的長遠利益出發,客觀公正的開展經營業務。風險補償政策在與業務拓展方面能力不匹配,良性發展的融資擔保公司應與提高風險補償機制的穩定性相適應。作為融資擔保行業,公司的風險補償能力及機制的健全不僅讓公司健康運轉,也可以促進整個行業的規范化發展。
融資擔保公司想要發展壯大,一定要加強會計核算管理,提升會計核算的精確度,規范會計核算制度,讓融資擔保公司在金融服務領域樹立典范。
1.建全內部控制制度、提高會計核算監管力度。
融資擔保公司要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和管理能力,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完善更新,落實內控制度的考核機制,讓內控實施有效開展,將融資擔保公司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控制在合理化范圍內。一個公司的內控制度的建立健全,可以有效的改進成本管理和預算管理能力,促進資金管理水平整體提升,內控實施環境的改良讓企業的整體管理能力有所上升,對于促進企業的整體戰略規劃也有益處,檢驗了內控制度的實施可行性,讓內控制度和管理發揮作用,全面提升企業管理能力。融資擔保公司的行業特性應提高金融監管,對于出現的破壞行業規范的行為要嚴厲制止,并采用行業違規懲罰制度。
2.明確會計核算制度、增進會計制度實用性。
融資擔保公司會計核算的企業會計準則,屬于金融服務領域的一個類別,有著行業的共性,但針對融資擔保行業則顯得有些寬泛,在金融領域,核算制度要更清晰明了,對于新的準則的出臺和更新要時刻關注,體現融資擔保的金融中介功能,簡化融資擔保工作財務工作流程,將財務操作風險降到最低。在數據處理上要本著謹慎、認真的工作態度,合理控制收入支出比例,將利潤和風險在行業范圍內完美配比。在確保融資擔保公司的會計核算上,應建立切實可行的會計制度,加強配套政策、制度等方面的環節維護,讓業務核算更加明確,促進會計制度的完善。
3.固化風險補償流程、優化擔保業務類別。
我國的融資擔保行業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經歷了短暫的發展階段,取得了一定的進步。我們在不斷總結自身積累的經驗的同時,要放眼國際市場,向世界范圍內的金融中介領域不斷學習,吸取優異的行業成果,促進經濟和社會穩定。穩定可靠的風險補償機制,可以推進金融中介領域的產業融合,推動全社會的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在促進金融擔保領域的規范發展的同時對全社會的經濟發展提供良性驅動。國內金融市場的持續穩定與金融擔保機構的整體發展密不可分,對于推動國內金融市場的良性發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社會分工不斷細化,行業發展專業度要求極高的今天,融資擔保機構業務類別更加豐富,創新業務拓展能力,優化擔保業務機制,制定合理的擔保收入,明確擔保業務品種。融資擔保公司應充分加強與客戶的合作,提高擔保公司效益,簡化擔保經營程序。
1.洞察國家產業政策,規劃融資擔保業務。
縱觀全球經濟形勢,融資擔保行業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國家明確指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我國先后出臺了一系列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在融資擔保、貼息方面給予大力幫扶,在推進城鄉經濟一體化發展方面,給出了明確的政治指引。國家對融資擔保公司的扶持力度,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讓有融資需求的企業愿望能夠得到滿足。對于擔保業務的開展,要實行嚴格的審批管理,對于借款使用方向、還款來源渠道進行信貸風險管理。對于各種可能產生信貸危機的現象給與明確制止,同時在管理上要充分利用現代管理手段,要與時俱進。
2.明確行業進入與退出機制,監管融資擔保業務。
融資擔保公司應制定明確的行業進入、退出機制,在與有融資需求的企業達成業務前,應進行充分的市場調查,應選擇行業發展前景明朗的單位進行合作,無論是從內部管理還是組織架構上都應該規范、明晰,應挑選業務發展運行模式合規的企業對其風險應對能力和風險防控能力進行背景篩查。要對被擔保公司的公司注冊資本、擔保總額、財稅環境、對外開展業務等情況進行考察,對于可能發生的業務進行周密的可行性研究,對于可能發生的風險,要建立風險應對機制,將風險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
3.構建科學的信用評級體系,強化公司的評估鑒定能力。
融資擔保公司的行業擴張速度需要有與之配套的科學的信用評級體系,應全面立體的對融資單位進行考察和信用評級,對風險化解、財務杠桿等各個方面進行考量。對于評級標準應盡量以客觀公正為尺度,助推融資企業的資產管理水平和信用擔保質量。融資擔保公司的主要業務體現在信用證擔保、貸款擔保、預付款擔保、貿易融資擔保、融資咨詢、財務顧問等方面。隨著融資擔保業務發展的需要,對會計核算質量的要求也不斷增加,從業務質量、業務范圍、會計核算的準確性等方面全面提升質量。融資擔保行業整體的平穩、有序的行業趨勢,讓融資擔保公司的向上發展之路有了保障,讓普惠金融得到實施。在會計實操方面,對業務管理要更加規范,對會計核算出現的問題要有有效的改進措施。
隨著融資擔保公司的業務拓展,應該建立明確的業務核算體系,強化自身制度的管理,增加制度規范性和透明性。融資擔保公司要營造良好的運營環境,確保擔保公司健康發展。要提高會計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讓財務工作者了解行業最新政策,加強稅務處理能力,提高與金融領域的溝通能力。讓融資擔保公司的會計核算和監管更加符合現代財務管理制度。在伴隨著融資擔保行業發展的三十余年,會計制度也在不斷的演變,要遵循統一的融資擔保和財務管理制度,讓其的保障功能不斷升級,讓會計核算和管理水平不斷與國際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