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漢杰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 鄭州 450009)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果品的消費日益增長,果品的安全性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我國為了保證食品安全,先后推出了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生產模式,不同類別的食品安全性都有相應的生產標準。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總結安全生產實踐的經驗,不斷完善食品生產安全體系是社會發展的需要,筆者從不同角度對果品生產中有關安全性的問題和看法進行討論,以期為提高我國果品安全生產水平提供借鑒。
指使用安全的投入品,按照規定的技術規范生產,產地環境、產品質量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并使用特有標志的安全農產品。
無公害果品對高毒、長殘留農藥的使用進行了限制,產品達到國家最高農藥殘留標準以下即可,經過多年推廣對我國果品安全生產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這里想討論的是這種無公害產品提法的嚴謹性。《新華字典》上公害的概念是指人類活動的不良因素引起的對公眾和社會的危害。那么無公害從字面上說是要求很高的標準,就是生產過程和產品都不能對公眾造成危害。而實際進行無公害生產時是不能完全做到的,比如要噴灑農藥,必定對噴灑農藥人員有傷害,噴灑的農藥也會對環境有些影響,果品允許的殘留農藥也多少會對人體產生影響,還沒有達到忽略不計的水平。從鉆牛角尖的視角無公害的提法似乎不夠嚴謹,2018 年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提出將停止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工作,加快推進建立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所以目前已經不再大力宣傳無公害果品。
有機果品是指來自有機農業生產體系的果品,具體是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生產聯盟要求和有機食品標準規定的生產管理過程進行生產加工的,并通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可食用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這里的有機不是化學上的概念,而是指采用全天然的原料生產,不使用任何化肥、化學農藥、激素、抗生素、食品添加劑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及衍生物。
可以說有機果品是一種良心食品,它的生產條件要求十分苛刻,不但生產過程中不能使用化學品,還需要嚴格的隔離帶與常規生產區進行隔離。從監管的角度難度非常大,經常有報道有些地方宣稱是有機產品,實際上還在使用化學農藥。國外也有傳說個別有機園區白天不打農藥,晚上打農藥的新鮮事。此外,即使完全按照有機方法進行生產,也不能說產品完全不受農藥污染,因為大氣的氣流運動,農藥及其他有害物是會隨大氣流動漂移到未知的距離外,完全可能會飄過安全隔離帶。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測試儀器的靈敏度不斷提高,完全不使用農藥的果園,也許會測到痕量的農藥殘留存在,當測到有農藥殘留時則無法判斷是否使用了化學農藥。此外,果園完全不用化肥,有機肥的資源有限,加上其他限制因素,大規模進行有機生產會受到很多限制。
指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農產品。
綠色農產品生產技術在我國得到了廣泛推廣,從國家到縣級政府都設有綠色產品監管機構,為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發揮了很大作用。綠色果品分為AA級和A 級兩類,AA 級綠色果品基本等同于有機果品,生產過程中不允許使用化學品。A 級綠色果品對農藥使用有嚴格的限制,指定有可使用農藥和不可使用農藥列表,且可以使用的農藥每個生長季只可以使用1 次。這樣的限定大大減少了農藥使用量。但從監管的角度看,雖然要求有記錄,記錄的可靠性還是依靠操作者的誠信度衡量,產品的農藥殘留量也只是規定符合國家農藥最高限量標準即可,它的要求和常規果品的殘留量沒有明顯的區分開,所以從監管的角度來看還需要增加可操作性的措施。
在果品生產過程中盡量減少化學品投入,最大限度地依靠自然因素控制病蟲害,最終產品中農藥殘留經過國家權威機構檢測,最高殘留量在0.01 毫克/千克(即一億分之一)以下的標準。
近年來在歐洲除了流行有機食品外,也通過推行超低農藥殘留產品(ultra-low residue products)和無農藥殘留產品(pesticide residue-free products)來適應消費者需求,形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生產有機果品受到了資源、病蟲害(圖1、圖2)脅迫壓力等因素的限制,有機食品規模發展緩慢。促使通過變通途徑來協調食品安全和農藥使用的關系,但隨著檢測儀器的靈敏度提高,無殘留產品的概念也受到了質疑,而超低農藥殘留產品成為新西蘭等出口國打通歐洲市場的敲門磚。正是基于此國際發展趨勢,提出了超凈果品的品牌概念,超凈果品標準還不是國家標準,但這個標準可以促進我國果品的安全生產水平提高,因為在2021 年歐盟果品農藥最高限量標準中,把沒有列出的農藥殘留量默認限定為0.01 毫克/千克。而日本在食品農藥最高限量標準中,也設定了農藥殘留肯定列表(positive list system)制度,即除了列表農藥有各自的殘留限量標準外,對未列出的農藥最高殘留量限定為0.01 毫克/千克,還列出了對人無害物質除外的產品。超凈果品最顯著的特征是生產的產品農藥殘留達到痕量的水平0.01 毫克/千克,即相當于測定的農藥殘留量每10 萬千克含量在1 克以下,對人體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并且產品可以隨時抽檢,判定產品是否合格,以此可以從生產環節和最終產品兩方面對果品安全性進行較嚴格的監管。

圖1 昆蟲性誘劑誘捕器誘殺蘋小卷葉蛾

圖2 昆蟲天敵小花蝽捕食蚜蟲
各種果品生產標準,除了定義外,都有具體的生產標準細節,需要到具體分管專業機構進行申請許可,詳細了解實施細則,并在管理過程中嚴格按照標準進行生產,樹立盡量減少化學品投入的理念,最主要的是能夠生產出讓消費者可以信賴的產品,這樣才能在市場中把握先機。對此筆者提出打造超凈果品品牌的建議,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實施措施,希望對果品優質、安全生產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也對美麗鄉村建設做出貢獻。